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本上读不到的天文故事
5298000000005

第5章 宇宙送给人类的蓝色城堡——地球的秘密

地球要从哪里来

在很久很久,人们只能呆在大地上,于是便觉得大地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星辰都附属大地,是为大地照明供暖的。

人们瞭望大地,它就像个硕大的板子,高山大河都摆放在上面,大海的水也不会淌落下去,这太神奇了。

因为总是想不出谁有如此的能力造出这样大的一个板块或者是圆球,于是人们就把功劳归给了上天的大神。

中国古代就有盘古开天地的说法;西方更有上帝创造大地的说法,一个叫厄谢尔·詹姆斯的人还推算出了大地被创造的时间——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10点钟。这个时间如此精确,真让人无法理解厄谢尔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万物以太阳为中心,地球也不例外。人们逐渐认为哥白尼的说法是正确的,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提出了许多地球生成的假想:

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一种叫“星云说”的假想。

他说,几十亿年前,太阳系只是一团充满气体和宇宙尘埃的星云圈。它不断运动转化,在中心生成了太阳雏形,接下来太阳周围宇宙尘埃像滚雪球似的运转碰撞,形成了地球胚胎。胚胎经过不停歇运转,体积增大的同时温度升高熔化。后来在重力作用下,最重的物质沉降到最深处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紧靠地核形成地幔,最轻的物质在地幔外面形成地壳。

1900年,美国天文学家莫尔顿和地质学家钱柏森提出了“星子假说”。他们认为“星子”是一个绕着固体旋转的小固体。当某个恒星接近太阳时,因相互吸引的作用,一些气团被从太阳内部抛出来,一部分随恒星远去,一部分受太阳的引力作用绕太阳周围旋转,形成自己的轨道。气团的温度慢慢冷却后,变成了液体,渐渐又形成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就是他们假说中的星子。这些星子最后聚在一起,形成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一颗。他们认为,太阳系的陨石就是星子的代表,它们是没有形成行星的星子。

法国的博物学家布丰曾提出了“相撞说”。他认为,几十亿年前,太阳和彗星发生碰撞,使大量物质分离出来。这些物质慢慢冷却形成行星,其中一个就是地球。

地球的形成假说还有许多。比如有人提出“两个太阳假说”,其中一个太阳被路过的一颗恒星撞坏了,形成了众多的行星,地球就位列其中。

也有人提出了“宇宙尘埃说”,认为太阳系最初是宇宙尘埃和气体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圆盘状烟云。烟云不断旋转,尘埃和气体逐渐密集,其中,固体分子相互碰撞,粘合起来形成行星,地球就是粘合起来的行星。烟云的中心形成了太阳。

地球的起源假说众多,但因局限于各种条件,哪一种设想也拿不出切实的证据。

大概这还需要新的伟大的天文学家出现,来告诉人们地球是如何产生。或许,那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就是你呢。

“母亲”年龄有多大

地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它养育着人类和各种动植物,江河湖海、崇山峻岭也是她的孩子。她默默地无私无怨地长久付出着,人们爱戴她,希望知道她走过的历史,总想对她的年龄一探究竟。

这是很正常的,哪一个人不想知道妈妈的年龄呢?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不过几千年,假如追溯到人类的最早出现,也不过200多万年,这和地球的年龄比较,显得微不足道。

那么,年轻的人类是否已经无法知道地球的年龄了?

当然不会,聪明的人类想到了各种科学方法揭晓“母亲”的年龄。

最早尝试用科学方法探究地球年龄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哈雷,他提出通过海洋里海水的盐度来推算地球的年龄,海水就是“计时器”。

河流不断地把盐送入海中,人们把海水中现有盐分的总量做被除数,把每年全世界河流带进海中的盐分的数量做除数,这么一除,就知道了地球的年龄是9 000万年至3.5亿年。这个数字肯定不准确,因为,每年河流带进海中盐分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后来,人们又在海洋里找到了另一种“计时器”,这就是海洋中的沉积物。据估计,每3 000年至10000年,海底可造就1米厚的沉积岩,地球上各个时期形成的沉积物大约有100千米厚,算起来形成这些沉积物大约用了3亿年至10亿年。

除此之外,人们还采集冰层来探求地球的年龄。但这些方法总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看来,必须有一种稳定、可靠的天然“计时器”,才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地球的年龄。

20世纪,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测定地球年龄的最佳方法——同位素地质测定法。

在地壳岩石中,微量的放射性元素普遍存在,在自然条件下,放射性元素会自行衰变(释放能量的过程),变成其他元素。一些元素的衰变速率非常稳定。只要我们找到岩石中某种现存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和衰变后分裂出来的元素含量,以及它们各自的衰变速率,就可以计算出岩石年龄。

根据这种办法,科学家们测出最古老的岩石大约有38亿岁。不过,38亿岁的岩石是地球冷却形成坚硬的地壳后保存下来的,也还是不能代表地球的年龄。

那么,地球的年龄到底是多大呢?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通过测量和分析陨石年龄以及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标本,发现大多数陨石和月球的年龄都在44~46亿年之间。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推测出地球的真实年龄是46亿岁左右。

没想到吧,我们生存的地球竟是如此的古老!

