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行为改变技术
55750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行为既然由学习而来,而学习有关的因素都是由环境造成,因此,行为改变技术人员十分强调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和操纵来促使个体行为的改变。如果个体未具备某种基本的良好行为,就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环境供他学习而促进学习效果;父母或老师如果发现儿童有行为困扰,就可从环境着手,通过营造有利的情境来改变不良习性。

4.注重具体量化的特殊行为

由于行为主义学者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行为改变技术也不例外,即行为改变技术具有科学特质。这种特质的主要表现是:以具体的、可测量的特殊行为作为处理的对象。所谓具体是指处理的行为是通过现实知觉可以被观察描述的;所谓可测量是指要处理的行为特质可以用数字来描述其特征。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测量为制定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案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评价行为改变技术的成效。

5.注意客观环境的适当配合

行为改变技术的处理程序和技术是采用各种方法,重新安排与个案有关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以帮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发挥更好的适应能力。这是行为改变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环境是指一个人当时周围具体的实际变量。例如:一个学生在教室里,那么,在他所处教室内的桌椅、黑板、教师及其他学生就是他的环境。这位学生的一举一动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不仅他会影响环境,而且环境也会影响他。在某些案例中,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者可以帮助需要行为改变的人在自我控制计划中安排自己的环境。

6.彰显明确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可以明确加以描述。这样,行为改变技术者可以阅读其他同行所使用的程序说明,重复这些程序,并取得基本一致的结果。而且教授行为改变技术程序,也比教授其他心理疗法更容易些。

由于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者能够准确详细地说明他们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改进的情况,来测量行为改变策略的有效性。这方面的情况不断发展,使有效的方法得以发展,效果较差者则逐渐被忽视。在这些方面或许学者间有不同的看法而言,但对任何行为改变技术的各种方法而言,最终的检验,主要是看能否证明它是有效地按照所希望的方向来改变行为的;这是较为一致的看法。

(三)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目的

人们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并非都是正常行为,而且正常行为也需要塑造和培养。因此,采用行为改变技术对行为进行改变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对问题行为的矫正;二是对良好行为的塑造和养成。

由于问题行为的确定是相对的,在使用行为改变技术之前,必须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分析该项行为是应予以减弱(少)、限制,还是消除。减弱(少)是指该项行为的发生比率下降或强度减弱,通常是指那些表现太过分的行为,如过食、插嘴、高声谈话等。限制,是指问题不是行为本身,而是它发生在不该发生的环境中,所以必须使该行为限制在特定的、适当的环境中;如儿童用笔在书本、衣服、家具、墙壁上写字或画画就不可以简单地消除或减少,而应使该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表现出来。消除,是指使该行为尽可能永远不再发生或出现,这主要针对那些对他人、社会、行为者本人有害的行为。

对于良好行为的塑造和培养,一是行为的加强,即个体应该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并没有经常发生,通过行为改变技术而设法提高其发生频率(如学生在交往中本应较多使用礼貌用语,但其使用较少,通过行为改变技术增强其使用礼貌用语的频率);二是行为的发展,即让个体学会一些良好行为并加以表现(如让学生学会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三是行为的扩展,即让只表现在若干情境中的行为,也能在其他有关的情境中表现出来(如只服从班主任指导的学生也能听从其他任课老师的指导;让只能安稳地在自己床上睡觉的儿童也能好好地在陌生的床上过夜)。

(四)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原则

在使用行为改变技术来矫正不良行为、塑造和养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正确地选择行为改变技术的具体方法以外,还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1.特定行为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中强调特定的行为才是改变的主要目标。特定的行为是指那些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而那些可能来自主观的或受主观影响的、难以观察和测量的心理成分,如认知、情感、意识、态度等,就不应成为行为改变的主要目标。但是行为改变技术者又认为,当问题行为得到矫正以后也能够使个体在非行为方面有积极的变化。如在情感方面至少应能够缓解个体的紧张情绪,进而在情绪、尤其在自我感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又如在认知方面能使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领悟,从而对自己问题的来龙去脉有一种清晰的理性认识。必须指出的是,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矫正问题行为、塑造良好行为才是首要的目标。至于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变化则是个体特定问题行为已经得到矫正、良好行为已经得到养成之后所带来的结果。

2.此时此地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强调解决的是此时此地的问题,即在当前情境中发生或表现的问题行为。当然,行为改变技术要能有效地处理问题行为,塑造和养成良好行为也需要了解和分析其背景和形成过程,但这种了解和分析是以解决当前现实情境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3.不贴标签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中强调不贴标签,就是指不轻易地把个体归入这一类或那一类问题,即主张不要把有问题行为的人称之为“变态的”、“异常的”或“有精神病的”等,这种把个人类型化、贴上标签的做法只会造成晕轮效应,常常使人们按类型或标签去认识问题行为者,而忽视或无视了真正应予重视的特定行为。

