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永远不要说再见:听三毛谈爱情
5289400000006

第6章 移情别恋,有时也是一种爱情

第一节 睹物思情,涛声依旧

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所以我是一个很重视生活的人,远甚于写作,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

————节选自三毛《我的写作生活》

你不能将三毛的爱看成是一种狭隘的爱,你如果只从三毛的某个人生阶段去理解所谓的爱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个人刚开始的爱都是不成熟的。在三毛的世界里,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爱不单可以寄托在人的身上,也可以寄托在其他事物之上,这是一种磅礴的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父母之情等等。就像她所说的那样,爱情不一定人对人,当一个人对工作狂爱起来的时候,是有可能移情到物上面去的,这里的物是一种事物,正所谓万物有灵的那份吸引力,不一定只发生在同类身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的精神需要寄托,一种精神寄托。寄托不是命令,不是强求,更不是依赖,而是一种力量,一种冥冥之中支配你我的推动力。爱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永恒主题,是人类永恒的寄托,没有爱的生活就仿佛是一潭死水,没有爱的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有人喜欢把自己的家收拾得一尘不染,把自己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把爱寄托在了家务和事业上,这种寄托是精神家园中的一部分,它让你的人生充满活力,它让你的身体充满力量,一种向上奋斗的力量,一种改变生活的力量;有人热衷于穿梭于各种社交场合,并在其中游刃有余,得到各种人士的喜爱,这种寄托也是爱的一部分,他将爱寄托在事业上,爱对他开说,是一份责任,是一种是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手段;有人喜欢把朋友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了朋友可以不顾一切,他们把爱寄托在了朋友身上,这种寄托也是爱的一部分,所以,磅礴大气的爱不需要对人,因为这里的爱是博爱。

其实,在众多寄托形式中,文字就是三毛最钟情的一种寄托,我觉得当你走在爱情的道路上遇到坎坷、遇到挫折、遇到伤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转移一下注意力,不妨可以“移情别恋”一下,因为爱情在有的时候需要降一下温,永远热情似火的爱情是不存在的,那是虚情假意,那是逢场作戏,当你在爱情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你需要冷静一下,你要懂得如何转移视线,将自己的爱情冷却一下。

莉莉和小何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做饭,一起去干一切事,在别人眼中,他们的爱情牢不可破,在别人看来,谁也无法将他们分开。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事情,二人情感上遭遇到了一场危机,也许这件事是误解,毕竟两个人在一起呆久了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摩擦,现在去纠结那件事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重要的是发生那件事以后,两个人生活发生的变化。两个人开始形同陌路,彼此见到对方像是面对空气一样,也是爱得越深,对对方的怨就越深吧,谁也不肯让步,谁也不肯低头,就这样一天,两天,许多天。终于有一天,小何搬出了家,住到了单位,他开始拼命地工作,开始拼命地加班,他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同事之中脱颖而出,他的业绩在单位中迅速升至第一。莉莉也开始拼命的工作,她在工作中发现,工作是让她获得情感安慰的唯一途径,他热爱上了工作。就这样,两个人在工作休息之余考试冷静思考他们的问题,也许是他们太爱对方了,所以不容许对方的一点瑕疵,但是工作过程中,他们又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回想起了当年手牵手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做饭的场景,她们彼此发现,他们该将转移到工作上的爱寄于到情感上了,于是,他们开始妥协,开始一起回忆曾经的美好,顺理成章,两个年轻的心再一次走到了一起,他们发现,原来爱的转移有时胜过无言,是能够转移很多问题的。

亲爱的朋友,当你对一个人爱得越深沉时,你是否想过对方的感受?也许你的爱是出自纯真的本意,但是有时由于这爱太过分了,太令对方窒息了,对方根本无法接受,从而对你的爱产生误会,对你的爱产生怀疑,那么这个时候,你是否想过应该将爱适时冷淡一下,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你们的关系,将这过分僵硬的爱适当转移一下?也许,有的时候,移情别恋也是恋爱的一种方式。

第二节 每亩心田都有一个梦,爱是一场修行

世外的消息对我们已不很重要,只是守着海,守着家,守着彼此。每听见荷西下工回来时那急促的脚步声上楼,我的心便是欢喜。

——节选自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轻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遇。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这是出自于西藏史上著名人物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首情诗。就是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被世人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

