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5377200000015

第15章 口头禅表现真性情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他的口头禅,就像每个人都有他的习惯性动作一样。这种习惯性动作或语言,自己很难留意到,但别人却会清晰地感觉到。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口头禅是人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至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口头禅作为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因为口头禅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情绪、一种心态,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

小王在办公室里是个极受欢迎的人。他为人活泛,左右逢源,大家也都愿意和他聊,因为他的那句挂在嘴边的“还不错嘛”的口头禅,在节奏紧张的职场中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那天,同事李大姐气喘吁吁地冲进办公室,丢下包,一屁股坐下,拿着手中的考勤卡边煽风边抱怨:“没见过这么肉的司机,今天我比平时早5分钟出门,结果那个‘面瓜’司机,赶上了所有的红灯,害得我下车一阵猛跑,8点58打的卡,多悬啊!”“还不错嘛!”小王的口头禅又冒了出来,“还不错,没迟到,那位司机特为你算好了时间呢,不是还富余两分钟吗!”几句话说得李大姐笑了起来:“嗯,权当跑步减肥了。”

小王的这句“还不错嘛”的口头禅一天要说N遍,遇到高兴的事,无疑是锦上添花;遇到烦心的事,小王的口头禅外加他那宽容、客观的劝解,无疑又是雪中送炭。可见,口头禅在某些时候还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我们常见的口头禅。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这种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因此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他们会十分在意对方对自己所陈述事件的评价,所以一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更多希望的是自己在团体中可以被认可,并得到很多朋友的信赖。

2.应该、必须、必定会、一定要

常这样说的人自信心极强,为人冷静,做事情显得很理智,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时,反而表现出其动摇的心理。一般说来,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3.听说、据说、听人讲

这种人所以用此类口头语,是一种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形成的。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很多处事圆滑的人,易用此类语。在办事过程中,他们会为自己时刻准备着台阶,有时也会被很矛盾的心理困扰。

4.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处事待人方面很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此类口头语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从事政治的人多有这类口头语,他们用这类口头语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5.但是、不过

这类人的思考能力较强。当他们讲话时,脑子里还会浮现相对的话来过滤求证,正所谓“能言善辩”、“头脑敏锐”。但这类人多少有些任性,总是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但是”语显示了其温和的特点,它显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常有这类口头语,因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淡感。

6.啊、呀、这个、那个、嗯

常用这些连词和语气词的人通常是词汇少或是思维慢。他们的话不能有条理地进行,因此在说话时利用作为间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头语的习惯。因此,常说这种口头语的人,反应是较迟钝或是比较有城府的,当然也会有比较骄傲的。官员或公务员爱用这种口头语,因怕说错话,需有间歇来思考。这种人的内心往往很孤独。

7.还有、另外

爱说“还有”、“另外”或频繁地转换话题的人好奇心强,喜欢插手各种各样的事情,不会为一件事所局限。他们思维敏捷,头脑灵活,但容易厌倦,不能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做事不能持久。另一方面,由于脑子转得很快,他们不会被传统观念和常识束缚,总是富有创意,敢想敢做。

8.总而言之

这种话多出自完美主义者、好说教的人之口。另外,如果不断重复结论,不是特别执著,就是对对方不信任,总是担心自己的意图没有被正确传达,所以变得爱唠叨,不能放手把工作交给别人,事必躬亲,说话啰嗦教训人。

9.因此,所以说

“因此不是这样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在提出反对意见时经常使用。已经厌倦了反复说明同一件事,同时还隐藏着想封死其他人意见的企图。这种人支配欲强,以聪明人自居,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10.我知道

孔子的弟子颜回能“闻一而知十”,可以说是少见的智慧型人物。这种人不但聪明,而且反应奇快,他们只要听到对方的第一句话,就知道下面会是些什么话。普通人都是“闻一知一”的,如果你谈话的对手表现出“闻一知十”的反应,就是不愿意再听下去的表示,他无法做出明确的拒绝态度。

