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幼儿学习与发展
5572500000006

第6章 幼儿学习理论(1)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对幼儿学习的主要观点;

2.能够综合运用各流派学习理论解释幼儿的学习行为;

3.探讨不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的相关教学策略;

4.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

一部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的学习史,学习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什么是学习?如何有效地学习?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学习?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继而产生了不少这方面的论述。时至近代,哲学家、教育家以及心理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进行了思考、探索和诠释。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立场出发,构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学习理论,为我们洞悉学习的本质与规律、破解学习的奥秘与困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一章我们将沿着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向大家呈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心理学流派关于学习的基本主张,以及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位置。行为主义者认为,早先各心理学流派研究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不科学,心理学不应只研究人脑中那种无形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如果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那就必须建立在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那些可观察、可测量的现象,即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标志不在于研究行为(所有的学习理论都研究行为),而在于根据环境中的事件来解释学习。他们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个体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过程,认为S-R(刺激-反应)模式可用来解释人类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个性特征。被认为是当代行为主义创始人的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曾发表过如下著名的言论:

给我一打健康、外形完好的婴儿,放在我设计的特殊的环境里培养。我敢保证,随便挑选出其中一人,我都能把他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首领,甚至是乞丐或是小偷,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先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最著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当属斯金纳(B.F.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而早期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如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则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行为主义的另一杰出代表人物班杜拉则进一步考虑到了个体的认知学习,并从新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阐释了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学习问题。

一、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爱德华·L.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也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其主要著作为三卷本的系列丛书《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此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尝试错误学习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假设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感觉经验(刺激或对事件的感知)与神经冲动(行为表现)之间形成联想或联结。他认为学习经常发生在尝试错误(选择与联结)中。

对于桑代克而言,学习的最基本形式便是尝试错误学习,或者是他最初称作的选择与联结,他是在早期实验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的。桑代克亲自设计了实验所需的迷箱,这个小而狭窄的箱子中间竖立着一根杆子或在顶部悬挂着链子,如果能推动杆子或拉动链条,门就会被打开。

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箱内,箱外放着食物。一开始,饿猫在箱内又抓又咬,拼命挣扎,想逃出箱子吃到食物。无意中它碰到了杆子或者链条,门被打开,饿猫逃出了迷箱,吃到了食物,随后猫又被放回箱子,继续下一轮实验。猫在箱内仍然乱抓乱咬,不过逃出箱子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少些。经过反复的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的动作逐渐被排除。

据此桑代克认为,猫是在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之后,在刺激环境和正确行为之间形成了联结,从而掌握了开门的方法。猫被关在箱内,箱外的食物就是刺激,猫推动杆子或拉动链条逃出迷箱是它所要学习的行为或反应。在刺激情境下,如何作出适当反应达到逃脱目的,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而联结的形成就是学习。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尽管人类的学习更加复杂,但是由于动物和人的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存在相似性,桑代克最终还是用基本的学习原理来解释各种复杂的学习。他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不过是拥有成千上万个“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已。

“三大学习定律”

桑代克根据一系列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以下学习规律。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桑代克在他的《人类的原初本性》一书中提出了准备律,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得以实现就会引发满意。

2.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不能实现就会引发苦恼。

3.当一个传导单位没有准备好传导但被迫传导时,传导就会引发苦恼。

在这里,“一个准备好传导的传导单位”仅仅是指行为的准备状态或目标的指向状态。我们运用当前的术语可以把桑代克的准备律重述如下:

1.当某人准备表现某一行为时,去做就会引发满意。

2.当某人准备表现某一行为时,不去做就会引发苦恼。

3.当某人不准备表现某一行为但被逼去做时,就会引发苦恼。

一般而言,阻碍目标的指向行为可以导致沮丧,促使个体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也会导致沮丧。

该原理是说,当一个人准备采取某种行动时,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不做就是惩罚。如果一个人肚子饿了,那么导致他获得食物的反应就处于一种准备状态,而其他不能使他得到食物的反应就不处于准备状态。如果一个人累了,那么强迫他去锻炼就是惩罚。把这种思想应用到学习上,就可以说,当学习者为学习某种行为(根据发展水平或以前习得的技能)做好了准备时,那么促进这种学习的行为将是一种奖励。当学习者从发展水平看还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或不具备必备的技能时,让他去学习就是一种惩罚,而且浪费时间。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桑代克提出的练习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如果反应与刺激的联结被使用,它们就得到加强。换言之,仅仅是练习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可以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结。练习律的这部分被称为使用律(law of use)。

2.如果反应与刺激情境的联结被停止练习或停止使用其神经联系,它们的联结就会减弱。练习律的这部分被称为失用律(law of disuse)。

在这里桑代克把强化界定为当刺激重复出现时反应发生可能性的增加。如果一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被加强,当下一次刺激出现的时候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一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被减弱了,当下一次刺激出现的时候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简言之,练习律是说,我们因做而学习,因不做而忘记。

