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603900000008

第8章 莎莉文老师的到来(3)

我人生中的第二件盛事,要数1888年5月的波士顿之行。整理行装、同母亲和莎莉文老师一同启程、旅途见闻和最后到达波士顿,整个过程就像是昨天才发生一样历历在目。这次的旅行同两年前的巴尔的摩之行有天壤之别!我不再是一个好动不安、易于激动的小家伙了,也不再需要所有人想尽办法逗我开心。我只是静静地坐在莎莉文老师旁边,听她描述窗外的景色:波光粼粼的田纳西河、一望无际的棉田、连绵的小山和树木,还有站台上一群群谈笑风生的黑人,他们有的向车上的亲友挥手作别,有的走上车来穿梭在车厢间兜售可口的糖果和爆米花。对面的座位上端坐着我的破洋娃娃南希,它穿着崭新的格子裙和有褶边装饰的遮阳帽,还用两只大大的纽扣眼盯着我看。有时候,我从莎莉文老师的讲述中开会儿小差,想起南希还坐在对面就把它抱在手里,可是大多数时候我都忽视了它的存在,只能自我安慰南希自己在对面睡觉。

由于后面不会再提到南希,所以我在这里要交代它到达波士顿后的悲惨遭遇。我给它做了些泥饼,虽然它不怎么爱吃,我还是硬塞进去了,结果弄得它一身泥巴。帕金斯盲人学校的洗衣工看见它一身脏就悄悄把它带去清洗。但是我可怜的南希怎么能经得起这一通洗刷。等我再看见它的时候,南希已经是一团不成形的烂棉花了,要不是它用那双纽扣大眼睛怨恨地看着我,我简直没法认出它来。

当火车最终在波士顿火车站停稳的时候,就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成为现实了。童话里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是现在,“很远很远的国度”就是我脚下的土地。

我一到帕金斯盲人学校就跟那里的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当我发现他们也懂手语时,我内心充满了无上的喜悦。能用自己的语言跟其他的孩子交谈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啊!之前我都像个外国人一样,想让一般人明白还得借助翻译。这里就是《美国札记》里劳拉·布里奇曼受教育的地方,这里就是我自己的国度。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原来新交的朋友们跟我一样都是盲童。我知道自己看不见,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周围的这些跟我一起嬉闹的小伙伴们也看不见。我记得当我发现他们把手放在我手上和我交谈时、当我发现他们是用手触摸着书本读书时,我是怎样的既惊喜又悲伤。虽然我早就知道世界上有很多跟我一样的盲童,我也知道自己身上的缺陷,但是仍然模模糊糊地认为,既然他们可以听到,肯定也会有什么“第二视觉”,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碰到一个又一个真的被剥夺了视觉的孩子。但他们又是如此的快乐和满足,我被他们欢乐的气氛所感染,忘却了所有的痛苦。

同这些盲童呆在一起的日子让我乐不思蜀,时光飞逝,而我仍然期待着在新的一天经历新的乐事。我把波士顿看作整个世界,我无法相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乐土。

在波士顿期间,我们还参观了邦克山,就在这里,我上了人生中的第一节历史课。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勇士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听来让人热血沸腾。我数着一级级台阶向英雄纪念碑攀登,越爬越高,心想当年的勇士们是不是也爬了这么高,居高临下地扫射敌人呢?

第二天,我们乘船去了普利茅斯。这是我第一次海上旅行,也是第一次乘汽船。船上的生活真是既热闹又充满了生气!但是船体机械的隆隆声让我误以为打雷了,我哭了起来,因为我怕打雷之后就会下雨,这样我们就不能出去野餐了。在普利茅斯,我最感兴趣的是当年移民者们登陆北美洲时踩踏过的一块大岩石。我能够摸到岩石,这让当年移民们历经千辛万苦登陆美洲、辛勤劳动、取得辉煌成就的景象更加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移民博物馆里一位和蔼的先生送给了我一块大岩石的缩小模型,我经常把它拿在手里把玩。我用手指在岩石上来回抚摸,感受它的沟壑和中间的一条裂缝,还有上面镌刻着的年代“1620”,与此同时,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移民者们可歌可泣的事迹。

移民者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在陌生土地上建立了家园,为了自己和同胞们的自由而奋斗,我把他们想象成为世界上最勇敢、最伟大的人。可是在多年之后,当我得知他们也曾迫害过美洲的土著居民,即使我们赞颂他们勇气可嘉、建立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但是我仍然感到惊讶、失望和羞耻。

