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导论
5573600000002

第2章 导言 什么是哲学(2)

3.“后哲学”

西方现当代哲学家特别是欧洲大陆的一些人文主义思想家不满意这种传统的哲学观,对它提出了各种批评,其中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哲学应当终结的口号,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思想称为“后哲学”(After Philosophy)。我以为,西方那种奉抽象概念为至尊的哲学诚然应该终结,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应该被超越、被扬弃了。超越、扬弃不是绝对否定和抛弃,而是经过它又超过它。马克思也说过哲学应该终结的话。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到他赞成“消灭哲学”、“否定哲学”。显然,他所谓应该否定、终结的哲学,也是指传统的概念哲学,指那种抹杀现实、崇尚抽象概念王国的哲学。马克思强烈要求“在现实中实现哲学”[1]。

西方现当代的哲学家们所提倡的在“哲学终结”之后的思想观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呢?他们中间一些人所谓“后哲学”的哲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呢?他们各有各自独特的哲学和观点,但大体说来,他们大多反对和批评那种独立于人之外的概念王国,主张哲学应从抽象的天国回到具体的人世和现实生活;反对主体与客体二分,强调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生活世界。西方现当代的这种哲学思想似乎又回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前古希腊早期思想家们的观点,但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复,他们所讲的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是经过了西方几千年传统的主客关系式的洗礼之后的一种超越主客关系的合一或物我交融。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

综上所说,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约有三个不同阶段的回答:第一个阶段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前古希腊早期思想家们的回答:哲学是爱智,即一即一切,人与万物融合为一。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爱智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后西方传统的“哲学”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意义。第二个阶段的回答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几千年的传统哲学的回答:哲学是把存在当作独立于人以外的概念来加以追求的学问。当然,这期间的诸多哲学家们对哲学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又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特点的,但上述对哲学的这种界定在这个时期占据主导的地位。第三个阶段的回答是黑格尔死后现当代哲学家们的回答:哲学是讲人与世界交融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学问。我这里主要讲人文主义思想家们的回答,不包括英美分析哲学的回答,不过英美分析哲学家们也和欧洲大陆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一样反对传统的抽象概念的形而上学,尽管角度不相同。这三种回答和界定中,第一种界定尚无哲学之名,第三种界定叫作“后哲学”,但我们仍然可以广义地把这三者统称为哲学的三种不同的界定。这三种界定都是关于包括人在内的世界整体的最大最高的普遍性问题,都是广义的哲学。

5.哲学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也是讲的世界整体问题,也是讲最大最高的普遍性,那么,哲学与宗教如何区别呢?首先,宗教是以感性表象的形式讲无限的、普遍性的整体,而哲学则总是要通过概念、推理来说明这无限性或整体,即使是主张无限性整体是不可言说的观点也终究要对它做概念式的说明,而不是靠默祷来与无限整体合一。其次,与此相联系的是,宗教诉诸外在的权威(如神的启示)和独断的信念,哲学则诉诸人类的理性。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哲学与宗教虽有区别,但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意识里往往渗透着哲学问题。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作为一本哲学导论式的书,这里没有必要做更详细的探讨。

6.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含义

中国古典的典籍中,如前所说,没有哲学这个名词,当然也没有对哲学的明确界定。在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占主导地位,那种类似西方主客关系式的天人相分的思想不算主流,像战国时期名家公孙龙强调抽象概念的那种类似西方概念哲学的思想观点也是少有的。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如果说中国传统哲学对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有某种回答与界定的话,那么,这种回答与界定似乎可以说与古希腊早期的“爱智”之学和现当代的“后哲学”有更多相似相通之处。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所广为宣传的哲学,一般是把哲学界定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例如世界本质上是物质性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等是自然和人都要遵守的最普遍的规律。