说到这里,也许你我都会有疑问,喇嘛怎么会写情诗?喇嘛也可以有爱情吗?了解宗教戒律的人都知道,藏传佛教可分为红教和黄教两个教派,而红教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黄教却是禁止接近妇女的。15岁仓央嘉措才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之前他所信奉的红教,坐上这雪域之神的位置,注定要舍去人世间的情欲,而15年的尘世生活已经让他放不下心中的爱情,并将这些都述诸文字,留下数百首深情的诗篇。

他率性自然,才情四溢。在人们的想象中,仓央嘉措是一位向往世俗生活、离经叛道的情僧:“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他的爱情是西藏历史上最美丽波折的童话。他的爱情故事,使他充满了传奇色彩。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情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玛吉阿米就是他在去读经之前爱的女生。

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被人们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仓央嘉措就被关闭起来。于是,仓央嘉措那纯洁的爱情嘎然而止。宫殿的高墙,森严的教规阻隔了他和姑娘相会。但仓央嘉措情思难断,唯有情歌使他的无尽思念得以宣泄。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没有淡化仓央嘉措的爱情,他无时不在怀念他的恋人。

在他的心中,只有纯洁的爱情:心如哈达洁白,纯朴无暇无玷;仓央嘉措对人间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没有像他的情诗那样美好,而是以悲剧告终。仓央嘉措拥有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却淡漠权力,不愿苦守戒律,向往世俗的平民生活。他站在布达拉宫第十三层最高处他的寝宫——东西日光殿中,俯视朝阳辉映、霞光瑞气缭绕的圣城拉萨,远眺金光漫洒、晶莹剔透的喜玛拉雅群峰。

在朝圣香烟缭绕,经声佛号交响,他却在唱着情歌:我与姑娘相会,山南门隅林里;除了能言鹦鹉,谁人都不知晓;请求能言鹦鹉,千万别把密漏!尽管对爱情有如此美好的憧憬,尽管仓央嘉措勇敢地冲破束缚自由的教规,但他时时感到宗教的戒律,黄教的禁欲主义在约束着他。爱情、恋人、佛法、戒律,达赖喇嘛的地位……,这交织在一起然而又难以调和的矛盾,使仓央嘉措艰难地徘徊在佛法与爱情之间:若依了情妹的心意,今生就断了法缘;若去那深山修行,又违了姑娘的心愿。

古老的爱情,可以和任何一种宗教对话,因为它同样需要圣洁的内心和狂热的情感作为支撑,需要苦苦的修行甚至勇敢的牺牲,它是一个人人向往却永难抵达的彼岸,它像宗教一样宁静而忧伤。它和宗教并不对立,因为大慈大悲的佛祖能够体谅众生的痛楚和忧伤,也鼓励他们获得尘间的幸福。

情中自有禅,情的最高境界即是佛法的最高境界。 不管外界多么纷繁嘈杂,心内始终平静如砥,爱情始终明澈快意。爱情不能变成宗教,可是,至诚的爱,已经和宗教无异。这爱,是全心的膜拜,是身在尘世,心早出世,是敬畏,是撒手,是喜悦,是顿悟。

爱情不分国界,六世达赖的爱情,在他心中沉淀。也许爱情就是思念的刻骨铭心,也许爱情就是安静的缠绵,爱就一个字,简单,深沉。爱情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一刻顿悟,一刻触动。

我们向往爱情的纯真,不畏现实的束缚。我们追求爱情真谛,不能迷失自己的理智。

记得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被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读到张爱玲的传记时,很难想像智慧如她洒脱如她也会如寻常女子缠绵悱恻,为爱迷茫苦苦挣扎。张爱玲先后有两段爱情,第二次婚姻因为情投意合她嫁给了美国白人作家甫德南·赖雅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产生了忘年之恋他俩第一次见面,便有“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婚后两个人确实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情,既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尽管,赖雅是一个让爱玲觉得是真正爱她、理解她、关怀她的人。然而,他毕竟年迈,体弱多病,多次中风,1967年,赖雅在张爱玲的身边走完人生时,她本来是一个柔弱的女人,为垂死的老人,她奉献得够多了,奉献中最重要的是文学天分的耗尽。最后的张爱玲,孤独的凄凉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对于他前任丈夫胡成兰,她明知胡兰成是一个风流荡子,四处留情,却甘愿把自己那么纯洁的爱付予,死心踏地对他。她明知赖雅无法陪伴她走完终生,即使再美,但即将要偿报的是“失去”,那又是多么的揪心的味道。

