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5492200000030

第30章 中国经典影视作品鉴赏(5)

《卫国军魂》公映时,虽然有十四家影院大联映,但上映初期仍出现罕见的排队买票的长龙。国产片在香港出现如此火热的场面,确是前所未见。一般中外影片在港上映,或行家叫好不卖座,或上座率很高而行家评头论足,这是常规。

而像《卫国军魂》不仅行家叫好而观众又如此踊跃,这又是空前的。《卫国军魂》在港上映十多天,卖座收入340万港币,创造了国产片在香港放映的最高纪录。

21.《围城》: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围城》是根据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也是我国近年来非常出色的一部作品。电视剧基本上保持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描述了方鸿渐从欧洲留学归国还乡(1、2集)、与苏小姐、唐小姐的恋爱(3、4集)、赴三间大学途中(5、6集)、教书生涯(7、8、9集)和回上海(9、10集)的生活历程,展现了抗战时期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成功塑造了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李梅亭、高松年等艺术形象。

电视剧《围城》不以戏剧性偶发事件取胜,而是用生活细节揭示人物性格,细腻、丰富、推动故事发展。《围城》里发生的事件都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而人物形象正是在这些细节中塑造起来的。如李梅亭,从他路上对苏州寡妇的殷勤、私带西药、与王美玉的交道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上海滩上小瘪三式的人物,他与寡妇佣人“我骂猪猡”“猪猡骂我”的对骂里尽显无赖本色。再如孙小姐与方鸿渐意外订婚一场戏,共24个镜头,镜头大都是中景和近景,其中4个特写都给了孙柔嘉。方、孙正在谈话,李梅亭和陆子潇左入画,孙用手挽住方的左臂,第5个镜头切入孙柔嘉手的特写,第6个镜头又切回中景。李梅亭说“白天说话还拉着手”,第7个镜头又切人孙柔嘉抽手的特写。

第10个镜头是孙柔嘉躲在鸿渐背后的脸部特写一一她不仅没有慌乱,而且还很镇静。第13个镜头是特写——孙柔嘉的脸部,她说:“那么,我们告诉李先生——”从这四个特写镜头可以看出这场意外订婚是孙柔嘉有意促成的。看到李、陆来了,她装做慌乱用手挽住方鸿渐,当方鸿渐含含糊糊地认可之后,她又乘机说要告诉李梅亭什么——自然是订婚时问。这样,方鸿渐就成了她的未婚夫。赵辛楣说她“煞费苦心”,从这里可见一斑。类似的细节在《围城》里到处可见。

从小说来看,它突出的是讽刺性。在电视剧中保持了这一特征,同时又增加了抒情性。原著里对主要人物大多带有一丝讽刺意味,尤其曹元朗、高松年、方老太爷、周经理、周太太等。这在电视剧里依然如故。如孙柔嘉初到方家一场戏共用了22个镜头表现磕头的场面。从祖宗的画像拉开,家人肃立两边。众目瞪瞪之下,方鸿渐和孙柔嘉向祖宗行礼,方指指地上的垫子,示意孙磕头;但上海长大的孙柔嘉根本没有磕头的意识,只是向祖宗画像鞠躬。这里插入方老太太期待的特写和方老太太与方老太爷交换目光的特写,表示他们内心的不满。而孩子们公然喊出的“他们为什么不磕头?”和玩闹式地向爷爷、奶奶磕头的动作突出了孙柔嘉、方鸿渐的难堪,也反映了方家浓厚的封建气息。

无论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技巧还是在画面、声音剪辑、场景设计等方面,《围城》都堪称中国电视剧的精品。剧中主要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如陈道明、英达、李媛媛、吕丽萍、葛优等,就是一些戏份不多的演员也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功力,如英若诚、吴贻弓等老艺术家。黄蜀芹也发挥了高度的导演艺术,把一部成功的小说转化为成功的电视剧。这是一种新的创造。虽然它远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它确实是一部颇具艺术魅力的成功之作。

22.《红楼梦》:封建社会的缩影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1987年拍成的36集电视剧《红楼梦》,以广阔的社会背景,表现了贾府中的多种矛盾,展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败过程。

《红》剧通过第二集贾雨村审理薛蟠杀人案,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枯与共的关系网,以后在各集中不断展现各种矛盾。通过乌进孝缴租表现了农村的贫困与不景气,危机暗伏;探春理家,透露出贾府的入不敷出;抄检大观园,造成群芳凋落;直到第35集锦衣卫查抄荣国府,中间大故迭出,风波屡起。

各种矛盾冲突的双方,时而敛拔弩张,时而内藏杀机;时而唇枪舌剑,时而暗设陷井。全剧表现了荣宁二府破败的必然趋势,并以“大厦倾倒”前的低沉、郁悒的气氛、惶惶不可终日的氛围以及隐藏在欢乐中的凄凉感,形成了《红》剧的悲剧基调。而且从这一悲剧的基调出发,在某些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结局的处理上,高于《红楼梦》书中的后续40回。高鹗在续书中,写了“沐泽皇恩”、“兰桂齐芳”的结局,《红》剧去掉了这个光明尾巴。让四大家族“大厦倾倒”一败涂地;元妃的死,不是由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痰气壅塞”,而是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斗倾轧的牺牲品而猝死;宝玉与宝钗的成亲,不是王熙风的“掉包计”,而是“奉旨完婚”。这样处理,更有利于揭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说明破坏这两个叛道者婚姻的,不仅仅是贾政、王夫人等人的意向,而且是整个封建势力。

第二集“北上进府”中的林黛玉,一身缟素,“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弱柳扶风一般袅袅婷婷地向镜头走来,一下子打动了观众的心。在以后各集中,林黛玉的衣服头饰都是淡雅的色彩,是白、淡蓝、淡绿的冷色调,衬托出她孤标傲世、志洁清高的性格。使她在大观园的群芳中宛如一株亭亭玉立的白莲,清新雅丽,飘逸超群。

贾宝玉的形象塑造也是成功的。在《红》剧之前的戏剧和电视中,多用女演员扮演宝玉。而《红》剧让男演员扮演,突出了男性的美,单就这一点,便比以往的戏剧和电影胜了一筹。而且屏幕上的宝玉,基本上体现了原著描写的形象特征:“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种,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同时在人物造型上也注意表现宝玉的潇洒纯真,活泼可爱。比如,宝玉服饰的色调,主要是白色和红色,以此来表现他的纯洁、善良、热情。贾宝玉叛逆性格的主要特征,如对被欺压凌辱的女奴和被封建礼教吞噬的贵族少女们的关心与同情;对与自己有着共同生活理想的黛玉的挚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对科举制度的反抗、仕途经济的厌恶;对繁文缛节的鄙视以及对封建的做人标准的否定等,在《红》剧中,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表现。

《红》剧在拍摄荣宁二府重大事件的壮观场景时,运用了中国画中大写意的手法,浓墨重彩,以气势和氛围来感染观众;对书中描写的日常琐事,则用了中国画中的工笔技法,细腻精微,以意境和抒情来打动观众,并通过这些琐事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剧中重大事件与日常琐事错落有致地交织成一幅流动的清代社会生活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