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
5570700000003

第3章 意象对话疗法的界定

一、何为意象对话疗法

意象对话疗法(Imagery Communication Psychotherapy)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意象对话疗法的创立主要得益于荣格心理学的研究,受到了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等西方心理学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融合了中国佛学和道学的思想。它渗透着东西方文化的诸多精神要素,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心理疗法,因而,虽然由中国的心理学家在中国本土所创立,却是具有世界性的。

2008年7月,安徽人民出版社以中英文的形式出版The Psychotherapy From The Orient:Imagery Communication Psychotherapy一书,面向所有英语国家发行。该书正被译为德语和波兰语。

意象对话以意象为媒介、用原始逻辑的方法进行深层交流,强调体验和互动。临床上由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进行。当双方处于意象对话状态时,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即使没有在理性的认知层面挑明,来访者当时的潜意识也完全听得懂,所引发的改善终究会发生。

换言之,心理咨询师通过运用意象的象征意义与来访者在潜意识层面进行沟通,以达到化解消极情绪、消除情结、深入探索自我、整合人格的目的,促进自我成长与健康发展。

意象对话是一种科学的心理疗法,但整个的进行过程颇像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编制一个白日梦,或是共同导演一段精神故事。倘若来访者是儿童,这个过程就更容易进行,仿佛一起做游戏——一个想象性的、可参与、可导演的游戏。

在这个过程里,可以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访者的一些心理状态,可以在来访者自知的情况下宣泄和调节各种消极情绪,可以纠正他认知上的不合理信念,乃至改善他的性格,使其人格构成更加完整、和谐。对于呈现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来访者,还可以展开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某些情况,甚至可以只在意象中进行心理治疗,而不在意识层面挑明,以避免某些敏感话题和道德规范的尴尬。这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理疗效果。当双方处于意象对话状态时,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有时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即使没有在理性的认知层面挑明,来访者当时的潜意识也完全听得懂,所引起的改善终究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我们的汉语言中有一个词叫“心房”。事实上,房子意象确实能够展示一个人在某一阶段内的心理状态。

就意象而言,房子本身代表基本的心理基调和性格特点,例如:竹木房子强调自然、淳朴、温馨,但不耐火;草房突出不安全感、脆弱、不结实;石头房代表比较强的自我防御性,但会表现得很坚强;亭子则象征极大的自我开放性、十分灵活,以致于无自我,因为内心毫无界限。房子里面的东西又各具象征意义,需参照其基本象征意义并联系“上下文”方能作出解释。

呈现一段有关房子意象的对话记录,以作示例:

治疗师:“呼吸放慢,全身放松……想象你现在正走向一个建筑物……”

来访者:“恩,我看见了……好象是一所房子。”

治疗师:“看看这所房子是用什么造的?”

来访者:“是个水晶房,透明的。”

治疗师:“假如让你住在这样一间透明的房子里,你愿意吗?”

来访者:“挺漂亮的,不过不能长期住。”

治疗师:“为什么?”

来访者:“外面什么都看得见。”

治疗师:“那好,你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觉得更舒服?”

来访者:“恩……我想安上一个大窗帘……现在感觉好多了。”

在这段意象对话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来访者的“心房”:美丽、聪明、透明、脆弱,水晶的质地给人一种虚幻感。象征意义中,积极的方面是冰雪聪明,有自我认同感;消极的方面主要是透明和脆弱,它意味着“别人可以看穿我,无可遁形,所以我需要在别人面前有极优的表现”,另者,透明有展示性。于是,水晶房又代表着一种表演性。脆弱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墙体的质地,若想改变脆弱,就需要改变墙体的材料,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商量用什么材料能够抵御风暴和冰雹的伤害。

住在水晶房里的人通常是有表演性的,他们格外自我关注,总想给别人留下极佳极优的印象。来访者之所以不愿意长期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是因为她向外界展示的同时,自己也感觉时刻暴露在别人的眼里,如此一来,安全感就不会太好。因此,她在意象中添置了窗帘。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帮助来访者领悟到,那个窗帘就像幕布一样,拉开就是上场,关闭则是退场,房间里的窗帘不能总拉着,也不能总关上。但可以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再上场。

在这个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并未强加自己的意愿,而是启动并运用了来访者原本就具有的心理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来访者自己帮助了自己,咨询师更是一个引导者和陪伴者。

二、意象对话疗法的实施条件

1.治疗室的布置

意象对话对治疗环境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的心理咨询室和治疗室都可以用来做意象对话。基本布置原则为:安静、方便、采光通风良好。对于一些细节,诸如墙壁颜色、地毯、沙发摆放角度、台灯、窗帘、装饰画、钟表、抽纸、垃圾桶、绿色植物等,与一般咨询室和治疗室大致相同。

