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伸手不计较不抱怨
5334500000004

第4章 在其位谋其政——位子不伸手

1.摆正位置是职场第一要务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固定位置,不管你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初涉职场的新人,还是摸爬滚打多年久经职场的旧人,如果不能清楚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那么往后的一切也将无从谈起。

你认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悲剧是什么?是挫折?是失败?还是无法升职加薪?不,这些答案都不是最准确的。职业生涯最大的悲剧,往往在于我们搞不清楚自己今天所处的位置,也不清楚明天应该处在什么位置。放任这种“迷失”的状态持续发展,就是职场中最大的悲剧。

不清楚自己今天所处的位置,将会错过很多眼前的成长机会;不清楚明天应该处在什么位置,未来的大好前程也断送了。

对于那些刚入伍的新兵来说,“站岗放哨”是一个必经阶段。

故事发生在军营门口,一位将军由于没有按规定出示证件,而被站岗的哨兵拦住了。

哨兵立正向将军行礼,说道:“首长好,请您出示证件。”

“哦,实在对不起,我忘了带。”将军的意思是希望哨兵通融一下,让自己进去,可是哨兵拒绝了。

与此同时,另一位军官路过,见此情景便大声斥责哨兵说:“难道你瞎了吗?这是司令。”

那位哨兵没有被这训斥吓倒,他指着哨位旁边的告示牌,上面“请您主动出示证件”的八个大字清晰可见,坚定地说:“对不起,我只认证件,不认人!”

事情越闹越大,军营门口的人也越聚越多。很快,哨兵所属连的连长也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他在大声责备哨兵的同时,也谦卑地向将军道了歉。

在场的所有人都以为哨兵这次肯定要接受处分了。然而,将军却说:“小战士做得没错,哨兵的职责正在于此。他忠于职守,你们怎么还予以责骂?”

后来,这个清楚自己岗位的哨兵被破格提拔为副官。

恪尽职守最关键的前提就是明确自己的位置,好比教师要知道讲台在哪里,医生要知道手术室在哪里,哨兵要知道哨位在哪里一样。相信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会提拔和重用一个不清楚自己职责所在的士兵。同样,相信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会器重一个无法摆正位置和不懂基本职业操守的员工。

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部门经理,无论是保洁员还是会计师,都要绝对摆正自己的位置,并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这些是我们在职场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有自己独特的“用人法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尽管只有很简单的三十二个字,却充分表明“道德”对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是商界传奇人物。1998年,处于伊利第一副总裁位置上的他被公司解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创办了蒙牛集团。仅用了6年的时间,他的蒙牛集团已经在业内排名全国第一。而更有意思的是,在离开伊利7年后,曾经解雇牛根生的伊利董事长郑俊怀进了监狱,同时伊利前副总裁牛根生却被评为“2005年新中国十大经济人物”。

此时,牛根生面对媒体早已没有了怨恨。他说:“现在看来,我被撤职,主要责任的确在我。原本是企业的二把手,却抢着做了一把手该做的事。现在我已经是一把手了,站在这个位置上才意识到,如果我的副手也做了‘水大漫桥’的事,很可能我也会容忍不了。”

永远不要做超出你所处位置的工作或决定,不管你的志向有多么远大,首先还是要想办法在眼前的位置立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你不能在名片上正确地描述自己的职务,那么恐怕你无法出色地完成任务。如果你不能在名片背后清楚地注明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那么恐怕你难以将这些复杂的计划付诸实践。

在集体中,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摆好自己的位置,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争名,不夺利,功劳面前淡化自我,权位面前拱手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身边的真实世界,才能品味地道的成功滋味。即使最终我们无法成为团队里表现最出色的一员,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不要过于介意自己是不是位高权重,也不要过于在乎自己是不是权倾朝野。无论你是传达室守门人,还是首席执行官,都需要努力地付出,辛勤地劳动。因为对于你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准则以及基本行为标准,周围的其他人都有目共睹。所以,不管身处哪一个位置,你都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努力的原则。

