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做人与经商的智慧全集
5555700000009

第9章 不要被陋习绊倒(3)

“那你就问吧。”拉比和蔼地说。他便问:“为什么非洲人的脚板跟我们不一样?”拉比说:“他们居住在潮湿的沼泽中,为了生活,他们需要经常在水里找食物,时间一长,他们的脚板就变得平平的了。”

这个人离开了,不大一会儿,他又敲起了拉比的大门:“拉比在吗?”

拉比再次放下手中的活儿,走了出来,依旧和蔼地说:“孩子,你还有事情吗?”

“我还需要问你几个问题。”

“那你问吧。”

“塔德莫瑞特人的眼睛为何看不清东西?”

“塔德莫瑞特人住在沙漠里,沙漠里的风沙特别大,他们的眼睛总会流眼泪,慢慢地,他们的视力就下降了,因此就看不清东西了。”

这个人得到了答案,他再次离开,这时的天已经黑了,温度也有所下降。

可是,正当拉比要吃饭的时候,这个人又来了,拉比披了件外套,把这个人请了进来,与他对坐着问道:“你是不是还有问题要问啊?”

“天啊,你一直都是这样回答别人的问题吗?以色列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像你这样的人了!”然后,他继续问道:“为什么巴勒斯坦人的头是圆的?”

“孩子,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在巴勒斯坦,接生婆的技术比较熟练,婴儿一出生便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接生婆把婴儿放在摇篮里,有利于头皮的摩擦,所以巴勒斯坦人的头是圆的。”

“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就不会发火吗?你知不知道,因为你,我要白白付出400元啊!”

“你丢掉400元总比拉比发怒要好。”拉比平静地说道。

拉比的故事讲述的就是犹太人不易动怒的事实。

愤怒是一种情绪,是一个人遇到让自己不满的事情时的一种过激表现。当一个人的忍耐达到一定限度时,便会义愤填膺,怒发冲冠,有人甚至因愤怒过度,而吐血身亡。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令自己不满意的事情。

无论是自己遇到的还是听别人说到的,有些事情总会让人生气与愤怒。人是有感情的,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喜怒哀乐。既然人有愤怒的感情,就有能力、有权利发怒,这一点谁也不可否认。

可是,虽然人会表达愤怒,但不能无节制、不分程度地发怒。不轻易发怒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不轻易发怒的人让人尊敬,让人钦佩。犹太人认为,不轻易发怒的人是聪明的人。

在为人处世中,有时因为某些事情而发怒,把心中的愤懑不加掩饰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或许能够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可是,问题还是没有因为你的愤怒而得到解决,而是更加复杂化。生活中,往往有人会不加考虑,遇到不痛快的事情便大发雷霆,等到自己清醒后,又后悔不已,或觉得是在跟自己生气,或觉得无意中得罪了朋友。跟自己斗气还好,不会损失什么东西,作为女孩子,买一大包零食,吃完了也就没事了;要是得罪了朋友,那可就惨了,必须花时间去弥补、巩固两个人的友谊。

当然,一味地忍让也并非良策,有些时候,我们还是得愤怒,正义的愤怒是一种力量,它能让坏人改过自新。

让我们不轻易动怒,轻易动怒有害无益。

犹太智慧借鉴:

一个不轻易动怒的人,是一个易于亲近的人。在控制自己感情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修养,获得了他人的尊重。

7、不要嘲笑敌人的摔跤

在敌人摔倒的时候,不要幸灾乐祸。如果不把伤害过你的人作为敌人,他就会成为你的朋友。化敌为友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人。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的历史充满了辛酸与血泪,如果把所有的仇恨记住,犹太民族可能不堪重负。生活中,即使有人对他们极度不满或充满仇恨,他们也会谅解并接受这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在这些人处于困难的时候,犹太人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犹太人清楚,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是谁,都会遇到困难,即使是自己的敌人。在敌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幸灾乐祸,而要给予适当的帮助,敌人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犹太民族流传这样一则以德报怨的故事:

古时候的以色列人来自12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祖先,他们的祖先是12个同父异母的兄弟,雅各便是这12个部落祖先的共同父亲。

约瑟夫是雅各的一个儿子,由于他聪明乖巧,深得雅各的宠爱。其他的兄长对他充满了妒嫉和怨恨,在他年少的时候,这些兄长偷偷地把他卖到了埃及。在埃及,约瑟夫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工作,逐渐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他结束了奴隶生活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最后在埃及担任了首相,手握大权。这些年,他与他的兄长们一直没有往来。

有一年,约瑟夫的家乡闹饥荒,饿死者不计其数,约瑟夫的兄长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带着仆人,一路乞讨来到了埃及。约瑟夫见到了他的兄长——这些曾经和他在一起生活并把他卖为奴隶的狠毒的人。十几年的光景过去了,约瑟夫的兄长根本认不出他的样子,他们并不知道站在他们眼前的这位首相就是约瑟夫。

此时,约瑟夫的心情百感交集,他把那些仆人打发走,只留下他的兄长。他缓和了一下心情,开始和他的兄长讲话:“我是约瑟夫,十几年没见到父亲了,他还好吗……”这些兄长们听到这些感人的话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的埃及首相竟是曾经被他们卖为奴隶的弟弟。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离我近一些,”约瑟夫命令式地说道,他们不敢反抗,顺从地向前走了几步,“你们把我卖到了埃及,还记得吗?”威风凛凛的弟弟声色俱厉的话把他们吓得魂不附体,颤抖不止,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约瑟夫继续说道:“不过,你们现在不必谴责自己。你们把我卖到埃及也许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知道家乡在以后的几年中要发生饥荒,让我先来到埃及。当你们遇难的时候,我就可以救助你们。上帝让我成为了埃及的首相,负责掌管这里的一切。”