如果能有一把可半躺的躺椅,将有助于来访者放松,会比较舒服和方便。没有躺椅也没关系。

治疗室的光线最好可以调节,比如,安装一个不透光的厚窗帘,以照顾到各种来访者。有些来访者喜欢在光线较暗的环境里做意象对话,有些则不喜欢,甚至对暗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治疗室里可以悬挂绘画或摄影作品,但不宜多,重要的是选择中性的、不易引起紧张或兴奋的图像。例如:祥和的草地、平静的大海、不太浓密的树林等。个别情况下,治疗师可以将这些图像作为起始意象引导来访者进入想象。

2.时间的安排

一般的心理治疗时间是每次50分钟,适当的意象对话治疗时间为70—90分钟。由于意象对话疗法的计划性不是非常强,作为心理咨询师,又并非每次治疗都使用意象对话疗法,或者有时只介入一段非常简短的意象对话,所以,建议每次预留90分钟。

3.电话指导

除极少数例外情况,我们不允许心理咨询师通过电话引导来访者进行意象对话,更不允许电话指导意象对话成为常规。

4.自学者不得应用意象对话

意象对话涉及很多潜意识活动,也容易激发出潜意识深处的消极情绪能量,非常不适合自学!更不适合自学者对自己或他人应用!

我们反对通过阅读意象对话的相关书籍来学习意象对话疗法,更反对用自学的方式拿自己或他人冒险!

三、意象对话疗法的基本目标

意象对话能够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不过是因为它更能深入人的潜意识,并无神秘之处,因而,该疗法的终极目标与所有心理疗法相同,都是促进来访者成长,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理机能和社会能力,人格更健全,生活更有幸福感。具体如下:

1.来访者有觉知地适度获得所缺少的东西:安全感、释放、爱、关心、理解、支持、自信、自我力量等;

2.消除不健康的应对方式,习得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3.削弱或化解情结;

4.化解内外部冲突,增进内外部和谐;

5.了解潜意识中的情结或原始认知,使自我更有效地管理潜意识活动;

6.增强自知力和自主力,展现原本具备的心理能力或心灵品质;

7.建立共情关系,体验心与心的“相遇”,提高共情能力;

8.学习或提升表达爱、关心、尊重、理解和支持的能力;

9.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信念和人生态度;

10.加深自我探索、自我接纳,促进自我整合、发展和自我实现。

四、意象对话疗法的特点

意象对话疗法的突出特点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在人格的深层进行的,使用的是原始认知方式,是一种“下对下”的心理治疗——治疗师的潜意识对来访者的潜意识。咨访双方好似两个运用原始逻辑思维进行沟通的“原始人”,他们都是在象征层面上说话。

由此,意象对话疗法表现出一些具体的特点:

1.意象对话是心理的X光。

意象对话非常直观,我们的情感、情绪、固着的情结、压抑的心理问题、曾经的心理经验(即感觉到的现实)、惯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皆跃然可见。

意象对话格外真实,意象如童话故事、离奇电影、记忆回放一般,以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我们的内心,每一个形象里都承载着我们的心路历程,也承载着我们的心理能量。

意象对话是一种投射心理测验。诚然,与其他投射测验一样,需要心理咨询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意象对话利于突破和减少阻抗。

意象对话以游戏般的灵活可随时自然地介入心理咨询与治疗(可以从梦开始、从身体开始、从语言开始、从对方的描述开始、还可以从回忆开始,等等),比较容易冲破阻抗,使得治疗师与来访者能够共同面对某个人生困境,深层的心灵对话常常令来访者“醒”来(完全恢复到理性状态)之后惊叹不已。

另者,由于意象对话的治疗过程是在潜意识领域、运用意象符号的象征意义进行的,在进行过程中,咨询师不对来访者解释意象的象征意义,因此,当触及某些敏感话题时,比如:性,完全不需要提及“性”,只对来访者想象中的性的象征物进行工作即可,不仅可以避免来访者的尴尬、难堪、否认,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心理治疗工作,解决相应的心理问题。

(2)意象对话疗效快而稳固。

意象对话作为心理动力学中的一种重要疗法,之所以治疗时间更短,疗效更稳固,不但因为它利于突破和减少阻抗,还因为它的深刻。

意象直接碰触着人的潜意识,无论是联想、特定想象还是梦境,无不具有心理层面的象征意义,无不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生动的直观力震撼心灵。所以,它是一种治本的疗法。

