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下册)
5666200000040

第40章 修行先降伏自己的身心(1)

打瞌睡的时候,吸一口气停在丹田里,过几秒钟再呼出去。这样反复做几次,头脑就清醒了,就不瞌睡了。轻微地打瞌睡是散乱,严重地打瞌睡是睡眠。

有的人修净土十几年了,还不知道何为净土法门;修禅宗十几年了,也不知道何为禅;修密的也是同样的情况。另外一种人误以为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修净土法门;盘盘腿就是修禅;念念咒语,结个手印就是修密。以此类推,岂不是剃个光脑袋,穿件和尚衣服就是和尚;穿套西装就是西方人;穿件和服就是日本人?

何为净?不染为净。何为禅?不散为禅。何为密?不乱为密。净是心中之净,禅是心中之禅,密是心中之密。无数个法门、无数个宗派,总括起来不外乎禅、净、密。禅、净、密归纳起来,不外乎一心所为。

你念阿弥陀佛,不是为了一心不乱吗?你参禅也是为了一心不乱。你修密要身、口、意相应,还是为了一心不乱。无论你采用哪种方法用功,首先都是为了一心不乱!

并不是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净土,也不是参禅就能开悟,更不是修密就能即身成佛。方法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产生一心不乱的效果,以这个效果达到进一步的目的。

修净土的通过念阿弥陀佛,达到一心不乱;通过一心不乱,继续深入下去与佛相应,才能到极乐净土。修禅的也是借助参禅达到一心不乱,继续深入禅定把智慧打开,与佛沟通。修密还是这个道理。

方法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你修了十几年还在方法上打转,就叫做被法转,你根本没有迈出“法”这一步。如果你真的修进去了,是应该无法可修的。直接与道相应了,哪里还有法?哪里还需要法呢?

第一步是先通过法与道相应。当你走进道里面,与道相应了,法就在你后面了,哪里还用得上法呢?许多人一开口就让人觉得他既可笑又冤枉!修了十几年,还在原地踏步,还在方法上用功夫,既没有在心上用功夫,也没有与道相应,只是在修法!法并不是道,而是通往道的工具。

修道就要入道,入了道,才能与道相应,与道同体。大家应该明白,你采用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把自己送进道里面,再由道推着你走,而不是你拖着道走!

你念阿弥陀佛,没有达到一心不乱,怎么能往生净土呢?《阿弥陀经》上说得很清楚,如果有人念佛能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净土。我问问在座的,谁能达到七天一心不乱?你连七分钟一心不乱都达不到!如此说来你们念佛根本就没有用!

许多学佛修道的人一见面都喜欢问:你是修什么法门的?是什么宗?什么派?我是修什么法门的,是什么宗,什么派。一听这些话就知道是外行!过去的修行人从来不问这些,道友之间一见面,就直接问如何在心地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你在心地上下功夫的方法是什么。

学佛的人不应该在宗派上存这么大的分别。如果你在因地上把你的宗派、法系分得那么清楚,让它深深地植入你的八识心田,即便你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也会拉帮结派!所有的方法无非是为了对治散乱心,散乱心降伏了,就不需要方法了。

既然是一个方法,就说明它有阶段性,不能把它当成永久的。就像我们要过河,必须借助一只船或者一座桥一样,当过了这个阶段,船和桥就抛到背后了。

有的人用一种方法修了十几年,一点感应都没有。有的人有了一点点感应,可是那一点点感应又有什么用呢?佛经上记载得非常清楚:极乐世界有种种莲花、七宝池、八功德水,你们念佛的人是否看到过呢?偶尔眼前出现一点佛光、一点自性之光,就陶醉了!甚至有许多念佛的人连这些都没有出现过。既便出现了,也只是光影门头、沿途风光,还没有到目的地。

如果你有根器,任何方法都不需要,禅、净、密都可以抛弃!你读书也好,种菜也好,只要能一心不乱地专注在一个境上,长此以往地走下去,自然能与道相应!

