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 德意志帝国
5603200000021

第21章 现代化的开端(5)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出生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曾做过皇室顾问官,其外祖父为法兰克福最高行政长官,家庭生活富裕悠闲,且有浓厚的文化气氛。歌德早年曾在莱比锡求学,学习的专业为法律,但他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770年他到斯特拉斯堡学习,因受赫尔德(1744—1803)影响,广泛地阅读了希腊、罗马以及18世纪英国的文艺作品,走上了诗歌创作道路,并成为后来称之为狂飙突进运动中的一员。受狂飙突进运动的鼓舞,歌德创作了两部获得世界声誉的作品:《铁手骑士葛茨·冯·伯利欣根》(1773年)和《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年)。歌德试图通过《铁手骑士葛茨·冯·伯利欣根》这个剧本把一个没落骑士理想化为正直的争取自由的英雄,来加强德意志的民族意识;而《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书信体小说则通过对一桩爱情悲剧的描写、渲染,直接表达了对没落封建制度的批判。1775年,歌德应萨克森—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邀请,担任枢密顾问,开始了近10年的从政生涯。1786年至1788年,他到意大利访问,通过研究古希腊、罗马艺术,接受了温克尔曼的艺术观点,开始形成他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返回魏玛后,他辞去行政职务,集中力量从事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并领导魏玛歌剧院达27年之久(1791—1817)。

从意大利归来的第二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歌德理解法国革命的时代意义,但反对革命的暴力手段。他呼吁政府顺应时势进行改革,以防止自下而上的革命,并在不少作品中表达了这种改良主义思想。从1794年以后,歌德开始与著名文学家席勒接近,他们彼此密切合作达10年之久(1794—1805),开创了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魏玛黄金时代,德国古典文学进入高峰发展时期。

弗里德里希·冯·席勒(1759—1805)生于符腾堡小城马尔巴哈,是一个少尉军官的独养子,13岁时被送入符腾堡公爵所办的卡尔学校学习法学和医学。卡尔学校是一个著名的“奴隶制造所”,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席勒因严酷的训练和奴化教育在精神上备受虐待,由此形成了他激进的反抗意识。在卡尔学校期间,席勒写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剧《强盗》,其主人公所表现的反抗压迫的精神已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为了逃避公爵的迫害,席勒开始远离家乡,过上了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在流亡中他写下了他的名作《阴谋与爱情》,以动人心弦的笔触描述了资产者与贵族的冲突,获得巨大成功,但这没有改变他饥寒交迫的生活处境。1787年他创作了诗剧《唐·卡洛斯》,宣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观念,这标志着他开始从受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向古典主义过渡。从1787年至1792年,席勒开始研究尼德兰革命和三十年战争的历史,并在1789年被聘任为耶拿大学历史学教授。1792年以后,他又开始研究康德的哲学,写出了关于美学的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是《美育书简》(1795年),他试图通过发展人的审美活动,实现个性自由,达到政治解放的目的。

由于和歌德的交往,席勒又恢复了文艺创作,至1805年逝世,他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席勒创作了历史剧《瓦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0年)、《奥尔良的姑娘》(1801年)以及最后完成的《威廉·退尔》(1804年)。其中《瓦伦斯坦》是席勒戏剧创作的代表作,它以曲折的情节、华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再现了德意志三十年战争波澜起伏的壮观场面,展示了人们对不变的道德、绝对的信念、纯洁忠诚的理想的追求,是德国第一部有群众场面的戏剧。但是,当席勒的《瓦伦斯坦》一剧达到创作的高峰,并使他意识到戏剧创作是他最基本的职业时,他那长期颠沛流离的身体,终于积劳成疾。1805年5月5日,席勒因病去世,他成为全民族最受敬仰的诗人和剧作家。除去他的精神财富,人们也常以激动的心情看待他那勤奋而困苦的一生。

在席勒生前,歌德已完成了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795—1796),并着手修订了他的巨著《浮士德》第一部。歌德比席勒多活了27年,在超出一代人的岁月里,他勤奋写作,先后完成了《诗与真》(1811—1833)、《意大利游记》(1816—1817)、《西东合集》(1819年)以及《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1—1829)和《浮士德》第二部(1832年)。其中《浮士德》的写作,从1773年延及1831年,历时近60年,是毕其一生精力的鸿篇巨制,是诗人漫长一生中的伟大高峰。通篇贯穿的主要思想是人类通过各种矛盾冲突,将不断地在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热爱生活的过程中获得进步,这是对自文艺复兴至法国革命以来,西欧社会剧变所作的深刻揭示,它对人类发展前景的展望,反映了变革时期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和精神风貌。但是,同席勒一样,这位文学大师也希望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来实现自由和统一,因而他们的作品都带有明显的同现实妥协的改良主义倾向。

