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5492200000005

第5章 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与艺术流派(4)

为此,我们可以说,电影世界是一种时空复合体,或者是一种空间——时间的连续。在这种连续中,空间的性质并没有起根本的变化,但是,经过创造的时间却在这里拥有绝对的自由和流动性,它的进程可以被加速、放慢、颠倒或停止,甚至干脆不被人们觉察。但更为重要的是,电影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空间作为一个浑然的整合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时间也就以一种不可分裂的整体涌现出来,例如长镜头;而当电影中的时间被蒙太奇切割的时候,通常的状况是,空间也被切割了。

16.现实主义电影的继续发展

当先锋派转向现实主义纪录电影以后,法国电影不仅继承了原有的注重描写普通人生活和命运的传统,而且由于受到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开始强调环境的描写和“意境”的渲染。在以人性的立场批判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影片,如《大赌局》、《托尼》、《米摩莎公寓》、《兰基先生的犯罪》、《同心协力》、《幻灭》、《逃犯贝贝》、《太阳升起》、《衣冠禽兽》和《游戏规则》等。

在上述过程中,雷诺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雷诺阿是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比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次子。欧战期间,做过飞行员和骑兵军官。1924年进入电影界,拍出了他的第一部影片《水上姑娘》。从1930年开始,到德国人人侵时为止,他在十年之中连续推出了15部不同题材的影片。他在此期间里所爆发出来的创作活力对西方电影中的现实主义传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在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两部影片——《幻灭》和《游戏规则》,现已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名作。前者在1958年被26个国有的117位电影史家评为“世界电影12佳作”中的第五名,1979年又被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科学院评为法国50年有声片史上“十大佳片”中的第二名。后者则在1979年评选出的法国“十大佳片”中名列第四。雷诺阿于1941年移居美国。1943年在好莱坞拍摄名片《吾土吾民》,影响颇大。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法国电影中,纪录因素有增无减,并且日益渗透到艺术电影中,推动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形成。格莱米永的《天空属于你们》和雷蒙的《铁路的战斗》都含有明显的纪实风格,给人以清新的真实感。前者是格莱米永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法国沦陷时期的一部优秀影片,影片通过一对从事小手工艺的法国夫妇成为飞行比赛中冠军的真实故事含蓄地表达出爱国抗敌的思想;后者是雷蒙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它真实地重现了“新近”的事件,其中枪毙人质和颠覆德国军车的镜头达到了罕见的艺术高度。雷蒙1952年拍摄了《禁止的游戏》,该片被公认为战后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新现实主义电影虽然萌发于法国,但是总的来看,在法国的本土却未能进入极境。这主要是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戏剧化的创作思想影响。然而尽管如此,它却为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7.结合现实的隐喻电影

由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电影还处于默片时期,影片主题的表现,不能凭借人物的对话或复杂的情节来完成,而要依靠各种拍摄对象的造型来体现。因此,隐喻也就成了电影主题重要的表达方式。电影中的隐喻,犹如文学中的隐喻,所不同的是,它往往需要将隐喻者与被隐喻者通过蒙太奇连接起来,从而产生创作者想要表现的效果。

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不仅是隐喻电影的重大收获,而且是苏联电影史上的传世之作,对世界电影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战舰波将金号》描写的是1905年俄国革命中的一个真实事件。当时,沙皇政府的反动统治,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革命战争一触即发。这种革命的情绪也感染了停泊在敖德萨港口外的波将金号战舰上的黑海水兵。

除《战舰波将金号》以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的下半期还拍了《十月》、《旧与新》等片。由于这几部影片多以一些隐晦难懂的隐喻去图解某些抽象的概念,加之情节散乱,使人感到困惑难解,因而均遭失败。与爱森斯坦的电影风格迥然不同的,是普多夫金导演的隐喻片。由后者执导的影片《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后代》在20年代连续获得了成功。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把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与隐喻手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正是这一点奠定了普多夫金的导演风格和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

在由高尔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母亲》中,普多夫金站在革命史诗的高度,突出了原著的革命主题和激情,深刻地揭示了母亲的内心转变——从胆小怕事、不觉悟,到出于个人动机救护儿子,进而投身革命并为之献身,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做到了通过个人的命运去表现人民的命运。

苏联成功的隐喻电影说明,隐喻手段应当与现实主义的要素相结合,要为塑造真实的、典型的人物性格服务,才能有效地体现出包含在隐喻当中的象征意义。隐喻电影在镜头的选择和组接方式上所做出的积极探索,明显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意功能,把蒙太奇从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变成了一种能够体现革命思想内容的艺术载体。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等人在蒙太奇的实践与理论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疑为世界电影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18.生动真实的“散文化”电影

适合于20世纪20年代审美需要的隐喻电影,到了30年代则趋于衰落,于是苏联电影出现了“散文化”的倾向。一方面是因为声音进入银幕,要求影片更多地运用语言叙述故事情节和展现人物性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时的苏联已由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转向日常性的工农业生产建设,这就要求影片更为深入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生活、命运和心理活动,塑造出生动真实的形象。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苏联的电影艺术开始了向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化”的发展。“散文化”对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苏联电影界着手电影理论的研究,注重剧本的基础作用,为繁荣散文电影做出了贡献。

