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5283100000073

第73章 走进慢生活,健康需要全身心的舒缓(3)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的一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起这件事,以他的长久服役为理由,提出“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拴在树上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和才华的标准。许多聪明的老板认为:有些人尽管有十年的经验,却只不过是一年经验的十次重复而已。年复一年地重复类似的工作,固然会变得很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重复已然阻碍了心灵,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日日新、时刻新”的,假如今天与昨天一样,明天与今天一样,哪还会有生命的新机,哪还会有大的进步呢?

忙是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人陷于忙中出不来,没有时间思考,不能够及时总结,提出更好的方法提高工作业绩,那么,他们就会停滞不前,整日陷入工作危机的苦恼中,还哪敢花时间去休闲度假看电影。其实,这也正是很多人生活慢不下来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我们可以忙,但绝不能穷忙、瞎忙。忙一定要有目标、有方法,要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为了什么忙。只有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总想和时间赛跑

网友“西祠胡同”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名为《和时间赛跑》:

每天早上,总要有个叫闹钟的家伙把我吵醒,不管我怎么骂他、砸他,他总是很尽职地每天响!没办法,只能伸伸懒腰,起床,刷牙,洗脸。

一个叫时间的家伙,偷偷地溜了进来,附在我耳边轻轻地说,“我们来赛跑怎么样?”“好啊。”我穿了一双名叫梦想的跑鞋,和他比赛。

我用力地跑,跑得飞快!时间那个家伙在后面喊:“喂!你慢点啊,我追不上你了!”我得意地继续加快了脚步。眼前的一切是多美好啊!一切都是属于我的,不必担心时间那个家伙来和我抢。脚步变得越来越轻松。

时间这个家伙落后我多远了?我好奇地回过头,我毛骨悚然!原来时间根本就是在骗我,他一直在我背后,悠闲地踱着步,看我像个傻子一样的奔命!见到我回头,他露出了狰狞的笑:“你以为你能赢吗?你真的以为你能赢吗?”狞笑!时间发出了疯狂的狞笑!!魔鬼!这个魔鬼,一直在戏耍我!

我想拔足狂奔!我想加快速度!我想在和时间的比赛中取胜!我却发现,我老了,再也跑不动了。

我一辈子都在和时间赛跑,开始我赢了,但最终赢的是时间!

这篇文章精辟地描写了现代人和时间赛跑的生活现状和结局。是的,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使得现代人不惜以健康为代价,不断地和时间拼命赛跑,无休止地填满时间的缝隙,让自己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娱乐,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青青就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代表。

青青在一家大型公司做策划工作,刚进入这家公司就遇到了一个大项目,而且客户要的很急。于是,经理跟她一起做方案,晚饭就在公司随便吃了点,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青青感觉很累了,眼睛也疼,就跟经理说想先回家休息明天再继续做。没想到经理听了很生气,说:“你怎么这么没时间观念,客户明天下午就要了,今天做不完明天来得及吗?”青青想想也是,就留下来继续干,一直忙到十二点多才做完,回到家已经一点多了。这样和时间赛跑的日子对她来说只是刚开始,在以后的工作中,为了让领导对她刮目相看,她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工作计划,把加班当成了家常便饭,每天都超额完成任务,业绩也是同部门中最好的,领导的欣赏,同事的羡慕,让青青感觉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然而,一年过后,她感到越来越疲倦,白天上班时就没有精神,很难集中注意力,更别提加班了,还没到下班时间她就已经头昏脑涨、腰酸背痛地要晕倒了,工作效率自然也急剧下降。她也想好好休息几天,可是在家里休息也不安心,怕工作完不成领导批评、客户不满意。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她不得不去看医生,检查结果一出来,吓了一跳:颈椎增生、腰椎受损,亚健康……原来总感觉离自己很远的病都找上门来了。没办法,她必须停下来休息了,因为她确实太累了。

妄想和时间赛跑的青青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输给了时间,还弄得自己一身病。“青青们”的经历旨在提醒那些和时间赛跑的人们:紧张和忙碌并不是生活的最佳状态。对时间紧迫的恐惧和内心的不安是人们无法慢下来的根本原因。其实你大可不必给自己规定那么多的事情,即使是工作需要,也应该适度休息,甚至要学会强制自己休息。哪怕出去走十分钟,或者闭着眼睛在桌子上趴一会儿,都能让自己的心停下来歇一歇。

永远不要跟时间赛跑,因为和时间赛跑,你永远都是一个败者。当我们越是心切,它会跑得越快;当你的人生停止,时间还会再继续。所以,我们要会主宰时间,支配时间,利用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我们才会胜利,因为我们赢得了它的价值。

追逐名利,欲罢不能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来了兴致,随口问道记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高僧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

此高僧一语道破天机。

名利本为身外物,却让许多人乐此不疲地执著追逐。中国五千年历史,自从有了阶级观念,追名逐利,就成为世俗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无几人能免俗,正应了那句“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一个普通职员,会因为手中的一点权利,在接受“当事者”一次宴请或几条香烟的贿赂或几句恭维话,就视为人生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一位鄙视权力和金钱的学者,也许会为一篇学术论文的署名而犹豫不决;一位权倾一方的执政者,因为没能实现心目中更为远大的“目标”而郁郁寡欢;一位“富可敌县”的商人,为早一天完成“富可敌省”的理想而疲于奔命……

