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女人要懂点恋爱心理学
5678200000031

第31章 恋爱杂学:除了眼泪和欢笑,恋爱中也有趣味(3)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分析后得出了导致初恋对人影响深重的原因:

初恋的创造性

每个人的初恋几乎都是非常纯粹的,甚至是猝不及防的。它让人第一次体会到爱的滋味,甚至参与了对对方的创造活动。正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人往往夜以继日地思念、幻想,甚至创造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恋人。其实,初恋的那个人也许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是在这之后的恋爱,都逐渐带有利益性,多了物质的需求,少了精神的感动,所以,人往往不愿意再轻易相信后来的爱情,却会把第一次铭记在心。

初恋失败的痛苦性

当一个人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痛后,可能一生都会铭记伤痛的发生和过程。就像初恋失败给人带来的内心创伤一样,那种痛苦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当初恋失败的心死过一次后,对后来的痛苦就不再会感觉那么深刻了,只有第一次的那种痛才会让人久久难忘。

所以,在人的心中,初恋便成了最美最深刻的爱情。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初恋是最不成熟的爱情,而只有成熟的爱情才能长久,只有成熟的爱情才能达到外在与内心的结合,生理和心理的统一。

恋爱启示录

很多人认为初恋是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因为它纯洁,因为它不掺有任何杂质。其实,初恋往往只是人年少轻狂时对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当时的那个人也许正是因为你的幻想才变得那么完美。请谨记只有双方真正了解过后、内在与外在融合的爱情才是最能长久的爱情。

银幕爱情与现实爱情

如今,爱情类型的电影、电视剧几乎占据了一半市场,人们常常在观看的同时也在里面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同样一部爱情电影,有的人会被男女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也有的人认为脱离实际,远离生活。这是因为看电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不同,所以导致了他们对爱情电影的不同看法。情感专家说,其实现实爱情和电影爱情有着很微妙的联系。

每个人都是爱情的主人

有人说,喜欢看电影的人是最喜欢逃避现实的人;也有人说,喜欢看爱情电影的人是现实中的爱情梦想家。其实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总少不了关于爱情电影的话题,无论是否喜欢看,但至少都略知一二。无论是《泰坦尼克号》中男女主人公带给我们的感动,还是《我的野蛮女友》里那些爱情中的欢乐和泪水,都曾给大家留下过深刻的记忆。

为什么会有爱情电影呢?因为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爱情,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们需要爱情,人们在现实中对爱情充满憧憬和希望,爱情电影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可能这部电影的导演刚刚失去了爱情,所以,他拍摄了一部绝世无双的爱情电影来安慰自己;也许另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导演刚刚进入热恋,所以拍出一部感人肺腑的悲情故事让观众痛哭流涕。所以,爱情存在于现实,而现实又造就了爱情电影。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爱情电影的影响,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调味剂的同时,也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譬如《触不到的恋人》能让那些单身中的人懂得等待与期待的可贵;《重庆森林》能让那些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恋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爱情是有保质期限的。人们渴望着、模仿着电影当中的美好爱情,也感受着观看完毕之后的深刻启示。有时候,电影爱情和现实爱情的差距,就像我们手中捏住气球的那根线一般。

所以,无论电影爱情是如何刻骨铭心,我们都应该明白,电影爱情只是在现实爱情的催生下存在和成长的。有时,它只是人们的一个梦,就像气球,可能抓不住,可能会爆破,但是我们却捏住了那根束缚它的线。只有在现实的爱情中,我们才是真正的实践者和主人。

守望爱情

当电影中出现美好的或悲伤的爱情时,人们往往也会沉醉其中,跟着它或喜或悲,但是转身之后可能会马上告诉自己:“那不过是爱情故事而已,都是假的、虚幻的。”所以,现实的爱情中,我们总会黯然地错过,常常会觉得一切美好都是想象出来的,想给爱情披上一件华丽的衣服,却总感觉它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

其实,更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只是一种冲动和一份热情。如果可以像电影中的主人公那样,勇敢表白、奋勇追逐,说不定就会有童话般的爱情降临在我们身上,然而,很多人却总在这种时候选择退缩,选择守望。当然,守望也是一种幸福。选择守望时,内心会盛满深深的爱,能依稀看到未来美好的景色,甚至可以会心地微笑。

用眼睛看电影爱情,用心灵感受现实爱情

有时人们会拿现实爱情和电影里的爱情做比较:为何我的男朋友就不能像《还珠格格》里的尔康、五阿哥那么专情?为什么我的爱情不能像《一帘幽梦》里紫菱的爱情那么温馨浪漫?其实,这样的爱情有时只是人们心中的梦而已。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有的人不能坦然面对这些差距,因而变得不知所措,或望洋兴叹,或颓废沮丧,甚至还会为情所伤,做出傻事来。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电影中的爱情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现实爱情是实实在在的。那些电影中的惊涛骇浪和感天动地的爱情情节若是成为现实中的常态,恐怕人是难以承受的,现实的爱情无论多么热烈,还是要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的。所以,已经拥有的爱情就要加倍珍惜,用心体会,不属于自己的,也不必强求。

