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5492200000035

第35章 外国经典影视作品鉴赏(4)

作为一个犹太人,拍摄这样一部影片也是斯皮尔伯格长期以来的心愿。《辛德勒名单》一片虽然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但其制作规模却不亚于任何一部彩色大制作的影片。影片共有126个角色,动用了3万名临时演员参与演出。影片情节感人,气势悲壮,而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极具真实的效果,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影片中电影语言的运用十分出色,在表现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时,有一个镜头中出现了红色,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中,穿红衣的小女孩与画面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极具艺术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而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她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这一处理手法堪称经典,同时也点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冲击。对于辛德勒来说,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见的犹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内心发生的变化。这一镜头所具有的深层内蕴和艺术价值都足以载人史册。

当影片进行到犹太人走出集中营获得自由时,银幕上骤然间大放光明,出现了灿烂的彩色。这一明显的电影语言技巧的运用,起到了极好的效果。由压抑阴沉的黑白两色到丰富的自然色彩,极其形象地尽显了人们解除死亡危险,重获自由后的开郎心情。此时此刻,几乎每个观众都会不由得鼓起掌来。这既是对犹太人获得自由后的欣慰,也是对导演斯皮尔伯格电影手法的最高赞赏。影片的结尾同样具有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它体现出了犹太人对辛德勒的无限敬意,同时也使影片具有了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

《辛德勒名单》一片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17.《教父》:权力与罪恶

《教父》可以说是一部在美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它频频获奖,并且为派拉蒙公司创造了当年最高票房纪录——八千六百多万美元,树立起它在好莱坞的新地位。两年以后,又推出了《教父》的第二集,当年就获利三千多万美元。据公司公布材料,仅这两集影片,迄今为止已为公司赢利十多亿美元。

但影片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为美国电影史上一个十分悠久的经典类型——犯罪片开拓了宽广的前景。该片的思想意义和内涵远远超越了暴力的范畴,而将主题升华为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交替中的深层意义——权力与罪恶的关系。日后,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掀起了以揭露社会肌体肿瘤为题材的影片热。

派拉蒙公司花了六百万美元将马里奥·普佐的著名小说《教父》改编为剧本。该片上映后,立即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引起了轰动,被美国电影评论界誉为自《公民凯恩》以来最出色的一部美国影片。影片在纽约首映时,甚至连基辛格等多名参、众议员都前来捧场。导演科波拉也自此一举成名,迈入了世界级著名大导演之列。

影片长达三个小时,全片通过一个局外入——迈克的妻子凯的视角,表现了考利昂家族的种种内幕。影片中有大量的策划、暗杀、追逐、枪战等场面,气氛十分紧张。导演采用了纪实手法,从而使影片具有了摄人心魄的冲击力,充分体现出科波拉卓越的导演才华。

如果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何以会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那么除了在银幕上第一次较为真实地展现美国黑社会的内幕之外,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可信性很强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影片把平时广为人知的黑手党的生活展示给观众,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冒险性。由于当时的美国黑手党首领没有全部同意影片的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影片筹拍和开拍时,曾多次受到黑手党组织的抗议和威胁,曾经制造了一些麻烦。但由于影片不仅仅将黑手党作为一个僵死的怪物来作解剖,而是把他们作为一个个普通的人来进行艺术刻画,而且第一代教父恩威并施的手段和儿子(第二代教父)迈克尔·考利昂的足智多谋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因此,即使是黑手党成员也被影片所征服,成了艺术的俘虏。

影片特别注重人物的内心刻画,将刻画一个个可信性强而又取悦于观众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著名影星马龙·白兰度因饰演教父而荣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在银幕上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既心狠手辣又保护弱小、沉着冷静且老谋深算的黑手党形象。教父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杀人如麻,然而又时不时真情流露、施与仁义和爱,从而取得了下属和弱小贫民的支持。当这人性的两面性被展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之时,人们几乎忘了他是黑社会的首领,甚至把他当成慈善和光明的替身。在马龙·白兰度潇洒自如的表演中,观众看不到常见的虚假形象,也许正是这一些不是从概念化出发而塑造的人物,引起了包括真正的黑手党成员在内的大多数美国人的喜爱,促使人们走进影院,去追随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轨迹。

当然,影片也因一些不足之处招致了批评。比如影片对教父父子俩的描写就带有明显的美化与崇拜的倾向,有为黑手党首领树碑立传之嫌。但联系到原著的描写和摄制场外黑手党的炸药和手枪,也就不足为怪了。此外,影片对暴力也作了不厌其烦的渲染,并因此被有评论称为新暴力片。但联系到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这一点也仍然是可以原谅的。

18.《飞越疯人院》:可怜的精神病患者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社会电影的代表作。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出色的表现力一举夺得了1975年第四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等五项大奖。影片虽然采用了好莱坞电影中经常涉及的精神病患者这一老题材,却因为其注人了新的社会意义和内涵而大获成功。

影片中的精神病院实际上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影片以精神病院为舞台,着重反映了一种在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这种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恐怖。主人公麦克默菲的对自由的追求和最终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体现了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所受的压抑和悲剧命运,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效果。主人公麦克默菲是一个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他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后为社会所吞噬,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从而使影片更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锐的讽刺力。

影片中精神病院中的病人可怜、怯弱而无望,不仅外貌各有特点,而且性格迥异,如比利的文弱与胆怯、“酋长”的高大与沉默,都和主人公麦克默菲有很大的区别。影片正是以这种夸张的人物表现方法,与影片的题材、内容以及怪诞奇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一致,从而更好地表现了影片的主题。

