书城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5283100000100

第100章 自查自测,把疾病扼杀在“萌芽”(15)

阳痿是指男性在性生活时,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完成正常性生活,或阴茎根本无法插入阴道进行性交。这是最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偶尔1~2次性交失败,不能认为就是患了阳痿。只有在性交失败率超过25%时才能诊断为阳痿。如果出现阳痿,那证明疾病已经缠上你了。

1.泌尿生殖器畸形

先天性阴茎弯曲、双阴茎、小阴茎、阴茎阴囊移位、膀胱后翻、尿道裂、先天性睾丸缺失或发育不良、阴茎海绵体纤维疤痕形成、精索静脉曲张等可因畸形、弯曲、海绵体功能障碍等而不能勃起。

2.泌尿生殖器疾病

泌尿生殖器慢性炎症继发阳痿者较为常见,如睾丸炎、附睾炎、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其中以慢性前列腺炎出现阳痿者最为多见。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及某些损伤等,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切除术及尿道断裂、阴茎、睾丸损伤等均可引起阳痿。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因睾丸萎缩及睾酮下降,常发生阳痿。

3.内分泌疾病

阳痿因内分泌疾病引起者很多,主要见于糖尿病、下丘脑垂体异常及原发性性腺功能不全。据国外报道约有23%~60%的男性糖尿病患者继发不同程度的阳痿。其发生机理主要与阴茎海绵体上的自主神经纤维病变、阴茎血管狭窄、内分泌异常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4.神经精神疾病

中风后遗症、颅脑损伤、脑瘫、重症肌无力、晚期梅毒、脊髓损伤、截瘫、多发性硬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酒精中毒等均可导致阳痿。智力不全、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癫痫等也可发生阳痿。

5.心血管疾病和药物影响

如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利血平、酚噻嗪、甲氰咪呱、胃复安等均有此作用。

6.心理性(精神性)

心理性阳痿约占阳痿总数的85~90%,是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经检查病人并没有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器质性疾病,而性交时阴茎却不能勃起。但在一些非性活动情况下,如梦中或看一些有性刺激的书刊、电影,以及膀胱尿液充满时,甚至在手淫时阴茎却能勃起。心理性阳痿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多种精神心理因素干扰了大脑性中枢,使大脑性神经中枢得不到足够的兴奋所致。

关心老人,呵护孩子,阻挡疾病侵袭

老年人胸闷伴紫绀,要小心肺气肿

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是肺腺泡的某一部分发生特异性扩张并伴有破坏性改变后,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和容积增大的疾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和尘肺等发展而来。其病因与吸烟、空气污染以及过敏和感染等有关。

肺气肿的早期症状明显,主要体现在胸闷及口唇、手指发绀变紫,并渐成桶状胸,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其典型症状是在劳动或剧烈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并渐渐加重,直至静卧时亦可出现。

若到医院检查发现有过清音;听诊呼吸音普遍减弱,呼吸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音;肺下界下降,移动性浊音消失或减少;X线胸片可表现出双肺透亮增强,外周肺纹减少,横膈下降,运动不良;肺功能明显减弱。

肺气肿的自我诊断要与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相区别,可从肺功能呼吸困难的程度上判断患病程度的轻重。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分为五度:第一度,工作、步行及上下楼梯与同龄健康者相同;第二度,平地步行与同龄健康者相同,但上坡或上楼梯时则跟不上健康者;第三度,平地步行按自己的速度可走1千米以上,但达不到健康人的速度;第四度,行走要做多次休息,连50米的距离也不能一气走到底;第五度,说话、转身、穿衣、用餐均会发生呼吸急促。重度肺气肿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呼吸功能约在第四度和第五度中。

老年人肩周、肩臂痛可能是肺癌的先兆

如果肿瘤发生在较大的支气管上,就称为中心型肺癌,如果发生在肺边缘部位则被称为周围型肺癌。在周围型肺癌中有一种肺尖癌,发生在肺尖周边。这种癌几乎没有一般肺癌所有的早期症状,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肩臂部疼痛,因此常常被误诊为肩周炎、脊髓病、肌腱炎、滑囊病或筋膜韧带病,等等。但是,肩周疼痛如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且伴有呼吸道症状时,则应警惕有无肺癌。