艾尔姆列尔和尤特凯维奇在1932年拍的《迎展计划》成为散文电影最初的成功范例。其后,接连出现了《夏伯阳》、《马克辛三部曲》、《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波罗的海代表》、《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快乐的人们》、《教师》、《肖尔斯》、《彼得大帝》等优秀影片,形成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高潮。

瓦西里耶夫兄弟1934年导演的《夏伯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并且被认为是苏联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影片以一种朴素的纪实性风格,将史诗的叙述手法与尖锐的戏剧冲突交织在一起,将崇高性与喜剧性结合在一起,将幽默与抒情融会在一起,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国内战争时期红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夏伯阳尽管被描绘成传奇式的英雄,但是他的形象同时又是真实可信的。他骁勇善战,性情急躁,因而有时也会犯错误,甚至是致命的错误。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成为“活人”中的英雄,赢得苏联人长久的喜爱。夏伯阳歪戴皮帽、身披斗篷、驾着马车冲人敌阵的形象,是一幅完美的构图,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和巨大的冲击力。影片的镜头转换自然流畅,宛如一股生活之流。此外,《夏伯阳》在重视和开掘音乐与音响的艺术功能方面也为后来的影片树立了榜样。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电影,在世界电影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发展社会主义电影的多种风格和样式、塑造真实生动和多样化的人物形象、探索电影艺术理论和电影文学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苏联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文艺思潮中存在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因而对电影艺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苏联电影后来日益陷入僵化的教条之中。这种现象对我国的电影创作也产生过明显的负面影响。散文电影的大发展显然还有待来日。

19.带来巨大变革的有声片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无声电影,经过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人的不懈而卓有成效的努力,已经发展到了接近于完美的程度,电影诞生仅仅二三十年,就有了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以及普多夫金的《母亲》等一批精妙绝伦的艺术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很难想像有谁能够超越他们,而苏联的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建立,又在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领域树立了一座无人能够企及的丰碑,在这些伟人的丰功伟绩面前,电影的后来者又有什么作为呢?

也许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些前瞻性的问题,电影自身突然面临了一个转折点,一个机遇和挑战并举的转折点:声音进入了电影,无声片的平衡被打破了,伟大的哑巴终于开口说话了。在电影发明历史上,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都不能像声音的出现一样给电影带来如此巨大的变革,其变革的强度和深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像。

其实,先有画面后有声音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在和电影历史几乎一样长的电影发明史中,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发明基本上总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不妨从编年史的角度对比一下,来看看与视听媒介的视觉、听觉这两者有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1752年弗兰克林发现电,1727年叔尔兹发现了感光材料;1840年出现了莫斯有线电报机,1839年出现了卤化银感光材料;1880年出现网纹照相印刷,1876年出现电话,1837年出现留声机;1886年出现了最初的电子扫描原理;1890年出现活动照相,1899年发明了无线电,无声电影的诞生是1895年。

由此可见,视听媒介的视、听两个因素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是齐头并进的。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两个本是非常亲密的伙伴在开始时没有走到一起,直到1928年,无声电影获得了声音,而且作为媒介的声音也获得了画面,这是现代大众视听传播媒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交叉点——1928年,人类真正的视听语言的时代开始了。

20.忠实生活的纪实性电影运动

纪实性电影运动,有四个重要的人物:维尔托夫、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和伊文思。

维尔托夫是苏联的纪录电影大师。他早年是位未来派的音乐家,后来参加过苏联最早的新闻片的剪辑工作。他是苏联“电影眼睛派”的主帅,主张电影必须忠实地摄录生活,尤其是要善于摄录不被拍摄对象觉察的“生活即景”。他拍摄的主要纪录片有《前进吧,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顿巴斯交响曲》和《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等。

维尔托夫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苏联电影奠定了基础,对西方纪录电影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种名之为“剪辑片”的新样式,即以自己的统一意图去选择和组织零散的历史镜头而构成的一种新影片。苏联女剪辑师苏勃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制作了《尼古拉二世的俄罗斯和列夫·托尔斯泰》、《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苏维埃国家》等早期的剪辑片。美国导演惠勒在二战后拍摄大型纪录片《他们为何而战》的过程中,也参考了维尔托夫的剪辑方式。

美国的弗拉哈迪也是纪实性电影的奠基者。他于1920年至1922年拍摄的关于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劳动以及他们与大自然艰苦斗争的影片《纳努克》,在世界各国受到欢迎。他敢于突破陈规,在北极特殊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为了方便摄录,大胆使用了“新闻排演”的新法,即把实有的某些场景严格按原来的实况去“搬演”。此外,他还突破了短镜头的限制,在猎捕海象这一著名场面中运用了长短镜头,成为了经典性的镜头。

在维尔托夫和弗拉哈迪的影响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以格里尔逊为首的著名的“英国纪录电影学派”。格里尔逊1929年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漂网渔船》就是这样的产物。之后,他与弗拉哈迪合拍了《工业的英国》,着重表现英国各工厂的情况;与安斯梯合拍了《格兰东号拖船》,真实地反映海员的日常生活及艰苦劳动。这些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影片,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纪录电影学派。英国青年电影工作者拍摄的《夜邮》、《锡兰之歌》、《丰富的粮食》、《房屋问题》、《伦敦人》和《国民的健康》等影片,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劳动者身上,真实地反映了英国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