4.建立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原则

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从事行为改变的专业工作人员或有关人员同当事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要求双方彼此具有积极的情感和互惠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情感,是指彼此能互相悦纳,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互惠的人际关系,是指在双方的人际交往和关系中,彼此都认为能够从中获益,也能够使对方从中获益。在行为改变技术的整个过程中,尤其在开始阶段,务必力求建立、维护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5.重视观察记录和分析评定的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记录和分析评定。即不仅在进行行为处理时,而且还要在处理之前和之后都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评定。通过观察记录,既能真实地反映目标行为的情况,又能为分析和评定目标行为提供客观的资料性依据。分析和评定客观行为时,除依据观察记录所得的资料外,还应参考有关调查和测验所得的结果,问题行为者本人陈述所提供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或资料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分析评定,可以确定目标行为的性质和有关背景情况,可以确定目标行为应予强化、发展、扩展,还是应予消除、减弱和限制。明确选择具体的行为改变方法、程序、计划,随时把握行为改变的进展情况,检查行为改变的效果。

6.方法学原则

方法学方面的原则要求正确认识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和效果。行为改变技术的各种方法之间本身无优劣之分,但是必须根据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个案情况有针对性地来选择不同的方法,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行为改变者的道德自律及信条

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体系完备,方法简明,效果明显,这些都是在使用行为改变技术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但是,由于行为改变技术牵涉到的因素特别多,尤其是受训者的权益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在监狱、精神病医院、养护机构或戒毒所里,有时会使用到令人厌恶的刺激物,若不能很好地遵循行为改变技术的道德自律及信条,有可能会伤害到受训者的身心。因此,行为改变技术者应遵循以下的道德自律及信条。

第一,实施行为改变方案时,务必要先征得受训者或监护人的同意,让他们明白实施的目的和程序。实施方案必须合法,并符合一般常理。实施计划必须公开。

第二,尽量选用对受训者具有最大帮助和最小伤害的方法,应多用积极强化物,少用厌恶刺激物。为达到这一标准,使用者(或称训练者)必须精研行为改变技术。

第三,行为训练方案主持人应先取得专家资格,才可判断哪种行为标准是可行而合理的,哪种行为是不必小题大做的,如果勉强去改变某一行为,受训者不但不能受益,反而易受伤害。

第四,合格的行为改变专家,应教导教师及父母对应用行为改变技术有正确的认识,避免误用及滥用。在不伤害人性尊严的前提下促进人类的适应功能应该是使用行为改变技术的最终结果。

[1]引自朱志贤著(1988).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1.

第二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领域

从条件反射理论发展出来的行为改变技术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帮助人们改造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行为改变技术实施的对象范围、情境和目标行为都在不断拓展。实施对象既有智力严重迟钝者,也有特别聪明者;既有儿童,也有老人。实施情境,既有在高度控制情境中的应用,也有在未经控制的社交情境中的应用。目标行为既有简单的驾驶行为,也有复杂的智力问题。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增加,如教育、社会工作、护理、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社区心理学、医学、商业和工业等,本节主要介绍行为改变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运用。

一、教育和教学方面

在教育和教学情境中,教育者经常关心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革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地控制教学中的不正常行为。行为改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在这些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一)激励学习动机

学生从事各项学习能否获得较高成绩,与个人的学习动机有密切的关系。享受读书之乐的人,都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定会因事倍功半、效率不高而心灰意冷,逐渐失去信心与毅力,甚至导致挫折与失败。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强调:个体刚刚开始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就应立即予以强化,然后逐渐减少强化次数,直到活动本身拥有次级强化力量为止。在这种情形下,斯金纳认为可以发展出沉迷式的学习行为。教师运用这种原理,随时强化学生良好行为的宗旨,必须是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学生采取行动,促进学习动力。

(二)革新教学方法

行为改变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行为改变技术的学者分析了教室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改进了各种教学方法。如教育界一直很盛行的若干教育设施中,开放教室(open classroom)、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电脑教学(computerized instruction)以及成绩签约教学(contract performance instruction)等都是应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强化原理,以激励学生自动学习的措施。

(三)促进语言学习

儿童为何及如何学习语言,学者说法不尽相同。从行为学习论的立场而言,语言行为的形成,原则上和一切其他行为形成的机制是一样的。换言之,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强化作用所引发。一般认为,婴儿的双亲或照顾他的人,会刻意地引发婴儿发出声音,若婴儿声音很近,双亲会给他奖励。由此一步步通过训练,儿童才能学会语言。例如,婴儿最初的发音都没有意义,一般来说“m”、“ma”等唇音,在出生后40天就能发出了,但当小孩子发出“ma ma”的语音时,妈妈就会走近他的身旁,随声附和着说:“妈妈来了!”以后儿童渐渐发觉“ma ma”的声音一出现,就有妈妈在他身旁出现,就像白鼠压动杠杆就会发现食物丸一样高兴。这样“ma ma”和“妈妈”发生了关联,使他逐渐懂得“ma ma”的意义,而喜欢叫妈妈了,同时也由于妈妈的行动,给“ma ma”赋予意义。

(四)教室常规管理

教室常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强化原理和惩罚原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都能获得积极强化,不良行为都能受到相应的惩罚,就很容易有效地控制教室情境,建立起良好的教室常规。行为改变技术还可以运用于教室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物质设备的合理利用等。

(五)增进特殊教育发展

在特殊教育领域中,行为改变技术的运用比在任何其他领域中的运用都更为广泛,特殊儿童常常都伴有各种行为不足的症状,而行为改变技术常常被运用来训练特殊儿童掌握各种技能,如自助技能(吃东西、穿衣、上厕所和个人卫生等)、社会技能、交往技能、职业技能以及各种社会生存行为等;同时行为改变技术还被用来矫正特殊儿童的一些问题行为,如自伤行为、侵犯行为和破坏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