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其心无住
5666300000099

第99章 身体端正是入道的基础(2)

佛祖只不过是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走完了这个过程。我们尽管也在走,但没有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走完这个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昏沉、散乱就像两个魔鬼始终折磨着我们。但是,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尽管散乱、昏沉折磨着你,如果你的姿势正确,在坐一支香的某个时刻你还是会有感应的,不可能一直都散乱。有的人一上座就散乱,有的人是快结束了散乱,有的人是在中间昏沉散乱。而我们的头脑有个共性:昏沉一阵后一定会清醒,散乱一阵后一定会专注。因为我们的气血是上下循环的,当气血走到下面,脑袋缺血缺氧,自然会昏沉。当它走完了下面的过程,开始往上升时,头脑得到了供血供氧,自然就清醒了。就在这清醒的几分钟里,如果你捕捉到了,你就进入状态不会再昏沉了;如果捕捉不到,气血又开始往下走,你又会进入第二次昏沉。当走完这个过程,气血又开始往上升,脑袋的供血供氧又足了,这时候你又开始散乱了。如果你的功夫用得好,就不是散乱而是专注。如果始终都能保持专注,接着就是心安,喜悦了。如果这个过程中你身体的姿势很正确,再往上走,自性的光芒就会出现。

修禅修得好的人,没有一个肩膀是平的,尤其不会耸肩。一个人的气没有降下来,从外相上看就是缩脖子,耸肩膀。而坐禅坐得好的人是细脖子往上伸,塌肩膀。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样的人往往不愿意承担责任,再大的任务交给他,他甩甩肩膀就甩掉不管了。

我们身体有个秘密的运行规律:肩膀越往下沉,中气越往上升。中气越往上升,头鼓得越圆,越不缺氧,细胞越活跃。你自然就有正念,自然能正精进,从而产生正定。有了正定,怎么会没有正语呢?实际上,八正是在一念之间完成,不存在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第三步……

刚才讲到八正道不外乎身口意三业。如果这三业都降伏不了,你凭什么修道悟道呢?更不要说是弘法了。身口意降伏不了,你连与人共事,获得别人信任、信赖的本钱都没有。

我曾经说过我们东华寺的三个禅堂(养正堂、自在堂、兜率天),养正堂就是养“八正”,在这里把八正养好了,就到上面的自在堂;在自在堂里获得自在了,再到“兜率天”去。如果你在东华寺常住没有经历这三个阶段,想有很大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不是说你不可能成就,而是你的成就不可能圆满。就像一篇文章你搭了个架子,写了个提纲,但没有内容,或者内容不充实一样。为什么以前的修行人悟道以后,他们投入养道的时间比修道的时间还要多呢?我们佛教讲的“修养”“修炼”,实际上修是修,养是养,炼是练,修、养、炼是三个层次。不像社会上的人谈到“修养”就一个意思。过去的祖师讲“修道容易,养道难”。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还在修的阶段,能养什么呢?

可能你们会问:“祖师不是说过‘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一切现成,我们都是佛’吗?”没错,话是这么说,实质上也是这样。但是,为什么这句话一到我们身上就不灵不管用,放在祖师身上就灵就管用呢?尽管我们具备了正信,相信自己就是佛,跟佛相比不增不减,可是为什么佛能起妙用,我们就起不了妙用呢?因为八正里面我们只具备了一项两项,或者四项五项,而不是八项都具足,缺一项就不能圆满地生起妙用。就像一部机器一样,缺少任何一个部件都不能正常运转。

我们都很羡慕古人的成就,羡慕古人开悟那一瞬间的感受,可是都不去研究古人是怎么用功,怎么修身口意的。总想找一条捷径,让明师传一个秘诀、一个咒语,或者一个手印,一用马上就能顿悟,十地顿超。实际上,无论心态还是身体上的功夫都靠日积月累,靠方法加时间的投入,沉淀再沉淀才会出功夫。不投入,不沉淀,怎么会有功夫呢?

