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德国通史
5494500000030

第30章 改革时代:民族统一运动的初霞(1)

激情燃烧,人民站起来了。……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感情,一种仇恨和一种爱,去拯救祖国,去解放德意志兰。——E.M.阿恩特

政治上分裂的德意志帝国不可能有全德范围的改革,有的只是各邦国性质的改革。18世纪中叶出现的普鲁士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开明君主专制改革和奥地利女君主玛丽泰莱西娅的开明君主专制改革,都是在当时启蒙运动影响下开展的,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19世纪初出现的普鲁士改革和“第三德意志兰”的改革以及一定程度的奥地利改革,都是在拿破仑战争的直接打击下开展的,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和民族意义。正是在这些改革的基础上,德意志各邦之间的民族意识增强了,“德意志祖国”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从而绽出了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的初霞。

一、奥地利玛丽泰蕾西娅—约瑟夫改革

奥地利邦在德意志帝国内本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由于哈布斯堡家族长期据有帝国皇帝称号本应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意义,却由于过分重视家族利益而失去,奥地利实际上只是一名帝国的诸侯,奥地利统治者中长期流传的“一统性”和“大一统主义”(UniversalundUniversalismus),也不具有“国家统一”或“民族统一”的意义。

到18世纪中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依然具有三种身份:一是奥地利大公国,指的是德意志奥地利本土,二是哈布斯堡君主国,指的是哈布斯堡家族世袭领地,包括上、下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捷克)及奥属尼德兰等,三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种非常奇突的“三合一”组合体,内中真正的“实体”单位是哈布斯堡君主国。这种组合体如同一个小型的国际联盟,它的形成主要不是靠军事征服,而是通过君主所颁谕令以及行使继承权和联姻来实现的。从民族成分来讲,君主国境内居民有德意志人、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波希米亚人、克罗地亚人、意大利人和匈牙利人,他们各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语言各异;在宗教信仰上有天主教徒,路德新教徒,喀尔文新教徒,犹太教徒和少数穆斯林;地域上呈现一种分散的、犬牙交错的状态,只有奥、匈、捷逐渐联成一片,南尼德兰则远离奥地利,中间被敌对的法国和德意志各诸侯邦拦断,意大利半岛上的奥属领地彼此分离,鞭长莫及;而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各世袭领地之间相差悬殊,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较快发展到落后的农奴制的统治均有。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君主国,要想有很强的内聚力,建立一种稳固有力的统治秩序,确实非常困难。从莱奥波德一世(Leopold Ⅰ,1657—1705在位)以来,诸哈布斯堡君主国首脑都几乎把全副精力都放在经营自己的世袭领地上(而不是德意志兰),并试图建立一种“中央集权”的统治,但都没有成功。话虽如此说,但哈布斯堡君主国毕竟并未解体,而且相当稳定地存留下来,即便1740年引发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也未使哈布斯堡君主国垮台,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东欧和中欧各民族在面临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不断的入侵面前,奥地利是作为抵抗土耳其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出现的,匈牙利人、捷克人和其他一些东欧民族宁可团结在哈布斯堡家族周围,受其“保护”,共抗土耳其人的威胁;另一个原因是奥地利君主大多对属下其他民族(特别对匈牙利人)采取一种怀柔政策,尤其对其上层笼络有加,冲突虽然在所难免,但都不致危及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存在。

