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5513400000028

第28章 北京一东胜一山丹一哈密(2)

田地的尽头是山,黄色的山崖上嵌着红色的大佛寺,寺前是金沙村,穿村而过,刚收获的苏子香弥散在空气中。大佛寺的围墙外,还有两座佛阁和一座山门似的建筑,都是新建的吧,但是显得并不新,还有新铸的大钟,已经是风雨沧桑模样了。山顶盘旋着悠闲的野鸽子。远远的,一个老僧向我们走来:

“你们是哪里来的?”

“我们从固原来。”这是我的一贯伎俩。

“你们家里是哪里的么?”原来很精的,他竞穿了一双爱世克斯的高帮鞋,和灰蓝色的短僧衣还挺相配。

“北京来的。”只好从实招来。

“你们是学生吗?”

“是的是的。”就坡下驴,万一要门票可以……

“你是外国人吧。”

“不是,不是。”这下可遭了,当成老外对待该多冤呢。

“这是什么?”指指我的相机。

“女娃娃拿这个不好,给我,看我能不能用。哈哈哈哈。”

正想该如何对付他呢,他已经走开了。

“给您照一张吧。”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不要,不要。,哈哈哈哈。”爱逗的老僧走远了。

没有门票。

空山不见人,也无人语声。一条台阶通向寺后山顶,旁边就是用著名的固沙法抑制住的沙坡。用稻草作成网格,再在其中种草,这好象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低成本固沙方法。山并不高,是呈横亘的坝子状的山型,由于远远的看见了山上断续的长城和烽火台的遗址,所以一心想靠近去看个究竟。山顶到了,原来后面是继续绵延向北的荒山,高度都差不多,有一些深浅不一的沟壑。一座废弃的烽火台,只剩土堆,周围散落着瓦器的残片。长城向北边和西边辗转而去,在山脊和荒原上留下曲折有力的笔触。山坡上散落一些民坟,都是乱石堆的坟茔。还有一些治沙留下的工程,草网格里种植了一些灌木,土地还是半沙化的。地上好象单车辙的小沟,原来是泻洪的“水利工程”,想来这里虽然雨水不多,可是一旦下雨,土地的涵水能力差,山洪很容易产生。适当的疏导是必然的。

不远处的戈壁滩渐渐变成了沙漠,在美丽的阳光下,沙丘呈现出介于粉红和那不勒斯黄之间的暧昧的颜色,迷人至极。天至蓝至纯,沙丘上布满各样的足迹,就象细针在绸缎上绣出的花边。沙子细极了,象面粉一般细,和海边的沙滩完全不同。沙丘总能让人联想到人体的曲线,可能是太柔软的缘故吧,坐落在沙漠中的烽火台遗址也并不显得孤寂,坐在沙丘上,遥望不远处的黄河,两岸布满农田,母亲河滋养了多少华夏的儿女呀。

没有拾到想往中的沙漠玛瑙,因为沙漠太小了吧,不过头发在沙漠“做诗”后,偶然拾得遗珠一枚,比弹球略小,通体透明,表面变幻不定的绿色光泽似有似无,内中还有一根头发似的东西,显得十分神秘。我们称之为夜明珠,如获至宝,妥善收藏,待回京后请专家鉴定。

下山路上遇到无数蜥蜴和两只野兔,还有无数蚂蚱,惹的头发象猎犬般发足追逐,我则劝他立地成佛,不要杀生。下山来到寺中,老僧已经回寺,我登上后面的大佛楼,寺中的建筑上有不少造型富有特色的砖雕和琉璃,为以往所未尝见。头发在廊下和老僧谈心,两个人闲闲地抽头发带来的三五烟。原来这寺始建于唐,后面的佛楼中有石窟,可是已经坍塌了,所以禁足。而山上的长城是秦代的,历经千年,屹立不倒。后山的沙漠近两年被治住了,不然,连这庙也给吞了。原来如此。

老僧的师傅在新疆,自己也到北京广济寺呆过一个月,有三五个同伴一起出家在此。

佛楼上传来鹞子的呜叫声,几只鹞鹰盘旋空中,可能附近有他们的窝吧。山下古寺,何其清净,何其闲雅,一只微型蛤蟆从石阶下爬过,头发说待将来看破红尘之时,也来此出家。这话音就象阳光下的一阵暖风,悠悠荡去,还未曾捕捉到一丝踪影,就已无影无踪。

仍然是3年前的路,通往石空寺的路口还修筑了牌楼,物是人非,头发不知在做什么,那老僧还在寺中吗?

