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 俄罗斯帝国
5603100000016

第16章 欲壑难填:无休无止的扩张(1)

一、南方:出征两汗国

读者从前章已经看到,经过伊凡三世和瓦西里三世两代君主的努力,到1533年时,俄罗斯国家已完全实现了统一,其版图西抵第聂伯河上游,东到乌拉尔山脉的支脉,南至奥卡河,北达白海,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成为欧洲幅员最大的国家。

然而俄国封建主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欲壑难填,充满了强烈的扩张欲。他们要南下黑海,进入地中海,北出波罗的海,进入北海,使其商船能在俄国和欧洲各国之间自由穿梭;他们要控制东欧,充当欧洲宪兵,越过乌拉尔山,直趋太平洋,掠夺这里丰富的资源。他们还要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加入争夺世界霸权的行列。这样,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刚刚形成,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之路。从伊凡雷帝开始,俄国历代君主对外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战争,吞并了大片大片土地,使其疆土增加了7倍,扩展到两千多万平方公里,达世界土地的1/6,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

最先被吞并的是其南邻喀山汗国。

喀山汗国位于伏尔加河中游,原为金帐汗国的属地,1438年鞑靼贵族兀鲁·穆罕默德在此建国,定都喀山城。喀山汗国是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主要有鞑靼蒙古人、马里人、楚瓦什人、乌德穆尔特人、巴什基尔人、摩尔多瓦人等,大都信奉伊斯兰教,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兼营渔猎、园艺。这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手工业及商业都比较发达。

喀山汗国由于和俄罗斯是近邻,双方互相争夺,时常发生战争。喀山汗国在建国之初颇为强盛,1445年曾击败莫斯科公国军队,俘获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二世。之后由于汗国不断发生内讧,国势渐衰。148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利用汗国内讧,占领了喀山,通过扶植傀儡政府控制了汗国。奥斯曼帝国强盛后喀山汗国又倒向奥斯曼帝国。这样汗国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莫斯科派”和“克里木派”。

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雷帝开始了吞并伏尔加河中下游的战争。1545年春,伊凡雷帝派军远征喀山。当俄军长途跋涉来到喀山城下时却未攻城,只是驻扎城外,炫耀武力。俄军的到来使喀山城内“莫斯科派”的腰杆立时硬了起来,他们坚决要求政府与俄军和谈,和俄国建立友好关系,并把土耳其素丹的附庸——克里木汗国扶植的傀儡萨法·格莱赶下台,拥立亲莫斯科的沙赫·阿里为喀山汗。然而当沙皇军队撤退后不久,克里木汗国便联合诺盖帐军反扑过来,占领喀山,推翻沙赫·阿里,扶植萨法·格莱重登汗位。

两年后,伊凡雷帝御驾亲征,对喀山汗国发动第二次远征。不巧的是,这次天公不作美。当时正值冬季,俄军在伏尔加河冰面上小心翼翼地渡河,说来也怪,就在这时,天气突然转暖,本来并不厚实的冰面被暖洋洋的太阳一晒,很快开始消融,许多士兵和大炮陷进冰河里,伊凡雷帝只得下令停止前进,撤军返京。

第二年,伊凡雷帝率军对喀山发动了第三次远征。这次避开了冬季,俄军进展顺利,不久便抵达喀山城下。然而,正当俄军安营扎寨,准备攻城之际,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倾盆大雨直泻而下,四周顿时一片汪洋。暴雨过后,又是遍地泥泞,军队无法行进。伊凡雷帝无计可施,在喀山城下踯躅数日,最后长叹一声,率军而归。

伊凡雷帝毕竟非同一般,他有一股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劲。1552年6月16日,伊凡雷帝汲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亲率15万大军,再次向喀山扑来。此前他已在离喀山不远的地方修筑了一座斯维亚日斯克城堡,在这里屯兵积粮,打算把它作为进攻喀山的基地。8月13日,俄军抵达斯维亚日斯克,休整了两日,便渡过伏尔加河,兵临喀山城下。俄军敦促当时代理喀山汗的阿斯特拉罕汗国雅吉加尔汗投降,但遭到拒绝,于是俄军包围了喀山,准备攻城。

喀山城坐落在伏尔加河岸陡峭的山冈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进攻开始后,俄军用150门火炮向城墙和城内猛轰,并建了一座高达15米的三层移动攻城塔向城内射击。当时喀山守军只有3万人,武器装备也远不如俄军,但他们不畏强暴,利用喀山的有利地形奋勇抵抗。俄军见喀山一时难以攻克,便采取最毒辣的一手,破坏了喀山的地下水道,切断了其水源,同时秘密修了一条长达200米的通道,直抵城下,装好炸药,将城墙炸开一段缺口。这时俄军像洪水猛兽般冲了进来,见人便杀。喀山守军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大都战死。1552年10月2日,喀山终于被俄军攻占。

