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发展伦理研究
5566500000002

第2章 导言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伦理学。主要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范式与理论研究,对发展伦理学的范式与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的主要范式、基本构架、基本视阈等的构成特点及创新可能;二是现实与问题反思,以经过反思的发展伦理学为视阈,对一些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关注现实、反思现实、切入现实的可能张力。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发展伦理学进行“范式与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发展伦理学的范式转换与建构问题

目前的发展伦理学主要由问题范式、理想范式构成,侧重对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及发展理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伦理反思,对理想的发展目标与理想的发展手段进行价值确认。本研究倡导对发展伦理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确立发展伦理学的规律范式、哲学范式”,“以揭示发展的历史规律、现代性的历史本质为基础,对发展进行更为深层、具体的把握”,“建构直面问题的深层发展伦理学”,“建构具有选择论意蕴的发展伦理学”等观点。

2.发展伦理学的思想资源问题

目前的发展伦理学主要是运用启蒙运动以来的近代价值观对现实中存在的发展问题进行伦理学批判,思想资源相对单薄。拓展思想资源,对确立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深化发展伦理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哈维兰的人类学、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哈维等的空间生产理论、本特利等的新全球史为象征性的具体比较对象,对发展伦理学与文化人类学、新全球史、风险社会理论、空间生产理论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这些理论中的发展伦理学意蕴进行了挖掘;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回到历史本身建构发展伦理学”,“以现代性的深层批判为基础建构深层发展伦理学”,“走向资本批判的深层发展伦理学”等观点。

3.发展伦理学的基础创新问题

如何推进基础创新,不仅是发展伦理学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面临的问题。推动基础创新需要问题研究、历史研究、原理研究、比较研究等的统一,尤其需要具有直面当代发展重大问题的对话意识。在这个问题上,本研究通过与建设性后现代性、奥尔森的制度经济学、索贾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的对话,对发展伦理学的基础创新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借鉴集体行动的逻辑,推动发展伦理与发展理论创新”,“以进化论、传播论与空间论的对话为基础,推进发展伦理学的基础创新”,“从社会发展总体逻辑的高度理解发展伦理与发展理论创新”等观点。

4.发展伦理学的价值基点问题

目前的西方发展伦理学相对缺少自觉的理论基点意识,没有对发展伦理学的理论与价值基点进行自觉的理论澄清,存在西方中心论、伦理中心主义、发展中心主义及自由主义悖论等问题。本研究通过与文化人类学、新全球史、芬伯格的可选择现代性理论等对话,对目前西方发展伦理学何以存在以上问题、如何理解与超越以上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确认现代性的多样性、可选择性,重构发展伦理学的价值基点”,“以重新理解启蒙精神的全面性、辩证性,重建发展伦理学与发展理论的理念基点”,“以深层理解发展本身的全面性、辩证性为基础,推动发展理论与发展方式创新”等观点。

下篇为“现实与问题研究”,对当代发展及和谐世界构建的重大基础问题进行发展伦理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资本与风险问题的发展伦理反思

能否全面、辩证、历史地认识资本的本性及其问题,对认识当代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意义重大。本研究的相关部分对资本的历史本性、资本的辩证作用等进行了反思。资本是一种历史性的辩证力量,与现代性具有深层关联,与当代社会的风险性、复杂性、世俗性等内在相关。提出了“对资本逻辑进行发展伦理约束”,“现代性的深层风险是资本逻辑的失控”,“社会团结与社会责任是应对复杂现代性、重大灾难的发展伦理选择”等观点。

2.空间与城市问题的发展伦理反思

城市化、都市化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发展伦理学需要也完全可以对都市化问题做出自己的解读。本研究的相关部分对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空间生产问题特殊性、中国城市秩序的意义与伦理建构、城市正义的集体行动原因与集体意义建构等进行了发展伦理反思。提出了“空间与伦理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中国城镇化需要深层意义与伦理支持”、“通过合理的集体行动推进城市正义建构”等观点。

3.现代性价值基点的发展伦理反思

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需要对现代性本身,尤其是其价值基点进行理论澄清。本研究的相关部分,对现代性运行与理解中的三大核心幻象、核心问题——私有幻象、财富幻象、消费幻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应该树立历史辩证的财富观、权利观、消费理念。提出了“财富的深层本性是能力与社会关系”,“财富是一种现实世俗性力量,其作用具有两面性”,“在追求权利的同时应该防范泛化的私有制”,“消费社会的深层问题是生产问题,应该辩证历史地理解消费的合理性与问题”等观点。

4.全球发展公正性的发展伦理反思

和谐世界的重要基础是全球发展公正性。本研究相关部分对和谐世界与可选择现代性的关系,资本批判与和谐世界建构,全球发展公正性的范式、问题与建构等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没有多样可选择的现代性,也就没有和谐世界”、“制约资本逻辑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内容”、“全球发展公正性是权利伦理与责任伦理、现代伦理与历史伦理、主体伦理与生态伦理、个体伦理与整体伦理的具体统一”,“有限全球权利与有限全球责任相统一是建构全球发展公正性的重要原则”等观点。

在写作方式与叙事策略上,本书在努力追求对发展伦理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一种问题式、问题导向的进路,希望把系统研究具体化为对重要问题、核心问题、基础问题等的系列性、开放性反思。每一章都围绕一个理论或现实问题展开,这样,全书在总体结构上就是一个由诸多问题研究构成的“大问题链”。这个大的问题链又由两个“子问题链”构成。一是以反思发展伦理学本身为目标的“理论问题链”;二是以反思现代性、和谐世界、全球发展公正性为目标的“现实问题链”。之所以采取这种研究与叙事策略,是希望获得课题研究的双重开放性。

一是发展伦理学理论构架的开放性。希望通过范式研究、比较研究、基础研究、反思研究等,增加发展伦理学本身的理论开放度,使发展伦理学超越简单的伦理学视阈,获得更加广阔的思想资源,更加深入的生长基础。本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发展伦理学本身进行理论研究。为了避免把理论研究抽象化、空泛化,笔者努力把对发展伦理学的反思内化进“理论问题链”与“现实问题链”,并具体呈现为对范式转换、基础探索、思想资源开放等问题的反思。

二是发展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希望通过对资本、风险、财富、空间等现代性重大问题的反思,使发展伦理学对发展问题、发展世界的研究更加具体、深入、多样、多层次,努力拓展、开放发展伦理学切入现实的多样路径、生长空间。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和谐世界”进行伦理反思。为了避免对和谐世界进行空泛的概念研究,笔者努力把这个研究内化进“理论问题链”与“现实问题链”,并具体呈现对资本、现代性、财富、私有、消费、全球史、全球发展公正性等问题的反思。

发展伦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开放、具体化,而“从问题出发”应该是增加研究开放度、纵深度的一个重要选择。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发展格局,面对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面对中国发展模式、道路和问题的特殊性,尤其需要从理论上对“什么是好的发展、如何实现好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历史与伦理反思。始终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理论反省意识,对推进发展研究及发展伦理研究的深层化,具有基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