恋爱启示录

爱情电影源于现实生活,而又会被赋予现实爱情没有的片段,我们可以用欣赏或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爱情电影,但是要记住: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真心和执著去追寻爱情。

异性之间存在友情吗

美剧《新郎不是我》曾入围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这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影片,里面讲述了一个老话题:异性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情?

男主角汤姆·贝利长相英俊,身材性感,总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围绕在身边。但是整天浸泡在脂粉之中的汤姆性情很浮躁,在他身边的女孩换了又换,他只与她们谈恋爱,却从不提结婚的事儿。但是他却与一个叫汉娜的女孩始终保持着朋友关系,并且长达十年之久。他们互相倾诉烦恼,一起享受快乐,似乎有种恋人的感觉,但又从未冲破恋人的防线。

汤姆一直觉得汉娜只是他身边众多朋友中的一个,只是比其他朋友稍有特殊,不过这也说明不了什么。直到一次汉娜出差到苏格兰办事,汤姆才觉得没有汉娜在身边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他甚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这时他才意识到汉娜在自己的生命中非常重要。于是他决定等汉娜一回来,就向她求婚。但是当汉娜回来时,身边却多了一个男人,原来在苏格兰半年的时间,汉娜和一个苏格兰人相恋了,并且准备结婚。

这一变故让汤姆的计划全部泡汤,他非常郁闷。但是汉娜却没有看出汤姆的异常,还邀请汤姆在自己的婚礼上做伴郎。汤姆虽然十分懊恼、心痛,他后悔没有早一点向汉娜表达爱意,也心痛她可能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在通过良久的思索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向汉娜表白并且抢走了新娘,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电影结束后,给了人们无限思索:异性之间是不是都会从友情升级为爱情?男女之间到底存不存在友情?如果单从理论上来说,友情本身就是两个人之间的良好感情,它既然能在同性之间建立,在异性之间也就同样存在。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例又告诉我们,异性之间是不存在友情的,如果存在,也是爱情的开始或结束。

有人说只有在爱情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异性友情才会作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出现在生活里,所以它不可能是纯洁的,纯洁的异性友情几乎是不存在的。

但情感心理学家认为,异性之间存在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的情谊,即人们经常说的第四种感情,这种感情比友情多一些,比爱情少一点,不算是爱情,但又超过了普通的友情,可以说他和她是真正的知己。可能每个人都希望能遇到这样一位可以谈天说地的知己,即使没有爱情产生,但是他可能比你的爱人更了解你,甚至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异性朋友,因为男女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导致了异性之间的一种“吸引”。可能有些话题对同性朋友倾诉会让对方产生嫉妒心理,但是跟异性朋友却可以随心所欲地畅谈;有些事情是女人不容易办到的,但是异性朋友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到你……所以,几乎每个女人都想拥有这样的蓝颜知己,他超越了友情的限度,却又不跨越爱情的限度。

当然,生活中也有很多爱情都是由友情转化的,可能你还没有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这种微妙的感情却已在你的心底悄悄萌发了。就像《新郎不是我》里面的汤姆,整天都与汉娜在一起,但是仍未感觉到自己其实已经爱上了对方。有人说“爱情是一种依赖和习惯”,很多由朋友做起的情侣就是因为对对方的一种依赖心理和习惯而由朋友变成了恋人。在友情期间,两个人腻在一起,互吐心事,互相帮助,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双方的痛苦,尽管没有明确爱情关系,但是在精神上甚至超越了爱情的界限,所以,当他们突然见不到彼此时,内心所有的感情就会爆发出来,察觉到没有对方是多么寂寞、痛苦,每时每刻都会思念对方,甚至觉得他其实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这种感情打乱了内心的平静,于是在他们再次会面时,就很有可能让友情升华,让爱情产生。

异性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情看似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其实,最复杂的问题也是最简单的,关键要看异性之间相处的“度”。异性之间交往时,如果注意分寸和尺度,理智看待与对方的关系,不离得太远,但也不靠得太近,就不会到达一种没有对方会感到无助、孤独的状态。这样,就不会让友情轻易变质,就能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

恋爱启示录

异性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情这一话题一直都被人们讨论和关注,其实关键要在与异性的相处中把握好分寸和尺度,这样,才能让自己游刃有余,不被纷乱的情感纠葛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