中午的阳光让人疲倦,石空一晃而过,转眼就来到中卫,我们在中卫的高庙边吃面,算是看过高庙了。风声要了削面,上来一份9寸盘的,把风声吓了一跳,连说:太多了,要小份的。回族大妈说这就是小份。等我的青拌面上来,一点不夸张地说,比风声的盘子还大两圈,上面还有各色蔬菜和羊肉,我完全崩溃了,说:不带这样的。大笑后努力进食,还要了一种叫做沙葱的凉拌菜,碧绿的,象整齐的一绺绺秀发,味道也很好,没有葱的怪味。最终只是把菜消灭掉,筋斗好吃的面条怎么也得剩了,不由得人不称赞西北的面食工夫到家。饭店的人们都坐在边上看我们,大妈说风声象个宁夏人,而我不象,我说是因为风声的毛眼眼象回族人的样子,一个小伙计一会来我们桌上取餐巾纸,一会又来倒茶,总共四五次,我戏说是借口来多看风声几眼的。

经过了沙坡头,沿途目睹人与沙的寸土之争,那真是生死之争啊!在乌鞘岭下又遇见了一群漂亮的骆驼,深棕色的毛皮,有点调皮的善良的样子,非常讨人喜欢。

从土门竟然有到武威的高速,进高速口见到对面山上有一座嵌在荒山的怀抱中的寺庙,一进进的院落,因为山势的陡峭而完全呈现眼前,非常奇异,如同仙山,可惜天色暗了,没能留下影像。

到达武威夜幕已经降临,发现这里往西还有断断续续的高速路,既然感觉得不太累,也想多赶点路,就没有停留,继续奔袭。活着在短信里很关切,要我们别逞能,但是我状态很好,用风声的话说是扎了吗啡针了,风声虽然也替我担心,但终究没有反对,由着我的性儿继续狂奔下去。我们在国道上盘桓了半天终于找到高速人口,一路狂奔到高速的尽头一一山丹。

人住山丹宾馆,110元包早餐,感觉不如昨天的房子新和干净,但是房间大些,院子的环境也很好很安静。

把在109国道1000公里处里程碑的片片贴到切队的坛子里时已是午夜,这一天的收获很大,把昨天损失的里程抢回来了一些。

我终于知道了,自己也能够日行千里。

简单功略:

山丹名胜简介:山丹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永昌,南接青海,西连民乐张掖,北靠内蒙。自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山丹便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一站。从西汉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历代皇家在此屯兵养马。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在焉支山下借鉴西域27国使节,使得山丹从此名声大振。李白,王维等诗人叶曾留下赞美山丹的名篇。20世纪40年代,新西兰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把培黎工艺校迁至山丹,并在这里生活了10年之久,解放后,山丹的交通设施日渐发达,经济建设也加快了脚步。

山丹有丰厚的古代文化旅游内容

大佛寺:位于山丹县城外5公里,始建于北魏,重建于唐代,明代两次维修。大佛阁以山而起,内有泥塑佛像高13丈,据说是国内最大的室内坐佛,主寺“文革”时被毁,现正在修复。

山丹军马场: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大马场,自西汉以来,历代皇家皆有在此养马,这里与雪山水库,松山峡谷,水草丰美,骏马奔驰。已经成为有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古长城遗址:山丹境内现存的汉、明长城被专家称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其中著名的为金山子长城,就在从永昌到山丹的公路边。

焉支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原始森林封护区,獾、獐、鹿、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有不是黄山胜似黄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好地方。当年匈奴人有诗说:”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指的就是这里。

3天,出发3天后,我就到达新疆境内了!

经过了昨天的15个小时,1100公里的奔袭,今天的900公里,似乎已经不在话下。

驶出山丹,就看见了去大佛寺的路标,山丹其实有不少可以玩的地方,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新疆,新疆!

路边大片的金盏花和江西腊在怒放,把少许阴沉的天点缀得分外灿烂,远方的尘雾中,祁连山的雪峰默默相伴,笔直的戈壁大路,一直通向天边。

张掖、酒泉、嘉峪关、星星峡,这些丝路上的明珠,被我们在一天之内串成项链,我们穿过了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境内。

逼近星星峡一带是黑色的山脉群,褶皱的不高的山脉,坚强而壮阔,山峡岩壁上有很多车号人名和日期,不知道是否到此一游之意。

到达星星峡已是黄昏时分,传说中的星星峡并不险恶,与云贵川相比,西部的山更加平缓伸展,但是在夕阳下的星星峡果然与众不同,荒凉如同火星或者月球,就看覆盖在表面的石砾是什么颜色了,有时崇山峻岭就在眼前,一直铺陈到天边,密密麻麻的褶皱如同揉皱了麻布。

这里是完全没有任何希望的不毛之地,完全没有人烟的地方,宽阔的大地没有尽头,和西藏的景观有相似也有很大不同。天和地一样大,地和天一样宽。

过了星星峡,即进入新疆境内,道路是一条笔直伸向太阳的戈壁之路,这里是一条长达百多公里的难以察觉的下坡路,车速不经意间就能到达140以上,曾经听警察西部大追击节目里介绍过,因此格外小心,不敢半点懈怠,疲倦袭来,夕阳直射眼眸,只能坚持着坚持着。

终于在一段夜路之后,黑暗中看见堆在路边的哈密瓜,哈密到了!

简单功略:

哈密名胜简介:

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自古有‘西域咽喉,中华拱卫”之誉。哈密地区被东天山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就哈密市本身而言,市内和周边的名胜风景如下:哈密王陵:又叫回王墓。实际上是第七代回王和第八代回王及其王妃和勋戚陵。王陵内有艾提尕尔清真寺,可同时容纳5000人礼拜。

盖斯墓:位于哈密市西南,又口U圣人墓,绿拱拜,是伊斯兰传教土盖斯的陵墓。

五堡魔鬼城:魔鬼城是当地对雅:丹地貌的称呼,五堡魔鬼城位于哈密五堡乡西南26公里,距市区100公里,规模很大,据说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