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下册)
5666200000029

第29章 成道需要综合素质(1)

看到大家学佛修道这么虔诚,我就会问自己:修道单靠虔诚能开悟成佛吗?能得道吗?如果单凭虔诚就能学佛修道,佛陀就不会讲“见地、修证、行愿”了。

许多学佛的人会问师父,说自己学佛十几年了,那么虔诚,为什么没有感应呢?甚至会说师父的修行方法不究竟。学佛修道是一门智慧之学,单凭虔诚根本不够!学佛虽然需要虔诚,但更需要智慧。不虔诚,无法入道;没有智慧,不可能得道;没有行愿,道果不会圆满。

我们可以把“智慧”比作修行途中的一条大道,一条笔直的光明大道,把虔诚比作一把入道的钥匙。没有虔诚,修道的大门无法打开。可是仅有虔诚,没有智慧,可以把门打开,但无法走进去。

修行真的要靠智慧。虔诚虽然可以帮你入门,但无法帮你辨别是非对错。有智慧,没有虔诚,也很难入门。你可能会说:“我有智慧还入不了门吗?”修行,刚开始确实要靠虔诚。只有虔诚到忘我,才能入道。一旦入了道,就要靠智慧来辨别、判断了。

修行途中,一路都是美好的风光,往往你会误以为沿途风光就是目的地,就是你要到达的宝所。如果把修行的道路比作100公里,单凭虔诚只能走30公里,之后就无法再向前迈步了。剩余的70公里要靠智慧、靠行愿、靠忘我的精神、靠胆识、靠气魄!

一个人对道真正了解以后,或者说一个人真正入道以后,他就已经超越了虔诚。这时候的道心已经不存在虔诚与不虔诚了。

过去许多高僧大德在未证道之前,并不像我们现在的人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地烧香、拜佛、诵经。入道之后,这些事情他们也会做,但他们清楚地知道:做这些仅是弘扬佛法的需要,对实质性的修道而言,力度根本不够!也有许多大德根本不做这些。

为什么古时候的人只把早晚课诵视为学佛的仪规,并未把它当作修行的根本呢?这些究竟重不重要呢?对于一个初学佛者,的确重要。因为它是学佛的仪规。但也正因为仪规太多了,大家把学佛修道的根本都忘掉了,以为这些仪规就是修道的根本。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学不会这些仪规,无法从中走出来。

严格来说,一个没有入道、没有得道的人,他所谓的“虔诚”,只不过是迷信而已。你没有入道,没有得道,就不可能了解“道”。你不了解道,又信道,就是“迷信”。所以学佛修道的人刚开始都是迷信,都是从迷信入手。

我们成天叫别人不要迷信,实际上我们自己天天都处在迷信中!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迷信中走不出来。学佛,是不是一定要迷信呢?对于刚开始修道的人而言:不迷不信,不信不迷。入道之后,就不存在信和迷了,只是保持清醒的觉知而已。

就像大家没来东华寺之前,听人说有修行人正在筹建东华寺,这里的风水如何如何好……你们就信了。你们并没有见到,甚至所听到的已经不知传了多少人的嘴巴和耳朵,不知变了多少,你们就信了。

可是有一天你们自己到了这里,看到了这里的人、这里的景物、这里的山水。这时候,你就不会再听别人谈论东华寺,谈论这里的人了,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和说道。

一个人对一个事物亲眼目睹并掌握之后的信,与未亲眼目睹和掌握之前的信是决然不同的。就像一个盲人,听别人都说天上有太阳,他就信了。听别人说太阳是红色的,他也跟着说是红色的,但他并未亲眼见过太阳。

有一天他的眼睛好了,能看到太阳了,他会发现真正的太阳和他想象的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复明之后,他天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长年累月如此,时间久了,也就不存在信不信有太阳这一说了,他也就超越“信”的层次了。

因为他已经把太阳看得太清楚,对太阳太熟悉了,已经掌握了太阳的运行规律,把它当作一种自然现象了,这时候他也就不会觉得太阳神奇,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对太阳充满向往和崇拜之情了。

为什么过去有许多高僧大德不喜欢说佛说道,尤其是看到那些虔诚而又迷茫的人,都不愿意跟他们讲法呢?因为无论你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他还会说你这个得道的高僧大德不了解道,甚至说你没有信仰,是个外道!

只有你变得伟大了,才了解伟大的人!因为你对道已经司空见惯了。就像一个明眼的人天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根本没把它当回事。而盲人却把太阳视为神,视为独一无二、不可说的神秘之物!第一次见到太阳的人,该有多么激动,多么兴奋,把太阳看得多么伟大啊!

如果大家在虔诚的基础上,继续追究下去,找到修行的方法,加上自己坚持的毅力,成道才有希望。如果单凭目前的一点点虔诚,每天就是烧烧香,拜拜佛,念念经,我可以告诉大家:你这种方式啊,与道毫不相干!一百公里的大道,你才走了三十公里,有什么用呢?你还不如不走这三十公里,去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赚钱养家糊口。不要放弃工作、放弃家庭,万行不喜欢这种学佛的人!

可是许多虔诚的人为了修道,放弃工作,放弃家庭,让社会上的人、他周围的人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和反感。结果十几年下来,一无所获,菩提心也退失了,还抱怨师父,抱怨法门,抱怨佛!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智慧的人,他在出家之前就已经把印度的“五明”都学通了。佛当时是个太子,别人请不来的老师,他可以请来;别人得不到的经典,他可以得到。人世间所有物质、精神的享受,他都拥有过,尝试过,所以他能死心塌地地修道。

现在的修行人,谁经历过悉达多太子的那种生活?许多修行人修得很累,根本修不进去,甚至修成了精神病!十几年下来,道业没有成,红尘里的物质生活也没有享受过,所以心理都不健康!

大家口口声声说自己超越了财色名利,你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怎么可能超越呢?对自己一无所知、从未涉入过的事物,你怎么证明自己已经超越了呢?

许多修行人都是因别人而“悟”,把别人所悟的成果拿来熟悉一番,所谓的“熟习”,实际上是让自己暂时麻醉一下,暂时“忘我”一下,暂时“超越”一下。过后稍微清醒一点,还是在挣扎,还是活在痛苦之中!

因为别人所悟的东西,是套不进自己身上的。就算套进去了,也无法受用。因为没有摔过跟头,所以悟不透;因为没有阅历,所以悟不出高的思想境界。自古以来,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人能不亲身经历而悟道!

千百年来只有那么几个佛菩萨,不需要自己去经历,看看别人,看看周围的事物,就明白了,就超越了,就悟道了。99.99%的人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甚至需要无数次经历这个过程才会醒悟。只有0.01%的人不需要经历,仅凭观察就可以超越。因为学佛修道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一种体验。

既然如此,为什么过去的祖师大德又不让徒子徒孙们去尝试,而是让他们回避呢?因为他们知道大家都不是这个根器。就像吸海洛因、打吗啡一样,你只要一沾上,就逃不脱,绝对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