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钢琴欣赏十八讲
5570800000001

第1章 总序

国家大剧院院长 陈平

当美妙的音乐回响在耳际的时候,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音乐的世界。正如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爵士所说:音乐是人类的必需品,如同空气和食物。失去了音乐,我们可能会少了活力,或在精神上造成缺憾。尽管先贤们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和敬畏,而将其阐述概括得接近神秘,事实上,了解或聆听经典音乐并非难事,只是当你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力时,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一点相关知识,或者说,必要的阅读可能更有助于音乐欣赏水平的迅速提高。

基于以上初衷,经过一年的筹备、撰写、编辑,《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终于问世,作为这套系列丛书的主编,我感到由衷欣喜。通过阅读这套“讲堂风格”的丛书,将会有更多的爱乐者认识并了解高雅的音乐艺术,国家大剧院长期坚持的艺术普及理念,在功能上也会取得更进一步的成效。

刚刚开幕三年多的国家大剧院是人们接触健康高雅艺术特别是经典音乐的重要窗口,始终秉承“艺术性”、“人民性”、“国际性”的运行宗旨,无论是艺术生产、艺术普及教育抑或殿堂经营,都是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传播艺术魅力,丰富人民生活。三年多来,已经有600多万观众走进大剧院,接触到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艺术表演。其间,国家大剧院聘请了数百名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艺术家与广大观众济济一堂,通过“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青少年艺术周”、“春华秋实”等艺术普及教育品牌与观众互动交流,引导广大民众参与到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活动中来。同时,国家大剧院的艺术传播活动也遍及全国,真正达到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为全国人民服务的目的。

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再一次印证了艺术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肯定了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工作的宗旨。今天,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是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工作的延展与深入,借助书籍的发行,艺术普及的覆盖面得以拓宽,惠及更多民众;同时,书籍梳理知识脉络,使读者对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也更加系统。

艺术是人类历史沉淀的宝贵财富,任何人都有权享受艺术带来的福祉。音乐在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有抽象性特点,它没有历史隔阂,也无疆界限制,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代的人,都能被经典传承的音乐打动。在西方,人们从儿童时代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在中国,艺术普及也应重视从青少年开始,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恰当地看待艺术、理解人文精神、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

《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包含常见的音乐艺术,有歌剧、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小提琴、合唱、艺术歌曲、巴洛克音乐和现代音乐等选题,系统介绍了音乐史上最具权威的音乐家及作品,讲述风格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为了使本套丛书能够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轻松喜读的图书,并使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编著者除了尊重艺术本身外,还将音乐作品的经典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并举,尽可能扫除高雅艺术与广大受众之间的隔阂,以求成为目前业内最权威、最快捷、最实用的入门指南性读物。目前,丛书第一批出版的几个艺术门类虽具有代表性,但就音乐艺术整体来说还不够全面,今后还会有更专门细分的门类陆续编撰出版,《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的内容将会日益丰富。

当我们以放松的心情来享受音乐的时候,也许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音乐是我们消磨时间的最佳方式”或者“音乐是唯一无害的感官享乐”,但是在这里,我更想引用的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的名言:音乐是奇特的,它几乎是个奇迹。它是介于思维与现象、精神与物质之间的一个朦胧的调解者。相似而又不同于它所调解的每一事物——一种需要时间来证明的精神、一个无涉空间而自足的事物。

我们真诚希望这套能够为您欣赏音乐带来裨益和阅读乐趣的《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成为热爱生活的音乐爱好者不可或缺的知心好友,同时也希望通过国家大剧院这座艺术之桥让每个人都与艺术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