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
5679500000018

第18章 和谐的人际关系利于女人成长(1)

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忽视在人际关系上的研究和努力,就很难维持健康的组织生活,更无法在职场上生存下来。所以,追求幸福与成功的聪明女人一定不能忽视了人际关系这个重要的环节。

1.人际关系为我而生

女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与男人截然不同,这点从男女之间的谈话方式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男人之间的谈话一般来说都比较固定,话语权一般被某一个人主导,这个人在古代是主人,在现代则是公司老板。其存在明显的主从关系。女人则不同。虽然她们会努力地企图主导话题,但表现出来并不是单向的。如果其中一人闭口不谈,只是默默倾听,那么也许她是在生气。在聚会中遭到排挤的时候,沉默是抗议的表示。

如何提升异性缘

什么样的女性最受男性欢迎?这是个永久的话题。

现在剩女越来越多,她们由于过于忙着工作、忙着应酬而把自己给耽搁了,等到想给自己找个人嫁了的时候,才发现合适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其实,女人都想成为“有男人缘的女人”。不可否认,世界上就是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女人,样子不丑,脾气不坏,条件不错,但就是命里的桃花总不开;男人爱跟她们交往,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但一挑起感情话题,立即把她们当成绝缘体,永远不来电。

说来奇怪,有些女人男人就不感冒,不管多漂亮都不能引起男人的兴趣。男人把这种女人称为没有女人味。这种女人也许是看恐怖片的时候两只眼睛冒出兴奋的绿光;也许是外出游玩时从不喊累,一个劲儿地冲冲冲;也许是一起吃饭时拼酒把同桌的男人拼到了桌子底下,宛如中国版的“野蛮女友”。

另外,女人不招男人喜欢更多的是性格上的原因。男人喜欢开朗的女人,但是只有开朗又会娇羞的女人才能招男人爱。简单点说,就是可以自私一点,但一定真实一点;可以任性一点,但一定可爱一点;可以成熟一点,但一定娇柔一点。在恋爱问题上,幼稚的女人比成熟的女人抢手,善于表露自己情感的女人比善于隐藏自己情感的女人受欢迎。

重建关系的关键

紫函和韵奇同在一家公司工作,她们年纪相仿,都很靓丽。在外人看来,她们应该关系很好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究其原因,是她们的性格使然。紫函讨厌韵奇,并非韵奇做了什么令人讨厌的事情,只因紫函性格内向、谨慎,略显刻薄;韵奇却正好相反,她性格外向热情,平易近人,和其他人的关系都非常好。

刚开始,紫函觉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不用关心韵奇是什么样的性格。但是每当公司分配工作时,尽管事实上她的工作速度和质量都比韵奇出色,可是被称赞的人总是韵奇。

日久之后,公司其他同事干脆把烂事推给紫函,而一些既能露脸又相对轻松的工作则交给韵奇。紫函觉得很受伤,感觉同事是在有意偏袒韵奇,于是她和同事越来越难相处。在年终会议上,甚至有人拿她和韵奇做比较,指责她同事关系处理欠佳,建议她跟同事走得更近些。

紫函说,她虽然明白人际关系确实是职场生活的润滑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过她不赞同公司重视人际关系更甚工作实绩的想法,因此考虑离开公司。但是最终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努力改变自己。

她这种情况,相信很多女孩也遇到过,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呢?其实很简单,女孩们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免此烦恼:

第一,学会模仿。仔细观察韵奇的一举一动,认真体会,然后自己也做相似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在同事之间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学会表达。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对方是否赞成,这样也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才能使对方更好地了解自己。

第三,打开心扉,接纳同事。打开心扉指的是从积极的一面看待和理解对方,只要感情不是特别迟钝的女人,都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内心。只有这样,对方才会为你打开心门。

做事其实是在做人,把人做好事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而一个人如果脾性恶劣,则很难成事。那些不良个性甚至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经常听某某人说,自己怀才不遇。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并不是“怀才不遇”,而是这个人性格方面有问题,或者是性格孤僻,或者是性情浮躁,这些都使成功与其失之交臂。

