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5514200000008

第8章 外国政治史(1)

1.文明统一的古埃及王国

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埃及已形成很多的州或城邦,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城邦有时结成联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各邦经常发生战争,相互争霸。大约到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的统治者美尼斯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了上下埃及的统一活动。美尼斯首先征服三角洲的一些地方,在希拉康坡里发现的那尔迈(即美尼斯)调色板刻着美尼斯的高大形象,他率领队伍远征北方,俘获了12万人,掠夺大群牛羊,取得巨大胜利,从此他建立起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始时首都设在上埃及的提尼斯城,不久迁都至上下埃及的交界处,在那里建立新都,名日白城(即后之孟斐斯),历史传统将美尼斯的王朝称作早王朝或提尼斯王朝。早王朝共经历两个王朝:第一和第二王朝,历时约三百余年(前3100~2685)。美尼斯死后,其继承者阿哈世袭为王,继续进行埃及的统一事业,他远征努比亚,并取得胜利,使埃及的南部疆界到达厄勒蕃廷(阿斯旺)。当时埃及有两个政治中心,北方大体以白城为中心,南方以希拉康坡里为中心,三角洲一带仍处于分散状态。到第一王朝的第五个国王登的时代,埃及的统一事业更进了一步。登王开始向东北扩张,打败了以狼为图腾的部落,其势力达到西奈地区,登王第一次使用两个王冠,一是白冠,一是红冠,白冠代表上埃及,红冠代表下埃及,双冠并用表明国王对南北两部的统治,这反映登王时早王朝已确立了霸权,埃及有了进一步统一的趋势。到第二王朝时期,埃及的统一基本完成,南北两部的分裂状态最后结束。早王朝存在的三百余年中,正是古代埃及的发育阶段,这时,在石构建筑、铁的冶炼和加工方面都有发展,水利灌溉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特别是国家的统一、领土扩大,基本上奠定了埃及的版图,中央集权也在形成,这对以后埃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2.繁荣昌盛的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中下游的奴隶制强国,首都巴比伦。公元前20世纪初,两河流域南方处于分裂状态,有伊新、拉尔沙、埃什努那等城邦相互争战。

后有同摩利人兴起,于公元前1894年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国家,史称古巴比伦王国或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前1894~1595)。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东岸,处于西亚商路要冲,因此很快发展成繁荣的城市,古巴比伦由弱小到城邦而成为奴隶制强国。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期(前1796~1750),兼并各邦,使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经三十五年的征战,统一巴比伦尼亚,并一度占领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里亚,成为西亚大国。汉漠拉比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他总揽全国大权,自称为“众王之王”、“众王之神”,他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从中央到地方设各级法庭,可直接向国王上诉。亲自下令开凿河渠,兴修水利,挖掘汉谟拉比渠。为了加强统治,在位期间曾制定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央政权的巩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他统治时期,巴比伦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高的发展。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也有发展,除了国王、官吏、神庙等大奴隶主外,也出现相当数量的中小奴隶主。由于巴比伦商业和高利贷业的发达,因而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盛行,自由民内部分化严重,许多破产自由民沦为债务奴隶,从而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复杂和尖锐。汉谟拉比死后,国势渐衰,国内发生混乱,约公元前1595年,小亚的赫梯人攻陷巴比伦城,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约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迦勒底人进入两河流域南部,公元前626年,迦勒底首领那波帕拉萨尔占领巴比伦城,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8)。随后,那波帕拉萨尔与米底王国结成联盟,共同消灭亚述帝国(前612年),从此,新巴比伦占有两河流域南部,成为西亚的强国。那波帕拉萨尔之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问,新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尼布甲尼撒继续巩固与米底王国的联盟,然后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消灭犹太王国,将大批犹太人俘虏至巴比伦,此即所谓“巴比伦之囚”。不久,又侵略埃及,虽未占领,但对埃及进行掳掠。尼布甲尼撒为了防范其盟国米底的进犯,在巴比伦尼亚北部修筑一道横跨两河平原的长城。他又扩建巴比伦城,使之成为西亚最宏伟壮观的城市,城内建有“空中花园”,建造优美奇特,被誉为古代建筑的奇迹之一。在新巴比伦强盛时期,国内经济繁荣,城市工商业十分活跃,巴比伦城是当时西亚地区最繁荣的经济中心,巴比伦出现最富有的商业家族,祭司集团也从事工商业活动,他们不仅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也干预政治,尼布甲尼撒依靠祭司集团进行统治。尼布甲尼撒死后,祭司集团的势力更加强大,他们曾屡次发动政变,国王成为其任意废立的傀儡。正当新巴比伦国内政治动荡之际,东北方兴起了波斯帝国。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率军侵入巴比伦,新巴比伦王国覆灭,其领土被波斯帝国所吞并。

3.法典的鼻祖: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前1792~1750)制定和颁布的法典,因法典原文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的石柱上,故又称“石柱法”。

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建立巴比伦王国(约前1894~1595),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西亚大国。由于巴比伦王国内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文化、语言和习惯,给国家的统一造成障碍,加以国内商业及高利贷业发达,广大平民因受高利贷的重利盘剥而破产,因而削弱了国防力量。