肺癌被误诊为肩周病的原因很明确,原来肺尖部的地方正好是胸腔出口部,邻近有许多神经根和神经。当肺尖周边部发生癌肿后,不断发展的癌肿组织会直接压迫或侵犯这些神经,从而使患者出现肩周炎的症状,如肩结节性肿胀、肥大、疼痛,并放射性地由肩臂部沿手臂尺骨侧向下延伸至小指,有时还可伴有上肢和肘部肌力软弱并出现感觉障碍。此时应及时诊治,避免发展到肋骨和椎体转移。

由肺癌产生的肩臂症状有以下特点:

①初起时轻度酸胀,以后以痛为主,剧烈时则呈放电样疼痛,用止痛药不能阻止。

②多伴有肢体乏力或麻木,不能抬举,不能持重物。

③大部分疼痛发生在癌肿的同侧肩臂,少数为双肩臂痛。

④常伴有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甚至上腔静脉会出现综合征,如脸部浮肿、颈粗、上胸臂静脉怒张等。

⑤多数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血痰等。

老年人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拍片、体层摄像、CT扫描或作纤维支气管检查。

老年人夜间双腿发凉、抽筋,要小心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不少广告商说,“老年人腿抽筋是缺钙的表现”。其实,夜间腿抽筋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由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所引起,与腿部的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如果属于后者,患者还会常伴有双腿发凉怕冷的感觉,在夜间更为明显。

如果老年人动脉硬化,腿部的血液供应就会相应减少。白天活动时,由于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腿部血液基本正常,而夜间休息后,腿部的血流减慢减少,一些代谢物质不能被血液带走,积累于腿部肌肉中。当代谢产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产生收缩,于是便发生腿抽筋的现象。

一般来说,因低血钙引起的小腿抽筋,常见于老年妇女和孕妇;而患有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者,常有吸烟史或存在高脂血症。由寒冷造成的夜间小腿抽筋者,在加强了保暖措施后症状即可消失。

自我诊断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方法是将患肢抬高45度,3分钟后观察足趾、足掌皮色,如转为苍白、蜡黄,压之有麻木或疼痛感,当下肢下垂后皮色又转变成潮红或斑块状紫绀,此时就基本上可以提示所患病症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生在50~70岁的男性肥胖者中。若任病情发展,皮肤将因营养障碍而变薄,肌肉萎缩,趾甲变形、坏疽或形成溃疡。

如果仅属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也可出现一走路腿就痛的症状。

如果仅仅是下肢发凉,除了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可能之外,还有可能是雷诺病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合性脉管炎以及由神经衰弱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出现的症状。超声波血管检查和动脉造影可帮助确诊动脉阻塞的确切部位和范围。

老年人反复出现来势凶猛的鼻出血可能患有多种疾病

如果老年人反复发生鼻出血,那很可能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甚至是中风的一种早期征兆。

一般人当血压升高时可有头晕、头痛症状,但有些人只是发生鼻出血,并可随血压升高或降低而时出时止。另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鼻出血后的1~6个月内,约有5%的人可能发生中风。原因是这些老年人鼻腔内血管及周围组织的血管硬化,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较明显,血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当血压升高而脑内血管尚未破裂之前,鼻腔血管中的某一条会先期破裂而发生鼻出血。

因此,老年人反复鼻出血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人有鼻出血发生时,要警惕中风的发生。尤其是那些鼻出血来势较凶又不易自止者,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咳嗽、打喷嚏、头部前倾等可能造成血管壁受压之时,一般会发生此类鼻出血。一旦发生鼻出血,应先安静地侧卧在床上,将枕头垫高,或用棉球填塞鼻孔压迫止血,同时准备就医诊治。

当然,鼻腔及周围器官肿瘤、息肉、慢性白血病、肝病、便秘,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K大量缺乏等其他严重疾病也可能引起鼻出血。

老年人哈欠频繁且脑电图异常,要当心中风

打哈欠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尤其是睡眠不足时更是如此。但是如果中老年人哈欠频繁,那就有可能是一种脑中风的先兆,是一个危险的发病信号。

据调查显示,有70%的脑中风患者,于发病前的5~10天内,均有频繁打哈欠的异常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会随之增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此病的比例高达67.5%。由于脑动脉发生硬化,管壁弹性降低,管腔变得狭窄,大脑血流量会随之减少,这样就会使脑组织经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频繁的哈欠,否则就难以调整机体的不适。这种现象就是脑中风的先兆,建议老年朋友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烟禁酒,多食果蔬,使之缓解。