二、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

1.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

综合中西哲学史上种种对哲学的界定,也通过对这些界定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审视,我以为哲学应是以进入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的高远境界为目标之学。我对于哲学目标的这一界定,意在把中国传统哲学的人与万物一体的思想和西方现当代关于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思想同西方近代的主客关系思想结合起来。所以,这种境界不是抛弃主客关系,而是需要和包括主客关系却又超越之;这种境界不是不需要知识和规律性、必然性,不是“弃智”,而是需要广泛的知识和规律性、必然性而又超越知识,超越规律性、必然性;不是不要功利追求,而是既讲功利追求又超越功利追求。总之,这种境界不是单纯精神上的安宁或精神享受,而是对人世间一切现实活动的高远态度。人生在世,总想投身社会,实现自我,创造一个辉煌的世界,但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和痛苦的过程,我所主张的哲学是一种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炼的人生态度之学。现在大家都在谈论提高人的素质。其实,素质也就是境界,就是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2.哲学超越知识和科学

半个世纪以来习惯于认哲学为关于最普遍的规律之学的人,也许会觉得我的这种哲学观太空洞了。如果把哲学看成是一种知识,那么,哲学的发展史也许可以说是内容越来越贫乏空洞的历史。前面说过,在古希腊,哲学囊括了所有的科学,内容可谓是最充实了,但是随着人类思想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以寻找不同现象范围内普遍规律为己任的各门具体科学都纷纷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去了,哲学便不得不退而把自己界定为关于“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从某种角度来看,也许这一历史现象就可以叫作哲学内容的贫乏化、空洞化。但是我们都知道,最普遍的规律不是离开具体现象范围内的普遍规律而得来的,关于最普遍的规律的哲学不是离开各具体范围内普遍规律的具体科学而独立存在的。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分化独立出来以后,其所涉及的本范围内的普遍规律会得到更深入的研究,而以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为己任的哲学,其内容也会愈益深化丰富,而决非愈益空泛。但是随着科学门类的扩展与增加,特别是由于当前交叉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规律性的范围越来越普遍、宽广,哲学所研究的所谓最普遍性的规律的范围也越来越多地被交叉科学所“侵占”。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启发我们,只要我们把哲学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看,那么,哲学作为一种关于最普遍规律的学问,其内容将会越来越被科学(科学就是有体系的、有规律的知识)所代替。更进而言之,不管是讲某一现象范围的普遍规律的学问也好,或者是讲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也好,他们都是讲的知识体系,就此而言,它们都是科学。现在有的主张哲学是关于最普遍规律的学问的人不是在大讲哲学是科学吗?的确,只要把哲学界定为关于讲普遍规律之学,它就是科学。但我认为,把这样的学问冠以哲学之名的时代应该终结了。这种意义的哲学是与前面讲到的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相联系的,它应该与概念哲学的终结一样地终结。

这样的哲学终结以后,是否还另有哲学的领地呢?是否还另有可以称之为哲学的学问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以提高境界为目标的学问,这种学问不是以追求知识体系为目标,而是讲的人对世界的态度,或者简称为人生态度。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包括不同时代的人或群体)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世界或世事,或者说,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有什么样的境界,他或他们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对世事抱悲观态度的人有悲观主义的哲学,反之,持乐观态度的人就有乐观主义的哲学,依此类推,于是就有唯物主义的哲学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有人类中心论的哲学和民胞物与的哲学,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哲学,有功利主义与道德义务论的哲学,如此等等,我这里无意列举全部的或比较全面的哲学派别,也无意对这些派别做界定,我只是举例说明,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或境界,就有什么样的哲学。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生态度或境界不是独立自在、随意产生的,任何一种人生态度或境界都有它之所以产生的科学依据、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等为缘由,就一个人来说,甚至与他的禀性、血型、出身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以讲人生态度或境界为基本内容的哲学当然也与以上种种复杂的因素有密切联系,例如英国的经验主义就有它自己的认识论方面的科学依据,还有英国独特的思想文化方面的传统为背景。就个人来说,甚至有的西方哲学家说,硬心肠的人主张唯物主义的哲学,软心肠的人主张唯心主义的哲学。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表示我同意这种观点,这种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至少是很片面的。但这个例子也多少说明一个人之所以有某种哲学,除上述许多深刻的、根本的原因外,还与他个人的性格有某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