这次,沙皇没有再采取扶植傀儡政权的做法,而是将喀山汗国完全吞并分割。他把喀山汗国的土地分赐给了俄国领主和封地贵族。他把喀山县的七十多个村镇赏赐给了155名封地贵族,把伏尔加河左岸的山区赏赐给了34名封地贵族。他把那些怀疑对俄国不忠的鞑靼封建主迁移到了俄国中部各县,只把效忠沙皇的封建主留在了原地。喀山汗国从此灭亡。

伊凡雷帝在吞并喀山汗国后,又将矛头指向阿斯特拉罕汗国。

阿斯特拉罕汗国位于伏尔加河下游及南高加索草原一带,是喀山汗国的南邻,西部与克里木汗国相接,东部与诺盖汗国相连。同喀山汗国一样,它原来也是金帐汗国的属地,约于1459年独立。其首府阿斯特拉罕城,位于伏尔加河流往里海的河口。这是一个如珍珠般美丽富饶的国家,滔滔奔流的伏尔加河给它带来了肥腴的土地和甘甜的乳汁,世界最大的内陆海里海给它提供了丰富的鱼类和其他资源,茫茫无际的草原为它养育了数不尽的牛群和羊群。它还是一个交通枢纽,通过陆路和水路把东欧、中亚、黑海和中东连接,其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毛皮、制革等享有盛名。

可是该国的鞑靼封建主却不争气,他们争权夺利,不断发生内讧,把一片大好河山撕得支离破碎,把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折腾得贫弱不堪,只得时而依附于其东邻诺盖汗国,时而依附于其西舍克里木汗国。对这一切,伊凡雷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1554年,他发兵3万,向阿斯特拉罕汗国开来,一路未遇到任何重大抵抗,似入无人之境,很快便占领了阿斯特拉罕。这次伊凡雷帝还算客气,并未立即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只是赶走了亲克里木的雅姆古尔契汗,立傀儡杰尔维什·阿里为汗,让阿斯特拉罕汗国向沙皇纳贡称臣。但阿里并不甘心一直做俄国的傀儡,在他看来,阿斯特拉罕汗国同它的东邻西舍有更多的相通之处,都是真主安拉的子孙,于是不久又倒向克里木、土耳其和诺盖汗国一边。伊凡雷帝闻讯,大发雷霆。1556年,他再次发兵向阿斯特拉罕扑来。阿里汗胆小如鼠,自知大事不妙,仓皇逃命,阿斯特拉罕再次落入俄军之手。此次伊凡雷帝不再客气,将阿斯特拉罕汗国完全并入俄国版图,除将部分土地赏赐给那些有功的领主和封地贵族外,其余都派俄国总督进行管理。

俄国吞并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后,其南部疆界从奥卡河一带顿时扩展到南高加索,向南延伸了一千多公里。同时,沙皇俄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原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中的各民族皆成为沙皇俄国的臣民。

二、北方:力夺出海口

直到16世纪中叶,俄国依然基本是一个内陆国家。它的北部边界倒也濒海,即濒临巴伦支海的内海——白海,这里有俄国与西欧通商的唯一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但这里靠近北极圈,气候严寒,一年有3/4的时间冰冻雪封,不能通航。随着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些经商的业主们迫切希望扩大和西欧的贸易,希望寻找新的不冻港和出海口。当时距俄国最近的出海口是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大西洋的一个内海,深入北欧大陆内部,多良港,南部海域还有一部分不冻港,可四季通航,素有“北欧地中海”之称。出波罗的海经北海便进入大西洋,是连接沿岸各国及西欧的交通要道。伊凡雷帝感叹道:“波罗的海的海水是值得用黄金来衡量的。”因此,从伊凡雷帝开始,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便成为俄国历代统治者的既定目标。

16世纪50年代,伊凡雷帝在吞并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两汗国后,便挥师北上,发动了长达25年的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立沃尼亚战争。

立沃尼亚位于波罗的海南岸,大体相当于现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两国所在地。这里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十分繁荣,其中里加、列维尔(塔林)等城市是东、西欧贸易往来的枢纽,是波罗的海南岸的最大海港。这里主要居住着爱沙人、拉脱维亚人、立沃人、库尔人等部落。长期以来,北欧、东欧、中欧封建主在这里进行着拉锯式争夺。1237年,德意志封建主在这里建立了持剑骑士团,又称立沃尼亚骑士团,成为这里的统治者。1410年,骑士团被波兰—立陶宛联军击败,从此一蹶不振。随之在这里形成了里加大主教区,厄塞尔、杰尔普特、列维尔三个主教区以及几个独立城市。它们各自为政,争夺分合,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1558年1月,伊凡雷帝以骑士团没有向俄国缴纳因其占据雅罗斯拉夫大公兴建的尤里耶夫城而每年必须缴纳的贡赋以及同立陶宛订立反俄同盟为由,向立沃尼亚宣战,揭开了立沃尼亚战争的帷幕。