效果律(law of effect)

效果律是桑代克理论的核心。

桑代克的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反应结果而增强或减弱。如果一个反应发生后跟随着满意事态,联结就被加强;如果一个反应发生之后跟随着苦恼事态,联结就被减弱。在现代术语中,如果一个刺激引发一个反应,这一反应又引发了强化,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会被加强;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刺激引发一个反应,而该反应导致惩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被减弱。

迁移的相同要素理论

是什么决定我们如何对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情境作出反应?桑代克认为是类比反应,也就是将该情境与先前遇到过的情境相联系而对该情境作出反应。熟悉情境与陌生情境之间的训练迁移量取决于这两个情境具有共同要素的数量。也就是说,只有当两个情境具有共同要素时,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的迁移才会发生。这就是桑代克著名的训练迁移的相同要素理论。通过这种理论,桑代克反驳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以形式训练说为基础的迁移理论。

桑代克理论的修正

1929年9月,桑代克站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召开的国际心理学大会讲台前,以“我错了”这句话开始他的演讲。这种坦诚展现了优秀科学实践极为重要的一面:如果数据要求这样,科学家必须改变他们的结论。

1930年后,桑代克基本上放弃了整个练习律。宣称仅仅重复就能增强联结的失用律,被发现是不准确的。而且,单纯的失用或不用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削减联结。虽然桑代克坚持认为练习会引起较小进步,缺乏练习会引起少量遗忘,但实际上他在1930年后便放弃了整个练习律。

1930年后,早期的效果律被发现只有一半是正确的。正确的这一半是,跟随满意事态发生的反应被增强;而对于另一半,桑代克发现,惩罚一个反应对于联结强度没有影响。桑代克修正后的效果律认为,强化增加联结强度,而惩罚对联结强度没有影响。这一发现直到今天还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桑代克关于惩罚效果的结论与几千年来的常识相反,他的结论总的来看对教育、儿童抚养和行为矫正有巨大的意义。

关于效果律,桑代克最初认为,令人满意的东西(奖励)和令人厌恶的东西(惩罚)产生的效果是相反的。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奖励的确增强了联结,但惩罚不一定减弱联结。只有当替代性的联结被增强时,这些联结才会减弱。惩罚抑制了反应,然而,这些反应并没有被忘掉。惩罚不是改变行为的有效途径,因为惩罚没有教给学习者正确的行为,而仅仅让他们知道不要做什么。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1936)是俄国生理学家。1904年,由于他对消化的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直到50岁时,他才开始涉足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巴甫洛夫给学习理论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他做过的经典条件反射(classial conditioning)研究。

巴甫洛夫在彼得罗格雷德实验医学研究所当生理实验室主任的时候,主要从事有关消化的研究,研究消化的方法涉及对狗实施外科手术,使狗的胃液能经过一瘘管流到体外而被收集起来。在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狗一看见饲养员给它们送食物,甚至一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意识到,饲养员并不是引起唾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而是与食物建立了联系,而使狗获得了分泌唾液的力量。最初,他将这一反应称为“心理”反射,后称其为“经典条件反射”。

引起经典条件作用的必要成分包括:(1)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al stimulus,简称UCS),它引发有机体自然且自动的反应;(2)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al response,简称UCR),它是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自然且自动的反应;(3)条件刺激(conditional stimulus,简称CS),它不引发有机体的自然且自动的反应,因此是中性刺激。这些成分以某种方式混合时,就发生了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sponse,简称CR)。要产生条件反射,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多次配对。首先呈现条件刺激,然后呈现无条件刺激,而且呈现顺序非常重要。每一次无条件刺激出现时,就会出现无条件反应。最终,条件刺激可单独呈现,而且它会引起与无条件反应类似的反应。

在一项实验中,巴甫洛夫把一只饥饿的狗拴在一个装置上,向它呈现一个肉团(UCS),狗开始分泌唾液(UCR)。动物若要建立条件反射,需要在出现无条件刺激之前反复地呈现一个原来为中性的刺激。巴甫洛夫经常用一个能发出嘀嗒声的节拍器作为中性刺激。实验刚开始时,节拍器的嘀嗒声不会引起唾液的分泌。当实验快结束时,狗在食物团出现之前就开始分泌唾液,对发出嘀嗒声的节拍器作出了反应。这时节拍器变成了条件刺激(CS),引起了和无条件反射相类似的条件反射(CS)。

消退(extinction)

条件反应要依赖无条件刺激的存在,这就是无条件刺激被称为强化物的确切原因。显而易见,没有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永远不会形成引发条件反应的能力。同样,如果条件反射已经形成,反复呈现条件刺激,而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的强度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个现象就是人们熟知的消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