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5513000000055

第55章 经世致用,由虚致实(13)

关于科学研究应取的态度,他主张“中西两法权衡归一”。具体说:“存古法以溯其源,秉新制以究其变,各取所长,以裨益民生。”当时传人中国的西学,往往和神学掺杂在一起,戴震强调要对之加以鉴别。例如对西人邓玉函《奇器图说》一书,他认为,书中所载皆裨益民生之具,其法至便而其用至博,其制器之巧实为甲于古今。惟其第一卷之首有表性言解、来德言解二篇,俱极夸其法之神妙,大都荒诞恣肆,不足究诘。又如对利玛窦《天问略》一书,他认为“皆具有图说,指证详明,其考验天象则实较古法为善。惟其序言舍其本术而盛称天主之功,欲借推测之有验以证天主堂之不诬,用意极为诡谲。宜取其精密有据之术,而废其荒诞售欺之说,削去原序以免荧听。”

关于中西比较方面,他认为,“中土测天用勾股,今西人易名三角、八线,其三角即勾股,八线即缀术。然而三角之法穷,必以勾股御之;用之勾股者,法之尽备,名之至当也。”同时,他还认为《周髀算经》“足以存古法之意,开西法之源。”总的倾向是以中学为主而兼收西学。在具体研究中,他更重视山川地理和农田水利问题,因为这些东西更切民用。他纂修《直隶河渠书》,实地考察了二十多条有关的水系,并广泛走访老农,与他们一起劳动,以成此“有用之书”。

总之,戴震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当时一大批同类儒士中的一个典型。于此可见儒教气学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

气学的历史地位

同对待心学一样,许多学者把气学也归人理学的范围。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也是不符合儒学的历史实际的。儒家气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与韩愈同时的柳宗元。柳宗元虽然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同为复兴儒学的著名人物,但他们的儒学思想一开始就存在着分歧。虽然柳宗元为宋明新儒学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程朱学派一直对他持否定态度,这主要是一个派别问题。王安石的思想也对气学的形成有所贡献,而他也一直是程朱等理学家批判的主要对象。张载的本体论和宇宙论皆为极重要的气学思想,但他的整个儒学性格是属于理学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思想,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的思想,民胞物与和仁孝之理的思想,以及阴阳五行的思想等,都是极为典型的理学思想。张载和二程一样,是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张载可谓两宋最富独创性、且最广大精微的思想家,程朱等理学家吸取和发展了他思想中的理学部分,从而使他成为理学的奠基者;王廷相和王夫之吸收和发展了他思想中的气学成分,他似乎又成了气学奠基者。但是,我们认为,程朱对张载的继承和发扬毕竟较为全面且符合理学的性格,而王廷相和王夫之只是对张载思想中符合气学精神部分的片面发展。张载对气学有很大贡献,但他在本质上属于理学范畴。

罗钦顺的思想间于理学和气学之间,王廷相则是气学的真正奠基者。

气学的根本特征是反对超验的理本体、心本体和气本体,否定有超感官的德性之知,主张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上讨论问题,强调从后天经验的角度研究认识问题。强调现实感性,拒斥形而上学、经验主义的治学方法,可以说是气学的基本精神。张载的太虚之气属于形而上的超验层次,朱熹用“理”取代了太虚之气的本体地位,而把“气”降低到形而下的器物层面。

在理学家看来,只有理才是神圣的绝对本体,而气则只是理的工具,只具有质料的意义。明清气学是把理学家降低了的气作为本体的,而并不是以张载的超验的“神气”为本体的。在气学思潮的影响下,明清时期的传统学术取得了许多很实在的成果,如古籍整理的成果,科学技术的成果、语言文字学的成果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等等。因此,有人又把明清之际的学术称为实学。

在传统儒学中,只有气学在哲学性格上具有与西方近代唯物主义相类似的性质。儒家气学本身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物,它的学术性格极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市民阶层的务实精神在学术上的反映。气学极力贬低理学和心学的价值,说它们是空虚无用之学,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以唯物史观的眼光看,理学和心学在它们的时代同样是很实际的学问,理学可谓宋元时代的实学,心学则可谓明代的实学,它们都在各自的时代做出了最实际的贡献,今天的学者不应该重弹气学的老调。

心学的最大优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有利于打破偶象,有利于冲决罗网,有利于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但是,思想解放只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目的,所以心学作为一种儒学思潮不可能长久。人们的思想智慧和创造精神一旦从理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便要去创造新的奇迹。

所以,当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的时候,王廷相也为气学奠了基。当初朱熹集理学大成的时候,陆九渊为心学奠了基;后来当乾嘉汉学极盛的时候,又产生了晚清今文学。宋元以后的儒学发展,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充满了内在的张力和生机。若不是两次民族融合的沉重代价和理学的死灰复燃,中国儒家和中国历史的发展绝不会是后来所表现的那样。凡是对传统文化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人,往往也是一些心浮气躁、不愿意对民族文化作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真研究的人。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必须用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

明清气学由王廷相奠其基,经黄宗羲和方以智而益恢宏。王夫之一生刻苦自厉,以气学思想遍注群经,确实有“开六经之生面”的功劳。王夫之极富哲学思维,他的学说充满着辩证唯物的理性精神,可谓气学的集大成者。但是,由于满清的野蛮政治和文化专制主义,王夫之的思想在当时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影响。直到三百年后满清王朝的封建大厦将倾之时,王夫之的气学思想才受到新启蒙思想家的重视和发挥,对推进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儒家气学的真正脊梁是颜李学派,这个学派后来受到梁启超的高度赞扬,它的健动性格和实践精神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颜元曾给理学家和心学家“画”过像,在他的笔下,程朱和陆王皆与孔子极不肖,而他自己则以孔子的真道统自居。平心而论,颜李学派的精神更符合孔子的性格。孔子不仅是理论家,他更是一位实践家。但是,颜李学派同样未能产生应有的影响,李塨后来不得不走向考据一途。戴震以严格的考据方法治气学,真可谓“戴着镣铐跳舞”,然而,他也未能产生应有的影响。儒家气学可谓实足的民间学派,但这更符合先秦儒家的原义,因而亦可谓旧儒学中最具进步性的一个形态。

正是气学的经验理性和求实精神,充当了中国儒家接纳西学和走向近代的重要桥梁。如果没有儒家气学的理论创造为铺垫,很难想像中国人会较快地接受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虽然是舶来品,但它也是中国儒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文化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一途,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