在两段爱情中,她有过甜蜜,有过感动。更多的付出。

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爱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单相思,爱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而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相互契合,是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这份爱不仅温润着他们自己,也同样温润着那些世俗的心,真正的爱情,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 真正的爱情,是在无法爱的时候,懂得放手 因为,放手才是拥有了一切…… 请在珍惜的时候,好好去爱 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 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 那样平实那样坚定。反之发誓、许诺说明了它的不确定,永远不要相信甜蜜的话语。

爱情唯美却又凄美,而对于我们来说。享受爱情的滋味固然甜蜜,却不要失去理智。茫目只会让爱更加痛苦。没有永恒的爱情,爱最终会成为相濡以沫的习惯,这种感觉升华以后便是亲情,相偎相依。

第三节 既然爱,就要学会尊重

我终于明白我的生命在爱我的人眼里是那么的重要。。。。。。我的爱有多长,我的牵挂与不舍也就有多长。

——节选自三毛《不死鸟》

还记得你在《不死鸟》中写到:“许多个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躺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成疯狂。相思,像虫一样地慢慢啃着我的身体,直到我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也是那么的长,那么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记得有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每当看到这些话,我总是在想,究竟是怎样的爱情让洒脱的三毛这般留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爱人让三毛如此思念?这段爱情难道真的只得一个女人如此留恋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终于在我看完三毛的所有作品后找到了,原来那是一种“无论天涯海角都相知相随,生死与共”的爱情,原来那是一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痴情。

也许,这样的爱情存在于荷西六年的执着和无悔的等待中。它不卑不亢,无声无息,只是存在于心里,存在于微妙之间。只是存在于光阴中。一个正在读高中三年级的男孩子爱上一个已经上大学二年级的女生,从马德里追到了撒哈拉,从六年以前追到了六年以后。说真的,这就是我们都在苦苦追寻的爱,爱在时光中沉淀,在等待里永恒。是的,真正的爱情是能够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的,我想这也许就是三毛与荷西爱情之所以长久的一个幸福密码吧!

也许,这种爱情存在于三毛与荷西六年的婚姻生活中。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爱一个人是可以长久的,爱一个人是可以永恒的,爱一个人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和任何借口的,爱一个人也是可以通过婚姻的形式与他(她)天长地久的。现实中的婚姻并不是一种枷锁,而是爱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仍然记得三毛曾经说过的话:“夫妻之间的事情,酸甜苦辣,混淆不清,也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小小的天地里,也是一个满满的人生。我不会告诉你,在这片深不可测的湖水里,是不是如你表面所见的那么简单,想来你亦不会告诉我,你的那片湖水里又蕴藏着什么,各人的喜怒哀乐,还是由各人担当吧!”说句真的,爱情的本质不在于炫耀、攀比,而在于两个人、两颗心之间的相互包容;不在于他人眼中的平淡如水,而在于两颗心之间的相互取暖、相互依存吧!

也许,这种爱情存在于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不去指责对方的生活方式的包容中。看着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即使三毛有着种种的不好性格、不良嗜好,荷西却依旧是可以忍受的,依旧是每天微笑着面对她,面对她们的生活。在别人的眼中,三毛的许多行为是怪异的、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在荷西的眼中这一切又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理所当然,又是那么的清新自然、超凡脱俗。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爱吧!因为爱,所以懂,因为懂,所以更爱!

也许,这种爱情存在于荷西离世后的日子里。你说“毕竟,先走的是比较幸福的,留下来的,也并不是强者。可是,在这彻心的苦,切肤的疼痛里,我仍是要说—— “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杯,还是让我来喝下吧!” 荷西的猝然离开,三毛或许痛不欲生,但转念想一想,为了荷西,为了自己,为了许许多多仍然爱着自己的人,生命终究是美丽的,生命中就是充满意义的。荷西,你答应过的,你要在那边等我,有你这一句承诺,我便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爱情,我不忍心将你一个人留在世上。可是,也正是因为爱情,我愿意带着对你无限的思念,替我们活下去。

在人生的短暂旅程中,有多少个人能拥有三毛与荷西一样的爱情?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初见时的一个微笑,痴痴地等候对方六年?又有多少人愿意陪你一起寻找人生的绿洲,携手走出人生的撒哈拉沙漠。我想应该是不多的。记住,没有人无条件地去为你做一些事情,更没有人心甘情愿的去接受你的一切习惯,尤其是你的恶习。

