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5377200000023

第23章 说谎者的类型与特点

精神分析专家认为,说谎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学者正在研究说谎现象到何种程度是消极有害的,说谎究竟反映了何种心理障碍等问题。

美国一些专家在《精神病学月刊》上发表文章提出,应该把说谎现象视为精神分析研究的课题之一。

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如何说谎,何时学会撒谎以及某些谎言在儿童感情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据说,孩子说的第一次谎,正是他智力发育过程的一个进步。

说谎是一种消极有害的现象,而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说谎现象是常有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每个成年人每星期说谎13次。美国芝加哥鲁斯医院精神病学教授阿诺德·古德柏格认为,说谎与讲真话一样,都是智力正常发育、成长的一部分。说谎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重要特点。

精神分析学家们倾向于从病理学的角度看待说谎现象。最极端的例子是病态的撒谎患者。有些滔滔不绝地大谈关于自己过去的虚构故事,其中也许有一点是真实的,而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医学院精神病医生布赖恩·金说:“有一个病人曾大言不惭地告诉我,说他3个月时就会说第一句话,3岁时就会在教堂里给人们布道。后来又在一家新闻杂志社工作,每月拿800万美元的薪水。这些人对自己所说的谎言似乎都十分真诚,而一旦面对与他的谎言完全相反的事实时,他们往往会同样真诚地推翻他们刚讲过的故事,他们简直无法判断自己是在讲真话还是撒谎。”

这类说谎现象是因为人的某些神经出了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说谎现象都源于这类神经问题。精神分析家还发现,有些谎言反映出某种情感的失调,这些说谎者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说的不是真话。《精神病学月刊》上描述了四种说谎现象,每一种都源于某些个性的原因,都出自某种潜在的心理需要受到压抑之时。对照下列四种类型的说谎者,你是否认出了你周围的某个人?

1.操纵型

这类说谎者往往受自私的动机驱使,他们不一定故意犯罪,也许说谎会使他们得到满足。由于从不感到内疚,对自己谎言受骗者从不同情,所以他们是心肠最冷的说谎者。

2.夸张型

说谎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关心,喜欢故弄玄虚,夸大其辞,说起谎来无边无际,是歇斯底里症或自我表现者的特点。这类人在寻求爱情时不惜一切代价,但往往带有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过于热烈的感情。

3.自大型

谎言反映了自我陶醉的性格,好“吹牛”者属于此类。要处处受到赞扬、夸奖的内心需要驱使这类人说话没有个“根”,最爱在最出风头的地方抓住机会,表现自己。他们好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如:“我年轻时能举起600斤的重量”,“上司要提我当处长,我不愿意干”,为的是要给人多留些印象。这类人老是觉得与众不同,认为自己应该被特殊看待,于是撒起谎来常常没了边。

4.逃避型

这类谎话表明了性格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大幅度波动的情绪和冲动的行为常常使他们陷入了麻烦。情绪一来,信口胡扯,满嘴没有一句真话。许多这类的谎言,都是在为了避免受谴责或为了推卸责任的情况下说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