汉谟拉比为了加强政治统一,强化军事实力,缓和国内矛盾,以巩固中央集权,乃根据国内的社会经济关系,并吸收以往各邦法典的经验,制定一部新的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司法判决的汇编,其结构分为三部分:序言、法典条文和结语,其中法典条文共282条。《法典》内容包括诉讼程序、财产关系、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关系、婚姻、家庭和继承、奴隶买卖及伤害处罚等。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是《法典》的基本特征。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受到严格保护,奴隶被认为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法典规定:盗窃或隐匿他人奴隶者处以死刑,改变他人奴隶身上的烙印,以盗窃奴隶罪论处。

《法典》对巴比伦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权利和义务都作了规定,用以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关系,以维护奴隶制社会的统治秩序。这部法典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法典石柱于公元前12世纪被埃兰人劫至伊朗。1901年为法国和伊朗组成的考古队在伊朗的苏撤所发现,现存于巴黎卢佛博物馆。

4.始盛后衰的亚述帝国

亚述王朝是古代两河流域北部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区的奴隶制国家,首都亚述城。公元前3000年代末,塞姆人的一支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中游西岸建立亚述城,并形成亚述国家(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50年)。亚述初为小城邦,后逐渐强大。公元前17世纪初,亚述向外扩张,势力曾达到地中海沿岸,但不久又衰落,先后被阿卡德王国和古巴比伦王国征服。公元前15世纪后,一度再兴,在国王提格拉·比利萨一世(前1115~1077年)时期,向外征服,南征巴比伦,西达地中海东岸,但后来因受外族侵袭再度衰落。公元前9世纪,两河流域已进入铁器时代,亚述的生产此时有很大发展,同时,周边的几个奴隶制大国相继衰落或灭亡,因此,亚述乘机崛起。国王提格拉·比利萨三世(公元前746~727)加强中央集权,改组军队,将常备兵分成战车兵、骑兵、步兵、攻城兵、辎重兵、工兵等兵种,战斗力大大加强。在他和他的后继者统治期间,亚述先后征服了小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巴比伦、埃及、埃兰等国,其疆土东达伊朗高原,西临地中海以至埃及,北至南高加索,南达波斯湾,成为西亚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奴隶制帝国。亚述帝国的统治者对被征服地区的征服和统治极其野蛮,烧杀掳掠,残暴至极,成千上万的被俘者变成奴隶,有的整个被征服地区居民都成为亚述的奴隶,因为奴隶数量太大,无法统一管理,乃让奴隶按户为国家种地,向国家纳赋税,私人奴隶主也把土地分给奴隶耕种,收取产品。这种奴隶虽有家庭和一部分私有经济,但人身无自由,可随时随土地被出卖。亚述帝国表面强大,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内有奴隶、平民的反抗,外有被征服国家的斗争,使帝国逐渐被削弱。公元前7世纪末,亚述急剧衰落。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兴起,占领巴比伦,建立新巴比伦王国,不久又与伊朗高原北部的米底王国结成联盟,共同进攻亚述。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公元前605年,双方军队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卡赫美什发生激战,亚述军队被彻底击溃,亚述帝国灭亡。

5.称霸一时的赫梯帝国

赫梯帝国是小亚细亚东部卡帕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00年代初,属于印欧语系的赫梯人的部落进入卡帕多细亚,约在公元前1840年左右,赫梯诸部落形成许多小城邦,各小邦组成联盟式的赫梯国家,首都哈图斯(今土耳其之波加斯科)。国家形成后,统治者不断向外扩张。公元前1595年,赫梯军队攻陷巴比伦城,灭掉古巴比伦王国,洗劫巴比伦城而返。此后数十年,国内发生王室贵族争夺王位的斗争,公元前1535年,国王铁列平进行改革,改革主要解决王位继承问题,确定嫡长子继承制,用以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势之争。至公元前15世纪,亚述生产有所发展,国内出现铁器,这是西亚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著名的《赫梯法典》也在此时编定,这些都标志着赫梯国家逐渐强大。

公元前15世纪末至13世纪初,是赫梯国家最强盛时期,这时赫梯国王的权力大大加强,对内实行集权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战争,使赫梯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帝国。赫梯帝国在西亚曾与埃及长时期进行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战争。约公元前1312年,赫梯国王穆瓦塔尔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会战于叙利亚的卡迭什城,埃及军败北,但此后战事又拖延了16年,到公元前1295年,两国缔结和约,和约规定:双方互不侵犯、军事互助,互不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互相引渡叛逃者。叙利亚领土被瓜分,大部分归赫梯,此后,赫梯在西亚一时称霸。由于大规模的征伐和掠夺,赫梯帝国的奴隶制有很大发展,国王将掠夺来的土地、财富分配给大臣贵族,大奴隶主贵族拥有庞大的农牧场,奴隶受着残酷的压榨,同时自由民也发生分化,大批自由民破产而成为依附民或雇工。因此,赫梯帝国的内部很不巩固,与埃及缔约后不久,便趋向衰落。公元前13世纪末和12世纪初,有“海上民族”从小亚西亚西部海岸侵入赫梯;同时又有来自北方的游牧部落的袭击,赫梯国境被冲破,首都哈图斯城被焚毁,赫梯帝国于是瓦解,它分裂成几个小国,公元前12世纪,亚述国王提格拉·比利萨一世征服了这些小国。

此外,在小亚西亚东南部和叙利亚还残存一些操赫梯语的小国,到公元前8世纪也为亚述所灭,赫梯帝国的领土均为亚述所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