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名贵观赏鱼饲养指南
5385400000015

第15章 常见名贵观赏鱼(12)

库达海马

基本档案

学名:Hippocampus kuda

英文名:Yellow seahorse

科名海龙科

别名海马

原产地及分布印度洋、太平洋

形态特征:

海马的身体是体呈侧扁状的,头部长得和马头非常相似,因而得名。腹部有明显突出。海马躯干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尾较长渐细并向腹面卷曲,可以用来卷住海藻等作栖息用。海马全身无鳞片,由膜质骨片包裹,鱼体一般呈褐色,但随栖息环境变化。体色可随之发生变化并与环境趋于一致。海马喜栖于藻丛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带海区。性甚懒惰,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于漂浮着的海藻或其他物体上,随波逐流。海马的活动一般多在白天,晚上则呈静止状态。海马在水质变劣、氧气不足或受敌害侵袭时,往往会因咽肌收缩而发出咯咯的响声。

水质环境:

水温:22℃~24℃,比重:1.019~1.022,pH值:8.1~8.4。

繁殖方法:

卵生。在人工环境下尚无繁殖成功案例。

食物种类:

肉食性,可喂食无脊椎动物或人工饲料。对人工饲料接受度高。

换水及清洗

每周换水两次,换水量控制在1/4左右,或者喂食后进行换水,可以把剩余的残饵吸掉,换水时动作要轻不要惊吓到海马,因为海马比较温顺。加水要慢,注意水质的变化,如果水质变化太大海马就会死去。养殖在生物缸当中,可定期做底沙的清洁,用自制吸沙器吸掉藻类表层的残渣和分泌物。清洁滤材的时间要与换水的时间区分开。

饲养方法:

库达海马是可以养殖在小型水草缸当中或生态缸当中,可以给它们喂食活丰年虾,一般每天三至四次,要注意饲养过程中饵料的充足性,水质变化不要太大,水流要和缓。

饲养适应性指数

★★☆☆☆

适合有一定经验的饲养者饲养。

选购要点:

选购库达海马时要挑选活力好,体表没有外伤,尾部没有折断,游泳正常,体色正常,最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主动进食。

混养指数:

★☆☆☆☆

养殖用生物缸,最好单独饲养。

妙招共享:

海马的雄鱼腹部具有一只育儿囊和育儿袋,雌鱼产卵时会将受精卵产入雄鱼腹部或尾部的孵化袋里,由雄鱼保护受精卵,直至孵出小鱼。

灰三齿鲨

基本档案

学名:Triaenodon obesus

英文名:Whitetip reef shark

科名白眼鲛科

别名白鳍鲨

原产地及分布印度洋、太平洋珊瑚区海域

形态特征:

白鳍鲨在背鳍顶端与尾鳍处常常生有白色斑点,通常它们会成群地栖息在热带水域的珊瑚礁的洞穴和缝隙中,它们一般都是白天休息,夜晚活动,典型的夜猫子脾气。

选购要点:

在选购灰三齿鲨时注意观察鱼体的体表是否有外伤,个体是否顽强,有活力,观察鳃的呼吸是否正常,均匀。另外选择一家有信誉的水族店,对我们购买到货真价实的鱼也是大有帮助的。

食物种类:

肉食性,可喂食无脊椎动物或人工饲料。对人工饲料接受度高。

换水及清洗

养殖在大型水族缸体里一般不用换水,做好水循环系统及过滤系统。要定期做底沙的清洗工作,缸体的清洁工作。要按周期检测水质,按水质要求来换水。

可根据喂食量和水体指标进行换水。比较有效地控制换水地频率的办法就是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月换水和清洁时间表,一般每月换水两次就可以了,换水量不要超过总容量的1/3。另外还要经常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的稳定性,保证给鱼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饲养方法:

可喂食鱼、章鱼、龙虾、螃蟹,需要提供足够大的游泳空间。保持水质的稳定,饵料充足,每天一到两餐。

饲养适应性指数

★★☆☆☆

适合有一定经验的饲养者饲养。

水质环境:

水温:22℃~24℃,比重:1.019~1.022,pH值:8.1~8.4。

繁殖方法:

白鳍鲨的交配季节通常是在每年的夏季初开始的,地域大多发生于北大西洋及南印度洋,但是太平洋亦有雌性远洋白鳍鲨出现,说明该区的交配季节较长。白鳍鲨是胎生动物。它们的妊娠期为期一年。1到15岁都是它们身体成长的阶段,体型会不断随着年龄增长而成长,它们刚出生时的体长才仅有0.6米,到长成为成年后的白鳍鲨,雄性长度可达1.75米,雌性则达到惊人的2米,是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

混养指数:

★★★★☆

养殖用生物缸,最好单独饲养。

妙招共享:

鲨鱼一般是不太适合在家庭里面养殖的,因为它们体型大,饵料量大,且一般都是肉食性,维护费用高,一般家庭很难接受,所以在水族馆里养殖居多。

黑鳍鲨

基本档案

学名: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

英文名:Blacktip reef shark

科名白眼鲛科

别名乌翅真鲨

原产地及分布印度洋、太平洋珊瑚区海域

形态特征:

黑鳍鲨的成年个体在背鳍顶端与尾鳍处常有黑色斑点,通常它们会成群地栖息在热带水域的珊瑚礁的洞穴和缝隙中,它们一般都是白天休息,夜晚活动,典型的夜猫子习性。

选购要点:

在选购灰黑鳍鲨时注意观察鱼体的体表是否有外伤,个体是否顽强,有活力,观察鳃的呼吸是否正常,均匀。另外选择一家有信誉的水族店,对我们购买到货真价实的鱼也是大有帮助的。

食物种类:

肉食性,可喂食无脊椎动物或人工饲料。对人工饲料接受度高。

换水及清洗

养殖在大型水族缸体里一般不用换水,做好水循环系统及过滤系统。要定期做底沙的清洗工作,缸体的清洁工作。要按周期检测水质,按水质要求来换水。

可根据喂食量和水体指标进行换水。比较有效地控制换水频率的办法就是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月换水和清洁时间表,一般每月换水两次就可以了,换水量不要超过总容量的1/3。另外还要经常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的稳定性,保证给鱼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饲养方法:

与凶猛的鱼混养,像大型鲀鱼、大神仙、鲈鱼等。跟炮弹鱼混养时注意,据说炮弹鱼会袭击鲨鱼,咬它们的鳍。刚入缸时,可喂食切碎的鱿鱼。适应了水族箱后,喂食鱿鱼、虾、扇贝及海鱼。

饲养适应性指数

★★★☆☆

适合有一定经验的饲养者饲养。

水质环境:

水温:22℃~24℃,比重:1.019~1.022,pH值:8.1~8.4。

繁殖方法:

黑鳍鲨的交配季节通常是在每年的夏季初开始的,地域大多发生于北大西洋及南印度洋,但是太平洋亦有雌性远洋黑鳍鲨出现,说明在这些区域的交配季节较长。黑鳍鲨是胎生动物。它们的妊娠期为期一年。1~15岁都是它们身体成长的阶段,体型会不断随着年龄增长而成长,它们刚出生时的体长才仅有0.6米,到长成为成年后的黑鳍鲨,雄性长度可达1.75米,雌性则达到惊人的2米,是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

混养指数:

★★★★☆

养殖用生物缸,最好单独饲养。

妙招共享:

鲨鱼一般是不太适合在家庭里面养殖的,因为体型大,饵料量大一般都是肉食性,维护费用高一般家庭很难接受。

狭纹虎鲨

基本档案

学名:Heterodontus zebra

英文名:Zebrahull head shark

科名虎鲨属

别名虎鲨

原产地及分布西太平洋

形态特征:

狭纹虎鲨长有像猪一样的前吻,两个背鳍前有硬刺,眼睛上方有大的隆起的棘,鳍前端的刺用于对付肉食性动物的攻击,常常栖息于海底层,在人工饲养环境也常常栖息于水族箱的底部。

选购要点:

在选购狭纹虎鲨时注意观察鱼体的体表是否有外伤,个体是否顽强,有活力,观察鳃的呼吸是否正常,均匀。另外选择一家有信誉的水族店,对我们购买到货真价实的鱼也是大有帮助的。

食物种类:

肉食性,可喂食无脊椎动物或人工饲料。对人工饲料接受度高。

换水及清洗

养殖在大型水族缸体里一般不用换水,做好水循环系统及过滤系统。要定期做底沙的清洗工作,缸体的清洁工作。要按周期检测水质,按水质要求来换水。

可根据喂食量和水体指标进行换水。比较有效地控制换水频率的办法就是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月换水和清洁时间表,一般每月换水两次就可以了,换水量不要超过总容量的1/3。另外还要经常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的稳定性,保证给鱼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饲养方法:

虽然在水族箱中不会长得很大,但成年后需要900升以上的水族箱饲养。需要底沙来栖息,但如果底沙太粗糙,容易刮伤其腹部导致受伤。不要用含铜的药物进行治疗。刚入缸时开口难,建议用干净的小鱿鱼或活的海虾诱其开口。开口后,就能狂吃了,喂食虾、贝或一些淡水鱼都可以。喂食带壳的贝类、淡水虾、鱿鱼及冻的蚌类是很理想的。

饲养适应性指数

★★☆☆☆

适合有一定经验的饲养者饲养。

水质环境:

水温:22℃~24℃,比重:1.019~1.022,pH值:8.1~8.4。

繁殖方法:

卵生。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尚无成功繁殖记录。

混养指数:

★★★★☆

单独或与鲹科鱼类一起养殖。

妙招共享:

狭纹虎鲨属于底栖性鱼类,它们一般时候是静静地趴在沙层上,而且是很少游动的,只有当我们在给它们喂食时才会游动起来,寻找吃的东西,是一种看起来比较懒散的动物,在饲养时要注意观察它们的行动,以便及时了解它们的身体状况。

龙胆石斑鱼

基本档案

学名:Epinephelus Lanceolatus

英文名:Queensland Grouper

科名脂科

原产地及分布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形态特征:

体长呈椭圆形,体扁且非常粗壮,幼鱼体黄色,布满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随着成长黑色斑内散布不规则的白色或黄色斑点,各鱼鳍具黑色斑点;大型成鱼体成暗褐色。栖息于沿岸礁区,也会出现在河口,通常被发现于洞穴于岩缝间。

选购要点:

注意观察体表是否有外伤,颜色鲜艳、体形小的。观察眼睛是否凸出,有无充血或浑浊不清。观察各鳍是否完整,鳍条是否分裂不全。观察鱼是否活跃,或停在角落里不游动。

食物种类:

喜食活饵包括天然海水活饵和淡水活饵,也可喂冷冻的海产品、冷冻丰年虫等以及藻类、蔬菜等富含纤维的植物性饵料。同时经过驯饵过程后也可适应海水鱼干饲料,呈片状或颗粒状。

换水及清洗

水温:24℃~26℃,比重:1.022~1.024,pH值:8~8.5。

做最大循环量,可每月换水一次,但换水量不要超过缸体的1/2。要每天清洗上部过滤棉,刷洗蛋白帽。清洗滤材要在每次换水前完成,不要与换水同时进行。

饲养方法:

仔鱼、稚鱼、幼鱼摄食微型、小型的浮游动物,成长后仍保持肉食性。主食甲壳类(尤其是龙虾)、海胆和小型鱼类,小海龟,甚至小鲨鱼。

生长快速,体态庞大。据记载,野生捕获的个体最重可达280多千克。该鱼为中下层底栖鱼类,性情凶猛,地域性强,成鱼不集群,白天经常栖息于珊瑚丛、岩礁洞穴、沉船附近,有海底掘洞穴居的习性,夜间觅食。喜石砾底质,海水流畅的海区,是广盐性珊瑚礁鱼类,在淡水中最长可忍耐15分钟。

饲养适应性指数

★★★★☆

成鱼和幼鱼都很贪吃,很容易饲养。

混养指数:

★★★★☆

可与小型神仙或刺尾一些鱼类一起养殖。

繁殖方法:

卵生,人工环境下尚无繁殖成功记录。

妙招共享:

龙胆石斑鱼最大体长可达3~4米。它们身体上的颜色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是印度洋与太平洋最大的礁区鱼类。这种鱼常常会凭借自己庞大的身躯袭击小型鱼类或捕捉一些甲壳类生物,其中龙虾当属它们最偏爱的食物了,甚至可以吃掉一些小型的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