约瑟夫没有因为仇恨而惩罚这些残忍的兄长,而是以上帝的名义宽恕了他们,并愿意帮助他们度过灾荒,由此可见他的宽容待人的胸怀与以德报怨的大度。

还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故事:一个富翁在晚年时候突然患了重病,他知道自己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他有三个儿子,只能让其中的一个儿子继承他的财产。究竟把财产交给谁?富翁告诉他的三个儿子:出去闯荡,一年之后,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有资格继承他的财产。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三个儿子从不同的地方返回家中,富翁让他们把各自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讲给他听。大儿子告诉父亲:路上,他遇到一个陌生人,他们虽然萍水相逢,但那位陌生人却对他非常信任,让他帮忙保管一袋金币。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长时间,陌生人竟意外地死亡,他埋葬了陌生人,并把金币如数奉还给陌生人的家人。二儿子讲述了自己感到最有意义的事:在旅途中,他走过一个村落,碰巧一个小孩掉进了水里,四周没有人,眼看孩子就要溺水身亡。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河中,把小孩救起。三儿子觉得一路上没什么特别经历,不过还是记得一件事情: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恶人,由于觊觎他的金钱,总在寻找机会杀害他。一天,他来到了悬崖边,这个恶人正在崖边的树下睡觉。他本可以把恶人推下悬崖,可想了想,还是把这个恶人叫醒了,并告诉恶人,在悬崖边睡觉是很危险的。富翁听了三个儿子的故事,对他们说道:“诚实和见义勇为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格,不能称之为高尚,以德报怨,宽恕仇人,乃高尚之举。小儿子可以继承我的财产。”

一人难调百口,做饭如此,做人亦如此。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毕竟,个人的想法和看法是无法统一的。其中,难免有人会不满意,甚至对你的做法非常反感。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有人互不相让,要么公开对垒,形成僵持的局面;要么当时不表示敌意,然后寻找机会对那些表示不满的人进行打击和报复,这样的做法欠妥。

举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一个人刚来到一个地方从事某一职业时,一切都像通往这里的路那么陌生,他只是按照公司的规定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这时候,有同事在背后议论他,因为外地来的陌生人总是能够让人感到新奇,这是人的共性。有人会对他产生好感,这当然不错,但也有人会对他感到不满,因为有些人往往是凭第一印象给人打分的。于是,有人肯定他,也有人否定他。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不如先保持沉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自己的确是一个容易相处而待人友好的人,同事们会慢慢地接受自己的。因此,不用去计较刚来的时候谁对自己怎么样,更不要想着以后怎么去报复别人。

一个人不应该害怕别人的指责和埋怨,别人的指责和埋怨说明了还有人记得你。但不要误解,以这样的想法支撑自己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做一个好人,时间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它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段时间的结束,标志着一个人的一段经历告一段落,通过他的表现,人们会对他的形象了解得更加全面。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像犹太人那样,不要幸灾乐祸,要学会以德报怨。当一直对你不满甚至心怀仇恨的人遇到困难时,你不应该高兴,诅咒他恶有恶报,甚至还可以去帮助他。如果此时你幸灾乐祸,那么只会加深他对你的敌意,在以后的交往中,大家会更加难以相处;如果此时你雪中送炭,他定会深深记得,说不准他还会为自己过去的不友好向你表示歉意,随后不再找你麻烦。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是你的敌人,他也会心怀内疚,对你的愤恨也会有所减轻,几次雪中送炭后,你与他化干戈为玉帛,何乐而不为?

因此,在为人处世中,不要嘲笑敌人的摔跤,要学一学犹太人以德报怨的宽容与大度,这样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犹太智慧借鉴: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的人,是一个可以团结所有人的人,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8、吝啬和贪婪是生活的牢笼

放在钱柜里的金钱只会吸引所有者无意义的注意力,如同萤火虫的微光只会暴露自己。

——犹太智语

犹太人视吝啬和贪婪为毒药,他们认为吝啬和贪婪是一种恶习,一旦沾染上,不仅会让人失去自由的生活,还会让人变得卑鄙无耻,遭人唾弃。

一个犹太人虽然非常富有,但是他特别吝啬。

有一次,这个富翁得了一场重病,医生没有办法治好他,几天后,他就离开了人世。他的灵魂从体内爬出来以后,在另一个世界游荡。

突然,魔鬼出现了,紧紧抓住了他。然后,他被魔鬼带到了地狱。

地狱里的那些人正受着煎熬,他不想自己的来世如此痛苦,大叫起来:“你们放开我,我不应该下地狱,天堂才是我要到的地方!”

魔鬼听了他愤怒的话语,蔑视地对他说:“在人间做过善事的人,死后才能够上天堂,可你一件善事都没做过,地狱就是你的归宿。”

他乞求道:“生前,我做过善事。”

魔鬼们想听听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善行。

他说道:“十几年前,一个穷人来到我家门口,我给过他一个钱币。不信的话,你们可以查一查。”

魔鬼们顿时没了办法,于是他们派人去向上帝征求意见。

上帝听了使者的话后,生气地对使者说:“把一个钱币还给那个吝啬鬼,然后把他送进地狱!”

富翁过分吝啬,连上帝都不饶恕他,所以,他死后只能进地狱。

吝啬和贪婪是一对孪生兄弟,吝啬和贪婪是某类人聚财的特殊方式,这类人对金钱有着一种狂热的爱。他们往往欲壑难填,会不断地去谋取个人利益;他们成了金钱、财富的奴隶;看到金钱,他们会欣喜若狂。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会为钱活着。于是,他们会不择手段地聚财、敛财,不断地把钱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同时,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财富外流,他们贪得无厌,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看来,不需要花钱的地方,他们会尽量省着,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才会心疼地拿出一二个子儿来救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