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
5611600000017

第17章 扩张(2)

4.经济:大地产兴起

罗马在经济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汉尼拔对意大利农村的严重破坏,也由于意大利农民长期征战在外,农田荒芜了。同时,还有大量的农民死在疆场上,意大利的小农经济迅速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大地产。这种变化影响是深远的,小农的破产和衰落破坏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是导致社会动乱和军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大地产的出现又使罗马更具侵略性和扩张性,因为大地产需要大量的奴隶劳动。农业的地位下降了,而工商业的地位提高了。罗马称霸西地中海,罗马在海上霸权地位的确立和新的海外行省的建置,意大利南部原希腊诸城市的活跃工商业活动,都大大促进了罗马的工商业发展。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的产生和流行是和工商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不论在政治、军事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罗马都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罗马扩张的步伐加快了。

二、征服东地中海

1.希腊本土:扩张的首个目标

在强大的罗马正在西方冉冉升起,成为西地中海无可争议的霸主之时,东地中海的亚历山大的继承人们却没警觉到正在到来的罗马威胁,他们仍在互相争斗结怨,你拆我的台,我拆你的台。控制着东地中海的是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大部分领土的三个大君主国。距罗马最近的是马其顿的安提戈努斯王国,远一些的是以叙利亚为中心的、统治区域从爱琴海到兴都库什山的塞琉古王国和以埃及为中心的托勒密王国。在这三个大国之间还有一些小国,如最早和罗马发生冲突的伊庇鲁斯就是这些小国中的一个。

罗马早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就开始觊觑亚历山大帝国之后的希腊世界。公元前280—前275年罗马曾与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数次交战,伤亡惨重。罗马自此以后就把希腊强国看成是自己的强敌。公元前246年,罗马在意大利东海岸布隆迪西建立了一个拉丁殖民地要塞,这意味着,罗马开始有了一个东海岸最优良的港口,这是意义深远的。罗马人建立这个要塞的目的显然不是防守,而是向海外发展,向它所面向的东地中海发展。这件事引起了布隆迪西对面的伊利里亚人的惊慌不安。伊利里亚王国也是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的一个小国,统治着达尔马提亚海岸一带,从南斯拉夫延伸到阿尔巴尼亚。罗马最初的目的是利用这个要塞阻止迦太基的船只通过亚得里亚海,不过,也限制了伊利里亚人的活动。在伊利里亚人袭击罗马使者和暗杀了意大利商人后,罗马向伊利里亚提出了赔偿的要求,但遭到伊利里亚摄政皇后蒂尤塔的拒绝。罗马勃然大怒,立即派军队越海进攻,迫使蒂尤塔就范,并和原来处在蒂尤塔控制下的东海岸希腊城镇和部落建立保护关系。这是罗马第一次出兵东地中海和第一次和希腊地区的城镇建立保护关系。这些希腊城镇和部落对罗马的干预和与罗马建立这种关系甚为感激,希腊人可能认为罗马人把他们从伊利里亚王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了。实际上,只是换了个主人。罗马是把他们纳入自己的控制中。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关系,在希腊人眼中,可能不会对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有什么不利的影响。罗马人则把这种关系看成是一种从属关系。被保护者是一定要忠诚并尽力为保护者服务的。希腊人后来明白了并为这种关系吃尽了苦头。

2.出兵马其顿:挑战亚历山大的后人

罗马和东地中海的三大强国之一马其顿也早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就开始发生纠纷。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对近在眼前的罗马迅速扩张和日益强大心存疑虑。公元前215年,腓力五世和正在蹂躏意大利的汉尼拔签订了一个互助条约,但双方都无力支援对方,条约成了一纸空文。汉尼拔没有海军,没有舰队,腓力五世的舰队也无法与罗马舰队对抗。而罗马人又派人到希腊煽动反马其顿活动,使腓力五世自顾不暇。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为报复和打击马其顿,与中希腊的伊托利亚结成同盟。这是罗马人在希腊本土参与的第一个正式同盟。伊托利亚是希腊中部占支配地位的、正在发展为堪与马其顿相匹敌的力量。罗马企望通过结盟而在希腊拥有一个发展之地。