23岁继位的貌似柔弱的女王玛丽泰蕾西娅(Maria Theresia,1717—1780)堪称奥地利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她受到早期启蒙思潮的影响,认定奥地利衰弱的原因在于缺少中央集权;她也受到“大一统”思潮之影响,认定奥地利必须是“德意志的”,并充当德意志帝国的领导。她受命于危难之际,陷入断断续续长达十六年的战争,但她以其坚韧毅力和明智决策,成功地进行了“仿普鲁士”的开明专制改革,把古老的哈布斯堡君主国变成一个拥有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组成一个远较以往统一的整体。她还尽力为她的夫婿弗朗茨斯特凡大公争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尊号,她亲自致信一些德意志选侯,说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祖国的安宁与昌盛”,为了“祖国的福祉”。她把德意志兰称为“祖国”,表明她看重分裂国家的整体利益。1745年,玛丽泰蕾西娅把皇帝加冕仪式安排在帝国自由市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自己却以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以及奥地利大公的身份出席。她既是女王,又成了不加冕的皇后,她的丈夫既是德意志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Franz Ⅰ,1745—1765在位),又是女王的臣属,这是哈布斯堡家族男性绝嗣后的一种奇妙安排。她以一种坚强、正直、善良和宽容的形象留在奥地利人民的记忆里。

玛丽泰蕾西娅的改革通常以为是从1760年开始的。这以前的一切可看成是为了立定足跟的调整。由于参加改革领导的有女王长子约瑟夫和首相考尼茨(WenzelAntonKaunitz,1711—1794),所以改革又被称为玛丽泰莱西娅—约瑟夫改革。出生于1741年的约瑟夫自小就被培养为王室接班人,同时又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4岁就顺利通过天赋人权和民法的考试,成为启蒙运动的拥护者。18岁参与国政,开始用一种批判精神来对待陈腐的传统和旧制度。约瑟夫由于很少具有正统的宗教思想以及对弗里德里希大王的钦佩而使其母深感不安,而约瑟夫“激进”的改革观点经常会同其母“稳健”的改革措施发生碰撞。1764年初,23岁的约瑟夫被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为“罗马国王”,而“罗马国王”就是皇帝的既定继承人,一年后父皇去世,约瑟夫即皇帝位,是为约瑟夫二世(JosephⅡ,1765—1790在位)。从这个时候起,奥地利在德意志诸邦中的政治影响大为增强。但奥地利内部的改革基本上还是按女王的“稳健”方针行事,直到1780年女王去世。

玛丽泰蕾西娅改革的核心是加强中央权力,恢复奥地利在德意志帝国的领导地位和在国际上的强国地位。女王力图确立一种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启蒙专制主义的统治,其内涵就是集中权力于君主,通过君主实现国家统一;清除贵族政治,对农奴制经济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一句话就是利用政府力量推动国家走向富强。但是女王深知,哈布斯堡君主国富强的根本障碍,一个是存在多民族的矛盾,另一个是封建贵族政治及其基础农奴制的强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缓慢,因此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防止带来社会的大动荡,“稳定尤为重要”。因此女王的改革特别依仗“均势大师”、首相考尼茨主张在保持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均势和内部各等级之间的均势前提下,和平地达到目的。国家管理体制改革1760年后进一步健全,主要是削减了各直属邦领的分治大权,集中军政外交大权。女王实行财政和行政管理分开,设立宫廷财务处和宫廷审计处,分别主管王室财政和国家财政,行政则归属于奥地利暨波希米亚联合宫廷事务部,中央形成各专门化的行政机构。1761年在中央各部之上成立了六人组成的枢密院,直接对女王提出建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中央机构的权力还不断向各直属邦领渗透,从波希米亚到摩尔多瓦和匈牙利,与此相应女王在政治上对其上层加官晋爵,任命为宫廷顾问和将军,却不授以实权。1763年开始财政改革,取消贵族和教会的不纳税特权,连匈牙利贵族的特殊免税制也被废除,解缓了平民市民层的反抗。军事改革进一步深入,设立宫廷军事委员会加强对军队的集中领导,由贵族统兵和世袭担任各级军官的制度被彻底打破,国家向各领主分摊“军税”,统一征兵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种军官学校和玛丽泰蕾西娅军事学院相继建立起来。1762年除了尼德兰、匈牙利及意大利一些领地外,其他各邦领都实行了兵役法,使兵源得到保证。到1769年奥地利已拥有20万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的军队。在这个基础上女王参加了1772年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扩张活动,“继承”了加里西亚(1772)和布哥维纳(1774)。司法改革是为了削弱地方和贵族的特权。1766年奥地利制定了新的民法和刑法,规定凡违法者不论贵族、平民,一律惩办。十年后女王颁布的《玛丽泰蕾西娅法典》,明确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废除刑讯,减少死刑种类。经济领域的改革,主要是使重商主义政策系统化,增强国家引导国民经济的能力。1762年哈布斯堡君主国成立了由女王直接领导的“王室贸易委员会”,实施有利于工商业发展、商品自由流通和统一货币政策,政府岁入从60年代初的3600万古尔登(一种金币)增加到70年代末的5600万古尔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最为显著。教会控制学校的传统被打破,创设了平民教育和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到1780年已拥有500所国民教育学校),创立各类专科院校和大学以及科学院与部属研究机构,使维也纳不仅成为世界音乐之都,而且也成为国际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只有在涉及奥地利的基本社会问题:土地问题和农奴制问题时,女王的改革才显得踟躇不前。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涉哈布斯堡君主国全体贵族的生存利益,也关涉到女王君主政体的统治基础,女王在1771年和1775年两次颁布法令,宣布减少农民劳役地租和代役租的数额,这就激起贵族特别是匈牙利贵族的强烈抗阻,还引发了波希米亚广泛的农民起义。终女王一生,未能提出废除农奴制的土地改革,她只宣布了在哈布斯堡王室领地上取消农奴制。