在诸多不良个性中,有四种是年轻人最应该摒弃的。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种,软弱内向,与世无争的人。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没有竞争就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当然,“与世无争”能够陶冶情操,使心态平和,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它让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太高的要求,工作中不是做不好事情,而是不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人每天只是做好本职工作,不想做得更出色,也不积极发挥主动性。或许他认为这种安定、随遇而安的生活很好,远离了别人争权夺势的硝烟战场,乐得个自在。可是,他错了。社会的竞争并不会因为他的斯文而不存在。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向上的劲头,那么他的生活也将如一潭死水,缺少激情。一个人应该是“力争上游”,这样的生活才会“热火朝天”。

第二种,没有主见,有求必应的“老好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很难在这个社会生存。因为小到个人,大到企业,都需要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凡事总是听别人的指令行事,那么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出息。

“有求必应”不是个好的习惯,所以大家最好不要那么做。除非那件事情远比你正在做的事重要得多,否则不要轻易答应。

第三种,消极悲观,愤懑不平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适当的发泄对身体有益。但有些人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不着边际地发牢骚、抱怨,这样则会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

第四种,容易冲动,急躁偏执的人。冲动是魔鬼。有些人却极易冲动,什么事都藏不住,什么话总是脱口而出,也不计较后果,总是事后后悔,但为时已晚,无意中已经把人得罪了。

急躁偏执的人脾气火爆,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同事或者朋友的一句玩笑话或者一点小疏忽,都会使他怒火中烧。如果有人劝说,还会把别人也卷进去。时日长久,他就会被孤立起来。

个性是天生的,以上四种个性虽说也是天生的,但后天如果扬长避短,慢慢磨炼下自己的性子,还是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进而在某些程度上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防止关系强迫症

人不可能独立于世外,职场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校友”、“老乡”等人脉左右着你的职场生活的成功与否。在职场上与人相处愉快,对营造幸福和睦的家庭也大有裨益。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有些人因为不与人见面就感到焦虑不安,于是不得不和朋友见面、参加各种应酬,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结。如果脑子里觉得“不太重要”,但双脚却依然朝着聚会场所前进,那么,这就是一种强迫症。

王语自称“人脉王”,在一家大型国企任科长。她学历不高,外貌平平,家境一般。她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她认为是宽广的人脉给了她这一切。在她私人的秘密武器中,有本“圣经”。在这本她称之为“圣经”的本子上,不光写着认识的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而且还会记下他们的生日和配偶的姓名,包括和他们一起吃饭的餐厅名称和菜单。

随着结识的人越来越多,王语又是个有请必应的人。在上司的眼里,她是“逢应酬必叫的女中豪杰”;在朋友们的眼里,她是“爱情和人生的顾问”;而在晚辈们的眼里,她是“最想要依赖的知心姐姐”。几乎每天都要和朋友见面,每天都有应酬。就这样过了三四年,由于运动不足和压力性暴饮暴食,造成她腹部肥胖,皮肤也变得一团糟,最近甚至出现了圆形脱发现象。只要稍微撸起王语后面的头发,就会发现她已经有直径两厘米的圆形脱发现象。所以,王语总是暗暗对自己说“该休息一下了,该休息一下了”,然而,每次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良好的人际关系确实让王语获得了社会上的成功,但是现在这种宽广的人际关系反而成了一种压力。

王语说最近朋友们邀请她去参加一个舞会,之前她是必到的。这次,她不知道去还是不去了。因为她知道这次舞会也必然跟之前每一次那样去倾听朋友们的诉苦,或者共同口诛笔伐某个男人。王语这次本打算不去参加。但事情不这么简单,果然舞会举行的第一天,王语自己感觉快被逼疯了,朋友们的电话不停地打来,发短信也是一条接一条。王语后悔自己没有去。第二天她很难过,因为一整天都没有接到过任何一个朋友的电话或短信。她说她不能理解那些朋友的变化怎么会如此快。第一天没有她,她们感觉天要塌下来似的,才过了一天,就把她给忘了。不过难过总是稍纵即逝,现在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慢慢地王语也推掉了一些不重要的应酬,她的生活开始走向正规。人也活泼了很多,头发也长出来了。