2.求权心切,警惕邪念膨胀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有所成就,而升职无疑是领导给予我们最明确、最直接的认可。然而,很多自认为工作表现良好,业绩突出的人却总是得不到钦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难道是老板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功绩?还是我们的升职之心太盛,过于看重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了呢?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自古以来,凡是胸怀大志者,都会将“求权、求名、求利”当做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在很多人眼中,“权力”是神圣的,拥有了“权”就等于拥有了一切,连那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一时间也都唾手可得。所以说,“权力”对很多人都有着极强的诱惑。

然而,一旦你选择了这条“求权”之路,也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平静安定的生活。因为你不得不时刻保持警觉,提防周围的“黑手”,辨别身边人“是敌是友”;你会毫无选择地过上“处心积虑”的生活,为自己继续谋求上位做充分的准备。

其实,一个人有上进心并不是坏事,想升职、想做官、想有权……这些渴望都会成为其不断付出的动力。然而,任何事都讲究适可而止,不要勉强,也不要过分地追求。倘若你求权心切,而领导却偏偏提拔了别人,你会不会感到愤怒?会不会认为领导偏心?会不会产生报复心理?当怒火持续燃烧,邪念也会不断膨胀,最终使你选择歪门邪道,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不仅没有求来地位和权力,反而弄得自己声名狼藉,身败名裂。

贺义和罗磊前后脚进了同一家公司,可能由于性格差异较大,两人并不熟。贺义开朗健谈,跟同事关系都很好。罗磊比较内向,总是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三年后,领导通过两人平时的工作表现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决定提拔贺义做办公室主任。由于公司有规定,所有关于人事调动的问题都必须公布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一次当然也要走个形式。一周过后,领导把贺义叫来办公室,严肃地说:“我收到匿名信,指出你的生活作风有问题,连时间地点都有,你有什么解释?”听到这样的控罪,贺义真是哭笑不得,想不到21世纪还有人在用老掉牙的招数。领导让他想一想信会是谁写的,可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因而毫无头绪。不管怎么说,谣言已经散布开来,贺义升职的事也不得不暂时搁置了。

事情过去半年,一个准备离职的同事说出了真相,原来写匿名信的正是罗磊。贺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声不响的罗磊一直都想升职,看到领导选中的不是自己,一时想不通,就编造了一个诋毁贺义的谣言。搞清楚整件事的原委,领导下令立即执行提拔贺义的决定。与此同时,罗磊因为丑事被揭发,再也没脸继续留在公司,只好辞职了。

为求升职不择手段,甚至连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心甘情愿地去做,实在是可悲到了极点。人们常用“财迷心窍”来形容那些嗜钱如命的家伙,想不到原来“权”也能让很多人着迷,甚至欲罢不能。

古往今来,世人对待权力的态度始终是不遗余力地追求,同时一味地担心自己地位不够高、权力不够大。其实,名片上那些冠冕堂皇的头衔、成串的职务,不过是职权者的面具罢了,并不能代表其真正的实力,也不能增加其自身的能力。对于权力,世人只有操纵和运用的资格,却不可以据为己有。如果权力在正人君子手中,那获利的无疑是黎民百姓;如果权力落入心术不正的人手中,那遭殃的也必然是黎民百姓。

贪官李真曾经说过:“人一旦迷上权力,信念就会发生动摇,腐败也就开始了。”倘若为了争权,连最基本的人性都丧失了,那么,人的欲望只会继续膨胀。最终,原本应该用来造福的权力就会变成人类牟取私利的工具。同时,也会使执权者变成吞噬社会资源的魔鬼。

3.“越俎代庖”是职场大忌

工作中,不少人都会在得到领导的肯定和称赞之后,产生飘飘然的浮躁心理。从此,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热衷于向他人提建议,甚至还妄想代替领导做决策。殊不知,你的这些“越级”行为,将会给领导留下极为不好的印象,搞得他们很不开心。

尤其是那些心眼比“针鼻”还小的领导,对于你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更是会耿耿于怀,以至于在日后的工作中给你百般刁难,甚至给你“下套”、“穿小鞋”……当然,发生这样的事,并不完全是领导的错,毕竟你的“越级”已经触犯了职场大忌。