感性、倔强、懵懂的三毛,能拥有一个不顾一切,毫无条件的深爱着她的荷西。突然之间我发现老天爷是公平的,虽然在情感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三毛曾经跌了无数的跟头,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但是倔强的三毛依然没有跟命运屈服,更没有向命运低头,终于有一天,她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她实在是幸运,也实在是太幸福了。她不仅做了做真实的自己,还拥有着令人羡慕的爱情。

善良可爱的三毛哟!当你带着满腔爱恋在天堂里找到自己最爱的人时,请记得一定要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给他一个热烈的拥抱。因为,如果你流泪了,最先湿润的是他的心。而对于正走在情感之路上的我们,也将带着对你们最深切的怀念去找寻属于我们的那一颗“撒哈拉之心”。

第四节 最浪漫的事,就是一起慢慢变老

父亲、母亲、荷西,我爱你们胜于自己的生命,请求上苍看见我的诚心,给我在世上的时日长久,护住我父母的幸福和年岁,那么我,在这份责任之下,便不再轻言消失和死亡了。——节选自三毛《不死鸟》

曾经傅雷说过一句话“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无情的撒哈拉沙漠不相信眼泪,而眼泪也并不属于撒哈拉沙漠。三毛却用她那汪洋恣肆的文字在撒哈拉沙漠中建筑起了一栋爱的高楼大厦,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培育起了一粒爱的种子,最终这粒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即使狂风肆虐,暴雨侵蚀也没能将它折断、摧毁,从来不相信爱的撒哈拉终于屈服,爱在这片沙漠中得到永生。

滔滔江水涤荡了爱情的杂质,使它如圣洁的女子没有沾染一丝尘土,如此的纯美而优雅,世间所有溢美之词也无法将之形容殆尽。春风荡净了爱的水份,没有积聚下一份担负,香醇、美满、结实,即使所有的华丽语言也难以书写那幸福之状。然而,汹涌澎湃的洪水又岂能被一方尘土所阻挡,激雷动荡的阴雨有怎能被一砖一瓦所遮掩。浪奔袭,家荡然无存;雨无情、你失去依靠。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终成感天动地的眷属。既然你选择了爱,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既然你选择了他(她),就要去的义无反顾。对于爱情,最浪漫的事情就是能和自己相爱的人慢慢变老,变老并不意味着耳聋、眼瞎、变哑或者面目全非、肢体不健……及时变老,那个他(她)依然是完美的。完美,属于所有的爱。就像三毛所说的,世上虽难有永恒的爱情,绝对存在永恒不美的亲情,爱情化解为亲情,那份根基,才不是建筑在沙土上。爱是永恒的,只因它化成了亲情,爱是永远的,因为它最终会建筑起幸福的大厦。

多么美丽的爱情,一切都落实在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在的生活中。然而那美丽的颜色如彩色的气球,如此尽善,却未能禁的针尖轻轻一刺,都只有在梦里再次相遇了。云淡风轻,细水长流,何止于君子之交,爱情也是如此,才有落花流水,天上人间。才缠缠绵绵,“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而今,云有未曾不淡,风依然轻轻。那坚守却又有几份呢?天灾人祸之后,结束了那曾经的海誓山盟,经不起浪花的淘净,经不起秋风荡干,就抛出了那曾牵绊了的绣球。一切都选择了一见钟情,一时的热血沸腾。女人的爱情选择因素只有那帅气、金钱与浪漫才嫁,男人只凭了貌美。那份爱自然不能长久,当然不能终其一生,。没来得及结出“幸福”的果子,就来了一根针,刺破了那艳丽的气球,一骨碌只剩了空空皮囊。不用去强收覆水,也没有哪一方会要求,自然好像都很明事理。其则不然,那水因泥或是多而浊了或是少而淡了,那泥也因水或是多了而稀或是少了而渣,捏出的泥人或是干而裂或是软而泪了。终未成为终生厮守得眷侣。而水不多不少捏出的泥人是一对神仙眷侣,老天爷总想拿一个回去看看那神仙的样子,结果不是难得一见就是一个先走而留下悲剧。你自然如此,一对神仙眷侣,可老天也和你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捉弄你拿走了他去看那神仙的样子。你随泪种在了撒哈拉随他而去了。