你念佛是在做一件事,参禅是在做一件事,修身口意相应是在做一件事,我读书、种菜、做饭也是在做一件事。只要通过一件事能达到一心不乱,彼此之间就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你是通过念佛,或者参禅,或者修密,达到一心不乱,我是通过读书,或者种菜,或者做饭达到一心不乱。只有达到一心不乱,才能与道相应。

有的人念佛十多年了,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一边念佛一边东看西看,还在聊天,看电视,手里还拿着念佛珠不停地抠!等电视看完了,问题也考虑完了,佛也念完了!这是一心几用呢?实际上这是散乱心,不是一心多用。

为什么我们找到一个法门会修不进去,无法与它相应呢?因为我们没有打“基础”。就像没有打好地基,你就无法盖好楼房一样。现在的人都犯这个毛病:一学佛修道,就要找一个方法。他没有去找一个修身体、修习气毛病的方法,而是想找一个马上能成佛的方法!

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听说过列子求道的故事?列子到他师父那儿去求法,待了三年,师父才看了他一眼;待了六年师父才开口和他讲话;待了九年,师父才和他一起走路,一起吃饭。刚去的时候,师父连看都不看他一眼,根本不跟他说话。

现在学佛的信徒听说哪个师父修行好,去了以后一分钟都等不得,就要求法,要师父传法,要师父收他做弟子。别说师父不传法,就算传,也传不进去!我们的头脑这么复杂,内心装满了杂草,装满了垃圾,什么杂草、垃圾?贪、嗔、痴、慢、疑、邪见!你们说这些是不是垃圾?满满的垃圾把道的力量都排挤在外面了,就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也奈何不了现在的众生!

你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道友,哪一个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头脑里的理论都是满满的!可是你真正让他讲的时候,他一句也讲不出来。两个人在房间里聊天的时候,都很会讲。你仔细一听,都是邪知邪见!

不会讲法,要多读佛经。最好把它诵出来,嘴巴出声地读,耳朵把声音听进去。也就是耳朵把声音吸进来,录进八识心田里。如果默读,就意味着你的耳根没有投入。《楞严经》中讲“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周听十方无遗”。意根、舌根也是圆满一千二百功德。眼根、鼻根、身根的功德次之。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我们平时收集信息,大半是通过耳朵?当耳朵听到声音时,眼睛才望过去,头才转过去。眼睛看到的距离,没有耳朵听到的远,而且眼睛只能看到前方,看不到后方,左右也看不全。耳朵则能“周听十方无遗”!

无论你修哪个法门,如果不能都摄六根,降伏六根,关闭六根,你是无法与道相应的。

实际上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现在就可以知道,根本不需要等到以后,更不需要等到临终。在座的学佛都很久了,不是刚刚闻到佛法。如果你学佛修道三年,苗头、影子还没有出现,说明这个方法根本不适合你,你就应该换方法了。

如果这个方法好,为什么三年还没有用上手呢?用不上手,不能说这个方法不好,只能说你不会用这个方法。不过这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说很难鉴别。

一个人念佛习惯了,你让他参禅,他会觉得无从下手;修禅久了,你让他修密,他会觉得太复杂,劳神累心。实际上任何一个方法用进去以后,都非常劳神累心。如果你说你修得很轻松自在,说明你在打妄想!

在打坐的这一两个小时中,你之所以感到轻松,是因为你的身体得到了休息。实际上真正用功用好了,是非常累的,累得你妄想都打不起来。等你打完坐,下了座,会感到身体很累。不过这种情况也是阶段性的。

无论你采用哪种方法,只要修进去了,有点眉目了,就会像吸烟一样上瘾。每天一到那个时间,如果你是念佛的,就想念佛;是坐禅的,就想坐禅。当你度过了这个阶段,随时随地,不拘于任何形式,你都能修行。并不是关起门来才能参禅,才能念佛!

既然你已经通过一种方法,一心不乱地走进去了,把六根关上了,外面的声色怎么可能干扰你呢?能干扰你,说明你还没有走进门内。

如果外面的声色能干扰你,即使你强行把自己关进山洞,内心的杂念一样会产生。而且由于你是强行切断外面的声色,虽然外面的声色进入不了你的五根,但是你的意根会几百倍地活跃。

譬如当你与声色打成一片时,你内心的念头可能一分钟产生十次。现在你通过闭关,把声色堵在门外,它进入不了你的五根,这时候你的意根产生的念头,一分钟可能是一百次,甚至一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