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下册)
5666200000048

第48章 信佛与学佛(1)

师:你们学佛是不是很久了?

居士:时间不短了,但是没有学好!

师:慢慢学,要有方法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学佛很久了,为什么没有感应,没有进步呢?实际上是把信佛和学佛搞混淆了。他们只是信佛,并没有学佛。只信佛,成不了佛,也做不了佛。只有学佛,将来才能成佛、做佛!

信佛不包含学佛,而学佛包含了信佛。学佛是在信佛的基础上又上一个台阶,它没有停留在“信”这个台阶上。学佛是需要方法的,你只是信佛,总停留在“信”的层次是不够的。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初修行的时候,也拜了很多老师,修了很多方法。

修行仅凭我们有虔诚的信仰是不够的,必须有方法,再加上虔诚的信仰、毅力、天资的聪慧(也就是根器),这些结合在一起,学佛才会进步,才容易开悟!否则,单凭信仰,力量根本不够!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以为吃吃斋,念念佛,烧烧香就够了,实际上根本不够!这些只是最初学佛的入门。就像一个人读书,读了很多年还在读一年级,那他就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们学佛这么久了,还停留在烧香、拜佛、念经上就不对了!刚开始这样是对的。

你拜的是佛还好,如果你拜的是精灵鬼怪,你就和它们沟通了、相应了,你临终的时候,它们就要对你负责,就把你接引走了。接到哪里去呢?接到精灵鬼怪的那个层次去做它们的子民,也成为精灵鬼怪!你拜什么就与什么相应,拜佛就与佛相应,拜精灵鬼怪就与精灵鬼怪相应!

你们在座已经皈依的人都知道,受皈依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皈依佛竞,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既然你已经皈依了佛,学了佛,就不要再拜那些鬼神、精灵了。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就不会拜这些精灵鬼怪,而是拜佛。虽然宇宙中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众生,但佛是最高的层次,是最高的力量,只要拜佛就行了,其余那些民间的精灵鬼怪,不要去拜。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有附体呢?就是因为经常拜那些精灵鬼怪。假如他们的心很虔诚,拜久了,就和精灵鬼怪沟通了。如果是“神”,还不错!问题不是神,而精灵鬼怪!神的层次比精灵鬼怪要高很多啊!可是我们现在相应的不是神,而是一些精灵!

如果你和这个精灵是善缘,它可能就跟随你。严重的,就附在你身上,你就有了“鬼通”,可以发个小财,出个小名,如此而已!(有的人以为那是神通,实际上是鬼通!)因为你生前用了很多它的力量,命终之后,你就要偿还,就要去做它的子孙后代!你什么时候把欠它的债务偿清了,才能脱离它那个层次,再做人。

你没有遇到明师给你指点,以为自己天天拜的是佛,实际上都偏差了!我们学世间的学问都需要老师教,何况学佛呢?你说:我不学佛,只信佛。你不了解佛,怎么信佛呢?信佛的前提是了解佛。我们现在是学佛,更需要掌握佛!你不掌握佛,怎么学佛呢?

你要开车,不会掌握方向盘,一开,车就翻了!学佛啊,方向很重要!当你没有搞清楚方向时,不要随便去学。必须找一位修行过来的人教你。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一知半解的老师,最好不要马上迈步,先要自己弄清楚。

佛门里还有一种现象,很多人喜欢说:“我的法门高,你来学我的法门。”或者:“他的法门高,你去学他的法门。”现在流行的法门很多,把学佛的人都搞得颠三倒四,迷迷糊糊的,不知道究竟学什么好!