这些追逐名利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束缚。当名利尚未得到时,他们会殚精竭虑,甚至把名利当做自己生命的支柱而孜孜追求,待名利得到后,还要机关算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一个闪失而丢官失利,弄得自己身心憔悴,未老先衰,宁愿承受这般折磨,就是拥有不了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心态。

当然,人们追求名和利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付出来换取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如果只是被贪欲控制,利欲熏心,盲目地追求无法企及的东西,而放弃原本合理的梦想和目标,只会使自己在疯狂的追逐中迅速苍老,不知不觉就使人蹉跎一生,最后后悔不迭。

国学大师季羡林称自己是爱名利之人,却不是追逐名利者。当别人给他冠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个美名之时,他疾呼快快摘掉这三顶高帽,这些称谓对他来说,是一种无妄之灾。在季老看来,名利是淡而无味的东西。

余秋雨先生认为:“关于追求名利的问题,这是一种用低层次的人生坐标来读解大千世界的思维习惯。就像饥饿的人会误以为世界上一切人的行为都为了吃饭,挨冻的人都以为世界上一切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找衣服。其实这是一种以自己的认知水平所作出的判断,实际上世界上确实有大量的人并不是在为自己的名利奋斗。”他告诫:“希望大家对世界改换一种读解方式,名利两字并不是大千世界的主要支柱。”

是的,名利并非人生全部的追求,我们不应为名利而活,被名利驱使。在名利的快车道上到处都有万丈深渊,你开得太快,就很容易发生危险。而淡泊名利,可以让你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笑看人生,有益于身心健康。

多几分旷达,少一些妒忌,多几分潇洒,少一些烦恼,对名利保持几分淡泊,对生活多出几张笑脸;致力于恬淡、宁静的生活氛围,在平淡中寻找快乐,在宁静中制造浪漫,这才是至高至上的生活方式。

为虚荣而忙碌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这些,就会使自己陷入虚荣的陷阱,在沾沾自喜中失去自我,被这种不良的心理驱使。当一个人只是为了虚荣而奔忙时,自己就会变成虚荣的奴隶,被虚荣驱使,并为其所累。

林清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主管领导,平时工作忙,朋友打电话约他小聚一下,他都会说出一大堆事情来证明自己真的没时间。比如今天,指着台历上的记事,他说:“今天时间太紧张了。九点,下面的一家分公司开门营业,要去讲几句话,不去又该说不重视了。十点,有个表彰会,要领导去,我跟他们说了,去坐坐,话就不讲了。十一点,下面谈的一个项目签字。倒不是什么大项目,总得有个领导在场呀。中午饭还要念祝酒词,词倒有人起草,不然我真没法活了。你看,下午从三点开始,新闻发布、颁奖、授旗、挂牌,晚上还要看时装表演,这也是政治嘛。瞧,满满的,天天如此,我算判了无期徒刑了。”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碌碌无为”。可悲的是,像林清这样的人却并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整天忙那些不痛不痒的事,还以为自己正在建立不朽功勋呢。什么是忙?“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的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示自己“很重要”,那么无知的谎言往往就会欺骗你的心灵。忙是不能欺骗和亵渎的。其实,瞎忙的人就像放入轨道中身不由己的一个物件,一个被抽打着的陀螺,他陷入这种状态而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过分地表现自己,什么事自己都要参与,以显示自己的了不起。这样的人不是生活不让他慢,而是他自己逼着自己在加速。人一旦被虚荣心驱使,就会为了面子而活,他们就常常感觉很累,不仅身体累,心也累,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僵硬和虚伪。

生活需要驱除这些浮华的欲望,让心变得沉静,当懂得一切虚名不过是过眼云烟时,你就会注重生活内质的东西,让心灵得以舒缓,让生活变得雅致。

注重责任而不懂分担

杨木是利用时间的楷模,他从来不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一定会拼命工作。所有知道他的人都说:“看,杨木真是太会珍惜时间了!”人们都知道,为了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他拼命地想要抓住每一秒钟的时间。

每天,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设计和研究上,除此之外,他还负责很多方面的事务,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个大忙人。他风尘仆仆地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因为他太负责了,以至于不放心任何人,每一件工作都要自己亲自参与才放心。时间长了,他自己也感觉到很累。

其实,在他的时间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浪费在管理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上。无形中,他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显得不够用呢?”他笑着说:“因为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之所以慢不下来,根源就在于他过度的责任心。

也许你会说,有责任心不好吗?有责任心当然很好,拥有责任感是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我们有责任赡养自己的父母,有责任呵护自己的伴侣,有责任养育自己的子女,有责任善待自己的朋友,有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有责任为社会作贡献。但是,有责任心并不是所有事都一个人承担,因为,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任,这样才能对别人负责。如果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当做自己一个人的责任,不懂得分散,不懂得协作,从来不许别人插手,结果自己背着沉重的负担不肯放下,虽然不断地加快自己前进的脚步,却还是寸步难行、疲惫万分。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其实,这往往是因为在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定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的,而是通过和他人比较制定的。所以为了达到目标,每天都不得不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已是不惑之年的伍先生,曾经是一家市属事业单位的干部,工作稳定,收入尚好,家庭和睦美满。本来他的人生道路可以就这样顺顺当当地走下去,但是当他看到一位同事辞职“下海”办起了公司,而且事业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滋润的时候,他心里不平衡了。因为他觉得这位老同事在各方面都不如自己,而且自己有责任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阻,也毅然辞职,办起了一家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