作为员工,如果不想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最好能聪明一点,清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快消除留在领导心中的“危险”印象,使其彻底解除对你的“戒备”,停止对你的“制裁”。否则,即便何时你有意与领导配合,恐怕人家也情愿另选高明了。

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名叫唐尧,百姓在他的领导下安居乐业,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为人谦逊,得知隐士许由才能出众,便想把手中的权力让出来。一天,他对许由说:“日月升起还不熄灭烛火,对于照明岂不是没什么意义吗?及时雨降下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如果您肯担任领袖,一定能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将天下交给您来治理吧。”

许由回答说:“您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很好了。如果我现在代替您,不是沽名钓誉吗?如今我自食其力,要那些权力和虚名有什么用?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一根枝丫;鼹鼠饮黄河之水,也不过灌满自己的肚皮。天下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即使厨师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做菜啊。”

这便是“越俎代庖”的典故,在今天常被用来比喻人们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辖的事情。

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允许员工参与一些决策,这时就要求参与决策的员工一定要提高警惕,鉴别一下哪些决策自己可以发表意见,哪些则不可以。对于一些敏感问题,我们还是不发言为妙。所谓“沉默是金”,与其盲目开口惹来上司不满,还不如视具体情况,见机行事更为稳妥。

在工作中,过于频繁的“越级”,难免会给你和上司的关系带来很大影响。比如,在一些需要应酬的宴会场合,身为下属不过只是陪衬的角色,本应尽量收敛、低调,以突出上司。可有的人偏偏不管不顾,看见自己认识的客户或同行,便抢先上去打招呼,以至于过分地显示了自己,同时冷落了上司。再比如,在一些重要的表决会议当中,身为下属本应多听少说,将表态的权力留给上司。可有的人偏偏不分轻重,越过自己的身份,胡乱发言表态,不仅完全不负责任,而且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喧宾夺主,使上司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事实上,有些工作本来更适合上司完成。可作为下属的你却总是表现得过于积极、热情高涨,使上司偏离“主帅”之位,无法实施履行其专属的权力和职责,导致上司从此对你心存芥蒂,甚至将你的行为视作一种侵犯和挑战。等到那个时候,你不仅吃力不讨好,恐怕还会因此失去工作。

段虹羽是个开朗外向的女孩,不仅思维敏捷,主意多,而且做事很有魄力,颇得上司器重,前途无量。

周五下午,各部门都要按照公司规定召开例会。段虹羽和同事们来到会议室才发现,其他部门的例会还没有开完。于是,大家只好在门外等候。这时,她却自己推门闯了进去,并且很不礼貌地打断了部门经理的话,开始发表自己的一番见解。正在开会的人对于她这一通指手画脚的评论当然很反感,纷纷起身离开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之后还发生过多次。不管对方是谁,段虹羽都禁不住要将自己的理论阐述一番,认为别人都不如她考虑得周到。直到有一次,她竟然自作主张地在一份需要领导签名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待领导问起这件事时,段虹羽的回答很轻松:“我看了,觉得没什么问题,就代您签字了。”结果,她很快就收到了人事部下发的解聘通知。

其实,每一位上司都喜欢肯动脑筋,又肯积极提出建议的员工。只不过,与简单、肤浅、没经过大脑的评论比起来,他们更需要员工在足够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经过认真思考而得出一些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在发表见解之前,先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倘若过于自以为是,不但到处点评他人的工作,还擅自做主,越俎代庖,触犯了职场大忌,就会像上面例子中的主人公一样,本来绝对可以成为领导手下的一员大将,却越俎代庖,结果落得被炒鱿鱼的可悲下场。

由此可见,在职场中,认清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多么重要。就算你再有才华,再能干,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越俎代庖”永远都是职场大忌,我们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在不超越自己职位的情况下,发掘你工作的潜力。

4.做不了“老大”,做“老二”又何妨

世人好像都钟情于做“老大”。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似乎只有“老大”才足够气派和有面子。然而,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一个人爬得越高,摔得也就越重。

现实不允许“老大”轻易放弃,也不允许“老大”判断失误。稍有差池,全部责任都要由“老大”承担。当然,这以后,曾经的“老大”也可能落到“老二”的位子上,也说不定会直接变成“老三”或者“老四”,甚至是老末也不足为奇。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地做“老大”,为何不试试做“老二”呢?

