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的艺术:让内心获得幸福、快乐与宁静
5682000000011

第11章 第九辑(2)

74.敢于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你立志要成为一位智者,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但关键就在于最初那一步实在太过艰难。

我们的心灵脆弱、胆怯、懒惰,不愿为无法预计的回报付出努力。当我们凭借自身的力量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提升,就会激励我们的斗志,从而更容易取得进步。

当我们的努力与自身的追求南辕北辙,没有比这更艰难的境地了。

不要急躁,循序渐进地矫正思想中有缺陷的观念,我们会逐渐克服某些无来由的恐惧、对爱情的迷惑不解以及自制力的缺乏。我们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会绞尽脑汁地想要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最终,我们不会再竭尽全力想要获得周围人的关注。

75.美德和高尚本来就在那里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并不是被人称赞出来的,而是因为他本来就具备崇高的品德。高尚也是一样,它本来就在那里,并不是因为人们的看法才存在。

76.对社会习俗持有疑问

我们要理智地思考,对生活中的各项习俗都持有疑问。不要再得过且过,把自己的理性思维唤醒。

事实上,越是流行的评论和大众普遍遵守的规则,越可能不合情理。生活中许多信条和规矩都经受不住实践的考验。墨守成规,总是充斥着腐朽、刻板、守旧,没有趣味。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维持那些守旧派别或团体的现状,以免分崩离析、无法收拾。

同时,新兴事物往往丢失了旧事物的某些长处。人们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凡是提倡人道主义、正直、善良,宣扬人的潜力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事物,都应该得到普遍的赞同和支持。

当遇到一件事情,用你的理智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如果你的某种观点是社会教给你的,那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很多时候,社会传递的信息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不足为信。而有些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我们却无法察觉。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总是游手好闲,而这种懒惰很容易传染,所以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经常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理智地作出分析判断,尽量保持积极健康的人生状态。

很多人一边宣称自己的公正和清廉,一边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出腐败、贪婪的举动。很多人的本意并非如此,但他们的行为却被欲望所支配,从而违背了善良的初衷和原本的道德准则,最终做出连自己都无法原谅的事情。对于他人的评价,不要依据他的说法,而要根据他的实际行为。

我们喜欢打理自己的房子,让它焕然一新。同样,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造成行动上的停滞不前。除了做事效率低,我们的精神也会受到侵蚀。如果一个人思维混乱、条理不清,那他会很容易受到清晰但消极的信息影响,这是很危险的状态。

世界上唯一能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请时刻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77.品德高尚之人无往而不胜

比起无知、缺乏素养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无往而不胜。他们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脾气也不会暴躁无常。

品德高尚的人遵循自然法则,他们相信人与天意之间血脉相连,并把这种理念付诸实践,成为善良、悲悯、有很高自觉性的人。他们追求智慧人生,把自身意志与自然意志融为一体。

78.你是一个世界公民

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所得,而置他人的利益于不顾,我们应该追求人类的共同利益。

没有人会喜欢、尊敬一个自私狭隘的人。我们之所以努力完善自身,是为了给他人关怀和照顾,为了保护全人类共同的福祉。

我们与其他人的羁绊,不只存在于利益相关的那些人,或者德高望重、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更存在于人类群体中每一个兄弟姐妹。

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隶属世界的一位公民。

从此以后,据此行事。

79.深藏于内心的热望不过如此

事实上,我们深藏于心中的热望不过如此,它们狂妄、不切实际,惹人发笑。

如果你立志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人物,也不用觉得羞于见人,没什么大不了的。

愿望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实现愿望。人们经常会被某些狂躁的欲望干扰,做出有失水准的判断。

对于事物内在的意义,不要太过在意。我们不应该期待通过追求找到快乐,这样就把最终目的与实现途径混为一谈了。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可能实现也可能半路夭折,但这与快乐无关。

80.会读书更要会用书

书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指导实践的。通过读书,我们学会了理智地思考,之后付诸实践,最终成为一个睿智的人。读书可以训练人的思维方式,它对人的思想修炼有很大的益处。但如果脱离了实践,只依靠理解书的内容,人们是不可能得到自我完善的。

