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5514200000023

第23章 中国军事史(3)

十一月,攻打东都洛阳,唐东都留守刘允章被迫投降。起义军由洛阳西进,兵指长安东大门潼关。唐僖宗一面调集京城禁军和关内节度使之兵拒守潼关,一面准备逃往四川,伺机再起。十二月,黄巢亲率大军攻关,唐军闻风丧胆,唐将齐克让、张承范只身逃亡。唐僖宗仓皇逃往四川。起义军攻克了唐朝政治军事中心长安。黄巢在长安建立了大齐农民政权,镇压官僚贵族,巩固政权。

逃到四川的唐僖宗纠集各地残余势力,筹划向起义军反扑,任命郑畋进攻起义军,一度攻入长安,但随即被大齐军打退,义军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僖宗又任命王铎率军包围长安,并勾结沙陀贵族李克用,向起义军反扑。黄巢率军抵抗,但在关键时刻大齐大将朱温叛变投唐,严重削弱了义军力量。在唐军和沙陀军队联合进攻下,起义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长安,经河南进入山东。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六月,黄巢在莱芜与唐将时溥决战,不幸壮烈牺牲,轰轰烈烈的唐末农民战争结束了。

11.精忠报国:岳家军抗金

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攻陷宋都开封,把宋朝的皇帝俘虏而去。

1127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皇帝位,称宋高宗,后在临安(浙江杭州)建了都城。历史上称为南宋。

宋朝的一个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金军第一次进攻南宋回撤时就在建康遭受过岳飞军队的沉重打击。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从鄂州渡江北伐。先攻下郢州,接着分兵攻随州,自统大军攻取了襄阳。六月攻下随州,七月收复唐州、邓州、信阳。这一战,襄阳六郡全部回到南宋手里。

绍兴四年十二月,岳飞部将牛皋、徐庆在庐州城下又大败金兵。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顺昌之战后,金军退守河南。岳飞率师北进,连克颖昌府(今河南许昌)、淮宁府(今河南淮阳)、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地,进逼开封,并遣梁兴等渡河,组织义军,扰敌后方。七月,宗弼见岳家军兵力分散,又探知岳飞只有少量军队驻于郾城(今属河南),遂率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和韩常等军15000人直趋郾城。两军交战,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人敌阵,往来冲杀。金军出动重甲骑兵“铁浮图”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配合作战。岳飞吸取了顺昌之战的经验,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马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单骑突出敌阵,打算活捉宗弼,杀金兵数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几天后,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五里店再败金兵,杀死金将阿李朵孛堇。这一仗,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郾城之战后,宗弼集兵12万屯于临颍(今属河南)。杨再兴以300骑兵出巡,在小商桥与金兵遭遇,杀死金兵二千多人以及一百多名将领,宋军也全部壮烈牺牲,杨再兴所中箭镞有二升之多。张宪率岳家军再战,逐金兵出临颍县界。同日,岳家军又大破进犯颖昌的金军主力。

岳家军的不断胜利,使人民群众欢欣鼓舞。但是,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朝廷却并不欢迎。他们为了与金国议和,下令各路抗金部队退兵。经过多年的抗战取得的成果白白丢弃。更令人气愤的是,腐败的南宋朝廷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这是我国历史上令人痛心的耻辱。

12.中朝联手驱逐日寇:明援朝抗日之战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底,日本丰臣秀吉悍然派兵入侵朝鲜。日军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先锋,统率十多万军队,上千艘战船,偷渡朝鲜海峡,用闪电式的战术,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四月在釜山登陆,五月占领王京(汉城),攻陷开城、平壤,侵占大片土地。

随着日军向朝鲜北部入侵,中国边境受到严重威胁。这时,朝鲜国王李昖遣使向明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明朝政府决定立即派兵援朝。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七月,明朝派将领史儒率兵2000出征,祖承训率兵3000继后。史儒进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适逢大雨,误中埋伏,力战牺牲。日军小行西长为麻痹明军,佯装和谈,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意欲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领土。这种损害朝鲜人民利益的和议,遭到明朝的拒绝。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都督,增派4万兵力渡过鸭绿江,大举援助朝鲜。会合朝鲜士兵,经过周密部署,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初进军平壤。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陷阵,与日军的精锐部队3万人遭遇,战斗非常激烈。劲弩齐发,火焰蔽空,中朝将士奋勇当先。神机营参将骆尚志冒险登城,腹部被滚石打伤,仍然屹立不动。60多岁的游击将领吴惟忠,胸部中弹洞穿,犹奋呼督战不已。李如柏的头盔中弹,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都置之不顾,愈战愈勇。激战到近中午,日军纷纷逃窜,中朝军队凯旋入城。此战共消灭敌人1万余人,俘虏无数,逃散日军近总数的1/10,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朝鲜史书称:“正月初八日壬戍进攻平壤,不崇朝而城破,除焚溺斩杀之外,余贼丧魄逃遁。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二月,朝鲜军民也在幸州守城战中击退日军,取得辉煌胜利。在中朝军民英勇打击下,日军退据釜山,朝鲜国土几乎全部光复。