像鸡蛋的地球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你,肯定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椭圆形的球体,就像一个比较圆的鸡蛋。但在很久以前,人类可不知道地球是椭圆形的。

那时候,人类的活动范围很有限,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着不同的认识。例如,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古巴比伦人则认为地球是一座驮在海龟背上的山。

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概念最早是在古希腊出现的。古希腊人认为,球体是几何图形中最完美的形状,人们生活的大地就是完美的球形。公元前35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现象,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到了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确切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不过,这个球体是纯圆的还是圆扁的,当时的人们还是无法准确判断。

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研究后认为,地球应该是一个赤道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18世纪30年代,法国派出两支考察队,分别在赤道和北极附近进行测量,证明了牛顿的推测。

最早测量出地球大小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39600千米,这与地球一周的实际长度只差475千米。可见那时候的人已经非常聪明了,就连我们在现代都无法自己亲自去测量呢。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可以利用人造卫星给地球拍照片,可以乘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通过这些途径,人们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球体,赤道半径为6738.14千米,周长为40075千米,极半径为6356.76千米。很明显,比起像皮球,地球更像一个比较圆的鸡蛋啊。

走进地心去旅行

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想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那该怎么办呢?

地球内部的结构我们肯定无法直接观察到,因为那里面实在太热了,可以把我们烤成焦土豆。

不过,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有关地震波的研究为人们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33千米处时,存在一个不连续的跳跃。他认为,这里可能存在着一个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后来,人们就把这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与地幔以“莫霍面”为分界,地幔与地核之间则以“古登堡面”分隔。如果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那么最外部薄薄的地壳就好比蛋壳,裹着蛋黄的蛋白就是地幔,位于中心部位的地核就是蛋黄。

地壳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厚度很不均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0多千米,而海洋地壳厚度仅5~8千米。根据研究,地壳包括两层:上层是花岗岩层,它构成了大陆的主体,下层是连续的玄武岩层。

地壳的下面一层是地球的中间层——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为2900千米。地幔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的下面是地核,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由铁、镍等元素组成,温度超高,约有4000℃~6000℃。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的16. 2%。而且密度非常大,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得像黄油一样软。

如果是像地球一样有着高温内心的鸡蛋,你一定不敢咬下去的!

地球可以像气球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算我们不想长大,身体也会不受控制的慢慢变高,变大。那么地球呢?它会不会也变得越来越大呢?这种担心还真是有必要呢。

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找到地球是否在变大的准确答案。但是,它在不停地变化着却是事实。

例如,中国长江口的崇明岛就是从水里“长”出来的,它由江水中所夹带的泥沙慢慢淤积而成;许多建筑着高楼大厦的大城市,在许多年前也是在鱼类悠游的海平面以下。地球的日新月异,告诉我们它终将会慢慢改变。

不过,地球究竟是会变大,还是会变小呢?

科学家们对此可是很感兴趣,提出了各色各样的研究观点:

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本来是从太阳分裂出来的,刚开始也是一团炽热的熔体,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冷凝后,就收缩成现在的地球了,既然是收缩而成,当然仍是在缩小。有些科学家对阿尔卑斯山作了调查后,推断地球现在的半径比2亿多年前(即阿尔卑斯山开始形成时)缩短了2千米;也就是说,地球的半径每年大约缩短了1毫米。

又有的人说,依据阿尔卑斯山的情况,还可以给整个地球的发展得出正确结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是复杂的,比如现在人们还发现沿赤道一带,地球的半径有加长的痕迹,他们认为这是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地球一直以来就在膨胀,因为它把本来包住整个地球的大陆撑裂了。现在这些裂缝还在加宽,说明地球还在继续膨胀,但是膨胀的真正原因,他们还没说得非常清楚。有的人认为这种膨胀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在大量的减少;也有人认为这是地球内部本身放射性物质因散热而引起的。

另外有些人说,地球是由宇宙尘埃堆积而成的,这种尘埃还在不停地向地球上聚集,经常有陨星落到地球上来,据科学家计算,一昼夜间进入地球大气中的尘埃,大约会有10万吨之多;而地球上的大气层物质也在不停地向宇宙太空散失,不过他们的数量非常微小。这样相比之下是吐少纳多,地球应该是慢慢长大。

