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病房里的感动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在当地做了简单的固定包扎后被连夜送到了市医院,留下来陪着她的是她的母亲。
大概因为是夜里,医院又没有空床,孩子就躺在担架上放在病房冰冷的地板上。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着孩子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竟然挂着慈爱的笑,好像很轻松的样子。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
孩子没有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睑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它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妈妈,它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给我买最大的蛋糕?”
“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讲下去,她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
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点点头。病房却是出奇的安静,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睡了。那时已经是夜里11多了。
“让妈妈陪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妈妈的手,可是眼泪还是不停地流。
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睛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
凌晨3点的时候,孩子就从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母亲忽然没了语言,她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地叫着:“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齐说。他们竟是醒着的。
母亲看着孩子的脸,说:“想哭就哭吧,好孩子。”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
她的小脸像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了孩子的跟前,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
说着眼泪滚落在孩子的睑上。孩子吃惊地看着她,然后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擦阿姨脸上的泪,那女人更止不住地哭泣起来:“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有一个称职的母亲才会有这样优秀的孩子。
(张燕梅)
愿生命恬淡如湖水
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睿智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
由于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将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糟了。现代医学称之为“目的颤抖”。
太想纫好针的手在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在颤抖。华伦达原本有着一双在钢索上如履平地的脚,但是,过分求胜之心硬是使这双脚失去了平衡,那著名的“华伦达心态”以华伦达的失足殒命而被赋予了一种沉重的内涵。
人生岂能无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领着你前行的,如果将目的做成沙袋捆缚在身上,每前进一步,巨大的压力与莫名的恐惧就赶来羁绊你的手脚,那么,你将如何去约见那个成功的自我?
“目的颤抖”是因为心在颤抖。心台太低,远处的胜景便不幸为荒草杂树所遮蔽,平庸的眼,注定无福饱览那绝世的秀色;太在乎了,太看重了,结果,恐惧蛀蚀了勇敢,失败吞噬了成功。
“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张丽钧)
并非所有人都为金牌奔跑
不论在哪种生存环境下,都“努力地活着”,使自己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男子马拉松竞赛中跑在最后一名的是来自阿富汗的高中生。他显然不是同场竞技者的对手,可他还是一步步地跟上,成了赛场上受人关注的人物。他对着记者递过来的话筒说:“我的目的不在于拿第一或第二,而只是为了能在亚特兰大参赛。我在途中从没有想过放弃,我只是想让世人知道,我们也在努力地活着!”
这场竞赛的金牌得主是谁我忘了,但这个执著的中学生却让我深深折服。
因为我知道在阿富汗,无休无止的战乱折磨着人们,以至让外人怀疑他们生活下去还有什么奔头。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个中学生在富得流油的美国亚特兰大,向所有人宣布:“我们也在努力地活着!”虽说他无缘登上冠军的宝座,但他却把自己所能拥有的那份生活演绎到极致,赢得人们的敬意。在他平实的话语里,包藏着让我们深思的哲理。
我们总是把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言。的确,这个信条在一定情况下对人是起着鼓舞作用,可是能成为将军或名人名家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因为自身的原因或客观环境的因素只能平凡地活着。
有一种人生,精彩之处恰恰是不为“金牌”而执著地奔跑,就像那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学生。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的确“技不如人”,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论在哪种生存环境下,都“努力地活着”,使自己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那么在跑到人生终点时,即使我们没有摘取到“金牌”和桂冠,我们的生命同样会获得一份丰盈与元憾。
(林润翰)
良好人生
当一个人的事业、爱情、品行、心境乃至体格都能达到良好时,谁说那人生不够优秀?
有一位同事美丽而文静,说话语速总是慢慢的,音量总是小小的,但很能说到人的心底里去,你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被她看穿的。
她的业绩说不上骄人,但也无可挑剔;她嫁了相爱的普通人,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她不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双休日一家三口就去游玩;她每天都要午睡,每天都做健美操,生活很有规律;她从不嫉妒荣誉加身的同事也从不鄙视薄偶犯错误的同事,只对势利小人冷眼旁观,却也不恼。她觉得他们不会有好的心态与好的结局。她心明如镜绝顶聪明,与周围一些拼尽全力却活得七上八下不尽如人意的人相比,我觉得她的人生本来还可以更为出彩,而她没有去做。
有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两两相对。她说起她父亲的一句话奠定了她的人生。读初中时她体质弱,任何体育活动都没法参加,学习又非常争胜好强。偶尔有一门功课得不到第一就会难过就会自责。父亲说:以你的条件,你不必追求优秀,但你可以做到良好。她听父亲的话,比较轻松地将每门功课都保持了良好,同时她的体质也恢复到了良好的状态。高中毕业她给自己的定位是考上一所普通大学。压力不重反而发挥良好,她轻松地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时她那专业人才极紧俏,重点大学毕业生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工作,她却选择了中等城市的专业对口单位,她只求离父亲近些,可以相互照料。她娓娓地讲述着这些,就如她不急不躁地构筑她的良好人生。
良好的人生肯定不被小说家与剧作家看好,因为良好人生不能构成他们的创作素材,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事业有成而家庭破裂,辉煌的阴影里藏匿着堕落,幸福来临却紧随着死神——有一项优秀就总有一项不及格。
生活何尝不是同样的乖戾,倘若某人的某个单项特别优秀,他人生的另一重要项目,缺憾往往也特别的大。或者是,正因有无可弥补的缺憾,才发愤地去追求优秀。
所以良好人生的境界实在已经至高。当一个人的事业、爱情、品行、心境乃至体格都能达到良好时,谁说那人生不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