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不闲居集
5516200000030

第30章 丹扉印象

1992年金秋季节,我应马鞍山市政府之邀,参加了在丹桂溢香的钢城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吟诗节活动。这期间在友人引荐下,我认识了台湾著名作家丹扉女士。初见她时,她那清秀端庄的面孔,稳健敏捷的步履,坦诚幽默的话语,使你难以相信她已是66岁的老人了。尽管相处时问短暂,但我却被她的热情所感染,乐意和她攀谈闲聊。

丹扉是她的笔名,她原姓郑,名锦先,福建人。1948年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1949年与同学通过熟人免费搭乘空军换防的飞机,前往台湾游玩,本想很快能返回大陆,不料南京解放,从此她就再也无法返回家园,孤身漂泊台岛,与家人别离,过着清贫的生活。在最初那孤独的日子里,她凭借自身的才华,在台湾当过小报记者、电台编审等职,后来到嘉义女中当了一名中学教员。漫长艰辛的生活使她积累了更多的对人生独特见解,触发了涌动在她内心深处的文思,尽管她已过而立之年,又做了人妻人母,但她还是拿起了笔,开始了写作生涯。那成熟而又深沉的文风,犀利而又风趣的文笔,很得读者喜欢,同时也得到台湾文化出版界的权威人士、《皇冠》杂志社的老板平鑫涛先生的赏识,请她为《皇冠》杂志撰稿。继而,她成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约稿的对象。于是,她不停笔耕,竟在18年里,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几百万言,在海外出版了《反舌集》、《短舌集》、《妇人之见》、《各奔“钱”程》、《丹扉扫描》等20多部书。友人告诉我,迄今她已五回大陆探亲访友,这次回来除观光外,还忙于选编出版一本由冰心老人命题书名《热门话题集》的杂文集。我问她,为什么把第一本在大陆出版的文集称热门话题集,丹扉女士即打开了话匣子,对我说,承蒙冰心老人的厚爱,命为热门话题,我可担待不起,因为它是从我的旧作中选编而成。何况那些文章又都是在某个具体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凭着腿跑勤一点,脑子放灵活些,注意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就事论事,发一通感慨,表一阵议论而写成的,怎敢称之为热门话题呢。冰心老人之所以如此题写,可能是让我的这本书能格外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而已。

面对这位高产作家,有许多问题要请教。丹扉女士也有问必答。下面记录的是谈话部分内容。

问:郑大姐,您的作品与您的生活联系得很密切吗?

丹:那是当然的。作家的生活必然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否则那就是脱离生活、闭门造车,那么他的作品又有谁喜欢读呢?你知道,我的很多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就事论事,它都是我亲身经历或我在我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反馈。然而,我的文章不仅与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与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有着密切联系。否则,我就不会拥有那么多的读者。

这不仅是文学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一条规律。

问:您能谈谈您将来的打算吗?

丹:将来?我从没有想过,我这个人啦,不管昨天还是今天,只求安宁潇洒,自得其乐,我从不打算什么,思想什么,而只晓得向前进、不停步。因为我懂得有打算就有压力,无法使自己的思想在自由王国里驰骋。正因为我无多打算,就少有失望,心理上没有负担。将来我仍像过去一样在生活中寻觅题材从事创作的。可惜呀,现在又不行了。

问:为什么,难道您想弃笔从商?

丹:比从商更让我揪心啊。台湾流行这样一句话,“要想叫人死,劝他办报纸”。这就是说,报刊的发行工作何等艰难。我现在挂名于台湾新世纪文化传播机构,搞《仕女》和《新新娘》杂志及仕女出版社读物的发行人,事务性多了,写作的时间就相应的少了。

问:郑大姐,您是一位高产作家,您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思维会让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我深信发行人的工作决不会影响您的创作。虽然您也会感到累,但却决不会使你掷笔,我期待您的新作不断问世。

丹:谢谢你的鼓舞,但愿如此。我也祝愿你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我们共同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净化人类心灵,美化文明生活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这就叫生活产生作品,作品反映生活。让现实生活在我们这些作家和画家的笔下更加美好。

我读过丹扉女士的一些文章,我认为她的文章不仅满腔热情地讴歌生活,颂扬生活中的强者和新人的崇高思想情操与道德品质,同时还毫不留情地鞭笞着生活中的虚假伪善,摒弃生活中肮脏腐朽的东西,对人生作出客观的剖析,使读者深思。

谈话中,我对她的《妇女节侧感》谈了我的看法,我以为文中过多地指责男性欠妥,我告诉他,我作为一个男性公民,我就觉得眼下时髦的“保护妇女和儿童”口号同样欠妥,应改为“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才对。丹扉女士听了,爽朗地笑着说:“君琳,你这句口号改得好,人与人之间相处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才能相互理解。但每个人不仅要做到受人尊重和尊重别人,更重要的是自尊、自重、自爱。全世界只要都来尊重妇女,那么我们这个社会里的情就会更浓一些。

丹扉女士又回台湾岛去了,她留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美好的。

一年过去了,我时时想念着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大姐,我遥祝她健康长寿!

(原载1992年11月8日《文化周报》,后刊1993年8月20日《江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