面对罗马人步步紧逼的令人恐惧的扩张,马其顿没能联合希腊诸王国来共同遏制罗马人。希腊三大王国相互间的频繁冲突,已使它们貌似强大,外强中干,实为强弩之末。而罗马却正处于急速扩张的上升时期。在面临罗马这样的强敌威胁的紧急关头,三国仍在为一己之私利而互相攻击。公元前203—前202年,腓力五世和塞琉古王国国王安蒂奥克三世结盟,乘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国王年幼之机,联合向埃及进攻,瓜分它的海外领土。埃及物产丰富,首府亚历山大里亚是地中海世界最大的商港和文化中心。因此,埃及也是贪婪的侵略者诱人的目标。但是,腓力和安蒂奥克这个以消灭埃及为目的的阴险结盟和联合行动,却使希腊诸城邦惊慌不安,害怕下一个进攻目标会落到自己头上。它们开始求助于罗马。带头的是两个二等国家罗得和帕加蒙。罗得是个岛国,是靠海外商业繁荣起来的共和国。帕加蒙是从塞琉古分离出来的一个国家。这两个国家比别的国家更害怕腓力和安蒂奥克结盟。它们只有在这两个大国互相敌视疏远时,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它们开始对腓力采取军事行动,并派使节向罗马请求支援。

接到罗得和帕加蒙的求援要求后,罗马元老院和森图里亚大会在是否答应给予支援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森图里亚大会考虑到刚刚和迦太基人打完仗,反对挑起又一场和希腊一个大国马其顿王国的战争,主张拒绝罗得和帕加蒙的要求。而元老院和贵族们却主张接受请求,支援罗得和帕加蒙,向腓力宣战。他们对腓力和安蒂奥克结盟,也和罗得和帕加蒙人一样,紧张不安。他们认为这一结盟是对罗马的威胁。这种恐惧和怀疑后来经常成为罗马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西方一些国家现在还保持了罗马这一传统。元老院最后决定,接受请求,向马其顿递交最后通牒。

罗马的最后通牒显示出罗马以地中海保护者自居的帝国主义面目。腓力根本没有做损害罗马人的事,罗马却蛮横地向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给罗得和帕加蒙赔偿;今后不准有任何敌视希腊诸国的行动发生。这个最后通牒所提的要求令人吃惊。它实际上剥夺了马其顿制定任何对外政策的权利,就像剥夺迦太基这样的权利一样。罗马在这里把马其顿看作是它的被保护国了。对迦太基是这样,对伊利里亚也是这样。但迦太基和伊利里亚都是订的城下之盟。罗马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一个主要的希腊国家,一个并没在战场上见高下的希腊强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罗马认为,它已强大得只要愿意,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对待任何国家了。

腓力五世,这位自视甚高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岂能容忍罗马以一个战胜国的姿态向他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样,公元前200年,在汉尼拔战争结束后不到一年,罗马又发动了一场新的战争。罗马的扩张步伐加快了。这是罗马人在希腊土地上进行的第一场重要战争,是当时欧洲仅有的两个强国之间的战争。

战争一开始,腓力五世就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希腊诸城邦不支持他,安蒂奥克则因忙于夺取埃及在小亚细亚的领土而无余力给他援助。他不得不独自抵抗罗马军队的进攻。最初两年,腓力靠自己杰出的指挥才能,尽力与罗马人周旋,避免与罗马军队进行决战。手持长矛的巨大马其顿方阵,较之由斯奇比奥训练出来的罗马军团,相形见绌。罗马军团配备有令人生畏的短剑,军团以分队编排,不停地移动,其灵活性是密集而又呆板的马其顿方阵所望尘莫及的。公元前197年,两军终于在库诺斯克法莱的山脊上展开了一场决战,罗马军队的指挥官是年仅29岁的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马其顿军队由腓力五世亲自指挥。结果马其顿军惨败。遭此重挫,马其顿无力再战,被迫与罗马签订了城下之盟。罗马考虑到腓力五世还有利用价值,便让他保留了马其顿国王王位,但让他放弃了小亚细亚、爱琴海和希腊的全部领土,交出舰队。就这样,亚历山大大帝的古王国成了罗马的又一附属国,下场和迦太基一样。不同的是罗马征服马其顿要比征服迦太基容易得多,付出的代价也少得多,这说明罗马比过去更强大了。