81.与他人交往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与他人交往的结果一般有两种:一是自己被对方同化,二是对方被自己影响。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都有传染性,就像一块崭新的煤遇到一块燃烧的炭,要么被点燃,要么把对方熄灭。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即使在平常的闲聊中也不要掉以轻心。

很少有人能凭借自身强大的感染力,让周围的人服从跟随。但至少我们能够守好自己思想的大门,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论蛊惑。如果你做不到这样,那你的精神便会被玷污,当需要下定决心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定。

如果谈话的气氛越来越狂热,我们的理智很难拒绝。如果这个话题非常庸俗低级,我们会逐渐放下戒备,最终流于恶俗。在谈话过程中,一个话题可能有多种解释,一个短语也可能有暗藏的含义,每个人的意图瞬息万变,一句话就能把谈话转到不健康的方向,参与谈话的每个人都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只有当理智思考成为你的本能,你才有保护自己思想的能力。

在做到这一点之前,你只能在交朋友和参与谈话的时候保持警惕,这是你唯一能做的事。

82.学会宽恕

通常情况下,我们做任何事都会竭尽全力。

不要在意他人对你无礼的言语,也不要计较他们缺乏素养的行为。我们应该站到他们的立场上想想:“因为有那样粗俗的家庭、不幸的遭遇,经受了那么多生活的苦难,所以他才变成那样。如果是我,也不能幸免。”当有人做出无礼的举动,我们并不知道藏在背后的原因,那就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和体谅,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愤怒或憎恶。不要轻易对一个看似邪恶的人下结论,但这并不是倡导人们纵容那些违反法律或道德准则的行为。

如果对方的举动或反应不符合你的预期,也没必要生气。你可以耸耸肩膀说:“哦,没关系。”然后一笑而过。

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要过于严格,不要总是与那些更优秀的人盲目攀比,更要避免把现实中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我放在一起比较。自我的完善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前进两步,紧跟着又倒退一步,这是很正常的。

对于他人所犯的过错,我们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谅,这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轻松。而对待自己,我们要更加宽容,不要自责,只要下次有所进步就可以了。

83.高尚的人生要一心一意

高尚的人生需要一心一意。或许这很枯燥,很艰难,但你一定不能三心二意。

我们的言行举止必须是统一的,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想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就必须做到这一点。很多人追求高尚的路就是由此中断的,他们没有经受住实践的考验,产生了厌倦、乏味的情绪,最终半途而废。

当我们的言行与思想完全保持一致,做任何事都会事半功倍,同时会摆脱焦躁、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与游手好闲混日子相比,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要有价值得多。

当我们摆脱浅薄的一时之乐,转而踏实地履行应尽的义务,那么,自己的心灵会感到轻松和安宁。只要竭尽全力做了我们该做的事,就没必要焦躁不安,也不需要寻找推脱的借口,或者把责任推卸给他人然后每天自责忏悔。我们能够堂堂正正地、毫无负罪感地继续前行。

世上的事不过如此。如果正计划要做某事,那就放手去做。如果已经着手做了,那就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84.尊崇先天的道德直觉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我们生来就能分辨高尚和庸俗,哪种人应该敬重,哪些行为让人唾弃。这种先天的道德直觉还需要经过后天的系统培训,才能得以保持并不断完善。

我们想要获得他人的称赞,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应该竭力摆脱外界评价对自身的影响。无须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无论是好是坏。

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我们可以怀有美好的希望,但最终的结果是否理想就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了。所以,不要过于关注最后的结果。

遵从我们先天的道德直觉,并在实践中坚持到底。

85.正确对待做错事的人

对待小偷或其他做坏事的人,发怒和惩戒并不是最明智的做法。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他们,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首先,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些人之所以会犯错误,是因为他们接受的信息和影响是负面的,他们未能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无法明智地判断事物的对错好坏。他们本性中的善良和公正被恶念玷污,他们的心灵无法得到安宁。

我们应该同情那些做错事的人,不要跟别人一样对他们谩骂憎恨。我们应对他们所犯的错误本身感到憎恶,因为他们拿走了我们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