地球的形状是在长大、还是在缩小呢?目前还是一个谜,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不过,不论是哪一种看法,都可证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就像一个气球,可以被吹大,也会因为漏气而慢慢变小。

不知疲倦的地球

地球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般日夜旋转,要是你有一个陀螺可以像地球一样终日不停歇的运动,那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神奇的事情。

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地球是不会转动的,其他天体都在围绕地球旋转。后来,有人证明了这一事实。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让·傅科在巴黎一个圆顶大厦大厅的穹顶上,悬挂了一条67米长的绳索,绳索的下面是一个重达28千克的摆锤,摆锤的下方是巨大的沙盘。

每当摆锤经过沙盘上方的时候,摆锤上的指针就会在沙盘上面留下运动的轨迹。按照当时人们生活的经验,这个硕大无朋的摆锤应该在沙盘上面画出一条轨迹。

但是,人们惊奇地发现,傅科设置的摆锤每经过一个周期的震荡,在沙盘上画出的轨迹都会偏离原来的轨迹(准确地说,在这个直径6米的沙盘边缘,两个轨迹之间相差大约3毫米)。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不断转动的球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绕着地轴旋转。

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锤实验,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绕着地轴不停旋转的,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传一周需要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从地轴北端或者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正是有了地球的自转,我们才能看到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1月初,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7月初,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

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或许,地球上最勤劳的人跟地球比起来,也要甘拜下风,地球可是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一分钟都不肯停歇呢!

一辈子不见面的白天和黑夜

旭日东升时,白昼的一天开始;夕阳西下时,黑夜就已来临。

我们每天每日地经历着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它绝不由谁来阻止或选择。而白天和黑夜也像仇恨彼此的人,打算一辈子都不见面,谁也劝阻不了。

那么,你知道昼夜更替是怎样形成的吗?

我们生活的地球本身并不会发光,而且是不透明的,地球上的光和热都来源太阳的照射。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是白天,阳光照射的半球被称为昼半球;而背对太阳、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有一条分界线,像一个大圆圈,我们把它叫做晨昏圈。由于地球不停地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也在不停地互相交替变化,白天变成了黑夜,黑夜又变成了白天,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还有一种奇特的昼夜交替现象。当北半球到了夏季,北极圈以内地区,太阳不再东升西落,而是一直挂在天空中,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这种现象叫做极昼;而此时的南极圈以内地区,太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出现,一天 24小时都是黑夜,这种现象叫做极夜。

极昼与极夜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在自转时是倾斜的,当北半球的夏季来临时,北极总是朝向太阳,所以无论地球怎么转北极都是亮堂堂的。

而到了北半球的冬季,北极就全都被黑暗笼罩,形成极夜,而与之遥相呼应的南极,此时就变成了极昼。

五色的四季

地球上,有很多地区是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变化比较明显。人们可以在春来时踏青,夏来时游泳,秋天去山里采野果,冬季到了去滑雪。分明的四季,既让人体味着受热挨冻的辛苦,又让人享受到了多彩的生活。

不过,你知道一年四季是怎么划分的吗?

一般来说,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只有温带地区才能划分春、夏、秋、冬四季,而划分四季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每个季节三个月。但在民间,人们习惯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这样更方便计算:每年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因为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也是春天的第一天,这个重要的一天就被定为春节。人们在喜迎春节的同时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在天文上,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因此,天文上划分四季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就是,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而在气象学上,通常以阳历的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为冬季。

中国现在通常以平均温度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10℃升至22℃期间的季节为春季;22℃以上为夏季;22℃降至10℃为秋季;10℃以下为冬季。这样的划分方法比较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

当然,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也会有四季划分,动植物们为了适应那里的环境,生长得也是千奇百怪。如果你有机会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去玩,在那里也会体会到分明的四季气候呢。

把地球变成橘子的线

如果你第一次到同学家做客,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了同学家附近,却找不到同学家究竟在哪儿。这时,你给同学打一个电话,同学就会指引你如何找到他的家;或者,你的同学会到某个地方来接你。

现在,我们再做这样一个假设:你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上或者大海上迷了路,四周没有任何物体做参照物,你如何向别人报告你的位置呢?假如真的到了这一步,那可就是非常危险的了。

不用怕,只要你能利用相关的工具确定你所处的“经度”和“纬度”,别人就会立刻明白你所处的位置了,而且能非常迅速准确地找到你呢。

经纬线在地球上的确不存在,那是人们绘制地图时刻意添加的。就好像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剥开的橘子,分成好多的橘瓣,橘瓣上还有横向的丝。