以人格为例,其他绝大多数心理疗法在改变或改善来访者的人格状态时,都是作用于来访者的意识层面,停留在人格的表层。而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或经历这样的现象:明明理性上是知道的,很快就能理解和接受的,可在现实行为层面,或是在情感情绪层面,就是很难顺畅地实施,或者实施了一段时间又反弹了。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要把理性上的理解和接受变成自我深层人格结构中的内容,是需要领悟的,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而在意象对话疗法中,咨询师直接作用于来访者的人格深层,治疗时间自然会缩短,效果也更加稳固。

许多意象对话心理师都有这样的临床经验,有时候会在一次心理治疗中获得巨大的治疗效果。

(3)意象对话可以在不了解来访者生活史和病史的情况下进行。

上文阐述第一个特点时已经讲过,意象对话是非常直观的,来访者即使没有报告其生活史和病史,其意象已蕴含了所有的答案。

例如,某成年女性来访者在想象中看见了一朵白色的花,花朵多处被害虫咬过,花感觉很悲伤,看见昆虫就害怕。当心理咨询师在意象对话中问及这朵花的年龄时,她说:“16岁。”至此,咨询师就会知道,该来访者在16岁时遭遇过情感伤害,而且可能是跟性相关的伤害,恐惧和悲伤的情绪至今仍有残留。正是由于那次伤害,原本鲜艳的花朵逐渐精神失血而变成白色——“精神贫血”。共情能力较高的咨询师还能在白色当中感觉到一份无辜。

据此,即使来访者不愿意透露那段经历的细节,咨询师也可以基本断定来访者存在异性交往障碍,只要在意象中针对那朵受伤的花进行处理就可以大大减轻来访者的恐惧和悲伤情绪,从而减轻其对异性的恐惧心理。

(4)意象对话是“动情”的疗法。

由于意象本身负载着心理能量,同时能够反映出心理能量的状态,因此,意象连着心。甚至有心理学家(如:伯纳德)提出,人的情绪是由意象、相应感受和特别主题三者构成的意识经验。如此看来,意象不仅与心相连,与情绪之间也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

如同心理动力学的其他疗法一样,意象对话也是“连着心”的疗法,又因其直观、真实、自然、深刻而更加容易触动情感情绪,很多事先并不了解甚至不相信意象对话和心理分析的来访者,在体验之后都说“有感觉”、“好玩儿”、“有意思”、“挺神奇的”……

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说,以意象为媒介进行深层对话,能够更真切更深入地关怀、接纳来访者。

(5)即便没有任何干预,仅仅意象对话的呈现过程就有治疗作用。

因为“看”意象,并在意象中“听”和“说”,这个沟通过程本身,对那些被压抑的消极心理能量来说,就是有接纳、有觉知、有自发领悟的、有建设性的表达与宣泄。

(6)意象对话对于心理咨询师的人格要求比较高。

意象对话不仅能够清晰地呈现来访者的心理现实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非常鲜明地呈现出咨询师自身的接纳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如:咨询师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无法引导来访者表达情感情绪;咨询师害怕“鬼”意象,就不敢带来访者在想象中见“鬼”,更不要说化解“鬼”所代表的心理疾病了),因而,它要求运用者不断地自我体验和自我分析,不断地探索自我和解决心理问题,坚持追求人格完整与心灵成长。

6、意象对话疗法的常见误区及其应对

意象对话是深入人的潜意识世界进行工作的疗法,对于意象对话心理师的人格状态和健康要求比较高,如果使用不当,也确实存在一些危险,请学习者和使用者正确应对。

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误区:

(1)“迷信”

症状:来访者混淆了现实世界和意象世界,误认为鬼神意象是有物质实体的。

原因:来访者未能了解,意象是心理的象征而非现实。

应对策略:通过多次的耐心解释,让来访者明白,所有的意象都是个体内心活动的心理象征,是心理现实而非客观物质现实。

(2)失去自我控制

症状:被意象的强烈的心理能量所淹没,或被吓坏了,或受到诱惑。

原因:没有掌握好意象对话应有的节奏,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过早调用了那些带有大量心理能量的意象。

应对策略:第一,意象对话心理师和督导师要掌握好深入来访者或意象对话学习者情结的节奏,注意速度不要太快;第二,提供情感支持,陪伴和引导对方;第三,不要让对方独自完成比较深入的意象作业。

(3)沉溺于意象对话

症状:沉溺于意象对话,从而逃避现实,甚至对爱情、学习、工作、生活都丧失兴趣。

原因:多数情况下是心理防御的一种方式,是用这个方式逃避面对生活。

应对策略:第一,意象对话心理师和督导师保持警觉,一旦发现来访者或意象对话学习者有沉溺倾向,立即停止进行意象对话,改让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练习;第二,引导沉溺者觉察到,他正在试图用沉溺意象的方式回避现实困难;第三,帮助沉溺者制定计划,将注意力和行动力集中于具体的现实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