张迪耀是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板,当朋友问他与另外一家对头公司谁在市场更占优势时,张迪耀表示自己不想跟人家比较,也没必要去比较,因为自己推崇的是“老二政策”。

“做‘老大’很不容易,不仅是研发营销机器设备,提高员工素质等等都要做到最好,而且为了不被其他公司赶超,还需要不断地投资扩充。”张迪耀向朋友解释,“也就是说,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和精神来维持‘老大’的地位,需要持续地投入资金来巩固‘老大’的地位,太累了,我认为不值得。”

朋友连连点头,附和道:“你说得对,而且一旦出现纰漏,不但‘老大’当不成,可能连当‘老二’的机会也没有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做“老二”。究其原因,想必并非是真的开了窍,懂得互相礼让,而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做“老二”可以占到更大更多的“便宜”,同时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只要稍有智慧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做“老二”。

这种“老二哲学”源于万世先师——孔子。他用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中国人设计了一个“人人礼让,个个知趣,不为福始,不为祸先”的“老二”型社会。今天,已经有很多人成了“老二哲学”的忠实信徒,他们不做“老大”,甘为“老二”。

不可否认,这种听上去有些古怪的哲学的确非常高明,所谓“天塌下来,也是先砸个子高的”。做“老大”的确很体面,很风光,但是也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聪明人都能了解其中的意味。所以,在我们不具备足够的实力成为“老大”的时候,还是安安稳稳地做“老二”比较好。

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刘德华可谓是真正的“常青树,不老松”。面对业内异常激烈的竞争和各种是非恩怨,他依然可以左右逢源,与各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与他信奉“老二”哲学有着紧密关系。

出道几十年,华仔很少去争“天王”,也很少扮演“老大”的形象。就算面对媒体,他也总是一副小弟的样子。在大众眼中,华仔做人做事都很低调,尽管获奖无数,可从不把第一当做自己的目标。他说:“我是一个传统的人,不会刻意去争第一。你问我电影有没有跑到第一名?我没有。你问我唱歌有没有跑到第一名?我没有。或许两样我都只是第二名,但是在全能比赛中,加起来就是第一名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老二”加“老二”等于“老大”。也就是说,能从容坐稳“老大”这个位子的,往往是那些甘愿做“老二”,以及懂得如何做“老二”的人。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必须学会摆正“老大”与“老二”的位置,同时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适合什么位置。该做“老二”时,就踏踏实实地做“老二”,不要有多余的念头。其实,做“老二”没什么不好,前面永远有个目标可以让自己去超越。而做“老大”就没那么轻松了,不仅树大招风,还要忍受无敌手的寂寞。

当有人劝曹操做皇帝时,他却说:“我不当皇帝,当周公!”几千年来,这种“以退为进”的思维,显然已经成了大部分人政治谋略的基本模式:心里想着前台,身子却在后台。这种模式既可以很好地保全自己,又可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进可攻,退可守,十分符合“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人生哲学。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只顾表面神气,不管背后危机,一心想着称王称霸的,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最终都会饱受狂风巨浪的冲击。

争夺第一展现的是勇气,甘居第二流露的是智慧。懂得把自己放在“老二”的位置上,做一名务实的跟跑者,从一定意义上讲,或许才是一种更为实际更为明智的策略。

5.不要挑战老板的权威

职场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地方,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都有仅属于自己的一个岗位。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是不用多说的,工作不努力、努力不到位是绝对不行的。但有时候,我们的思想太超前,工作太卖力,真正做到“想领导所想,思领导所思,谋领导所谋”,似乎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如果你可以想到老板想的,做到老板做的,那还要老板干什么呢?岂不是以实际行动向老板宣战吗?这样一来,即便只是你的无意之举,也会被老板误会为“别有用心”、“另有所图”。到时候,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莫嫣在一家时装杂志社做编辑。这天,她接到新一期杂志封面模特打来的电话,说要找主编。恰巧当时主编不在,李莫嫣便要对方留话,表示自己可以向主编转达。于是,对方便说:“之前主编送给我的杂志都被别人拿走了,我想再跟主编要几本。”听到只是小事,李莫嫣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并要她有空过来拿。