在歌德之后,在德国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人物是亨利希·海涅(1797—1856)。海涅生于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由于法国对莱茵地区的占领,海涅从幼年时期就受到法国革命中自由、平等思想的熏陶。进入大学以后,他曾受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黑格尔哲学的影响,2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至1831年已发表了《歌集》和《旅行杂记》两部早期作品。《歌集》是一部优秀的抒情组诗,诗歌以个人的爱情遭遇为主题,伴随着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由于风格朴素、音调和谐,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堪称优美的抒情诗篇。其魅力和神韵,只有歌德青年时期的诗篇才能与之媲美。《旅行杂记》是一部散文集,包括游记和随笔,既有对德国现实面貌的速写,也有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同情。它标志着作者已开始走上反映现实的创作道路。

1831年,海涅来到革命运动的中心巴黎。由于同法国进步作家的交往以及目睹法国七月革命后的现实,他坚定了革命民主主义立场。1833年,他创作了《论浪漫派》一书,在批判德国消极浪漫主义的同时,提出了文学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进步主张。40年代以后,特别是1843年在巴黎结识了马克思,海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发生了重要变化,他已突破早期抒情诗的个人范围,开始以他那变得富有战斗力的笔来反映德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其中写于1844年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一诗,就以铿锵有力的笔调颂扬了起义工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成为最早、最优秀的社会抗议诗篇。海涅最重要的作品是政治长诗《德国——冬天的童话》(1844年)。全诗以夸张的讽刺、离奇的譬喻对德国政治分裂等现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由于讽刺深刻、节奏有力、譬喻生动,此诗集中地表现了海涅晚期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但是海涅的思想未能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界限,他在同情劳动人民的同时未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直至晚年他都对共产主义抱有疑惧心理。这些都减弱了他的作品在反映现实斗争方面的力度。

同文学一样,音乐文化也是最能反映时代脉搏的战斗领域。在音乐世界,杰出的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成为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出身于波恩一个贫困的宫廷歌手家庭。由于环境的熏陶,贝多芬在4岁时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未受过正规教育,曾自学钻研过荷马和莎士比亚等人的古典作品,以后专心致志于音乐。他的第一位教师是聂耶菲,他帮助他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并介绍他到维也纳学习。在维也纳,他先后向莫扎特和海顿学习,直到30岁才举行首次个人音乐会,巩固自己在音乐界的地位。此后他长期侨居维也纳,在终身未婚,以后又双耳失聪的艰难条件下,他以坚强的意志致力于歌曲创作,谱写了许多动人心魄的不朽乐章。

贝多芬从青年时期就受到法国革命的影响,憎恨封建专制,向往自由、平等、博爱,他的创作充满了革命热情和英雄气概,鲜明地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斗争精神。贝多芬的作品,除了代表性的9部交响曲外,还有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几十部乐曲以及歌剧、神剧、弥撒曲等。在9部管弦交响曲中,第三、第五尤其是第九交响曲影响最大,直接表现了英雄主义的斗争精神。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分别用葬礼进行曲和悲痛哀婉的乐章反衬交响曲最后的狂欢乐,使生活、斗争、死亡和取得新胜利的喜悦,在不同段落节奏的对比下,取得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在宏伟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中,他运用跌宕起伏的音乐艺术技巧,把人民通过英勇的抗暴斗争,冲破黑暗迎来自由解放的欢乐推向最高潮。由于在末章加上席勒《欢乐颂》诗篇的人声联唱,交响曲因这一创新成为最富于表现革命热情和英雄性格的音乐体裁。第四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是抒情性的交响曲,他用清新柔美的旋律,表达大自然的活力和欢快气氛,是贝多芬艺术创作的另一表现风格。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如《悲怆奏鸣曲》、《热情奏鸣曲》、《黎明奏鸣曲》等,也都通过所塑造的鲜明音乐形象,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列宁在听完贝多芬的奏鸣曲之后曾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贝多芬的音乐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革命精神,他的乐曲就是革命时代的奏鸣曲,他的名字和艺术成就不仅属于德意志,而且属于赋予他创作激情的时代和进步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