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纲要
5610700000061

第61章 清(10)

10.同治重宝——同治六年,奏准宝泉局鼓铸当十大钱,每文改为三钱二分,用同治重宝字样。(同上)

11.光绪重宝——光绪元年,奏准户工两局鼓铸当十大钱,用光绪重宝字样。(同上)

(2)铜元——光绪二十五年以后,铜元兴与制钱相辅而行,至二十七年,铸出铜元约四十五万之多。三十一年户部奏定铜币四种而通行者,仅十文、二十文两种。(李泰棻《中国史纲要·清代之文明》)

(3)银元

1.本国银元——光绪十三年,广东试造银元,而铸光绪元宝四字,是为中国仿造银元之始。宣统三年,又铸大清银币。至今仍通行市面。(同上)

2.外国银元——有“鹰银”,即墨西哥银币,“本洋”,即西班牙银币,“站人洋”,即香港银币。而“美国洋”、“印度洋”通行沿海诸地,不久即废。(同上)

b钞——清初因鉴于明时之弊,不用钞法,而一任商人自家发行,然不久即有失其信用者。又因与外国通商,各国纸币,亦至流通,至德宗末年,始发大清银行纸币。(同上)

c银行

(1)本国银行

1.中国银行——光绪二十二年,盛宣怀奏请先于京都、上海设立中国银行,奉旨兴办。(《光绪政要》)

2.中国通商银行——创始于光绪二十四年,为盛宣怀等发起,具普通商业银行性质。(《民元世界年鉴·经济类》)

3.户部银行——光绪三十一年,在京师,天津,上海等处先行开设,是为户部银行。(《中国泉币沿革》)

4.交通银行——光绪三十三年设立。(《光绪政要》)

(2)外国银行——外国银行,计有十三家,曰:麦加利银行,曰:花旗银行,曰:英国宝信银行,曰:汇丰银行,曰:中华汇理银行,曰:义丰银行,曰:德华银行,曰:华比银行,曰:东方汇理银行,曰:有利银行,曰:荷兰银行,曰:华俄道胜银行,曰:横滨正金银行。(《世界年鉴》)

C产业

a农产

(1)米——苏浙皖赣为产米最富之区,两湖川闽粤省,约产二万七千万石,鱼豫约产八千万石,黔滇两省约产三千七百余万石,合余省计之,大约不小十二万五千万石。(李泰棻《中国史纲要·清代文明之大概》)

(2)麦——麦为北方重要农产品,产额亦巨,惟无精确统计。(同上)

(3)豆类——黄河流域及东三省等处,产额颇富,用途甚多,行销极广。(同上)

(4)茶——南部诸省,无不产茶,对外贸易极盛,世界茶市,为我独占。光绪十二年,调查各国需茶五万万斤。而我国之茶占全数五分之三。(同上)

(5)丝棉——丝富于江南,而棉则多产于江北,二者皆为大宗出口货物。(同上)

b工业

(1)第一期——由同治元年,至光绪七年,凡二十年,多设立军械厂也,如同治四年曾国藩设江南造船厂,五年左宗棠设福建船政局,六年李鸿章设江南制造局,光绪三年丁宝桢设四川兵工厂等是也。(同上)

(2)第二期——由光绪八年至甲午战争,此期提倡实业。若光绪八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试办机器织布局,十六年始成立。又左宗棠在甘肃创办机器织呢厂,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织布纺纱,制麻,缫丝局,而李鸿章所办之招商局,北洋电报,尤为重要。(同上)

(3)第三期——自甲午战后,各国在我国纷纷设立工厂,如日之东华司,英之怡和,老公茂,鸿源,德之瑞记。而张之洞在鄂设立工业学堂,此外张謇所办之大生纱厂,夏粹芳所办之商务印书馆,亦始于此期。(同上)

(4)第四期——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时代,如袁世凯在天津设工艺总局,商部在京师设劝工陈列所,及奏请设各省高等实业学堂。宣统二年,端方在南京举行南洋劝业会,为六十年内仅见之盛举。(同上)

D商业

a内地商业——各处皆设有关,而税通过之货物。洪杨乱后,又惩收厘金,交易颇为不便。(李继煌《中国文化史》第九章《清时代之文化》)

b外国贸易——对外贸易,初仅盛行于广东,迨鸦片战争后,各处相继开为商埠,于是对外贸易大盛,外货侵入内地,损失甚巨。(同上)

第五节清代之风俗

A饮食

a春饼——春前一月,市上以插标供买春饼,居人相馈贶。卖者自署其标曰应时春饼。(顾禄《清嘉录卷一·春饼》)

b撑腰糕——二月二日,以隔年糕油煎食之,谓之撑腰糕。(《清嘉录卷二·撑腰糕》)

c乳酪——寒冬,乡农畜乳牛,取乳汁入瓶,日担于城,鬻于主顾之家,呼为乳酪。(《清嘉录卷十一·乳酪》)

d饧糖——土人以麦芽熬米为糖,名曰饧糖。寒宵担卖,锣声铿然,凄绝街巷。(《清嘉录卷十一·饧糖》)

e腊八粥——十二月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曰佛粥。(《清嘉录卷十二·腊八粥》)

f年夜饭——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话,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清嘉录卷十二·合家欢》)

g口数粥——十二月二十五日以赤豆杂米作粥,大小遍餐,有出外者,亦覆贮待之,虽襁褓小儿猫犬之属亦预,名曰口数粥,以辟瘟气,或杂豆渣食之,能免罪过。(《清嘉录卷十二·口数粥》)

h凉冰——土人置窖冰,街坊担卖,谓之凉冰,或杂以杨梅桃子,红花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鲜鱼肆以之护鱼,谓之冰鲜。(《清嘉录卷六·凉冰》)

