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丛林之书(全集)
5666000000032

第32章 注释

[1]印度语中,“饥度尔”谐音是豺的意思,“洛格”谐音是民的意思。

[2]这里的“可汗”二字读作“克寒”,可汗是古代游牧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谢尔在印度语中的谐音是老虎的意思。

[3]“浪格离”在印度语中是“腿瘸”的意思。

[4]在印度语中,“阿克拉”的意思是孤独。

[5]“巴洛”在印度斯坦语中意思是“熊”。

[6]“巴赫拉”在印度斯坦语中意思是“豹”。

[7]当地土著语称孔雀为“莫奥”。

[8]乌代浦是古代印度拉贾斯坦地区的一个公国,现为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一个湖区城市。

[9]哈提是印度人对大象的称呼之一。

[10]印度语中,“班达尔”谐音是猴子的意思,“洛格”谐音是“民”的意思。

[11]在最初的英文版本中,老鹰名Chil,后作者在美国版本中将其改名为Rann,故现有中译本老鹰名译法不同,甚至前后不一。

[12]一码为三英尺,不到一米。

[13]这一段话里出现了两个“啄”字,还有一个比喻“刚学飞的幼鸟”,这是作者在暗示鸟类的思维。

[14]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生造的词scumfish,可能是scum的动词含义[飞快地经过]和fish[鱼]的组合,姑且译作“鱼飞”。

[15]滑膛枪是步枪的前身,塔瓦式滑膛枪是最负盛名的一种,因由塔瓦公司生产而得名。

[16]环小姐,一种环形交谊舞舞步。

[17]过去印度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安那等于十六分之一卢比。

[18]圣罗勒为印度草药,有草本皇后之称,据认为能用来治愈身体、精神和心灵上的伤痛。

[19]海捕手是俄国人对成年海豹的称呼,作者用此称呼应该是因为诺瓦斯托什纳岛在俄国领海上。这篇故事中好几个名字用的是俄语谐音,如柯迪克是俄语海豹宝宝的谐音,玛特卡是俄语海豹妈妈的谐音。

[20]海洋深度单位,一英寻等于六英尺。

[21]位于南美洲,属智利。

[22]一码等于三英尺,一英尺等于0.3048米。

[23]海威奇是俄语海象的谐音。

[24]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与火地岛等岛屿之间,麦哲伦海峡的巨浪指的是从南极涌向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海滩和礁岩的巨浪。

[25]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人物。

[26]蒲式耳为计量单位,在英国,一蒲式耳等于36.268公升,在美国,一蒲式耳等于35.238公升。

[27]海牛属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的颈椎一般都有七节骨头。

[28]英寻为海洋长度单位,一英寻等于1.8288米。

[29]“戴兜帽的死神”指眼镜蛇纳格,眼镜蛇的颈部皮褶膨胀起来时,颇像兜帽。

[30]达西是印度语对缝纫工的称呼。

[31]1817年一位法国园丁用麝香蔷薇和中国月季杂交培育出来的玫瑰。

[32]纳格是当地土人对眼镜蛇的称呼。

[33]蓖麻树不是树。蓖麻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得比较高,对于小动物獴有点像树。

[34]西奥多二世,1855年36岁时自立为埃塞俄比亚皇帝,1868年在对英作战中兵败自杀。马格达拉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以东,西奥多二世在此修建要塞,作为他的首都。

[35]阿比西尼亚是埃塞俄比亚的旧称。

[36]缅甸孟邦首府。

[37]加罗山区位于印度的阿萨姆地区,居民是属蒙古人种的加罗族人。

[38]拉甲是旧时印度称呼,指酋长、王公或贵族。

[39]印度最东北的邦,多山,与中国相邻。

[40]过去印度使用的币名,一个安那等于十六分之一卢比,卢比是相当于“元”的货币单位。

[41]迪汉河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印度境内的中间一段;布拉马普特拉河是亚洲主要大河之一,在中国境内的一段称为雅鲁藏布江。

[42]在印度教中,湿婆神又称玛哈德奥,意思是毁灭者,同时又是复生者。

[43]当时的印度是英国殖民地,英国派遣的印度总督为最高统治者。

[44]湿婆神的妻子,雪山神女。

[45]嘀嘟当和嘀嘟嘀是童话《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的孪生兄弟,这两个人物最初是英国大诗人拜伦创造的,现已被用来比喻难以区分的两个人或难以区别的两件事物;“波尔温和温尔波”是吉卜林本人的诗集《七海》中《班卓琴》一篇中的人物。

