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要上北大
5480000000018

第18章 把“地狱”变成“天堂”(2)

二、数学

学文科的同学对数学是最头疼的,但我却特别喜欢,因为数学在分数上容易拉开差距,所以文科的同学一定要重视数学,否则很难在总分上占到优势。数学就是两个字:“想”和“练”。这个“想”是多方面的,课堂上要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地想并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不容易走神,而且及时把你对问题的理解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会根据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还要多想一些解题方法,尤其要寻找最简便的方法,这样才能发现数学的魅力,激起学习的热情。

“练”就很好理解,课上课下都要练,但做的题一定要经典,不要什么题都做,也不要完全依靠答案,因为有些答案是很烦琐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将错误的题目认真地做一遍,直到找到错误所在,还要注意整理错题,尤其是一些由于方法不对而错误的题目,还可以将一些你没有做错的但有更好的方法的题目加以整理,但整理完后千万不可束之高阁,要经常浏览,比如课前的三分钟将上节课整理的内容看一下,由于间隔时间短,做题的思路及出现的问题就马上想起来,这种方法特别有效,大家不妨试一下。有的同学平时数学成绩很好,但考试时总感觉捉襟见肘,分数一直不理想,这是由于他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在作怪,在做数学卷子时,你要有种俯视它的感觉,你是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三、英语

大家应该观察到女生的英语一般比男生好一点,为什么呢?因为女生比较细心比较努力,而英语正是个细活,需要持之以恒的慢工夫。应该抓紧所有的零碎时间学英语,比如吃饭前后的时间,比如课间的三分钟就可以记住六个单词,比如走路的时候就可以收听英文广播和英文歌曲。要学好英语,必须要手边有本英汉词典,随时查阅,当然也要勤做笔记,也要有规律地安排复习巩固。学习英语还有一个重要方法是听抄,就是边听边写,这样既可以练听力又可以练书写。还要多读一些英文杂志报纸,坚持每天做三篇阅读题,选题要精,做题要认真,多而滥是没有效果的。

四、历史

学习历史一定要把握时间线索,让历史像故事一样在你的脑海里储存,你可以随时把它讲出来。然后是“张网”,把所有有关的大事往你的时间的这条大线索上去织,纵向按时间组织,比如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这样朝代更替的顺序,横向就要考虑每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同时发生了什么事,比如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当所有的知识都已在你的知识网络中时,无论出现什么问题,你都可以“顺藤摸瓜”。还要学会对比和类比,对比可以让你看出不同点,让你区分一些细节的东西,选择题经常会出现,比如秦和两汉政治制度的对比,可以发现不同以及发展。类比可以让你看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答类似题的时候就会有章可循。还有,在晚上睡觉前将该天学的历史知识像过电影那样在脑子里放一遍,这样就会加深记忆。

五、政治

政治可能让人感到枯燥无味,其实真的学进去以后,你会发现它的乐趣。政治常识部分就需要大量的背诵,这也是有规律的,比如涉及国家时,你就要想到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三原则等等。哲学常识则侧重于理解,当然要记住和分清大类中包含的原理方法论等,以及社会热点所涉及的道理。而经济常识介于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之间,背诵与理解要兼顾。经济常识尤其要与社会热点联系。最后总复习时,要着重分析热点,把每一个大的热点中可能涉及的政治、经济和哲学常识全部列出来,并附上一些典型的例题,这样考试时心里就有底了。

六、地理

地理中最重要的是地图,要把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烂熟于心,山脉、河流、湖泊的经纬度位置及其相对位置记清,以地图为依托,将该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及人文地理特点结合起来掌握。地理的理科性质比较重,规律性的东西就更明显,所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如分析某地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就从地理位置、土地、农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方面来分析。有些规律是前人总结的,而更多的规律是要靠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这样你才可能比别人占据优势。

高考前两周的准备

一、心态调整

距高考还剩下两周时,任何人或者说正常人都是紧张的,如何调整显得十分重要。这两周十分关键,它可能让有些人反败为胜,也有些人跌下深渊。此时人心不稳,各有想法,有的人仍在拼尽全力地学习,毫不懈怠。而相反有的人则放松下来,天天坐着等高考,认为这时的准备没有用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前者将本已绷紧的弦绷得更紧,当到了高考考场时就会松弛下来,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后者由于放松了两周,他们的应试能力已经退化,通俗地说就是做题没有感觉了,那平时的水平发挥起来就会大打折扣。其实最科学的方法是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你的状态。科学证明,人无论工作还是学习能力的变化都是有周期的,高潮与低谷迭起。因此在这两周内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你的做题高潮期调到高考的那两天,即使不是高潮,也尽量要避免低谷,否则它会将你几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做题,这并不是为了继续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保持做题的状态,让最好的做题感觉保持到高考。

高考期间的心态调整也非常重要,这要分几种情况:如果你很容易紧张那你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个考试,只是做一份更规范的题而已,不用紧张,如果真的特别紧张,就别着急答题,深吸几口气,等手不抖了之后再做。如果你平时成绩很好,而心态又不错,那就不用担心自己会紧张,也不要一直对自己说别紧张,而应该对自己说这可是背水一战啊,成败在此一举,以此来增加点紧张感。因为考试的最佳状态是适度紧张,在这种状态下,人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二、饮食和作息

应该在高考至少三周内不要剧烈地改变饮食习惯,也不要在高考前大补,容易引起身体不适,不但无效,而且适得其反。要提前摸清你在什么时候吃早饭最合适,是否需要考前吃点东西以免体力不支,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决定。作息时间也不要做大幅度变化,照常休息,即时高考前夜没有睡着也没有关系,不用太在意,因为没有几个人睡得安稳,也没有听说有人在高考考场睡着的。

三、外部因素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考完一科就追问孩子考得怎么样,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紧张感,这时你可以在考前和家长说明这个情况,他们会理解你的。有的同学住校,高考时感觉饭菜不合口味就大发雷霆或心情郁闷,有的因为堵车搞得很不爽,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不要让它破坏心情,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就太不值得了。

结语

高考看起来很神秘,其实它不过是一个考试而已,只要你努力了,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即使不如意,它只是稍稍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但这可能是你另一个成功的开始。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都是考场上的猛将,是考题的主人。

编辑点评:“行百里者半九十”。有了梦想、有了目标、有了热情、有了行动,是否就一定能够成功呢?如果你不能专注于你的目标,坚持你的脚步,可能你永远也难以接近你的目标。坚持,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习惯。只有当坚持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的时候,成功对于我们才是必然。

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