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 德意志帝国
5603200000047

第47章 威廉二世的帝国(7)

对于某些观察家来说,德国陆军扩展的规模和作战能力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怎么深刻。因为德国不仅与法国军队的规模不相上下,而且要与拥有130万前线部队和号称500万后备军的俄国武装力量相比,不免在数量上有些相形见绌。然而,德国的军事力量是潜在的。首先,从1890年至1914年,德国人口从4900万增至6700万,净增1800万;而同期法国人口仅增加100万多一点。依靠从普鲁士时期就形成的后备役军事制度,德国总参谋部不仅能组建一百多个师,而且拥有可征召1000万适龄青年入伍的潜在兵力,相比之下,法国只有500万。除了高效的并以最先进战术思想武装的总参谋部外,德军拥有数十万训练有素、接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优秀军官。在德国军队的构成中,军官所占比例庞大,这是在战时能够迅速扩充军队的关键因素。此外,由于德国的学校体制,德军士兵的文化素质位居欧洲各国军队之首。有资料反映,俄国的兵员中每千人约有1/3是文盲(约330名),奥匈帝国是220名,法国是68名,而德国只有1名是文盲。高水平的文化素质保证德军能够迅速地接受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并通过发达的国内交通、快速的动员体制,在战斗前沿集结优势兵力,给对手以沉重打击。当然德国的军事优势更主要地来源于它的经济实力。1914年德国的钢产量已达1760万吨,这个数量已超过英、法、俄三国产量的总和;在电力、光学和化学等新兴工业领域,德国引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使它的对手相形见绌。大战前,德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已达14.8%,高于英国的13.6%,而法国为6.1%。因此,当1911年和1912年的国际紧张局势促使柏林决定大规模扩充陆军时,德军军事装备上的投资幅度是十分惊人的。从1910年到1914年,德国陆军的预算从2.04亿美元猛增至4.42亿美元,而法国仅从1.88亿美元升至1.97亿美元。法国虽维持了与德国近似的军队数量,但它几乎征召了89%的适龄青年,而德国只需招募53%的适龄青年就达到了这种军事集结。同样是后备役军人,德国由于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可把他们部署在前线行动,而法国和俄国只能把他们留在后方使用。所以德国的军事优势表现在素质、技术等一类不能完全用数量来表达的因素上。

从1905年到1914年,德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已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德国能否保持这种相对优势,取决于德国自身的发展和邻国力量的消长。早在1909年,俄国首相斯托雷平就断言:“如果给这个国家20年的国内外和平时间,你们就会认不出俄国了。”但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存在,俄国所承担的结盟义务,以及它与德、奥两国的尖锐矛盾,决定了俄国不可能得到斯托雷平所期望的20年和平时间。如同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一样,它将不得不再度通过战争考验来确定在欧洲强权政治中所拥有的某种地位。俄国如此,英、法也是如此,德奥集团更是如此。随着英、法两国对德国疑惧的不断加深,随着标洛宰相与威廉二世不断地宣称“德国世纪”正在到来,以及德、奥在巴尔干持续扩张所引起圣彼得堡的恐慌,欧洲各大国正在一步步地走向世界战争的深渊。1911年至1913年,发生在地中海东部的三场战争最终把列强之间的矛盾推向沸点。它们是1911年至1912年的意土战争、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的黎波里(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吞并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这两块奥斯曼帝国属地,意大利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战争持续到1912年,土耳其被迫把两地割让给意大利。意土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意大利与德奥集团的联系,并使奥斯曼帝国陷入困境。受此鼓舞的巴尔干各民族,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希腊等国乘机联合起来发动了对土耳其新的战争,是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5月,巴尔干同盟各国最终战胜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几乎被赶出欧洲。但是,紧接着在胜利了的巴尔干各国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于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以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为另一方的同盟之间又发生了新的战争。土耳其为收复部分失地也参加到反保一方作战。势单力孤的保加利亚在1913年7月战败,被迫先后与塞、希等国和土耳其签订和约,出让大部分领土。巴尔干国家新的力量组合为欧洲各大国控制巴尔干事务提供了可乘之机。从此,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得到俄国的支持,加强了同协约国的联系,保加利亚则转向德奥集团一边;土耳其由于亲德政府上台加紧向德国靠拢,于是,巴尔干地区性的矛盾冲突便带上了两大军事集团尖锐对抗的性质。巴尔干成为列强矛盾的聚合点,也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区。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谋刺奥国皇太子事件,成为引发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的统治基本瓦解,这一形势大大鼓舞和推动了仍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其中,1908年为奥匈所兼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要求摆脱异族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日益强烈。塞尔维亚,由于在两次战争中的胜利,也成为南部斯拉夫人所瞩目的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统一的强固核心。这一形势引起多瑙河哈布斯堡帝国的极度不安,为了摧毁甚至兼并塞尔维亚,奥匈统治集团积极策划对塞战争。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以及军队总参谋长康拉康·冯·赫岑多夫男爵是这一战争的主要策划人。他们决定在毗邻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边境举行一次军事演习,以塞人为假设敌人,蓄意挑衅,以打击斯拉夫人的反奥情绪。