实际上你掌握了一种方法,会用一种方法,所有的方法你都会用。如果一个方法你掌握不了,不会用,再好的方法对你而言也没有用,你也掌握不了。你把一个法修通了,所有的法你都通了。就像开车一样,你学会开“宝马”,“奔驰”你一样会开。不存在只会开宝马,不会开奔驰。一种类型的车你会开了,其余的车你只要熟悉一下,很快就会开了。不管什么牌子的车,都是靠我们的手、我们的感觉去开。修行的方法也是如此,你掌握了一个方法,所有的方法你都会了。

有的人说净土宗高,有的人说禅宗高,无论哪个法门,都是用我们的心去修。如果你会用这个方法,能驾驭这个方法,对你而言,这个方法就好;你不会用这个方法,对你而言,这个方法就不好。对你而言不好的方法,也许对另外一个人而言却是好的方法,所以你不能说这个方法不好。

对于修行的法门来说,也有个根器、因缘的问题。可能你以前修过某个方法,这一世再修,这个方法就很容易上手。你的心量放宽了,学任何一种方法都很容易上路!你有一颗佛的慈悲心,能把心量打开,进入佛的智慧,接下来就有佛的神通!

学佛的第一步是要把心量打开,不打开不行。我们通常说佛的心包虚空,包宇宙!我们哪有包虚空、包宇宙的心量啊?!你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包容不了,连身边的朋友都包容不了,怎么学佛呢?必须把心打开,能包容周围的人。

我们可以想一想,佛的心量有多大?各种类型的人、各个层次的众生,他都能包容。在他眼里没有好,没有坏。就像我们看小孩子玩玩具,我们觉得并不好玩,可是对小孩子来说,就很好玩。你不让他玩,他就要哭,就要闹!所以聪明的大人就不会干涉小孩子的游戏,他想玩什么就让他玩什么。

佛菩萨也不会打乱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按自己的生活习惯去生活。除非有一天你醒悟了,他才会告诉你:本来这就是个玩具车子,你怎么现在才醒悟呢?因为当你还未醒悟的时候,他怎么告诉你都没有用。

也就是说佛、圣人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是让我们用心、投入地去玩,去感受。只有当你用心投入了,你才会醒悟得彻底,醒悟得快!我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全心投入。如果你做世间的事情不能全心投入,你学佛也不能全心投入。

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都是来帮助我们做人,让我们成长、成熟的。我们学佛以后,乃至我们不学佛,都要能适应眼前的环境和现状。你不适应,就会被环境淘汰!你可能还会抱怨张三、李四。实际上不是张三、李四把你淘汰了,是你自己不适应环境,被环境淘汰了。

你说现实很残酷、很无情啊,这只能说是你自己没开悟!为什么冬天有冬天的花草,夏天有夏天的花草?为什么冬天的花草在夏天不开花,夏天的花草在冬天不开花呢?它不适应这个季节的气候,只能在它适应的季节里开花结果。

我们做人、修行也是如此。你适应了,就会成长、成熟;不适应,就会被这个大环境淘汰。结果你还怨天尤人,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眼睛不要总看着外面,盯着别人。一个人要想进步、要想成熟,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要在别人身上找问题,挑毛病,怪这个,怪那个。环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所谓的“不一样”,是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后,再去看它,就不一样了。

譬如我自己,我来到翁源县,是这个县的第一个出家人,我把佛法带到了翁源。我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山,除了一个山洞,什么都没有。闭完关之后,我原本是准备回福建的,县统战部和信徒把我留了下来,要我恢复东华寺。我说:哎呀,在这里恢复东华寺,要消耗我十几年的心血啊!恢复东华寺,需要好几个亿,我到哪里去筹钱呢?我还没有这个能力。

犹豫了一年多,反复考虑,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之所以留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我考虑到自己还年轻,当时是三十岁,花上十年、二十年时间把东华寺恢复起来,我才四五十岁,还是个年轻的和尚。还有一个原因是考虑到翁源县没有佛法,没有寺庙,在佛教方面是一片空白。作为一个出家人,就应该哪里需要到哪里,哪里没有佛法,就把佛法带到哪里。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留下。结果这一留,想走也走不了了。这里的因缘成熟了,就在这里扎根了。

建寺庙确实很辛苦、很累,也受了很多冤枉气。但是最后把心静下来想一想,还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得到了什么?并不是得到了金钱,而是得到了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道理。这种道理,你没有这样的经历,得不到,也感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