如此没有踏入爱情滚滚长流的年轻人,保留着那份纯真,或是因为惧怕而不敢推开那虚掩的门,或是因为那个他/她被老天拿去欣赏而不能一件儿不知,或是还在等那份缘,一切皆在未知中。不过前者总是多一些,看着那卷入爱情长河的人,拿包风景三的远洋,多么伤心,有多么令人心酸。看着那霜雪凋零的竹菊,在风中摇曳,伤了那份直与那份崇高,不能自拔,跳楼的、越江的、报复执刀的数不胜数。因为那耳聋还能看见那熟悉的背影,眼瞎还能听到那曾经温柔的声音而只是换了言语的对象,还是那个她/他,只是心已不在。“明事理”的未去强求,可总有陷入其中的。赶入爱情之门的,总是在维护着,生怕惊散了那份曾经的海誓山盟,不是男的怕女的,就是女的欺男的。虽是疼惜的原因,省了麻烦的高妙,但那份忍耐却成了轻视与矛盾的起点。都生活在甜言蜜语的好言好语中,没了真与实。淌过的人,或是不能自拔的伤者,或是自暴自弃的不在洁身自好,或是重新寻起不是新生的新生。一切皆如破了地瓷器,难黏难收。

这般的爱又有几分泪流?那复杂的滋味,一试二尝三醉就够了,再痛饮就连儿戏都不是了。宁其对方遭遇眼瞎、口哑、耳聋、颜面烧伤、四肢残缺… …都可以坦然面对,照样或更当心的爱恃下去,也不愿其熟悉的“声音”变成陌生人,宁随其离开,也不愿面对新的脸庞。

经得起风,经得起雨。却难忍独守,“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随之离去,和泪一起重在撒哈拉,滋润寸土种出爱情永恒大树。陪伴了“千里孤坟”,共话了美丽爱情。

第五节 尘缘已尽,心梦即结

人毕竟是要各自飞行的,能彼此看一眼是一霎又已是千年了……

——节选自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相信,每个人都期盼一份“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中寻到此生唯一的相依。

这一切的悲与喜,伤与爱的纠结只是因为爱情。也许有人会说,没有爱情一样可以活得洒脱快乐,没有爱情的世界更加自由。诚然,随心随意随性的心境谁不想达到呢?

人毕竟是要各自飞行的,像春来秋去的鸿雁,春生秋凋的树叶,像升腾的烟雾飞散的浮云。

人毕竟是要各自飞行的,这话没有一丝悲观的情绪,不难过,不感伤,只是顺应自然而为,人毕竟是要各自飞行的,没有太多道理可说,只因为简单的哲学。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最终走向不同的环境,从呱呱坠地到化作尘埃,这中间的过程就是人生。有人感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有人秉承“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人满足“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有人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有人愿意一生只为一个人守候,明明知道无法相依,也不改“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达。我想起了多情多义却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想起了为了林徽因而终生未娶的金岳霖,想起了推崇“精神恋爱”的柏拉图。有时候,我不得不想,爱情到底是什么?它何以有令人不畏疾病死亡,不惧颠沛流离,不怕寂寞孤单的魔力?有些事情,非经历无以明白。

人毕竟是要各自飞行的,从你我出生的那日起,我们已经被注定无法时刻相依,因为我们在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家庭。从我们出现在这世界的那刻起,我们注定了相互陌生,无计熟识,因为我们离的太远,远到看不清彼此的脸,听不到各自的声音,即使我们同年同月同日生,那又能怎样呢?我们就能成为朋友或者情侣甚至亲人?

即使我们生在一个院子里,一起经历了童年时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难道我们就注定要在一起?我们的生活难道就一定会有交集? 即使我们没有擦肩而过,我们对望彼此,握手,交谈,我们还是得各自离去,不是你先离去,就是我先离去,我不能保证和你同时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生命的长度,你也不愿意我跟着你,爱情是相互成全,相互完善,我的缺点正是你的优点,你的缺点正是我的优点,我从你身上学会温柔体贴,你在我身上读懂什么是责任,我给你勇敢的港湾,你给我家庭的温馨。爱你就是爱自己,爱你就是成全自己。