其实,这种事在编辑部里经常发生,虽然超出了规定,但为了同模特保持密切的关系,主编一般都不会拒绝。

在模特取走杂志后,李莫嫣没有第一时间向主编汇报,因为在她看来,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必要去烦主编。不过,没多久主编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并以工作需要为由,将李莫嫣调去了发行部。可是,李莫嫣对发行一窍不通,也完全没有热情,无奈之下唯有主动辞职。

或许直到辞职的那天,李莫嫣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主编会将自己调离熟悉的编辑岗位?其实,这就是无意间“挑战上级权威”的下场。孔子曾提到:“过犹不及。”意思就是“什么事情做过了头,还不如不做”。由此可见,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洞悉了一切,这份真知灼见实在令人佩服。

你可以说老板“小气”,但事实始终是事实。在职场中,人情并不占上风,关键还是要看“游戏规则”。如果把该做的事情做过了头,往往就会在不自觉中挑战了老板的权威,触犯了游戏规则。一旦被老板发现,必然会踢你出局,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不要站在老板的位置上“指点江山”,即便你所做的事情对老板有利,也有可能被误解为在“别有用心”地侵犯他的尊严,无视他的权威。其实,就算是平级的同事之间,也不一定能忍受,更何况是老板呢!尽管指手画脚的感觉不错,可若是因为享受一时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就划不来了。

在工作中,无论你与老板的关系多么亲密,也不要逾越下级与上级的界限,你需要做的只是提建议和执行命令,那些该是老板来决策的事情,一定要留给老板拍板。即使是芝麻大的小事,赶上老板不在身边,你也要及时请示,不要轻举妄动。即使你确定老板的处理方法跟你的完全一致,也必须得到老板的授权之后再行动,这样你在老板看来才不会那么碍眼。

龚健在公司做老板的助理秘书已经有8年时间了,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深得老板赏识。

这天,老板一走进办公室,就着急地对龚健说:“上周我让你给中祎置业发传真,中止合作还将人家奚落了一顿,真是有欠考虑。你快把电话告诉我,我必须亲自向人家道歉。”

看着满头大汗的老板,龚健得意地说:“那个传真我没发。”老板一愣,龚健继续解释道:“我也认为传真的内容不妥当,想让您再考虑考虑,所以就没发。”

老板又问:“那我让你发给新加坡总部的几封电邮,发了没有?”“恩,发了。您放心,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龚健忙着手头的工作,没有抬头,也没有看到老板脸上难看的表情。

不一会儿,老板气冲冲地走出办公室。随后,龚健就接到了人力资源部主任的电话,通知他被解雇了。一头雾水的龚健找到老板询问原因:“为什么解雇我?难道我做错了吗?”老板淡淡地说:“办公室里有一个老板就足够了!”

千万不要擅自替老板拿主意,尽管你根本无意站在老板位置上,尽管你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公司,尽管你觉得换了老板也同样会这么做……可是,你却忽略了老板在意的并不是你做事的结果,而是你取代了他的位置,卖掉了原本属于他的人情。

或许你在创业初期就跟随老板一起走南闯北,或许你曾经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或许你跟老板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但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而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有特权,甚至可以跟老板平起平坐。当你发现老板吩咐你执行的决策不是很合理时,不要贸然指出老板的错误,更不要擅自改变老板的决定,最好能婉转地向老板说明情况,做出善意的提醒,将后果一一阐明。能力允许的话不妨再加上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全权交给老板定夺。如果老板意识到自己错了,那么必然就会授权你负责处理。如果老板没有采纳你的建议,坚持按原方案执行,那么你就只管执行。日后老板发现自己错了,也不会找你的麻烦,反而还会在暗地里对你刮目相看。