11.对啊

日常生活中,没有人喜欢别人逆着自己的意思行事,所以就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嘴边挂着“对啊”,表面是一团和气,人际关系也不错,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心里话。他们是以“对啊”来迎合别人,暗地里却在为自己的利益而精打细算。

12.所以我不是说了嘛

这种话的意思是:“我怎么提醒也不听,结果成了这样了。”把这样的话作为口头禅的人总是专注于一种想法和一件事情,诚实、有责任感,因而受人信赖。但他们性情顽固,说话唠叨,缺乏变通。“所以我不是说了N遍了嘛”已经成了口头禅的人,给人以强加于人和施恩图报的印象。

13.不

观察资料表明,女性在心理上是愿意的,但是嘴上却常常说“不”。很喜欢说“不”的女性往往女人味十足。说“不”是女性温柔的表现。她们的心其实是很软的。她们对丈夫或恋人就是这样,嘴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懒得管他”,其实却是非常想管他。

14.尽管如此

这种人虽然给人以先承认对方的理由才进行有节制的反驳的印象,但言语中却隐藏着通过扰乱对方的思维达到自己目的的想法。

15.光说自己的事

不管说什么,老是引到“我……”“我家……”上来的人爱显示自己,自我意识过强,爱慕虚荣,不处于话题的中心就不甘心,总是企图强化自己的存在。

16.就算是……差不多

在年轻人中间常用的“暖昧词语”的一种。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不想受到责备时,就用这种话推托搪塞。

17.反正

这是一种处事悲观、消极被动的态度,“反正我不行”,“干了也没有用”。总是用否定的语气,采取行动前就绝望并放弃努力。

18.是啊

“是啊”在赞同对方的意见时常说,如果说的同时还深深点头,就是真心赞同,否则,就只是一个姿态。重复两次以上的话,可能只是在敷衍对方,实际上根本就没理解。

19.管他呢,让别人说去吧

这类人表面上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甚至有独来独往的个性,实际上只是把它们搁得更深,没有表露真实心迹而已。他们的话并非为对方而发,而是在讲给自己听。他们把愤怒、憎恶、厌恶等情绪隐藏在内心深处,但又恐被对方发觉,因而为掩饰起见,便频频说出“让别人去说吧”这类话来。

20.我只对你说过

有的人常会说:“你可别对别人说哟,这话我只对你讲过。”事实上他可能用同样的口气向其他人说同样的话。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心里有一股把某件秘密告诉任何人的冲动。这表明他觉得自己一人承担秘密负荷过重,因此想向他人泄露以减轻负担。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希望向对方炫耀自己知悉他人所不知的秘密的心理倾向。

22.大量使用专业词汇,高难度词汇

开口闭口就是艰深的专业词汇、高难度的外语单词的人,容易被当成有教养、有智慧、非常自信的人。但其实正好相反,这正是不自信的人常有的表现。这类人不愿意让人察觉他们没有自信,因而特意选用了高深的词汇,强烈希望被别人把自己看成是知识分子,可以说是自卑感很强的那一类人。专门引用专业书籍内容的人,好像也没什么自己独特的见解。事实上,他们只是用那种用语言遮掩自己弱点的人。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加强说话的分量,同时也表示自己的见多识广,以抬高身份和扩大自己的影响。

口头禅是人们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很多时候不是出自本意,它是反映人的潜意识的心态。例如:老板总是说“连这个都不懂”,表明他在潜意识中对职员的工作不满;“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呢”,这是小心谨慎者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对于那种“……呢……的”或“就是说”,则表明在潜意识中他们对自己也不十分肯定。如果能觉察到自己的口头禅,则表示这个人已能分析自己的深层个性。

有的人的口头禅还很难听,例如“他妈的”、“烦死了”等。这些语言暴露了谈话者素质太差、地位低、没教养等。由于说话者已经习惯了这些口头禅,自己没有多大感觉,可是对于听话者,必然会因说话者的口头禅而感到厌烦。

其实,除此之外,从口头禅的语言习惯最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所以只要留心,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口头禅中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