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河南河北行知书
5504200000012

第12章 豫东地区(3)

酷驴提示

门票:5元

开放时间7:00~19:00,可乘15路公共汽车到达。

朱仙镇

朱仙镇故事

朱仙镇位于开封城南20公里处。由于有贾鲁河穿镇而过,商船可经此水路转淮河远达扬州,故自唐宋以来,成为河南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和转运码头。朱仙镇也因此而迅速繁荣起来,成为繁华的商埠之地。到明末,朱仙镇已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并称为全国四大商埠重镇。明末清初,更是朱仙镇最繁荣鼎盛时期,据记载,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商户有4万余户,人口达20多万。乾隆后期,因黄河水患,镇屡遭水害而变得萧条,加上多年的战乱,故朱仙镇大不如前。如今它仅仅是河南省一个不起眼的普通小镇。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历史上的朱仙镇,不仅是商业重镇,也是有名的古战场。当年,宋朝民族英雄岳飞以五百精骑大破十万金兵的激烈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率百万农民起义军第三次进攻开封时,就在这里歼灭了明朝的了启睿、左良玉的军队20万人马,获大胜。现存的岳飞庙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朱仙镇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有待你去聆听、发掘。

朱仙镇人文

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研究和论述我国的版画艺术不止一次地赞美朱仙镇木版年画。

称赞其为“富有民族色彩之制作”。

全国享有盛名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就发源于此。它产生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据县志记载,明代时期生产年画的作坊,最多时达300余家,每年行销全国的年画多达300万张。年画的种类繁多,有门画、灶画、中堂、桌裙、门头、影壁、斗方、对联等。内容涵盖有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等,如长坂坡、铜锤换御带、撞山、岳飞大破金兀术、祭塔、哪咤闹海、罗焕跪楼等。且技法独特,色彩艳丽而深沉、构图饱满而浑厚、用纸考究而经久耐晒。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研究和论述我国的版画艺术,不止一次地赞美朱仙镇木版年画,称赞其为“富有民族色彩之制作”。现北京、上海两地的鲁迅纪念馆中都珍藏有不少当年鲁迅先生研究过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新春对联也起源于朱仙镇。相传,北宋时期,宋军平蜀,后蜀主孟昶被俘,押至汴京。因孟昶是个才子,故受到优待,让他住在朱仙镇。新春佳节,孟昶看到新年贴的门神,就拿红绢在上面书了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门神两旁,从此,门神配上对联也就成为了一种时尚。此后,家家户户庆新春,总要请门神、贴春联,逐渐成为了一种风俗。孟昶终死于朱仙镇,并葬于朱仙镇东南十公里处,今仍有墓在。

走访木收年画之发祥地——朱仙镇

朱仙镇距开封38公里,那里有众所周知的岳飞庙,却少有人知它是木版年画及春联的发祥地。为了更近地感受民俗文化的气息,我把住宿地选在这个小镇上,而不是开封城里。

由于天色已黑,过往朱仙镇的公共班车已没有了。经过多次讨价还价,我们以30元的价格包了辆出租车由开封直奔朱仙镇。一路上司机很不解我们为何要夜宿此小镇,跟我们说卫生条件如何差,设施环境如何不好,幸好只是这些,起码治安还不错。他哪里知道我们的心思——全方位地了解此地,另外还能省点时间与金钱。

到了小镇,漆黑一片,原来是停电。依稀有几点灯火,原来是用发电机发电照明的饭馆。好心的司机把我们拉到全镇惟一的招待所——镇政府招待所。住房全在二楼,房价不贵,10元一个床位。屋里有两张不是很高档的席梦思床,一张充满裂纹的书桌和一把还算结实的椅子;不过书桌上放着一台只能收六个频道、让人找不到电源开关的彩色电视机,而且屋里还有暖气。要如厕就得到楼下用砖瓦搭的茅厕,有夜尿习惯的人可就惨咯。不过店家也有办法啊——给每个房间放个小盆,解决夜尿的问题。招待所旁边就是澡堂,花一元五角便可洗个很舒服的热水澡。澡堂里有池浴,也有淋浴,还有个蒸汽浴室。如果需要还有人为你搓背。想不到这小地方洗澡还能有如此享受。当然设施是不可与大城市或宾馆相比的。热水是用锅炉烧的,即使是停电,用发电机照明照样能洗澡。

安顿住下后,开始解决肚子问题。经介绍,就着电筒的光,我们摸黑来到公路旁的一家叫“二食堂”的饭店。店门很小,与我们的住家门口一般大小,但店外停着三四辆汽车,有小客车、吉普车、货车。走进店里,还真有不少人在就餐呢。