要知道,一个人的处事风格由身份地位决定。如果你只是普通员工,那么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你也不过是个小喽啰。就算老板是个白痴,也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为了获得老板的青睐,对于自己的位置,我们必须准确地拿捏。这样一来,老板才会放心地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我们处理。慢慢地,我们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6.明确定位,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努力

在当今职场,大多数上班族面临的最大问题,恐怕就是没有明确定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工作几年的人会发现,自己初涉职场时所制定的计划,根本赶不上变幻莫测的时代。所以,你当务之急是要明确自己在职场中的定位,然后再进行职业规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付诸努力,方能逐步接近成功。

面对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好的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只有明确自己职场定位的人,才有可能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得到发展的机会,持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的职场中如鱼得水。

邵帅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知名公司做营销主管,老板对他很器重,而他也很感激老板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地为公司谋利。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邵帅还帮老板搞了不少策划,为公司赚了点钱。老板自然不会亏待他,几年来薪水加了又加,从最开始的一千多涨到了四千多。

今年年初,由于人员调整,公司有了一个部门经理的空缺。同事们私底下都认为这个位子一定非邵帅莫属,他本人也是这样认为。可是,公布的名单却出乎大家意料,出任部门经理的是一个综合素质比邵帅差很多的年轻人。

这次受挫让邵帅有点接受不了,他非常伤心,觉得无论自己付出多少努力,老板也不会领情。因此,他的情绪大受影响,业绩一落千丈。老板甚至对他提出了警告,希望他以后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对此,邵帅很烦,便找自己的哥们儿诉苦。

本来哥们儿十分羡慕邵帅的工作,可如今他竟然来找自己诉苦。“就这么点事呀?我还以为什么呢!”在听完邵帅的讲述后,哥们儿说道,“你不过是老板手底下的一个员工,不管怎么说,老板就是老板。在他眼里,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应当应分的,要不凭什么拿高薪呢?”

回到家,邵帅想了一夜,终于想通了。第二天,他依旧像从前那样努力地工作着,把升职的问题完全抛到了脑后。

半年之后,老板果然任命邵帅到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部门出任经理,并告诉他:“其实,上次那个职位我原本也想用你的。可是,考虑到有点大材小用,便换了别人,想着如今这个重要部门会更需要你。”邵帅恍然大悟,他感激地打电话给哥们儿:“多亏有你跟我说了那番话,不但让我获得了一个职位,更使我懂得了在职场摆正自己位置的重要性。”

事实上,在职场中真正能做到明确定位以及完全做不到明确定位的人都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则属于中间状态:不满意目前的工作,又懒得重新去找,去适应。倘若你可以准确地运用职场定位来判断,就可以省去“好高骛远”的过程,也没必要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所谓理想工作了。

李白狂放不羁,一心希望能为朝廷效力,然而却苦于得不到重用。试问,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当时那个黑暗的官场,怎能容得下像他这样一个如此张扬的人?

于是,他选择了离开,从此浪迹天涯。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足以让后人领悟到人生的最高价值。

李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成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名句。

鲁迅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吃人的本质,点醒了中国人民麻木的神经,向全世界证明了文字也可以比手术刀更尖锐的事实。

他的人生是属于文学的!几声呐喊,几度彷徨,他成功地用笔杆子为中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最终,他成为一代文学大师,成为近代史上值得铭记的人。

鲁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一页页书稿之中,留给后人深深的思考。

霍金全身瘫痪,却凭借仅剩的两根手指和一个大脑,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并通过自己顽强的意志,从事着自己最爱的事业。

霍金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坚持着,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科学的谜团,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奇迹。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它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付出最大的努力,让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我们也必须如此,明确自己的定位,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努力,这样的人生才充满意义。

