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5530900000280

第280章 (1)

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四

以无间道证预流果。修彼道时四念住。几现在修。几未来修。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说。无未来修。勿有未作而已得故。为遮彼执显有未来修。彼虽未起已起彼类故。或复有说二心俱行。以见闻等俱时有故。为遮彼执显无二心俱行。刹那迅转非俱似俱故。或复有说。四正断等非一时有用因异故。为遮彼执显此同时得有四种体无别故。或复有说。信等唯无漏。经说异生无信等根故。为遮彼执明信等通有漏。契经但说无漏根故。或复有说。根力体异。由彼胜劣位差别故。为遮彼执显位虽殊而根力用一体有故。或复有说。觉支通有漏。说不净俱修念觉支故。为遮彼执显觉支唯无漏。经说有俱非同时俱故。或复有说。近分地有喜。经说依喜断出离忧故。为遮彼执明近分无喜。经说已断当断名断故。或复有说。正语业命不俱时有。一刹那中无二身语故。为遮彼执。显三戒俱三根所起。一时可得故。或复有说。预流一来亦得静虑。为遮彼执显俱不得未离欲故。或复有说。忍即是智。为遮彼执显忍非智。以于谛境未审决故。或复有说。异生不断惑未见谛故。为遮彼执明异生亦断惑见粗等故。或复有说。圣者不以世俗道断惑。为遮彼执。显圣自在随用何道故。或复有说。上地亦有正思惟支。为遮彼执显上地无彼支以无寻故。或复有执。无色亦有无漏戒支。为遮彼执。显彼无戒以无色故。或复有说。三三摩地义别体同。为遮彼执。明体亦异行相别故。为止此等种种异宗显正所明。故作斯论。

以无间道证预流果。修彼道时四念住几现在修。几未来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八智三等持。几现在修。几未来修。答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六。道支现在未来八。无静虑。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念住现在一。未来四者。此则遮二心俱行。及无未来修执。若有二心俱时行者。则应现在修四念住。然四念住必不俱行。一心相应无四慧故。不可此四一体建立行相所缘俱有异故。非一相续多心并起。勿由彼成多有情故。若未来世无修义者。则所修善无增广义。起多加行则为唐捐。设功用多所获少故。又初成佛时应未具足一切功德。勿有此等过失故。有未来修。未来世宽故具修四。现修势用能引当来种类法。得令现前故。现在一者。谓杂缘法念住。见道谛故。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者。此则遮说正断神足非俱时有一。正勤体有四。所作如灯。一时有四作用。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从所因立四名称。未来修者。亦体一义分故。现在未来各言修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者。此则遮根力体异。及说五种次第生执。虽根力位异而自体无别。即一信等有生破二用立根力名互不相违。相资俱起故。此五种非次第生。觉支现在未来六者。此则遮说近分有喜。此处未得上根本地。未离下怖。不生喜故。经说依喜断出离忧者。依加行道说。非无间道故不相违。此依未至无喜故六。道支现在未来八者。此则止正语业命不俱者意。无贪嗔痴所发无表。各有七种俱时起故。无静虑者。此则止预流一来亦得静虑者意。此未离欲入见道故。已离欲者非二向故。无无量者。此遮无量亦通无漏。及见道中修无量执。此缘有情故。非无漏见道迅速。又初得故不能兼修。又复未得根本地故。不修无量。无无色者。此遮无色有见道执。无色中无遍缘智故必无见道。又此未得无色定故。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者。此遮前三解脱等。亦通无漏者执。十六行相所不摄故不名无漏。又尔时未得根本地故。彼皆不修无智者。此则遮说忍即是智。忍于谛境未如实审决故不名智。又于此位自分修故。不修未来诸智。是故言无等持。现在未来一者。此则遮说三三摩地义别体同。以三等持行相异故。体亦有别。一者。谓无愿等持道类忍时。唯修此故。虽八忍皆无间道。依证果位说道类忍非余。

以无间道证一来果。修彼道时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几现在修。几未来修。答若倍离欲染。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六。道支现在未来八。无静虑。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若倍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者。此则遮说异生不断惑。然异生类能以粗等六种行相。离欲界染乃至无所有处染。若先已离六品欲染。名倍离欲。倍后三故。所余文句皆如前释。

若从预流果以世俗道证一来果。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无。未来六。道支现在无。未来八。无静虑。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智。现在一。未来七。等持现在无。未来三。以世俗道。证一来果者。此则遮说圣者不以世俗道断惑。圣于二道。俱成就故。随欲现前。即以彼断。念住现在。一者。谓杂缘法念住。有漏离染无间道。必总缘故。根力现在未来五者。此则遮说信等唯无漏。说观信等为集等故。佛观三根。方说法故。有漏亦有根力用故。觉支现在无者。此则遮说觉支通有漏有漏不能如实觉故。说不净观俱修念觉支者。依展转因有俱而说。未来六者。圣者起有漏道时。亦兼修无漏故。道支现在无者。虽道支通有漏。然觉支后说故亦唯无漏。阿毗达磨有如此相。无无量等者。未至定中无彼根本地诸善法故。智现在一者。谓世俗智未来七者。除他心智。以无间道相违故。又未得故。此中但依八智作论。除尽无生。以位局故。等持现在无者。三等持虽通有漏。然此中说无漏者。以无漏是解脱门故。此文说第六无间道。以彼能证一来果故。余如前说。若从预流果以无漏道证一来果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六。道支现在未来八。无静虑。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智。现在二。未来七。等持现在一。未来三。念住现在一者。谓法念住。或杂不杂以四法智随起一故。智现在二者。谓苦智法智二。或乃至道智法智二。等持现在一者。谓三中随一。余如前说。

以无间道证不还果修彼道时。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几现在修。几未来修。答若已离欲染。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六。道支现在未来八。无静虑。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无静虑者。见道依下不修上故。余如前说。

若依初静虑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七。道支现在未来八。静虑现在未来一。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释此文句准前应知。

若依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六。未来七。道支现在七。未来八静虑现在无。未来一。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觉支现在六者。静虑中间无喜根故。依上修下故。未来七。道支现在七者。此遮上地有寻者执此上心细故无有寻。余如前说。若依第二静虑。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七。道支现在七。未来八。静虑现在一。未来二。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释此文句准前应知。

若依第三静虑。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六。未来七。道支现在七。未来八。静虑现在一。未来三。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释此如前。

若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六。未来七。道支现在七。未来八。静虑现在一。未来四。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此随所应如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