丰臣秀吉不甘心失败,假意与中国议和,以诱使明朝撤兵,这时,明朝内部以兵部尚书石星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风,遂与日本和谈罢兵。和谈从万历二十一年九月起,拖延了3年。日本提出的无理要求,被朝鲜和中国方面拒绝,和议最后破裂。朝鲜政府由于党争,一度罢免了著名将领李舜臣,继任者贪污腐化,防备松弛。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夏,丰臣秀吉又派军从水陆两路进犯,占领海军要塞和南部各地,李舜臣被重新起用,在鸣梁海峡以战船12艘应战,歼灭日军4000,保住了全罗、忠靖两道,争得时间重整水军。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七月,明朝再次派兵增援朝鲜。统帅邢玢当机立断,逮捕内奸沈惟敬,大会诸将,分兵三路,合力应战,迫使日军退守朝鲜半岛的南端岛山。这时日军盘踞朝鲜半岛已有7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处,战线长达千余里,士兵疲于奔命,供应不足,屡败厌战,士气低落。日军与明军交战往往“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愈来愈众。是时,日本国内普遍怨恨丰臣秀吉,秀吉在满腔懊丧中病死。十一月,加藤清正率军先逃,日军纷纷撤退。中、朝军队英勇追击,断其归路。在东南海岸露梁海战中,李舜臣亲自驾船擂鼓,率龟船冲人敌阵,被日军包围。明将陈璘舍身救援,年高70的明朝老将邓子龙,率领壮士200人,跃上朝鲜战船奋战,杀敌无数,所驾战船不幸起火,壮烈牺牲。李舜臣、陈磷杀出重围,赶来救援,连开虎蹲炮,击沉敌船。李舜臣不幸中弹,伤重垂危,他叮嘱不许声张,把军旗交部下代为发号施令,继续战斗,直到胜利。此次海战,中朝军队大获全胜,击沉敌舰数百艘,全歼日本水军。日本陆军完全孤立,仓皇逃窜回国。援朝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

经过7年的艰苦战斗,中朝军民终于把日本侵略军驱逐出境,粉碎了丰臣秀吉吞并朝鲜征服中国的妄想。

13.血战辽东:萨尔浒之战

这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趁明朝内争激烈、防务松弛的时机,决意对明用兵。在经过认真准备和精心筹划之后,努尔哈赤在四月十三日誓师反明,率步骑2万发起进攻。次日,兵分两路,左四旗兵取东州堡、马根单堡;自率右四旗兵及八旗精锐内兵(护军)向抚顺所进发。十五日清晨进围抚顺城,明军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明军在抚顺周围的堡寨均被后金军占领。四月二十一日从广宁出发的明总兵张承荫部1万援军赶至,双方展开激战,张承荫战死,明军死伤甚众。四月二十六日后金军撤回都城。五月,后金军再次越过边墙,攻克明大小堡寨11个。七月,后金军进围清河堡,经力战后攻陷清河堡。

万历后期,明统治者只顾抽调重兵镇压人民起义,对辽东防务置之不顾。及至抚顺等地接连失陷,明神宗方感到事态严重,派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明军先头部队刘綎部自宽甸北上,西路杜松军已出抚顺关东进,但进展过速,孤立突出时,决定以原在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马迟滞刘綎,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兵力,迎击杜松军。三月初一,杜松军突出冒进,已进至萨尔浒,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自率万人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看到杜松军孤军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增援吉林崖,一面亲率六旗兵4.5万人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次日,两军交战,将过中午,天色阴晦,咫尺难辨,杜松军点燃火炬照明以便进行炮击,后金军利用杜松军点燃的火炬,由暗击明,集矢而射,杀伤甚众。此时,努尔哈赤乘着大雾,越过堑壕,拔掉栅寨,攻占杜军营垒,杜军主力被击溃,伤亡甚众。后金驻吉林崖的守军在援军的配合下,也打败了进攻之敌,杜松阵亡。明西路军全军覆没。

明军主力被歼后,南北两路明军形孤势单,处境不利。是夜,马林军进至尚问崖(在萨尔浒东北),得知杜松军战败,不敢前进,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防御。马林为保存实力,环营挖掘三层堑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继后。又命部将潘宗颜、龚念遂各率万人,分屯大营数里之外,以成犄角之势,并环列战车以阴挡敌骑兵驰突。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后,即将八旗主力转锋北上,迎击马林军。三月初三,后金军一部骑兵横冲龚念遂营阵,接着以步兵正面冲击,攻破明军车阵,击败龚军。后金主力进攻尚间崖后,马林率军迎战。后金以骑兵一部迂回到马军阵后,两面夹攻,大败马林军,夺占尚问崖。接着率兵击破潘宗颜部,北路明军大部被歼。

刘綎所率的南路军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至赫图阿拉。因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仍按原定计划向北开进。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立即移兵南下,迎击刘军。为全歼刘军,努尔哈赤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事先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布置埋伏,另以少数士兵冒充明军,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进。刘綎信以为真,立即下令轻装急进。三月五日,刘綎先头部队进至阿布达里岗时,遭到伏击,兵败身死。怒尔哈赤乘胜击败其后续部队。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策应。及至杜松、马林两军战败后,才慌忙调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行动迟缓,仅至虎拦岗。当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鸣锣发出冲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1000余人。

萨尔浒之战,历时5天,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后金军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明军自遭此惨败,完全陷入被动,辽东局势顿时危急。此战之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

14.驱逐红魔: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开始,荷兰殖民者以贸易、通商为名,对我国沿海各地进行袭扰。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在台南附近的台江登陆,侵占了台湾地区。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荷军在台湾北部击败西班牙殖民军,霸占了整个台湾。

郑成功是明末将领郑芝龙之子,明亡后,退守金门、厦门一带,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为了建立稳固的抗清基地,郑成功早有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之意。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正月,李定国联明抗清战败,大陆各省基本被清军占领。郑成功感到形势紧迫,只有收复台湾,连接金门、厦门,然后进则可战而复中原,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

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初一,郑成功在金门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

二十三日中午,郑成功亲率第一梯队自金门料罗湾出发,四月初,郑军登陆成功并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