7.稍作休整,为了能走得更远

俗话说:“职场角逐,不进则退。”假如上司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提出升你的职,你会同意吗?或许这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你在职业生涯中向前迈进了一步。若是按照常规思维推断,恐怕你应该开心得手舞足蹈才对。然而,在当今职场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宁愿选择原地踏步甚至后退一步,也不愿意前进。

别误会,这些人可不同于日本的“混混族”。根据今年的“职场期望”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升职加薪、换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等依旧是大部分职场人士的期望,可是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升职甚至想体面降职的人也不少。他们在职场打拼的时间集中在10年左右,有些人已经小有成就,对于生活质量的关注渐渐取代了曾经对事业的追求;有些人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暂时退出激烈竞争;还有些人则是纯粹为了停下脚步,让自己稍作休息,以便将来走得更快更远……不再前进,只是战略性的决定,并非最终结果。

经过十年的努力,如今35岁的托德是一家公司的高级客户经理,掌管着一条流水线的业务。对于忙碌的工作,他显然已经驾轻就熟。

去年年初,公司刚刚传出要升他到另一个区域,做执行经理的消息,托德却突然递交申请,要求停薪留职。年底复职后,他被调到了公司一个不起眼的部门做经理,不管是职务级别还是薪金待遇都比原来降低了。朋友都替他不值,然而托德却冒出了一句:“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韬光养晦。”

虽然托德职位降了,权力少了,薪水低了,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及整个家庭的开支;而且悠闲的工作更有利于他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价值;对于自己被调去的新部门,他认为尽管现在还不起眼,未来的发展前景却十分可观。

托德向妻子感慨道:“都说职场不进则退,我看也不尽然。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前进的道路不应该是单一化,而必须是多元化的。再说,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现在趁着空闲,可以将之前为了打拼而放弃的生活乐趣找回来,还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你和孩子,生活似乎更加完美了。”

每个人的职场之路都免不了要历经坎坷,遭遇挫折。此时,我们往往会鼓励自己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才是曲折的。黄河入海,尚有九曲十八弯的过程,更何况是我们?”所以,不管面前是高山还是峡谷,都不是终点。

如果累了,就不要再急着向前赶路,停下来休息片刻,欣赏一下周围的景色,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简单地以为驻足就是停滞,降职就是倒退,而要认识到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

在某知名网站从事媒体公关工作的柯凡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公关经理一职,跳槽到一家日企公关部做普通职员。“薪水差得不多,就是职位降了。从前是公关经理,手下管着四五个员工。如今成光杆司令了,工作量倒增加了三倍。”柯凡春笑着说,“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新岗位在公司中处于核心地位,很有发展。”

原来,之前他已经在网站做媒体公关经理四年了。可是,由于该部门处于网站的边缘地带,每次评先进优秀都轮不到,公司高层也很少注意到他们。柯凡春认为,在以销售为主的网站里,即使自己再优秀,也不过是媒体公关,很难有出彩的地方。当然,决定来新单位之前,他也经历过一番深思熟虑,毕竟要从普通职员做起,相当于放弃之前的成绩。“我犹豫过,可是朋友劝我说,这家公司的领导很器重这个部门,应该会很有发展。”柯凡春乐观地说,“实际工作后,我也感觉到这一点。每次撰写新闻稿,或者是与媒体共同承办活动,公司的领导基本都会参与并提出意见。”

眼下,高层领导中有个副总很赏识柯凡春的才华,相信他距离升职也不远了。

没有谁能永远一帆风顺,生命往往只有在大起大落中,才能完成升华的过程。重要的不是起落本身,而是我们看待起落的态度。先降职后升职,说白了正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职场策略。

为了跳得更远,我们往往会先向后退一步。为了积蓄更大的能量再次出击,我们往往会先收起拳头。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人生中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你懂得挑选适当的时机,明智地掩盖住自己的锋芒,转身,向后退……你会发现,当你再次转回来的时候,已积聚了更多的能量,拥有了更强大的竞争力。

8.要想职场升职,首先自己“升值”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上司的器重,渴望在职场上获得晋升的机会……然而,机会不可能从天而降,它们似乎更青睐于那些有备而来的人。伴随着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房子、金子、票子等等一切曾经保值的事物都面临着折旧的危险,更不用说原本就瞬息万变的知识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了。