[46]现属巴基斯坦,原属印度,1849年被英军占领后,因处于印度西北的防御要冲而受到重视。

[47]阿米尔为阿拉伯国家国王、王公和最高军事长官的称号,现只用于称呼某些君主世袭制国家的元首。

[48]一种老式尺子,形状类似圆规,但用来量物而不是画圆。

[49]长度单位。一手宽为四英寸,用来测量马等家畜的高度。

[50]这儿“脑袋上的绳子”也就是缰绳,这是动物比较自尊的说法。

[51]蓝桉原产于澳洲。

[52]军马和骡子都说charge,但他们表达的是这个字眼的不同意思。前者的意思是冲锋,后者的意思是装填炮弹。

[53]印度北部靠近首都新德里的一个小地方。

[54]苏诺尔是当时美国一匹著名的母马,因在单座双轮马车赛中屡屡获胜而闻名。

[55]西班牙南部省名及其首府名,该省山区多驴。

[56]大象说的“there you are!”,意思是“你们瞧,我说对了吧!”,阉牛没弄明白,理解成了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原来你们在这儿!”。

[57]《邦尼·邓迪》是苏格兰诗人瓦尔特·司各特1830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谱曲后成为苏格兰军团的军乐。

[58]“亚历山大”指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海格立斯”又译“赫拉克勒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在人间的儿子,力大无比的英雄。

[59]“哈提”是印度语中对大象的称呼之一。

[60]豺狗总是跟在老虎之类的猛兽后面,等着吃猛兽捕杀的猎物,而晚星常常伴随着月亮,所以,在老虎的眼里,晚星是月亮的豺狗——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之一。

[61]这里指的是把老虎关在笼子里。

[62]印度中部的德拉维地族的一支。

[63]印度的世袭等级制度,以姓氏分高低贵贱而沿袭。

[64]此为二等勋章,和印度之星大十字勋章一样,同属英国圣米切尔及圣乔治勋章系列——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65]地万是印度对邦政府首席部长或财政部长称呼。

[66]原文sunnyasi应该是作者对梵文“苦行僧”一词的音译,通用的英译名是sadhu。

[67]又称双椰子、海椰子、大实榈、巨籽棕等,全世界每年收获的这种椰子果实仅1200枚左右,十分珍稀。

[68]苦行僧的先祖之一,据说能睁着眼睛站着睡觉。

[69]印度哈里亚纳邦东南部城市,在德里西北50公里。

[70]印度哈里亚纳邦一地区。

[71]古卢是印度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个县,应该就是普伦此时所在的位置。

[72]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一侧的一支。

[73]印度北部的一个镇子。

[74]这里的“法律”一词实际上指的是执法的警察。

[75]这里的法律实际上指的是“道”,普伦正在修行求道。

[76]“乔塔”的意思是“小”,小西姆拉是西姆拉镇土著人的居住区域。

[77]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78]拉甲是旧时印度称呼,指酋长、王公或贵族。

[79]迦利女神和难近母杜尔迦是印度教大神湿婆之妻雪山神女帕尔芭蒂的两个凶相化身,在印度南方,又被当作天花女神湿陀罗。

[80]拉达克是今天西藏阿里地区以西,克什米尔以东,以列城为中心的地区。

[81]mushick-nabha,麝鹿之一种,主要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此动物名出自于Robert A Sterndale的《印度哺乳动物》一书,很少使用。

[82]布亥,印度语“兄弟”。

[83]鬐,音qi;鬐甲,马等动物肩胛骨中间隆起的部分。

[84]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下世”,死后的世界,死者的世界。

[85]Kabir,1440~1518,印度教虔诚派运动著名领袖,虔诚派信徒即为虔信者。他同时是诗人,有大量诗作遗世,其中一部分诗歌由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编译成了《伽比尔诗集》。