立沃尼亚战争的发展进程错综复杂,为了便于读者掌握,我们把它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558—1560年。在这一阶段,俄军击溃立沃尼亚骑士团,夺占立沃尼亚部分领土。

战争爆发后,俄军迅速越过立沃尼亚边界,向前推进,在不到半年之内即占领了包括纳尔瓦和杰尔普特两城在内的整个爱沙尼亚东部。8月,俄军在攻打列维尔时遇到顽强抵抗,久攻不克,转而进攻里加,击败里加大主教区的军队,直逼里加城下。

正当俄军乘胜前进、长驱直入时,后院起火,克里木汗国在南方对俄国发动了侵袭。沙皇政府遂同骑士团签订停战协定,调军南下攻打克里木。立沃尼亚骑士团和里加大主教区封建主担心俄军卷土重来,自知不敌,便同波兰达成协议,接受了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西吉蒙特二世的保护,厄塞尔主教区接受丹麦国王的保护。

俄军在击退克里木汗国的进攻,迫使其同意媾和之后,再次挥师北上,对骑士团发动猛烈进攻。1560年8月,俄军在埃尔梅斯战役中歼灭骑士团的精锐部队,攻克骑士团首领驻地费林城堡,生擒骑士团团长福尔斯腾伯格,立沃尼亚骑士团作为独立的武装力量不复存在,由此结束了战争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1561—1570年。在这一阶段,俄军主要同立陶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陷入僵局。

俄军对立沃尼亚的一再进攻,使波罗的海诸国清楚地看出了沙皇俄国的野心,也看到了沙俄对自身利益的潜在威胁。他们当然不愿让沙俄独吞立沃尼亚,纷纷加入瓜分立沃尼亚的行列,力图阻止沙俄在立沃尼亚的扩张。1561年瑞典乘机出兵占领了列维尔和爱沙尼亚北部,立陶宛占领了立沃尼亚骑士团的大部分辖地,波兰吞并了库尔兰,丹麦吞并了厄塞尔。这样,在俄国吞并立沃尼亚的道路上遇到了四个强敌。但伊凡雷帝并没有放弃其既定目标,而是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他利用矛盾,先同丹麦订立同盟条约,又同瑞典国王爱利克十四签订为期20年的停战协定,然后把打击矛头集中指向立陶宛大公国。

1563年年初,伊凡雷帝亲率数万大军包围了立陶宛军事重镇波洛次克,经过三周猛攻,守军不敌投降,这就打开了通向立陶宛首都维尔诺的门户。之后,俄军继续发动攻势,向立陶宛首都推进。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西吉蒙特二世见势不妙,提出媾和,表示同意割让所有被俄军占领的立沃尼亚的城市和地区,但不承认波洛次克是俄国领土。伊凡雷帝断然拒绝,立陶宛遂决定全力抵抗。

1564年年初,两军在离波洛次克不远的乌拉河畔发生激战,立陶宛倾全力迎战俄军,使俄军遭到惨败,前线总指挥彼·叔伊斯基战死。不久,俄军著名统帅安·库尔布斯基因伊凡雷帝对其不公愤然投敌,叛逃立陶宛。7月,俄军在进攻奥尔沙城时再次受挫。接二连三的失败与挫折使俄军大伤元气,不得不停止进攻。立陶宛军队也无力进行反攻,战争陷入僵局。

此后,伊凡雷帝为巩固在国内的统治,暂时把注意力转向国内,大力推行特辖制,惩处那些“叛卖”的大领主。立陶宛曾派使来莫斯科谈判,提出同俄国共同瓜分立沃尼亚,双方结成反瑞典同盟,但被决心独吞立沃尼亚的伊凡雷帝拒绝。这样,立陶宛转而完全投靠波兰,于1569年同波兰签订《卢布林条约》,两国合并为波兰共和国。

第三阶段:1571—1577年。在这一阶段,俄国主要同瑞典作战,占据了立沃尼亚大部分地区。

1569—1572年,俄国连续四年遭到克里木汗国的侵袭。特别严重的是1571年5月,克里木汗国的杰夫列特·格莱汗在土耳其的支持下,亲率4万大军向俄国大举进攻,一直打到莫斯科城郊,大肆烧杀抢掠,导致大火延入城内,城内木质房屋大部分被烧毁。在这种情况下,1571年,伊凡雷帝同波兰签订为期三年的停战协定,以便全力抗击克里木汗国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