影片的结尾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充满了悲哀、压抑和恐怖,却也是最为感人的一个段落。在昏黄的光线下,“酋长”来到麦克默菲的床边,呼唤着他,而麦克默菲却只能报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语。“酋长”一边说着“我会把你带出去”,一边用枕头闷死了他。这一场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同时更令人感到了一种深重的难以名状的压抑。“酋长”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征着人性的回归。导演以一个印第安人角色来完成这一行动,也正喻示着人只有回到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19.《猎鹿人》:战争的创伤

《猎鹿人》是最早的反思越战的影片之一,公映后在国际上引起很大争议。

它拍摄于1977年,荣获了多项荣誉。1978年,该片力克同类题材的《归来》,一举夺得第五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五项奖。

美国电影界出现相当数量的以侵越战争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倾向电影,.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越南战争是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动的一次最重大的侵略战争,它带给美国的是成千上万美国青年生命的丧失,是社会动荡,是价值观念的沦丧。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国内反战浪潮高涨,动辄举行几十万人向华盛顿进军的反战示威活动,越战片正是在此时应运而生的。其中有纯粹暴露现代战争的恐怖的,也有通过个人的悲惨遭遇抨击战争的。其中,产生巨大影响的有《归来》、《现代启示录》和《猎鹿人》。

《猎鹿人》以斯蒂芬、尼克、迈克尔三个美国青年钢铁工人在越战中的遭遇和他们后来的不同命运为主线,以克莱顿镇一条街上越战前的“热闹繁荣”与越战后的“荒凉冷清”的对比为背景,反映了越南战争给美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创伤。影片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描绘美国普通钢铁工人在战前和平环境中的欢乐,如他们集体去猎鹿、他们之间的友谊等等,其目的就是反衬战争给人民精神造成的创伤。影片中的结婚场面,把这种欢乐气氛推到了高潮。然后镜头急转直下,描写越南战争的残酷。强烈的反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影片反思了美国历史上最长、最惨的战争。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某些场面,如“战场”和“被俘”中,影片对美军的行为作了不同以往的描写,或许这些也正是影片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作为“迷茫的一代”盼一部代表作,影片在无情暴露现实的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悲观色彩。影片最后,迈克尔等沉重地唱起了《上帝为美国祝福》,在此可看出作者对前途的迷惘,以及把希望寄托于上帝的无奈。

《猎鹿人》公映后,争议很大。欧美日各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近十年来美国电影所能施以的最强有力一击”,是“美国好莱坞惟一可以与《飘》相提并论的影片”,《纽约时报》称“它是一部自《教父》以来最受欢迎的、最值得探讨的影片”。但美国内部也有人认为该片错误地反映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把美国在战争中应负的责任推脱为种族歧视。还有人认为《猎鹿人》是赎罪片,是“多情的爱国主义”。前苏联则对这部影片进行了强烈的抵制:这部影片在1979年2月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上放映时,苏联代表团提出抗议;同年8月在柏林电影节上,为抵制《猎鹿人》上映,苏联率领古巴及东欧等一些代表团集体退出电影节;在1979年4月该片以绝对优势受奖时,会场上还有人示威游行表示抗议。但无论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欣赏完电影之后,每个人或许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20.《克莱默夫妇》:最令人心碎的家庭片

本片是一部社会伦理剧,改编自艾弗里·科尔曼的同名小说。影片能取得巨大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题材和主题深刻地触及了社会现实,发人深思。

从美国来看,20世纪60年代陷入侵越战争泥潭,70年代出现了“水门事件”引发的严重政治危机和以能源为中心的经济危机。由于经济衰竭,当年满怀理想的美国人在精神和情绪上产生相应的衰竭。在长期的思想空虚和精神颓废之后,在各种各样的精神麻醉剂失灵之后,人们慢慢地走向现实。甚至连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无法否认,信仰危机造成了一种后果:“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钻进个人的小天地里与外界隔绝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也渐渐由外转向内。整个西方世界均不同程度地呈现了这种变化。”社会变化迅速反映到电影创作中来,《克莱默夫妇》这样的社会伦理电影便应运而生。影片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家庭婚姻问题。个人的理想、事业与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夫妇冲突和家庭离异的悲剧。这在当时的美国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同时影片还涉及到了西方社会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妇女解放问题。在影片的深层含义上,导演对男女两性的关系如何调整、如何实现以及妇女应如何保卫自己的独立个性和追求生活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这也是影片的意义之所在。

同时,《克莱默夫妇》一片在艺术性上也有着很高的成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真情、以情动人。影片紧紧扣住人物的情感关系、情感线索,以人物间的亲情来打动观众。影片几乎完全由演员的脸庞、强烈的感情和冬日的风景所组成,使观众深深地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气氛之中。

影片有几组对比性的镜头,生动地体现了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变化。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乔安娜脸部的大特写:克制住眼泪,楚楚动人;最后一个镜头也是乔安娜的大特写:临上楼时伤感而又美丽的脸庞。同样,影片一开始是乔安娜不顾丈夫的劝阻坚决出走,流着眼泪进电梯下楼;结尾则是乔安娜回来,放弃了领走比利的要求,在丈夫的目送下拭去眼泪进电梯上楼。这些对比呼应,不仅体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也唤起了观众无限的思索。此外,影片中先后出现的两次泰德和比利父子准备早餐的场面,也同样象征着父子间的关系和泰德性格的变化,使人不由得联想到了泰德在这十八个月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