6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哈欠频繁并且心电图异常,那么这些人患中风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因为老年人心电图有明显异常者,中风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要高出1.5~4.4倍。

另有调查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各类脑出血;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外伤性脑出血;心房颤动多见于脑出血累及脑干;房室传导阻滞在脑基底神经节部出血者占1/4,在脑枕叶部出血者占1/2;频发早搏则多见于脑颞顶部出血。

这些调查结果提示人们,即使是不伴有频繁哈欠的老年人,如果发现心电图有明显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也要警惕各类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如果并发频繁的哈欠,则更加证明脑动脉有硬化的可能,不可掉以轻心。

老年斑早发且多,要警惕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因脑部萎缩而主要表现为痴呆症状的一种疾病。男性发病多在65岁以后,女性发病多在55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老年痴呆症约占老年痴呆的80%,起病隐匿,缓慢加重,持续时间较长。此病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预防十分重要。在发病之前可有多种征兆,其中老年斑早发且多是其征兆之一。

过去人们认为,老年斑仅发生在老年人的面部、颈部、胸部、手足臂部和四肢顶端。近来的研究表明,老年斑不仅发生在皮肤表面,也同样积聚于人体内脏如肝、肾、心脏及其他组织中。它在人体内脏中的发生与发展,可使脑细胞变性,脑功能不全,导致记忆、思维、语言等发生程度不同的障碍,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皮肤上的老年斑出现的早晚和多少,进而了解到其内脏器官组织是否也受到脂褐质素的影响。如果老年斑早发且多发,那就要早点做好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心理准备,在生活上和大脑锻炼上对此症提前加以预防。有些人虽然年事较高,但却较少生长老年斑,脑子也很好用,这多有他们的良好生活方式有关。

但是不能说凡是老年斑早发的人就一定会患上老年痴呆症。

“老来瘦”的人熟睡后骨头酸痛,有骨折的危险

有研究表明:“老来瘦”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人明显高于身体较胖者,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胫骨骨折、脊椎骨折、腕骨骨折的发生率也相对增高。

为什么“老来瘦”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要高于肥胖者呢?因为体胖者体内脂肪、肌肉的重量及其他软组织较大较多,这使骨骼的物理负荷较大,从而刺激骨骼,使骨细胞的活动性、骨密度增强,骨骼较为粗壮。其次体胖者体内脂肪及皮下组织较多,而脂肪组织可使雄性激素转换,部分弥补了绝经期女性体内日趋减少的雌激素,从而减少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老来瘦”者要避免骨折的发生,除了积极用药物治疗外,平时要加强营养,增加户外日光照晒和体育锻炼,保持一定的体重,减缓或防止骨钙丢失。

特别是在老年妇女中,如果发现腰背经常酸痛,特别是夜间熟睡后骨头酸痛甚至痛醒,也要警惕骨折。因为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整个骨骼系统都已疏松,但尤以脊柱、盆骨和股骨颈部的疏松最为明显,在X线上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变短,骨皮变薄。常可能由于很轻微的外力作用,就会发生一个或几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如多个胸椎变形而产生驼背后,常会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骨折。

人在熟睡后处于极度安静的状态,绝无外界干扰,因此自身的病痛和折磨对感觉器官影响最大。椎体因疏松而受到压力后会产生某种损伤,在熟睡后如果发生这种损伤或轻微骨折,患者就会很敏感,而这种感觉的表现就是骨头酸痛。

老年人脊柱、膝、髋关节肿痛,当心老年性关节炎

如果按发病部位来统计,指关节炎最为常见,但发生在脊柱、膝和髋关节部位的关节炎患者也不少。

老年性关节炎的发病与长年累月关节间过度摩擦及创伤有关。

其症状特点是逐渐发病,常于早晨起床时感到关节疼痛、发僵,活动之后又会轻松些,但劳累之后又加重,休息后可减轻。这类患者的关节肿大,是因为关节处的软骨由于长期摩擦和创伤而逐渐被吸收,骨刺(即不规则的骨组织增生)取而代之而造成。在关节肿大、疼痛、发僵的同时,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