有的人听着听着又开始打哈欠了。瞌睡就是脑袋缺血缺氧。我不是教过你们对治的方法,迅速把血和氧送到头部吗?怎么不用呢?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气血,想迅速静下来,迅速入睡是很难的。我曾经和一个朋友打赌,他说晚上睡觉前不能喝咖啡,会睡不着。我说:“我睡得着,不信我喝给你看。”他平时喝咖啡只放半勺,我放三勺冲了一杯,他偷着乐,说:“看你今晚怎么睡觉!”我说:“不用十分钟,保证睡着。”他以为我开玩笑。我喝完往床上一躺,用吉祥卧,一吸一挺就睡着了。后来他说:“我以为你是装的,喊了两声你没应,原来你真的睡着了!”当时我也不是入定,就是把脑袋的气血迅速调下来,让脑袋的供血供氧变弱。咖啡会刺激大脑皮层,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往上输送,让人变得清醒。但是,只要你的心能沉下来,把气血降下来,你自然能够入睡。

有些人晚上容易失眠,就是因为气血不平衡,一直停留在头部不往下降。这时候你想静都静不下来,更不用说入定了。有一种人特别爱说话,不说身体就不舒服,尤其是老人。为什么老人话特别多,年轻人话少,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话更少,特别不爱说话呢?人成年以后,特别是结婚以后,身体越来越弱,气就开始往上浮,沉不下来。当气憋在胸腔的时候,说话就是一种宣泄,说多了,把胸部的气泄出去,就不会憋得难受了。而年轻人阳气很足,他的元气是完整的,沉在下面不往上浮,所以就不爱说话,甚至连思考问题都不愿意。因为他的元气是一个整体,不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虚,元气越来越少,气就越动得厉害,杂念就多,话也就多,不说就觉得难受。

但是,有一种人虽然嘴巴不说,内心却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睡觉的时候还在说,这就叫六根内摇,比说话消耗的元气还多。所以有一种修行人,你看他不说话,脾气也很好,很温和,可是身体却很弱。其中就有一个原因——心语不停,他的心门关闭不了,心语从未停止过,元气都内耗掉了。你的心有没有静下来,你的心门有没有关闭,看你的眼神就知道。

大家平时打坐,哪怕只坐十分钟、二十分钟,姿势也一定要正确。刚开始静坐姿势没有坐正,以后就很难纠正。因为身体的神经有一种记忆功能,它会形成一种惯性。如果刚开始学静坐你的姿势不正确,七天以后它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再想纠正就不容易了。所以七天就可能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你能二十分钟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二十一分钟、二十二分钟,乃至三十分钟、四十分钟都能保持这个姿势,随着时间的增加,你的姿势就永远保持这样。我们的身体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功能,当你的姿势正确了,一定会有一种感应,能接收到某种力量,身体里面的力量自然会苏醒。

姿势不正确,再好的法给你,不要说你不能感应,修不出东西,一旦修出一点点力量,由于姿势不正确,你的身体也会生病。因为姿势不正,气就会在体内调整。如果调整不过来,就像水管一样,里面的水充足了,可是你把它折了几个九十度,水冲不过去怎么办呢?中间一定会破裂,水从中间漏掉。如果水管子很顺,水就畅通,管子就不会崩裂。

今天好几个信徒向我请教修行的问题。我一看就知道是身体出问题了,就是姿势不正确导致的,根本不用问他的用功方法。姿势不正确,阳气就产生不了,坐得越久身体越消沉,越招感阴性的力量。阴性的力量一多,思维就偏激,就容易进入狭隘的区域,形成恶性循环。大自然的力量让阳光的人更阳光,让阴暗的人更阴暗。就像一些补药,比如人参,它让身体好的人吃了更好,让身体差的人吃了更差。不是身体虚的人吃了人参就好了,不是这样,虚不受补,所以身体虚的人不能吃人参。人参是“欺弱怕硬”。大自然的力量也是这样,你的姿势摆得正确,接收的都是正面的信息和力量。一个心正、有正念的人,姿势一定正。姿势不正的人,一定是身体里面的气偏邪了。气偏邪,念头就偏;念头偏,思维就偏;思维偏,身体就偏,就变形。

201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