我们点了只清炖扒鸡,两个馒头。菜上来一看,馒头比手掌还大,那鸡就可爱了,两腿弯曲在胸前,双翅插入口中,头高高仰着,半个身子泡在清汤中,摆了个靓姿势。闻着鸡的香味,不禁口水涌出来,拿起筷子使劲往鸡上捅,原来那肉很酥,轻轻一撕就骨肉分离,入口皮是香脆的,肉很香嫩,味道清醇,连骨头都是酥软的,可以嚼碎。把鸡吃完,就着鸡汤啃了半个馒头就已经饱了,剩下的打包留作早餐。

食堂里有几个筲箕装着许多肉,颜色灰黑又透着点红,干干的。但许多食客走时都会带点走,还有人专门来买的。是什么?原来是腊兔肉。广东人都知道兔肉有补身牡腰的功效,这腊兔肉也一定很补。可这样的颜色会好吃吗?店家看我有疑问便撕了块肉给我尝,其味甘香,咸中带有点五香味,有牛肉干的柔韧,果然有特色。嚼着这味,再来两口冻啤酒那就爽咯……

清晨,我被一阵一阵的吆喝声叫醒。隔着窗户,看见有个妇女蹬着三轮车在街上边骑边吆喝。看不见她的脸,但那声音响亮、圆润。我想这么好的嗓音不去唱歌太可惜了。“卖馒头叻——又大又香的馒头叻——”这有节奏的声音为小镇艨胧、寂静的清晨带来一丝暖的气息。

等我洗漱完毕,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生命在于运动,洗漱要上下跑楼梯,此为人活着的“价值”也),那妇人依然嗓音未改的骑着车在吆喝。我真佩服她的活力与持久性。出于好奇,我站在招待所大门口等她过来看看长得怎样,是什么样的妇人可以拥有这甜美的声音和这么持久的耐力。

等了不大一会,她来了,在我跟前停下。只见她穿着厚厚的大衣,用围巾把头和脸都围起来了,只露一双眼睛。她下车,拉下围巾,露出红润的脸,问我要几个馒头,就在这时那声音又响起来了——“卖馒头叻——又大又香的馒头叻——”哦,原来是录音喇叭,难怪声音既响亮、圆润又好听且不变调。大科技有大用场,小科技也有小用场。

农村小镇上,清晨除了上学的孩子,没有几个人在行走。到九点多钟店铺才开门。大街上也开始热闹起来。下早课的孩子也回来了,下地干活的人也回来了,出门做买卖的人开始出发了。岳飞庙附近的集市也热闹起来。卖肉的、卖小吃的、卖水果的,把道路两旁都挤满了。

我为寻访年画作坊,到处打听,不少热心人为我指路。当寻问到打铁铺的铁匠时,他马上放下手中的活,披上大衣就要领我去,让我实在过意不去。走过几条街,他把我领到买年画的市场,让他们帮忙。尽管他没有领我到要去的地方,我还是很感谢那股热心劲。

经许多热心人的帮助,很快就找到要找的地方——木版年画作坊。它在关帝庙里,左厢房是本版年画的介绍,右厢房是木版年画作品展览,如果你看上了还可以买回家收藏或赠送亲朋。这绝对是手工制品,而且数量不多,价格要比其他地方的实在。像福寿满堂、八仙贺岁、教子成名等卷轴画确实是送礼的佳品。有些年画的题材颇像现在儿童收集的卡纸。带卷轴的一般在20~60元之问,线装的如报纸整版大小的50页年画册也只售150元。如此包装的画册在天津要卖600元以上。

不是学历史和美学的我,在这里也上了一堂美学与历史课,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久远,民间艺术的博大。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以神像画最为著名。它继承和发扬了汉唐壁画的艺术,开创木版套色制作年画技术。初期只作为宫廷用品,到北宋时期,已发展到在市井销售。到明清时期最为鼎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胶版印刷的出现,木版年画也就成为了工艺美术品,而不再是人们的消费品。

交通从开封到尉氏县、许昌的客运班车都途经朱仙镇,每15分钟一班;从开封到朱仙镇的客运中巴每30分钟一班,票价2元。建议有能到朱仙镇的车就上,节省等车时间(在乘客少时可带辆自行车上车,自行车加收一元);出租车可议价,开价不高,杀三分之一价基本可成交;中巴行车约30分钟,出租车约20分钟。

住宿镇上只有一家招待所,淡季10元/床,旺季15元/床;有洁癖的人士最好带个睡袋出行或另择开封城里的宾馆。

澡堂是不限洗澡时间的;由于是承包的也没有下班时间,只要有人洗就营业,花一元就有一次性洗发水、沐浴液用;拖鞋有的是,是否卫生不清楚,建议还是用自己的放心;澡堂内有储物柜,可存放衣物,你若备有小锁就大有用武之地。贵重物品及证件自己收好;澡堂内有床,可供搓背用,但要收费。

饮食清炖扒鸡15元/只;馒头0.25元/个;面汤1元/大碗,炒青菜4元/碟;肉饺5元/斤;腊兔肉18元/斤;早上7点供应早餐,晚上12点收市;喜好清真食物的,可选择旁边的清真馆,那里的烩羊肉面最好吃,3元/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