B月令

a新年

(1)守岁——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清嘉录卷十二·守岁》)

(2)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嘉录卷一·拜年》)

(3)闹元宵——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清嘉录卷一·闹元宵》)

(4)黄河九曲灯——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稭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遥曲点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迳,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刘侗《帝京景物略·元旦》)

b白赏节——五月五日,俗称端午,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簪艾叶榴花号为端午景。人家各有宴会,庆赏端阳药市酒肆馈遗主顾,则各以其所有。雄黄芷术酒糟等品百工,亦名辍所业,群入酒肆哄饮,名曰白赏节。(《清嘉录卷五·端午》)

c巧果——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苎结之形,油汆令脆者,俗呼为苎结。至是或偕花果陈香蜡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清嘉录卷七·巧果》)

d中秋节

(1)拜符像——中秋之夕,人家各置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中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陆启浤《北京岁华纪》)

(2)走月亮——八月中秋,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清嘉录卷八·走月亮》)

(3)月饼——是日人家馈贻月饼,为中秋节物,十五日夜则偕瓜果以供祭月筵前。(《清嘉录卷八·月饼》)

(4)塔灯——村民于旷野,以瓦叠成汲浮屠,中供地藏之像,四围燃灯,谓之塔灯。(《清嘉录卷八·塔灯》)

e重阳节

(1)登高——是日牵羊赌彩,为摊钱之戏,或借登高之名,遨游虎阜,箫鼓画船,更深乃返。(《清嘉录卷九·登高》)

(2)重阳糕——居人食米粉五色糕,名重阳糕,自是以后,百工入夜操作,谓之做夜作。(《清嘉录卷九·重阳糕》)

C装饰

a妇女

(1)染红指甲——捣凤仙花汁,染无名指尖及小指尖,谓之红指甲。相传留护至明春元旦,老年人阅之,令目不昏。(《清嘉录卷七·染红指甲》)

(2)戴杨柳球——清明日,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清嘉录卷三·戴杨柳球》)

(3)过年鞋——新妇度岁,必先日整治洁履,至是以献于舅姑,谓之过年鞋。(《清嘉录卷十二·过年鞋》)

b小儿

(1)老虎头——编钱为虎头形,系小儿胸前,以示服猛,谓之老虎头。(《清嘉录卷五·端午》)

(2)老虎肚兜——小儿系赤色裙襕,亦彩绣为虎形,谓之老虎肚兜。(同上)

(3)长寿线——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同上)

D丧葬

a送寒衣——十月朔,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奠焚于门,曰送寒衣。(《帝京景物略》)

b纸绽

(1)白纸绽——土俗家祭墓祭,皆焚化纸绽,纸以白阡切为陌,俗呼白纸绽。(《清嘉录卷二·纸绽》)

(2)挂钱——其有挂于墓者,则彩笺剪长缕,俗呼挂钱。(同上)

c上年坟——元旦携糖茶果盒展墓,谓之上年坟。(《清嘉录卷一·上年坟》)

E赌博

a升官图——以官阶升降为图,以六骰掷之,取入阁之谶谓之升官图。(《清嘉录卷一·升官图》)

b状元筹——取科目名色制筹为局戏,岁夕聚博,以六骰掷之,得状元者为胜,取及第争先之谶,谓之状元筹。(《清嘉录卷一·状元筹》)

F游戏

a放纸鸢——纸鸢俗呼鹞子,春晴竞放,以原远近摇曳百丝,晚或系灯于线之腰,接三连五,曰鹞灯,又以竹芦黏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播响,曰鹞鞭。(《清嘉录卷三·放断鹞》)

b斗赚绩——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清嘉录卷八·秋兴》)

c斗鹌鹑——霜降后,斗鹌鹑,角胜标头,一如斗蟋蟀之制。(《清嘉录卷九·斗鹌鹑》)

G杂俗

a灌酒——大祀福酒,光禄寺堂官验,尝敬贮龙瓶,名曰:灌酒。然后护以龙袱,抬赴祭所,灌后有余,许携以归,亦受福之遗意也。酒味甘,色黑,小户尤宜,良酝三升,至今犹恋。(戴璐《藤阴杂记》卷三)

b戏馆——京师戏馆,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月明楼,此康熙末年酒园也。查楼木榜尚存,改名广和,余皆改名,大约在前门左右庆乐,中和似其故址。(《藤阴杂记》卷五)

c贺岁——京师元旦贺岁,奔忙可笑,然礼设已久,台垣虽门贴概不贺节公约,而不能止也。(同上)

d烧秦桧——金鱼池西精忠庙祀岳忠武,自灵佑宫灯市罢后,庙设烟火,人竞往观。又土塑秦桧,以煤炭燔之至尽,曰:烧秦桧。(同上)

e逛厂——琉璃厂正月,游人杂沓,名曰逛厂。(《藤阴杂记》卷十)

f宴会——陶然亭,又名江亭,春秋佳日,宴会无虚。(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