[86]拜拉吉,苦行僧的拐杖。

[87]长度单位。一手宽为四英寸,用来测量马等家畜的高度。

[88]牺牲一词的原意是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

[89]贾卡拉是一条鳄鱼,在《红豺》一篇中首次提及。

[90]英国19世纪喜剧人物,曾红极一时。

[91]刚生下来的小动物,包括婴儿,眼睛是看不见的,他们从看不见到看见,谓之为“开眼”。

[92]豺当然是有尾巴的,他说自己没尾巴是为了向鳄鱼表示谦卑。

[93]鳄鱼脑子里想着吃豺,说到此处差一点脱口而出“年轻的豺”。

[94]卡西和普雷亚格均为印度教圣地,其中卡西又称瓦拉纳西,是湿婆神的领地,为印度教七大圣地中的第一圣地,普雷亚格为出现长生不老仙丹的四个地方中的一个。

[95]回水是一个术语,指水流受阻后回流。

[96]这里的雷瓦、莫霍、查普塔、巴恰和契尔瓦,都是淡水鱼的名称,作者是用梵文的英文音译来称呼它们的,具体是什么鱼无从查考。

[97]这种棍子是一端外包铁皮的竹棍,印度人常用来防身和殴斗,旧时的印度警察也当警棍使用。

[98]说贾特人是以民族论,贾特人大部分生活在印度,是印度的少数民族;说马尔瓦人是以地区论,马尔瓦地区位于印度北方中西部,是一个高地地区。此处泽鳄的说法混乱。

[99]印度南方一个很重要的大城市。

[100]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湖泊。

[101]印度的圣城,在恒河中游新月形流段左岸,今名瓦拉纳西。

[102]这里的锡尔欣指的是旁遮普邦的锡尔欣大运河。

[103]亚格拉为印度北方邦西沿一古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的所在地;埃达沃为印度北方邦南部一城市;阿拉哈巴德为印度北方邦东南部城市,位于恒河与亚穆纳河的交汇处,印度教圣地之一。

[104]印度比哈尔邦中部城市,在恒河中游平原的南部。

[105]这里鳄鱼说的“另一种情形”指的是死尸。

[106]印度比哈尔邦西部城市。

[107]印度土著人步兵团的英文称呼。

[108]指英国人。印度乡村的人往往光脚,而英国人总是穿着皮鞋,“脚步沉重”。

[109]早年英国陆军使用的步枪。

[110]这是十九世纪一种专打大型猎物的武器,使用黑火药加细铅弹,口径约一英寸(约25毫米)。

[111]拉甲是旧时印度称呼,指酋长、王公或贵族。

[112]达图拉是曼陀罗的英文音译名,作者拼作dhatura,通常拼作datura。

[113]长度单位,相当于六分之一英里。

[114]飑读作biāo,雨飑是一种天气现象:雨伴随着突然转向的大风。

[115]北美哈德逊湾与大西洋之间的半岛。

[116]位于加拿大西北部。

[117]位于巴芬岛和麦尔维尔半岛之间,最窄处只有两公里。

[118]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在加拿大东北部,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

[119]在巴芬湾西面,所有从大西洋经过加拿大北极群岛通往太平洋的航线,都要穿过这个海峡。

[120]兰开斯特湾的南边是巴芬岛,北边就是北德文岛,埃尔斯米岛在北德文岛的西北。

[121]作者是英国人,所以这里的零度指的是华氏零度,相当于摄氏零下十七八度。

[122]皂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石料,摸上去很滑,我们通常用来制作实验室桌面和洗涤池等。

[123]位于巴芬岛东南海岸。

[124]本迪集市颇有名,位于印度孟买南部。

[125]作者是英国人,所以这里的零下四十度指的是华氏零下四十度,但华氏零下四十度正好等于摄氏零下四十度。

[126]因纽特人“巫师”一词的英文音译,见前文。

[127]冰碛为冰川作用过程中所挟带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

[128]这里的“他”指太阳。北极日出日落的间隔与我们所见的不同,一年中大部分时间24小时不见太阳,而在夏天日照时间相当长,即所谓的“白夜”。这儿描述的是冬天和漫长的黑夜即将结束的时候,太阳非常短暂地出现一下,可以说还没升起来就已经落下去。

[129]原作中此处为卡德鲁,这是一个明显的笔误或印刷错误。

[130]因纽特人“唱歌屋”一词的英文音译,见前文。

[131]按前文,埃尔斯米岛是姑娘的家乡。

[132]在巴芬岛上。

[133]加拿大西北部因纽特人聚居的努纳武特地区的一个岛。

[134]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的一部分。

[135]在挪威最北端,也是欧洲的最北端。

[136]南亚岛国斯里兰卡的旧称。

[137]斯里兰卡首都。

[138]红豺又称豺狗、红狼,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国的西藏地区和印度。

[139]印度的一个县,该县境内的丛林现已辟为保护野生动物的甘哈国家公园。

[140]指老虎。按前文,狩猎时老虎在前,豺在后。

[141]德干高原位于印度中部和南部,是有名的熔岩高原。

[142]如前文,丛林里的动物把火称作“红花”。

[143]蛇的眼睛是无眼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