即使我与我的父母也无法一起飞行 ,我清楚地知道,当我拿第一声啼哭向这个世界报到的时候,父亲二十六,母亲也已二十一。所以在属于他们的那些时光里,父亲母亲没有我的陪伴,我也没有他们。等到我成家立业,有了妻子儿女,他们的头发可能已经花白,那些时光里他们可以陪伴我的儿女,当他们老了,终会离去,我将失去父亲母亲,我的儿女则会问我爷爷奶奶去了哪里?命运的安排,时光的交错,让我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我只能顺从,在没有他们的时间里,在没有他们的世界上活下去,教给后代我所知道的道理。

人总是要各自飞行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是否承认。和我们比翼飞翔的人会变化,会生病,会衰老,会离去,和我们同行的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逗留,我们自己也可能会在中途停下,没有人有等你的义务和责任,不要让别人等你。我们并不孤单,即使要各自飞行,毕竟我们的天空还是有自己所爱的人的痕迹,即便终将消逝,但定然存在过,存在过,我记得,所以一霎即是永恒。

每个人既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也是主演,是男一号或女一号,这个角色没有人可以替代。我不止一次地想,为什么我是我,为什么我要见证自己的一生,为什么我在走的每一步既随意又刻意?为什么我是一个人在前行,我的思维,我的心情为什么只有自己知晓?小时候,我还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在演一部电视剧,同样有人在屏幕面前看着我?我最终还是领会了,每个人只是孤单的一个人,他的世界与别人的世界在外部来看是又很多的交集,共享阳光雨露,共顶一片天,共履一块地。从内部来看,则每个人都活在各自不同的世界,虽然外部世界可以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可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我们的内部世界,我们的心灵与灵魂,我们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境界决定了我们快乐的产量与质量。

人总是要各自飞行的,不仅仅在爱情里,在亲情,友情等方面也是如此。正因如此,才需要珍惜自己所遇见的、拥有的一切。 能够看彼此一眼是莫大的缘分福分,造化传奇。珍惜与自己有过交集的人吧,这些人是你最终要离开的,这些人终有一天会化成一句诗,一幅画或者一段故事。人总是要各自飞行的,所以何必强迫别人为你做些他不想做的事情?该留的不会走,该走的不会留,顺其自然才是正道。就像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情书哥”王文瑾,洋洋洒洒的十六万字,不仅写出了他的爱情,更写出了他对爱情的忠贞与执著。我佩服他的求爱决心,更赞赏他所追女孩的理智,爱情绝不是一时冲动。“我不愿让你一个人”,的确是句能够让人很动心的话,然而爱情需要基础,需要经历,十六万字的情书虽然被拒绝了,但是那份执着与真诚却让人动容。人总是要各自飞行的,所以王文瑾选择了豁达处之,他一定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段记忆会成为他人生最为精彩的一笔。

恋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它会让人变得成熟,在恋爱的考验里,人会从自私到无私,会从狭隘到豁达,只有如此才能长久。所以没必要在分手的时候悲痛欲绝,没必要 把伤害归罪于爱情,爱情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尝试,不要因为尝试失败而怀疑爱情,因为这世界上不存在天经地义的爱情。我们谁也不欠谁的,谁也没有义务永远爱谁。人毕竟是要各自飞行的,既然缘分让我们相遇,我们就相互取暖,给彼此最美好的回忆,最珍贵的纪念。我们爱得忘记一切,如痴如醉,最终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因素而各奔东西,多么令人难过,我们应该在分手的时候对彼此说声“谢谢 !”,谢谢他(她)在最美的年华里陪伴你,陪你哭,陪你笑,陪你做你一直想做都没做的事情,谢谢他(她)的慷慨和成全。分手又不是诀别,从此单飞,开始单人旅途也没什么,你应该快乐,因为你已经很幸运了。

“人毕竟是要各自飞行的,能彼此看一眼是一霎又已是千年了。”三毛的爱情就像她的人生一样没有丝毫杂质,她活得纯粹,真挚,随性。当我们从发黄的传记与深情的文字中走近她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既难过又幸福。我们没有那么幸运,所以只能在她的字里行间寻觅并享受那份纯粹,但是我们又有一种幸运,就是通过三毛,懂得了生活可以有不一样的过法,人生可以在平淡之中活得永恒,就像一霎又是千年一样。如果可以,如果够勇敢,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活得很开心,想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需要有颗洞悉庞杂世事的清明勇敢之心。

“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此生本无来世,珍惜当下每一个与你相伴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