从心理学上分析,一旦赋予关系过多的价值,就会形成以关系为中心的思考和行为习惯,最终连心都会受到支配。心一旦遭到支配,就难以抗拒习惯。因为一旦试图抗拒,内心就会变得焦虑不安。这是一种情结,不关乎目的,变得不得不这样去做,这属于认知行为疗法当中的一种自动化思考,就是指即使不合逻辑,也会下意识地采取行动。纠正这种习惯,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按理性而非感情来采取行动。

2.别为不知如何拒绝别人而烦恼

她是个很善良的女孩,她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的要求,哪怕是很苛刻的要求,她总是答应对方,并想方设法去执行。但是当答应别人的事情越来越多,她就会被这些事缠住手脚,什么都做不成。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种人总是盲目地答应别人,却从来不想到底自己能不能胜任。当朋友的请求越来越多的时候,烦恼便出现了。

哪些人不懂得拒绝

温欣的父亲在温欣上学的时候就去世了,整个家就靠妈妈一个人支撑,因为妈妈能干,所以生活并不艰难。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温欣开始变得一脸憔悴,浑身无力。她整天只是躺着不动,可又不难过,更不会吃不下饭。开始的时候,她认为只是状态不好,休息一段时间就会没事的。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温欣仍旧没有好转。

据温欣的妈妈讲,没有比温欣更懂事的孩子了,她从来没有违背过妈妈的话,一年前,她说要休学打工,妈妈还以为她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是没想到事实是她的成绩几乎处在留级的边缘。为此,妈妈劝她不要退学,再努力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她听了妈妈的话,也重新振作精神,努力学习起来。正当妈妈为此感到高兴时,温欣突然告诉妈妈她已经向学校递交休学申请了,她说自己更适合打工,而不适合上学,甚至极度厌学。

休学后,温欣在一家大型超市找到了工作,主要负责向大宗客户发送购买的物品。但是不久前的节假日中,她突然消失了,没有向领导请假,甚至没有向任何人说一声。领导对她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大为不满,但是她的工友替她求情,说她是个善良顺从的人,原谅她这一次。公司对此事也就没有深究。但是周围的人对温欣这种缺乏责任心的举动都大吃一惊。

从温欣妈妈的讲述中看,温欣的举动确实说明温欣生病了,医学上把她的这种病叫迟滞性抑郁症,主要症状是全身无力,度日如年,精神麻木,对一切都已不在意。

让温欣妈妈想不明白的是,从来没有任何反抗,向来是逆来顺受、不会拒绝别人并努力实现别人要求的女儿,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她这是在一次次地毁坏她自己!

其实生活中像温欣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其成长的过程都是接纳和被接纳的过程。但是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拒绝”的重要性往往很少被提及,我们长大以后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会拒绝别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总是“欣然”应允别人的要求并执行下去,这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好人”。而那些为了自己而无所不为的人,则会被贴上“自私自利”的标语。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你拒绝别人,你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尖酸刻薄、不易相处的人。这点在女性当中尤为明显,她们更被要求要有接纳的心态。不仅如此,女性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她们难以拒绝的原因之一。女性在拒绝的时候,天生共感能力比男性高,所以比较容易体会到对方的痛楚。当然了,女性也会深切体会到没有遭受拒绝时的那种安全感。因此,她们在大多数能够说或者应该说“不行”或“不”的情况下,仍旧说不出口。

就拿温欣来说,如果她从小到大能够学会适时地拒绝,那她也许就不至于发展成目前的状况。当然,并不是说做乖乖女就不好,你可以做妈妈的乖女儿,做老师的好学生,做老板的好员工,但是你却不能总是逆来顺受。因为,长期地逆来顺受会让一个人的内心极其压抑,而这种极其压抑的情绪必然会像沉闷了太久的火山一样,一旦爆发,将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不同的只是火山破坏的他人,而逆来顺受的人一旦表现出反抗情绪后不仅会伤到他人,更会伤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