我们打开任何一张地图,或者转动任何一个地球仪就会发现,上面都画上了一条条很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线条,这就是经纬线。

经纬线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地轴这个连接南北两极并穿过地球中心的线也是人们假想的,不过它与经纬线一样很有实际意义。

如果我们在地轴一半的地方做一个和地轴垂直的平面,就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切成两半,地球就分成了南半球和北半球。这个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的线就是一个大圆圈,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个圆圈,地理学上称这个大圆圈叫赤道。于是,我们可以朝着北极和南极的方向,在地球上画出很多与赤道平行的线条,这些线就叫纬线。我们把赤道确定为纬度0°,向南和向北各确定到90°,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度,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度。南纬90°就是南极,北纬90°就是北极。

从北极到南极,又可以划很多半圆圈,这就是经线。但是,对经线怎样划分,开始人们的意见很不统一。公元1884年,在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东南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全世界计算经度的共同起点,也就是将这条经线定为0°。从这条线算起,向东和向西各分为180°,向东的称为东经,向西的称为西经。东经180°和西经180°实际上是同一条经线,一般就叫它180°经线。地图上用来区分日期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上是以这条线为准的。

生物的守护天使

地球有自己的生活喜好,她穿了一件好看的外套。

从太空中观赏,地球表面罩上了一层淡蓝色的纱,十分美丽;整个地球就像个巨大的圆形城堡,城墙的外壁是湛蓝的。地球的外套实际上是一层厚厚的大气层,比任何一件衣服都实用和功能良好。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一样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它能帮助地球维持从太阳那里得来的热量,从而使地球保持适宜生存的温度;还能吸收并减少宇宙射线和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从而保证地球上的生命体免受辐射伤害。

大气层中有着许多种气体,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氮和氧,分别占大气层总容积的78.1%和20.9%。根据大气在不同高度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对流层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对流层是最靠近地面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风雨雷电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在对流层中,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从对流层往上到50千米左右的高空为平流层,这里大气稳定,水汽和尘埃稀少,经常是晴空万里,能见度很高,非常适宜飞机飞行。

从平流层往上到85千米左右为中间层,这一层的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最低可达-83℃以下。

从85千米到500千米的范围是暖层,也叫热层,这一层空气稀薄,温度随高度增加很快,最高可达2000℃~3000℃。

暖层以上就是大气的外层了,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这里空气非常稀薄,温度很高,一些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的引力逃到宇宙中,所以这一层又被称为散逸层。

看样子,地球的外衣还穿了好几件呢,“衣服”彼此贴在一起,看似凝成一团,实际上各有分层和分工。

你从哪里来

今天的地球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生物。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形形色色的生命最初是怎样在地球上出现的呢?大概你永远也不会猜到,人类是从一个眼睛都看不到的小原始生命体逐渐衍生而来的。

大概是几十亿年前,地球是个大热球,生命根本就受不了它的高温,一切元素都以气体状存在。

而生命起源,正是来自于非生命物质,并且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演化过程。

原始地球的大气中含有许多有机元素,包括碳、氢、氮、氧、硫等,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各种射线、雷电等条件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许多与生命有关的简单有机物。有机物又通过雨水作用,经湖泊、河流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在原始海洋中,这些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进一步生成了较为复杂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等。

后来,这些有机物又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各种变化逐渐形成了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体。这些原始生命体既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又能将废物排出体外。

原始生命体再经过极其漫长的历程,才逐步进化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生命的起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资源进行综合作用,再经过长期的演化才能产生。

奇妙的地球磁场

我们拿一块磁石在有铁制的细小东西一晃,“叮”的一声,铁制物就会吸附在磁石上面。是什么力量让铁制物投奔磁石的怀抱呢?这就是磁力。

地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四周充满了磁场。这个大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充满了神奇的魔力。

地球所在的太空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射线,这些射线如果进入地球,就会对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而地球磁场就像保护伞一样,有效地改变了这些射线中大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到达地面,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在南北极附近,人们有时会看到一种神奇的现象,天空中布满五颜六色的光,就像飘舞的彩带,这就是极光。

极光的产生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太阳辐射出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后,带电粒子会沿着地磁场的磁感线做螺旋线运动,最终落到南北极上空稀薄的大气层中,和大气层中的分子碰撞产生发光现象,形成极光。

在南极地区形成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地区形成的叫北极光。

地球磁场与我们人类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在行军或者航海时,人们可以利用地球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来确定方向;可以根据地球磁场在地面上分布的特征寻找矿藏;可以利用电磁信号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等等。

除此之外,地球磁场的变化还能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当地磁场受到强烈干扰时,远距离通讯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断。

由此可见,磁力的存在既无形,又能力非凡,我们很难逃脱它的掌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