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要上北大
5480000000036

第36章 坚持就会胜利(1)

郭嘉华

人生格言:进一步,海阔天空。

郭嘉华,毕业于广东深圳市翠园中学,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文科实验班。

对于高考的每个同学,判断他是否会成为强者,夺取高考的成功,主要不是看大家的现有成绩如何?名次几位?而应该看他为着一个崇高的目标而行动——能否坚持到底?能坚持到底就是勇者、胜者;不能坚持下去,则成了懦夫、弱者。

心无旁骛,专心“赶路”

高考只是你脚下的一段陡坡,虽然难走,但出发点就在你脚下,只要加把劲,相信你一定能够到达顶峰。

成功永远属于行动的坚持者,能够坚持不懈地行动到底,至为重要,这是高三冲刺的前提。但坚持到底的行动,并不是必然产生最佳的行动效果,这涉及一个行动的方法问题,坚持到底的行动,加上正确的方法,这才是成功的根本保证。

这个行动的方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心无旁骛,专心赶路。

我们许多高三生,整日忙忙碌碌,一边埋头苦读,却又一边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结果六神无主,心神不安,考试连连失利,压力每日俱增。拼时间,耗精力,最后弄得筋疲力尽,士气低落,斗志衰退,勉其力而上阵,不是失败,就是成绩与目标差距甚大。一旦醒悟过来,为时已晚,追悔不及。

在行动中坚持。在坚持中行动,必须高度专一。所谓“专一”,就是紧盯目标,为之不懈。不管在哪种情况下,也不放松,也不更改,更不能怀疑。要做到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目标确定,必须客观、正确,一经确定下来,就应全力以赴,为实现它而奋斗。不管挫折、失败,或其他意外发生,都要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意志、力量、能力能够突破困难,达到确定目标。记住:坚持到底的行动,是以自始至终不改其志为前提,以在行动中强化目标为归宿。

二是不左顾右盼,不东张西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记住:在行动中坚持,在坚持中行动,最明智的做法是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不要随便去与别人比较,更不要去与别人谈论目标的优劣,成绩的好坏,名次的前后,只要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点一滴夯实基础,一步一步踩稳阶梯就行了。这样的好处有二:一则维持目标,强化目标,因为它使我心中的目标不为外界的干扰所染,始终单一、清晰、明确;二则使心态始终处于一种平和、稳定、积极、乐观的状态中。

三是要有“永争第一”的动力来支撑自己的行动,来维护自己行动和目标的专一性。因为“永争第一”就是不甘落后,努力进取。我想,有没有永争第一的精神,有没有永争第一的意志,也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志。不难想象,一个甘居下游的人能够取得出色的成绩。只有具有内在动力持续爆发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赶”自己的路,才能在“赶”自己路的过程中始终如一。

将勤奋由被动变为主动

一位名人曾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句话,说对,又不完全对。的确,只有勤奋才会有收获。一份勤奋的付出,总有一份的收获。但现实告诉我们:起点相同,努力相同,付出同样的劳动和汗水,不同的人,得到收获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则可能大不一样。奥妙在哪里呢?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勤奋性质的差异性。

进入高三,面对高考,可以说不勤奋者极少,为什么高考的结果会有那么多的不同,有那样大的差异呢?这里面原因颇多,诸如基础、起点、主观因素、环境、条件、个体差別、方法等。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有些同学的勤奋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换句话讲,许多人的勤奋是外力逼出来的,如父母的监督、老师的鼓励、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高考对命运的决定性影响等,都可以逼出被动的勤奋来。

真正产生高效率的勤奋,真正求取人生成功的勤奋,始终应该是主动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最现实,最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使高三生能从被动的勤奋中走出来,变得主动勤奋,即以勤奋拼搏为快乐,以勤奋冲刺为动力。

把勤奋由被动变为主动,最主要的一点是:要真正明白,我们的勤奋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为了荣誉,或者为了那场令人生畏的高考,这种勤奋永远是被动的。我们为之勤奋拼搏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能有更好的条件和环境来培养自己的能力,为了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独一无二性,为了我们作为一个有理性的青年更有机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主动勤奋拼搏,必须是建立在明确、高远的人生目标追求的基础之上。

将勤奋由被动变为主动,只要绝对相信自己,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不自信的人,不时怀疑自己的人,其勤奋始终没有底气,始终没有主动力。

把勤奋由被动变为主动,就是要将自己的勤奋拼搏变成一种内在的生命能量,变成一种生活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外力的强求。勤奋,是一个从小学起就挂在口头的词语。这无须做更多的解释。只要我们将勤奋从口头移入内心,作为生命能量的一种需求,我们就会获得勤奋的动力。

用高昂的斗志来实施每天的行动

许许多多“过来人”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都从不同角度谈到同一个话题:那就是高考。不仅是考知识、考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心理素质。拼搏的力量,坚持到底的决心,高考的胜利,最为闪光的较量,恰恰是斗志的角逐。自古有“两军相遇,勇者胜”,这个“勇”,就是斗志。不折不挠的斗志,是一切成功人生的基础,是高考必胜的内在支持力。

锻造不折不挠的斗志,并用它来武装我们的每天,这是高三冲刺的重要课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刀”就是我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这个刀的“刀刃”就是我们的斗志。

首先,要树立百倍的自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必然成功。

其次,要有顽强的意志力,不管怎样艰难,不管遭遇什么失败,我们都要坚持挺下去。

第三,要乐观,无论在怎样的压力面前,我们都要胸怀开朗,心气平和,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平静对待自我,含笑迎高考。

第四,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敬业是我们为人的本分,敬业更是高三生必须学会的生存品格和奋斗精神。

第五,要有一种达观的态度,要坚持,要努力,不荒废每一天,不虚度每一刻,一切都会好的。

第六,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要奋斗,必然有失败;要成功,必然有挫折;要一路攀登,必然有荆棘丛生。

根本的问题是,只要我们从不停步,从不叹息,从不气馁,坚持向前,必然心想事成。在布满荆棘的小路尽头,未必是阳光、鲜花,无论成功、幸福,还是失败、痛苦,我们都应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进。

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冲刺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高三冲刺,更是胜败相倚,荣辱相杂。胜了,光荣,并且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失败了,则羞辱难挡,气势颓降,压力滚滚扑来。若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难再造自信,重振雄风的。

人生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高三生活同样如此。面对种种意外事故的冲击或打击,唯一支持你的恰恰是坚忍不拔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