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钱玄同思想研究
5572200000001

第1章 自序

本书叙述钱玄同一生思想之形成、发展、演变、特色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文有五章:第一章从家庭及时代因素探讨钱玄同早年思想的形成及发展。第二章论述辛亥革命前后钱玄同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保存国粹思想和经学思想。第三章论述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关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主张。第四章论述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的自由主义思想、疑古思想、学习西方思想和汉字革命思想。第五章论述钱玄同的晚年思想。附录部分是对一些在正文中没有展开的内容所做的进一步的研究。

选择这一研究课题直接缘起是我参与杨天石先生主持的钱玄同日记手稿本的整理工作。1997年,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杨天石先生门下攻读中华民国史专业博士学位,修完学位课程后,参加了钱玄同日记整理工作,并协助杨先生校订初稿。在整理阅读过程中,深感钱玄同思想内容之丰富。这样,在杨先生的指导下,我选择了钱玄同思想研究为博士论文的选题进行研究,并完成了博士论文。毕业后,我继续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又相继完成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钱玄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学者。在清末,钱玄同就创办白话报刊,以开发民智为己任,后加入同盟会,追随章太炎,主张排满革命,既是革命阵营中国粹派的成员,提出过系统的保存国粹主张,又积极参加东京社会主义讲习会的活动,成为无政府主义的信徒。五四时期,钱玄同跳出国粹派,对中国传统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疑古辨伪、汉字革命、学习西方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主张,这些主张是五四启蒙思想和文化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周作人曾评价钱玄同道:“民国以来号称思想革命,而实亦殊少成绩,所知者唯蔡孑民、钱玄同二君可当其选。”[1]历史学家王桧林先生也认为,钱玄同“在思想史上有突出的地位,在文化史上有重大的贡献,在学术研究的某些领域有很深的造诣”[2]。不仅如此,钱玄同思想还具有丰富、复杂、前后多变的特色,颇能反映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急剧变革、东西文化猛烈碰撞、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历史情况。因此,研究钱玄同思想的形成、发展、特征、影响,既有助于近代史研究内容的丰富,展现出历史图像复杂多样的本态,也有助于近代史研究的深入,揭示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变革、发展中的那些隐藏在表层现象下面的本质和规律。

钱玄同的研究长期以来较为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钱玄同生平史料的缺乏给研究者带来的不便。作为一个在近代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上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想家,钱玄同一生的著述不是很多,他的许多思想处于“有说而无书”(黎锦熙语)的境地。胡适曾批评他“议论多而成功少”,周作人则痛惜他“清言既绝,亦复无可征考”。并且,这些不多的著作散落各处,不仅在钱玄同生前没有结集出版,在其身后长时间内也没有整理结集出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二是,钱玄同除了在辛亥革命期间参加过同盟会外,一生很少参加政治活动,没有在政治舞台上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大多时间从事学术研究,过着一个学者的生活,容易被研究者所忽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三是,钱玄同曾受到鲁迅的批评,这也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认识和评价。此外,钱玄同专攻经学和文字音韵学,学问专门,也给研究带来了困难。

全面收集钱玄同生平史料是研究钱玄同思想的前提。因我有机会在杨天石先生指导下参加钱玄同日记的整理工作,并在整理的基础上仔细研读该日记,能得以比较全面地把握钱玄同思想主脉。对于钱玄同研究而言,其日记是最重要的资料。藏于鲁迅博物馆和钱玄同家的未刊稿钱玄同日记,始于1905年底钱玄同东渡日本(1905年前之内容,钱玄同曾自编《钱德潜先生之年谱稿(1887-1905)》),截止于钱玄同逝世前三天。内容丰富,系统。这是我写作本书的最主要资料。同时,因在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能比较方便地收集到已经整理出版的和未经整理的钱玄同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私人信札,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我开展这一研究期间,沈永宝先生选编的《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于1998年10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鲁迅博物馆刘思源先生主编的《钱玄同文集》于199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1至5卷。这些都给本项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杨天石先生在《寻求历史的谜底》一书中,对史学研究的任务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历史学的任务在于记述和说明人类社会已经发生的一切。首先,它必须忠实地记述历史进程,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历史,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并由此作出价值评估,总结经验,探讨规律,为人们提供借鉴。”杨天石:《寻求历史的谜底》,后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思想史是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任务是要记录和说明人的思想,研究其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其性质、意义和对时代的影响等等。作为对思想家的个案研究,必须首先忠实地再现思想家思想的本来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基于此,本书主要从三个层次上对钱玄同思想进行研究。(1)力争可能地、如实地再现钱玄同思想内容、发展过程。(2)分析钱玄同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内在理路和时代原因。(3)将钱玄同的思想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写作上,本文按历史发展纵的顺序,根据钱玄同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将其分成早年、辛亥革命前后、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及晚年几个历史阶段,以利于梳理出钱玄同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变化,同时在每一阶段中提炼出重要问题,集中论述,以有利于深入论述其思想特征及实质。

本书在阅读资料和写作过程中,一直承蒙恩师杨天石先生的直接指导。书成之后,先生又仔细审阅批改,使我得益良多。在开题和答辩中,又得到张海鹏先生、耿云志先生、王桧林先生、丁守和先生、彭明先生、刘桂生先生、蒋大椿先生、曾业英先生、虞和平先生、汪朝光先生、欧阳哲生先生的指导。谨此并致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因作者学识浅陋,书中难免有遗漏和错误之处,尚望先进学者不吝赐教。

刘贵福序于大连

2010年7月30日

注释:

[1]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679页,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

[2] 王桧林:《钱玄同年谱》序,参见曹述敬:《钱玄同年谱》,7页,济南,齐鲁书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