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其心无住
5666300000090

第90章 如是降伏其心(2)

能如此也只是入了门而已,并非成就。整个身心都被一个法、一件事占满,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哪里还有贪心、嗔心、散乱心……种种的妄心?什么心都生不起来了,即便生起,刹那间也自动熄灭。你今天种树能种到一心不乱,昼夜一如,通过种树能让身心达到统一、协调而入道;明天你只要想念佛,同样能达到今天种树的状态。因为你的身口意已经通过种树训练得专注了,一念转到念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到专注。你通过修一个法成就了,以后无论你修哪个法,几个小时就可以修成,就可以进入状态;慢一点的,几天几个月也可以成就。你们念佛的,有几个人白天念佛,晚上做梦还在念佛?

这些阶段都是我经历过的。当初我在闭关时,白天在用功,盘着腿观想、持咒;晚上做梦还是在打坐、观想、持咒。白天用功时,有时感觉睡着了;晚上真睡着了,感觉却像白天在用功。真的分不清哪个是白天,哪个是黑夜,何时是睡着,何时是醒着。有时候甩自己两个耳光,看看是醒着还是在梦中,自己都不敢确定。出关后创建东华寺,天天蹲在工地上,晚上做梦都是开山、栽树、建寺,昼夜一如。现在寺庙建完了,开始读书,晚上做梦还是在读书。白天看书看得高兴了,书中的问题、乐趣记在心里,晚上睡觉还在重新播放书中的内容。如果没有一个方法让自己达到昼夜一如,梦醒一如,就算释迦牟尼佛坐在我们身边,想成就也是千难万难啊!

为什么说菩提心是入道的钥匙,成佛的阶梯呢?你以为你发的是菩提心吗?我们现在发的都是妄心——妄想之心,想成佛的妄心,都是痴心妄想,愚昧的心所发的愚昧的妄想!今晚如果能把两位师父讲的道理记在心里,常保此心,就在道中,常保此状态,就在道里。问题是,这种心、这种状态我们能持续多久?

的确,我们与佛无二无别,这颗心在佛身上不多,在我们身上不少;我们有的,佛有;佛有的,我们也有。唯一的区别是,乱心、贪心、嗔心、痴心……种种的妄心我们随时会生起,但佛不会。佛是妄念不生,悲心不断。我们是菩提心很难生起,即便生起,不久又消失了。末法众生难以入道,难以成就,就是因为菩提心不能持久。

六祖惠能的禅法和达摩祖师的心法是非常契合的。达摩祖师的《悟性论》里面有一句话: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这个问题和刚才PX师的问题是相关的。淫欲心和其他的邪念或者其他的妄心一样,都不是实有的,都是从我们的真心化现出来的,都是六根分别、计较造作出来的。当知道它不是实有之后,不与它计较,慢慢地它自然就消失了。不要把它当作实有的刻意去对治,避免无中生有,以妄制妄。

师:生起的始终是菩提心,心都修道去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心?菩提心生起以后若不丢失,每时每刻都在禅乐之中;菩提心一旦丢失,就在烦恼之中。祖师们讲:“心生,法生。”我们可以理解得广义一点:心生,道生;心不生,道即离你远去。虽然道在,就你而言它不存在。因为你有妄心,你就感受不到道的存在。只有你的菩提心生起以后,才能感受到你就在道中。所以上乘佛法是悟后即用。也就是上根器的人悟到了,当下就生妙用。中根器的人闻到以后,生不起妙用。为什么?将信将疑,认为这是理论,还需要实修。所以他必须去实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修了三年五年十年以后,他发现无修无证,必须重新再悟,而且必须悟到根本。下根器的人听到这番道理,根本不相信。所以老子才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当初六祖讲法的时候,闻法的人就有质疑:道就是这样的吗?

道是一定要修的。你认为需要修也对,不需要修也对,因为根器不同。上根器的人闻后即悟,悟后即是。中根器的人只信而不能起用,他所谓的“信”是将信将疑。在这里我要告诉你:只要你发了菩提心,就能生妙用,你就在道里面。你相信此理并去做,就能永超轮回。为什么能永超轮回?你发的菩提心不丢失,不退转,怎么可能不超越生死,不超越轮回呢?这时候还需要修吗?还要怎么修呢?中根器的人认为你这番话是对的,但还是要去实践,还是要守戒律,还是要去布施,做完这一切心里才踏实。下根器的人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向他展示,他都不会相信。要轮回无量劫以后,他的菩提心才会生起来,才会信道,进而行道。所以佛教才有“一阐提”之说。当我们对道、对法、对明师真正深信不疑的时候,一定能开智慧,一定会生妙用,一定会有神通。真信的人如何?真信的人当下就无我了,个体已经和整体融为一体了。

但是,现在很多修行人不注重心灵的感受,而注重身体的感受,整天把心放在身体上。如果身体有反应,他就认为:我入道了,我成就有希望了;身体没反应,他心里就不踏实,认为自己还没入门,或者已经脱离道了。身体固然是助道品,但它绝不是道。要成就,的确需要身体的净化、心灵的超越。因为无论世间文化还是出世间文化,无非都是身心灵的文化,我们修炼,修的也是身心灵。可是更多的人都在修身,根本没修心,更不用说修灵了。一辈子都在身体上打转,结果把身体转得千疮百孔,转成了勾腰驼背!如果你真的懂得用功,在修身的同时也要在心性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把身修好。修身不修心,身也修不好,心是身的主宰,听从心的指令,修身的同时要用心来锁定一切。无论你在身体上下多少功夫,投入多少时间,你的心不明,路不清,都将一无所获,前功尽弃。而灵又是心的主宰,你要想锁定心,必须学会和灵沟通。祖师讲:“心光不昧即是道。”什么叫“心光不昧”?心不迷失,觉照不丢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就是在道中,就已经成就了。凡圣的差别不过是一念之间的转与未转,觉与未觉。果真要保任的话,就是常保菩提心不丢失,常保正念不丢失,除此,还保什么任呢?菩提心和正念不丢,烦恼心、妄心、散乱心,任它又能何为?

有时候我们听人家说眼前放光,和佛菩萨感应,见到了佛菩萨。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因为他的菩提心没有丢失。

师:非常正确。因为他的正念存在,菩提心生起以后没有丢失,所以心光常照,佛性常在,菩萨常显。在我二十几岁修法的时候,我向一位老和尚请教,我说我有很多烦恼,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很多的妄心、散乱的心、愚昧的心、嗔恨的心……不知道怎么对治,我想了很多方法,把这个对治下去,那个又生起来了,对治一个又生一个。结果他把我混账了一顿,说:“你没事干,才会有这么多的心来干扰你!”我说:“我在忙着念佛,忙着念咒语,忙着对治妄念,怎么会没事干呢?”他说:“你干的都是乱事,不是佛教里面说的正事。”我问:“何为正事?”你们猜老和尚怎么回答?老和尚的话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荡。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受用此话,将来还会继续受用此话。大家如果猜不出来,把今晚XK师和PX说的话多回忆几遍,就能找到答案。

看到大家都有进步,理上、事上都已逐步深入,步上了轨道,形成了修行的气氛,但还是处于初步阶段。大家思考:心本无念,拿什么来修?亦复无形,又修个什么?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2011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