1780年独立执政的约瑟夫二世,是较其母远为激进的重商主义改革派君主,他试图实行深入的改革,使封建的奥地利社会适应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新兴市民资产阶级对王权的反抗,防止革命的来临(所谓“约瑟夫主义”)。他即位后一年,即颁布《臣民特许令》,取消农奴人身依附关系。首先在波希米亚、摩尔多瓦、加里西亚,不久又在匈牙利、卡林提亚、斯提里亚等邦领废除农奴制,代之以“臣民关系”。所谓“臣民关系”,也就是土地继续由贵族地主占有,农民使用份地照付代役租,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取消,可以离开,可以结婚,可以从事其他行业,可以买卖财产。此外,约瑟夫二世又进一步限制贵族的特权,这使他在人民特别是农民中间大获人心。在经济政策方面,他成立皇家手工工场,减轻税收,建立自由港,奖励出口,促进外贸;实行关税保护;取消行会特权和其他垄断特许,受到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欢迎。这位自命为科学和艺术的保护者,一反其母的虔诚天主教立场,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力要求,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允许宗教活动自由。天主教会虽仍是官方教会,但不受罗马教廷指挥,而成为国家的工具。学校则完全脱离教会,由国家统一管理。在国家行政管理方面,他废除了各地的贵族咨询委员会,各级政府的首脑对其管辖区负全责;加强政纪,设立治安部作为国家监督的控制机构;规定德语为官方语言,担任官职者必须能说德语等。约瑟夫二世力图创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哈布斯堡君主国,但却损害了贵族的传统利益和非德意志民族的利益,当后者的不满强烈表露时,他不得不收回这些中央集权措施。约瑟夫二世不像其母专注于哈布斯堡家族利益,他还试图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对德意志兰的状况实行变更。他在德意志帝国中起初致力于同普鲁士妥协的政策,后来致力于加强皇帝的地位,企图建立一个由他领导的大一统的帝国,但遭到普俄法的反对而失败。

约瑟夫二世的改革,基本上仍属开明君主专制改革,但应当说已具有一定的资产阶级性质。虽然约瑟夫二世英年早逝(只活了49岁),他的激进的改革几乎完全被取消,这说明奥地利还缺乏一个推动现代改革的社会力量,但是奥地利社会性质的转变(一种相对低度与缓慢的转变)却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