试想一下:你纵横职场多年,始终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可是却不曾得到过领导的提拔;而一个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则凭借其掌握的技术,成为了你的顶头上司。此时,你是否会觉得领导有失公正?是否会为自己多年来的付出打抱不平?是否会就此一蹶不振?或者,你更应该尝试调整好心态,尽力去弥补自己匮乏的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未来的升职做足准备。

美国的职业专家通过研究指出:如今“职业知识技能”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折旧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想要在时刻充满变数的职场中立足,妄想凭借曾经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争取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恐怕就像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即使是老板身边的红人,倘若不注重知识更新,不学习先进技术,不提升自身价值的话,也必定会被淘汰。

简单地说,升职从你的“升值”开始。

杰科是某钟表厂资历较深的员工,主要任务是在生产线上为手表配好零件。每天,他都卖力地工作,一干就是十年,不仅技术娴熟,而且效率很高,几乎没有出过差错。因此,杰科每年都会被评选为优秀员工。

后来,随着技术不断改良,生产线也逐渐完善,不少配件安装都采用机械操作。钟表厂与时俱进,也购置了一套通过电脑操作来完成组装的自动化生产线。一时间,不懂电脑操作的杰科成了厂里多余的人,优秀员工要下岗了。

在他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时,厂长却要跟他谈谈。“其实,引进新设备的计划,早在几年前我就告诉全厂职工了。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有危机感,同时也想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在充分肯定杰科过去十年的工作态度和成绩后,厂长惋惜地说,“假如当年你得知厂里即将更换设备之后,能意识到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并抓紧时间补救,相信今天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更高的职位,我也不会舍得让你走。”

就算你是企业中挑大梁的员工,也决不能满足于现状,放弃进修。要知道,在你的四周,潜伏着很多有威胁的对手。一旦你有所懈怠,便会被这些对手超越,从而错过晋升的机会。

学习是一个人完成自我超越的永恒动力。事实上,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并不无知,反倒是那些不肯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显得更加愚蠢。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那么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绝对没错。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积累的过程,不管学知识还是技能,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下去。

面对职场愈演愈烈的竞争,我们必须保持对行业发展状况的高度敏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知识情报,进而完善并熟练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维持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当我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时,自然就会获得升职的机会。

相信吗?今天,斯亚建筑工程公司的执行副经理奥利勒,在成为建筑大师之前,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送水工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奥利勒成为一支建筑队的送水工。与其他送水工不同的是,当别人蹲在墙角抽烟和抱怨的时候,奥利勒却主动地将水灌满每一位工人的水壶,同时也饶有兴趣地听他们讲述建筑工地的种种工作。如此与众不同的奥利勒,很快就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

两个礼拜之后,建筑队正式聘请奥利勒为计时员。他依旧像从前一样勤奋努力地工作,经常向技术人员请教各种问题。他每天早出晚归,很快对建筑工地上的所有程序了如指掌。以至于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而负责人又恰好不在,总是习惯征求奥利勒的意见。

由于勤奋好学,奥利勒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逐渐成了工地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再往后更是被选为公司的执行经理。然而,权力和地位的提升,没能阻止他对建筑知识的渴求。奥利勒依然十分专注于学习积累,并报考了大学的建筑系培训班,最终成了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就好像是一场竞走比赛,在发令枪响后领先的选手,并不一定就是最终的胜利者,还要看他是否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分配体力,以及是否善于为自己充电,补充能量,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

难道你真的可以长期浸泡在一份没有挑战的工作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霉变吗?难道你真的不怕继续不思进取,会失去老板的欣赏,失去机遇的垂青吗?绝大部分时间,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们都会遵循“不进即退”的原则。因此,如果你的理想是攀登职业生涯的顶峰,那么,就请你在下班后、假期里以及一切空闲的时间,返回“课堂”,为自己的将来赴一场知识的盛宴吧!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一个人,只有保持这种谦逊的态度,敢于向任何人请教,才能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一步一步迈进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