在波士顿期间,我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就有威廉·恩迪克特先生和他的女儿。他们都是和善的人,同他们交往的点点滴滴如今都成了我美好回忆。有一天,我们拜访了威廉先生在比弗利山庄的家,那是一片美丽的地方。我记得穿过他们的玫瑰花园后,两只长耳朵的狗就跑过来迎接我们,一只狗叫里奥,另一只卷毛的小狗叫弗里茨,最活泼的小马驹尼姆罗德把鼻子伸进我的手里叼走了一块糖,还让我拍拍它。这些记忆都充满了甜蜜。我还记得在威廉先生的庄园里,我生平第一次在海边的沙滩上玩耍。这里的沙子坚硬又光滑,跟布鲁斯特海边夹杂着海藻和贝壳、松散而尖锐的沙子完全不一样。威廉先生告诉我从波士顿起航,发往欧洲的大型船只都会经过这里。之后我还见了他许多次,对我而言,他是我永远的好朋友。我之所以把波士顿叫做“好心之城”也是因为他。

6

就在帕金斯盲人学校放暑假之前,学校安排我、莎莉文老师和我们的好朋友霍普金斯女士到科德角的布鲁斯特海滨度假。我满心欢喜,因为我满脑子装的都是关于大海的美丽故事和无尽的期待。

那个夏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属大海了。我一直住在远离海边的内陆,那里没有一丝海盐的气息。但是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名叫《我们的世界》,这本书里的描述让我对大海满是憧憬,我多想摸一摸威武的大海,感受一下波涛的怒吼啊。所以当我得知我就要梦想成真的时候,我的小心脏激动地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她们刚帮我穿好泳衣,我就迫不及待地在温暖的沙滩上跳开了,然后不加思索地冲进了清凉的海水里,丝毫没有害怕。我感到巨大的波涛上下涌动。海水的浮力把我托来荡去,我高兴得都要颤抖起来了。可是我的狂喜转瞬之间就变成了惊恐,因为我的脚踢到了一块岩石,瞬间一个浪头就没过了我的头。我狂乱地伸出双手想抓住什么能救命的东西,但只徒劳地抓到了海水和海浪拍到脸上的水草。海浪似乎在戏弄我,把我从一个浪抛给另一个浪,真是恐怖极了!我的双脚已经完全离开了友好而坚实的大地,除了这个四面都是水的陌生世界,似乎一切都被隔绝了: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没有温暖和爱。最后,大海好像厌倦了我这个新玩具,终于把我推回了岸边,莎莉文老师一把抱住了我。啊,这个又长又温柔的拥抱是多么舒服啊!我一从刚才的慌乱中回过神来,就开口问道:“是谁把盐放在海里了?”

自从这次海中惊魂之后,我觉得还是待在岸上比较好玩。我穿着泳衣坐在大石头上,感受着冲击岩石的一个个浪头,海浪拍在石头上的溅起的水花雨点般落在我身上。波涛拍岸时,我能感到鹅卵石的撞击在空气中引起的共鸣。拍碎的浪花猛地后退并积蓄力量,下一个浪头带着更大的力量更加有力地扑过来,我紧张而又兴奋地死死抓住岩石,感受波涛的拍打和大海的悸动!

我非常喜欢待在岸边,怎么待都不够。新鲜、自由的海上空气让人的思维清新、镇定下来;贝壳、鹅卵石,还有寄生着小生物的海草永远让我着迷。有一次莎莉文老师从浅水沙滩上捡回一个正在晒太阳的奇怪家伙,这家伙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原来它是一个巨大的鲎(hòu),这还是我第一次见。我用手抚摸着这家伙,心想它干嘛要把房子驮在背上呢?我心生一念,也许能把它当做宠物养起来,所以我用两只手抓住它的尾巴往家的方向拖。它很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拖了半里路,不过我很满足于自己的这一壮举。我一直闹着要莎莉文老师把鲎放到井边的水槽里,老师拗不过我,终于答应了,这下鲎就能安安全全地待在那里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一早我就发现鲎不翼而飞了!没人知道它去哪儿了,也不知道它怎么逃跑的。我当时非常失望和苦闷,但是渐渐地我意识到把这个可怜的家伙禁闭起来是残忍的,也是不明智的。后来,我想它也许已经回到海里了吧,于是高兴起来。

7

那年秋天,我带着满心快乐的回忆,回到了南方的家。追忆这次北上之行,旅途是如此充实,期间的各种见闻仍然让我惊叹不已。这次旅行似乎成了我新生活的开端。一个美丽新世界在我面前徐徐展开,每个转角都能找到欢乐,各处都能学到新知识。我将自己同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用心感受世界的律动。我一刻也不消停,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将一生浓缩到一天的蜉蝣一样。我遇到了许多通过在我手上写字来交流的人,我们的思想会发生欢乐的碰撞,这真是一个奇迹!曾经,我的心灵与别人的心灵之间是无法交流的贫瘠土壤,而现在,这片土地上开出了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