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5286300000004

第4章 找准你的坐标(3)

在这些议论的连番轰炸之下,你要么完全放弃,要么半途而废。不是事情绝对不可能成功,而是太多的消极意见使你丧失了成功的勇气。只有那些真正意志坚定的人能冲破这些消极意见,走向成功,而且是接连不断的成功。

有一次,住在田纳西曼菲斯的克莱伦斯·桑德到当时新兴的快餐店去吃饭,他看到这里生意兴隆,人们排着长龙在这里吃饭。顿时,他灵感闪现:能不能在杂货店里也采取这种让顾客随意挑选自己包装的形式呢?

随后他就把这个念头说给他的老板听,没想到却遭到了老板的大声呵斥:“收回你这个愚蠢的主意吧,怎么能让顾客自己选择,自己包装呢?”

可是桑德不肯放弃,他相信这样可给顾客一种更轻松、更自在的购货心理。

于是桑德辞去公司的工作,自己开了一家小杂货铺,并且引进了这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很快,他的小店就吸引了许多的顾客,门庭若市,生意逐渐兴隆了起来。后来,他又接二连三地开了多家分店,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当今风靡全球的超市的先驱。

还有人可能自小就受到了近乎残忍的判定。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国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3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这些人要不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之所以要走自己的路,完全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慧语箴言:

你是要成功还是要听别人的话?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你的梦想!你,就做一个“聋子”!

乞丐做梦

深秋来临了,树叶片片落下,年轻的乞丐乔伊斯一整天都没有讨到吃的东西,他走到一条街道拐角处,靠着石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睡梦中,乔伊斯得到了一大笔金钱,他用这笔金钱开办了几家大公司,购置了一所有花园的别墅,娶了一位身材修长、美丽善良的姑娘。这位姑娘为他生了三个健壮的儿子。三个儿子长大之后,一个成了杰出的科学家,一个当上了国会议员,最小的儿子则成了一位将军。不久,儿子们娶妻给乔伊斯添了几位活泼可爱的孙子。

乔伊斯后来成世界级富豪,日子过得舒坦极了,他常常带着妻子和孙子们登上市内最高的观光塔,心满意足地观赏着城市的美景。一天,当他抱着最小的一位孙子正在塔顶观看晚霞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一下子从塔顶上摔了下来……

他一下子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睛一看,自己仍然躺在冰冷的石板上,刚刚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在梦中。只有怀中抱着的一件破棉袄仿佛在提醒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找点填肚子的东西。

精彩哲思:

要梦想更要有行动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故事中的乞丐做了一场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虚幻的、甜蜜的美梦,他梦里的东西太美妙了,可惜梦想不能当饭吃,他仍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你的处境肯定和那位乞丐完全不相同,生存环境也与他有着天地之别,但是你是否也同样拥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呢?

对于“梦想”,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健全的人应面对现实,不应当耽于幻想。也有人觉得,爱梦想的人,根本不适合在现实社会中生存。

可是我们却认为,只要懂得判断能够实现的梦想和近乎虚妄的梦想之间的差别,拥有梦想并不是一件坏事。

在现实社会中,没有梦想,美国人到现在恐怕还激荡在大西洋海岸的一角!没有梦想,人类恐怕到现在还只是跷着脚仰望天上的飞鸟……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你:一旦有了梦想,就必须拥有实现梦想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如果像那位乞丐一样有梦想而没有努力,有愿望而不能拿出力量来实现愿望,这是不足以成事的。

只有下定决心,历经学习、奋斗、成长这些不断的行动,才有资格摘下成功的甜美果实。

而大多数的人,在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梦想,只是他们从未采取行动去实现这些梦想,缺乏决心与实际行动的梦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衍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梦想,过着随遇而安、乐于知命的平庸生活。

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了解了一些成功哲学后的你,是否真心愿意在此刻为自己的理想,认真地下定追求到底的决心,并且马上行动?

当你养成“想好了就去做”的工作习惯时,你就掌握了向成功迈进的秘诀。

慧语箴言:

要想获得成功的果实,光有想法是不够的,想好了你得去做,只有将想法付诸行动,并全力以赴地去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达尔文的童年

有一个孩子,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喜欢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辱没我们整个家庭。”

他的姐姐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他的母亲爱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丈夫说:“你这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她却固执己见,他是她的孩子,需要她的安慰和鼓励。

她支持孩子到花园中去,还让孩子的姐姐也去。母亲耍了一个小心机,她对孩子和他的姐姐说:“比一下吧,孩子,看谁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孩子要是比他的姐姐认得快,妈妈就吻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他回答出了姐姐无法回答的一些问题。他开始整天研究花园的植物、蝴蝶,甚至观察到了蝴蝶翅膀上的斑点的数量。

对于她的做法,她的丈夫觉得不可理喻。认为那种怜爱是无助无望的,除了暂时麻醉孩子之外,根本毫无益处。

但是,就是这位醉心于花草之中的孩子,多年后成为了生物学家,创立了著名的“进化论”。他就是达尔文。

精彩哲思: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一个人总会有自己的兴趣,兴趣就是最佳的发展方向,也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知道,只有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才能实现你所确定的终生奋斗目标。但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首先要问问你自己的兴趣所在。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事业的目标,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成大事。

很多人往往一时很难弄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或擅长什么,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之所长、避之所短,进而取得成功。

作家斯贝克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曾几次改行。开始,因为他身高一米九多,爱上了篮球运动,成为市男子篮球队员。因为球技一般,年龄渐长,又改行当了专业画家。他的画技也无过人之处,当他给报刊绘画时,偶尔也写点短文,终于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发现和准确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兴趣归于某种兴趣类型,并与相应的职业对比,可以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所以,若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此才能使你的事业如虎添翼,顺利到达成功彼岸。

慧语箴言:

一个人总会有自己的兴趣,兴趣就是最佳的发展方向,也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