希腊诸城邦由于在这场战争中是罗马的盟友,罗马是为解救它们才对马其顿宣战的,因此,在大商业城市科林斯举行的地峡运动会上,弗拉米尼乌斯当众宣布,今后的希腊诸城市是自由的。弗拉米尼乌斯这样宣布,有对希腊文化崇敬的成分。他是如同斯奇比奥那样的新的崇尚希腊文化的罗马人。但他所说的自由,却不是希腊人所理解和所向往的完全独立自主,而只是希腊作为罗马的被保护者,享有一定的社会自治权利而已。然而,当时希腊人却为获得这样的自由而兴高采烈、欢呼歌唱。据说,希腊人庆贺他们获得解放所发出的震天动地的叫喊声,把鸟儿都吓住了。但是,希腊人的高兴为时极短,不久之后,他们就要为这种罗马所恩赐的自由而哀伤哭泣了。

3.对战塞琉古:蒸蒸日上与日落西山

当然,也有一些希腊人不高兴。罗马的同盟者伊托利亚同盟就感到很失望,因为,只有他们给了罗马实质性的援助,作为回报,罗马人却只给了他们一块微不足道的领土,他们不满了。公元前193年,他们转而投靠安蒂奥克,请求他率领塞琉古军队来希腊,推翻他们所说的罗马人的新专制。

伊托利亚人的邀请是条引火索,使罗马和塞琉古两国的矛盾激化了,冲突很快发展成战争。

罗马现在已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国家在地中海与它分庭抗礼了。安蒂奥克乘罗马人与腓力五世作战之机,不仅夺取了托勒密王国的小亚地区,还越海进入欧洲,夺取了色雷斯沿岸地带。罗马对安蒂奥克这种肆无忌惮的扩张早已忍无可忍了。罗马要求安蒂奥克从欧洲撤出去,作为回报,罗马答应不进入亚洲。罗马人这个要求显然对罗马有利,罗马人什么也没放弃,塞琉古却要放弃其欧洲部分。罗马显然已把欧洲和地中海看成是它的势力范围了,决不容他国染指。但这是罗马的一厢情愿,安蒂奥克不仅不答应退出欧洲,反而声称,他有权夺取曾经归他先人所有并理所当然属于东部地中海领导力量的塞琉古王国的领土。安蒂奥克在这里公然把自己看作是东地中海的老大,东地中海的事由他作主。罗马和塞琉古都以霸主自居,都要在地中海进行扩张,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令罗马人不能容忍的还有一件事,罗马人的死对头汉尼拔这时正在塞琉古宫廷。罗马人认为安蒂奥克收留汉尼拔是公然和罗马为敌。不过,罗马元老院还不想马上用战争来解决和安蒂奥克之间的矛盾,想通过谈判协商达到目的。安蒂奥克却没有罗马元老院这样的耐心,成功地侵占托勒密王国的小亚细亚和欧洲的领土刺激了他的扩张欲望,他不满足仅仅占有欧洲的一角,他要充当东地中海的真正领导力量,他要侵占希腊。伊托利亚人的邀请来得正是时候,给了他一个进军希腊、显示力量、进一步扩张的机会。他要抓住这个机会。其实,安蒂奥克被扩张的欲望蒙住了眼睛,不能正确分析形势而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看不出伊托利亚人的邀请对他来说不是机会,而是灾难,是陷阱。安蒂奥克毅然作出了接受邀请、出兵希腊的决定。公元前192年3月,安蒂奥克率兵越海在北希腊登陆,会合伊托利亚同盟的军队,向罗马宣战。罗马和腓力的战争结束仅5年,又开始了和地中海的另一强国塞琉古的战争。由于塞琉古的中心在叙利亚,这场战争被称为“叙利亚战争”。

这是罗马和一个完全东方的,也就是说和一个亚洲国家的战争。在人口的数量上和领土的面积上,这时,塞琉古仍然多于和大于罗马。但在制度上,特别是在军队的组织装备和作战技术上,罗马却优于塞琉古。塞琉古不过是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的余晖,呈日落西山之势,而罗马却像冉冉升起的太阳,正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