1914年6月28日,天气晴和、阳光灿烂,斐迪南偕同夫人出巡波斯尼亚。在观看三天的军事演习并检阅军队之后,奥国皇储希望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周日,因为这一天正是皇储夫妇结婚14周年纪念日。为了保持访问的平和气氛,应大公的请求,演习部队一律不准进入市区,因而当皇室车队缓慢地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只有稀疏的宪兵分布在路旁担任警戒任务。这个原本为了掩饰皇储出巡目的的天真想法并没有改变当地人把大公视为奥地利民族压迫象征的看法。在有礼貌的欢呼声掩护下,松弛的警戒为一场早已策划好的暗杀行动提供了条件。当天下午,当例行的欢迎仪式结束,大公夫妇驱车驶至距市政厅不远的一个街道转弯处时,遭到塞尔维亚一爱国青年的袭击,当场身亡。

皇储的遇刺震动了世界,表示同情的电讯来自欧美各地。伍德罗·威尔逊发来慰唁,代表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宣告他的宫廷将致哀7日。为了不被人超过,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致哀12天。但在事发当天的萨拉热窝,气氛却出奇地平静,只是在第二天,一帮流浪的克罗特人和穆斯林通过劫掠和破坏塞尔维亚人地区,对谋杀进行了报复,除五十多人受伤外,由波蒂奥雷克将军调集的部队进入市区,很快恢复了秩序。看来,这一切都意味着一个突发的地方性事件的结束。甚至在事发后一个星期,奥地利外交部仍保持沉默。当遇刺的皇储夫妇被埋葬两天后,年迈的奥皇弗兰茨·约瑟夫没有参加葬礼就回到他的夏季别墅去了。皇帝的侍从官帕尔伯爵解释道:“这不过是又一次悲惨事件而已,它在皇帝的一生中是经常发生的。我不认为他会以任何别的见地来考虑这个事件。”

然而,帕尔伯爵显然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件谋杀案与历史上的宫廷悲剧在性质和背景上是多么不同!而且在维也纳,事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因为对大公之死十分高兴的大有人在。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德·冯·贝尔希多尔德伯爵以及总参谋长赫岑多夫将军,数年前就怂恿皇帝对塞尔维亚开战,现在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和机会。

“现在是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贝尔希多尔德在7月4日鼓励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向威廉二世写了一封私人信件并发出政府备忘录,探询德国意见。威廉二世在事发当天的较晚时候已获悉事件的真相,当时他正在参加基尔运河竣工19周年纪念活动。作为朋友和猎伴,威廉二世对斐迪南的遇刺十分震惊,同时隐约意识到了这件事在列强关系方面可能产生的爆炸性影响。几天后,当奥皇的信件送达柏林时,威廉二世已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他建议维也纳抓住这次机会,通过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来表明自己的大国地位。考虑到奥塞冲突可能局限于局部地区,为了打消盟友的顾虑,威廉二世向来使作了一旦战争升级,德国将作为可靠的盟友站在奥匈一边的承诺。当弗兰茨·约瑟夫收到德皇的“担保支票”时,他以往谨慎的和平感觉顿时化为乌有,他喃喃自语:“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

7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如同维也纳惯常的作风,他们的行动过于迟缓,可望获得国际舆论支持的机会,由于全欧洲对斐迪南大公被刺的愤恨情绪的逐渐消失而大大减弱。最后通牒的要求是十分强硬的,除了惩办凶手、禁止一切反奥宣传、取缔一切反奥组织,还包括由奥方政府提供名单从军队和政府中肃清一切反奥官员,由奥方参与调查、追捕和审判凶手。后一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主权国家所难以接受的。通牒限48小时答复。塞尔维亚在与俄国磋商后,在7月25日,即指定的时间以内,将措词十分克制而又非常委婉的复照呈递奥匈驻塞使馆。复照接受了通牒中提出的9项要求,仅对奥方派代表参与在塞方领土范围内调查暗杀大公事件的要求持有异议,他们认为这“将破坏宪法和刑事诉讼程序法”。奥匈原本不希望与塞尔维亚和解,便借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当即宣布断绝奥、塞之间的外交关系。7月28日中午,奥匈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28日午夜,奥军的炮火响彻贝尔格莱德上空。这不是局部战争的信号,而是世界大战的开端。俄国原想以牺牲塞尔维亚的利益暂时避免与德、奥开战,但奥匈对塞宣战迫使俄国不再后退。7月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31日,德国要求俄国取消总动员。俄国既未答复,也没有停止动员。8月1日,德国下令总动员,并于当晚7时向俄国宣战。在7月31日向俄国发出强硬照会的同时,德国也向法国送交一份照会,要求知道法国在德、俄开战后的态度,但法国只作了“保持行动自由”的含糊答复,并在8月1日也宣布总动员。为了争取速度,摆脱不可避免的两线作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2日为实施对法作战计划,德国对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借道进攻法国。遭拒绝后,8月4日德军开始强攻比利时。当天,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对德宣战。这样,自“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以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欧洲各大国相继卷入这场旷古未有的世界大战。犹如一组多米诺骨牌,一牌掀倒,牌牌相逐,全部应声倒下。从柏林、巴黎、维也纳、圣彼得堡到伦敦,人们沉浸在战争的呼啸声中,超越一代人之久的俾斯麦式和平终结了。谁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者?或许是这古老的帝国结构和贵族制度,以及延续约4个世纪的欧洲文明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