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5682800000016

第16章 平定愤怒情绪——别让怒火把自己烧焦(2)

自我调节

想要成就事业,就要记住他人对自己的恩惠,忘记他人对自己的伤害。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生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面对冲突,一颗充满包容与谅解的心总能经得起怒火的焚烧,从而放射出金子般的光芒。摒弃了愤怒和指责,拥有了包容和谅解,在冲突中你就能够化敌为友,将阴霾转化为晴空。

忍让是平定愤怒的良方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不愉快、许多无谓的争端和愤怒,这就需要培养自己忍让的习惯,要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不忍,任意地放纵自己的情绪,就可能铸成大错,不仅伤害自己,而且伤害他人。

如果对方是你的对手、仇人,有意气你、激你,你不忍气制怒保持头脑清醒,就容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中了他人的圈套,落个颜面扫地的下场。

其实,忍让并非一种懦弱,而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是一种成熟的涵养,更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可以说,忍让是避免极端倾向的消融器,是化解报复心理的智慧春风,它能帮助人们将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淡忘,将因某些事而产生的愤怒情绪淡化。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总是把“如果我当时忍让了……”放在事情发生以后,因而被愤怒烧个焦黑。

周先生的母亲和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一直不太好。半年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婆媳闹翻了。母亲哭着要喝敌敌畏;妻子打碎玻璃,叫着要跳楼。他劝母亲,母亲骂他娶了媳妇忘了娘;他求妻子,妻子吵他眼里只有老娘,没有媳妇!折腾了大半夜,三个人都精疲力竭,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

第二天一早,母亲负气离家出走。周先生一气之下,把妻子赶出了家门,不久两人就离了婚,孩子判给了妻子。尔后的半年里,虽然他四处寻找,但一直没有母亲的音讯。一家四口就这样散了,留下的是无尽的凄凉和悲伤。

许多事我们只能用到“如果”,如果当时婆媳二人中,能有一个人忍让一下,或者作为婆媳关系纽带的周先生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发怒,同妻子好好沟通,再积极与母亲解决矛盾,这样就不会出现妻离子散,母亲不归的结局。

家庭关系要学会忍让,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往也要学会忍让,下面便是一个因忍让而化解怒气和怨恨,最终实现和谐交际的故事。

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位智者,正月初一一大早他开门发现,他家门口放着一个装骨灰的陶罐。他知道,这是一个和他有过节儿的邻居故意为之。然而,智者并没有怒气冲冲地找邻居兴师问罪,只是拿着那个装骨灰的陶罐,去田里弄了点儿土,在罐里种上了一株百合花……

花开的那一天,他偷偷地把这盆花放在邻居的门口。邻居看到后,主动到这位智者家里做客,羞愧地说:“我太对不起您了!”

智者这样做,不仅平息了自己的愤怒,也让邻居的愤怒、不满情绪得以平复。要是智者当时怒气冲冲地去找邻居理论,那又怎能达到如此的效果呢?可见,忍让的确是平定愤怒的良方。因此,漫漫人生路上,关键时刻我们应当做一个能忍善让的人,这样才能避免被怒火烧焦,才不会让自己的人生失控。

俗话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确实,能忍善让的人懂得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忍让的人有坚强的意志,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因此,他们自然能得到他人的拥护与尊敬,能熄灭愤怒之火,做一个有气度的人。

生活中,若是愤怒之下还能忍让,不逞能,不占先,久而久之,心境自然会平和宽容,也能够摒除私心杂念。这样一来,即使遇到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因为心境平和,所以能处之泰然。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务必懂得如何学会忍让,这看似极简单的事,却有化解生活中各样烦恼和制怒的神力,能使你的人生路充满信心、愉快和阳光,因为你没有沾染上愤怒所燃起的怒火。

虽然我们强调要忍让,且要学会用忍让平定自己的愤怒情绪,并不是说不论遇到什么事,什么样的人冒犯了自己都得无条件的忍让,相反,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坚决不退让,否则便是懦弱了。

自我调节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忍让不仅是个好习惯,更是一种理智的抉择,一种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养成宽容忍让的习惯,就一定能够平定自己愤怒的情绪。有些人之所以缺乏忍让精神,是因为错把忍让当成懦弱,担心自己因为忍让而被人当做随意捏的“软柿子”。其实,忍让并非懦弱,而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是一剂平定愤怒的良方。

多为他人着想,有助于抑制愤怒

在你愤怒的时候,是否常常不计后果?是否考虑过他人的感受?愤怒之后,是否常常因伤害了他人,而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是否常常因此而感到悔恨?

其实许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人们在产生愤怒情绪的时候,往往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任由自己的愤怒情绪随意发泄,常使得他人因此而受到严重的伤害。

所以,在你即将愤怒之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他人着想,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样就能够很自然地平定自己的愤怒情绪。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怒火中烧伤害他人,才不会让自己成为造成他人不幸的“元凶”或制造“罪恶”的人。

希望下面的故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个男孩爱发脾气,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你发怒的时候,就钉一枚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男孩钉下了37枚钉子。慢慢地,男孩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钉子容易。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

父亲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你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枚钉子。”时间一天天过去,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来到后院,握着他的手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无法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了。你生气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也会留下疤痕。如果你捅了他人一刀,不管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都将永远存在。那种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的确,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准备向别人发火的时候,一定要先预知自己的怒火可能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否则,它们就好比孩子用钉子钉在围栏上留下的那些洞,一旦存在,就再也无法恢复。也只有我们提前预知了向他人发火的后果,做到换位思考,我们才能够及时熄灭怒火,减少对彼此的伤害。

假如我们能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处理问题,那我们就能避免无视他人的感受,忽视他人的情绪,也就避免更多不愉快的发生,而最终我们自己也将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否则,我们不仅会让别人失望、伤心,还可能因失去某些东西或某些人而伤害了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你心中的愤怒火苗始终难以熄灭,你最好选择以无伤害的形式来发泄愤怒情绪,以一种更为理智的方式来平定愤怒情绪。如采用远离令自己愤怒的环境、做剧烈运动、大声唱歌、写日记等不会伤害他人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愤怒情绪,但要保证不会伤害自己。

通过正常的途径疏解,既平定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又不会伤害到他人,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自我调节

当自己难以控制愤怒情绪时,要努力使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为对方着想,试想对方会因你的愤怒受到怎样的痛苦,受到怎样的伤害,当你了解了对方的苦痛之后,就不会轻易发怒了。

熄灭怒火,让讥讽成为我们的动力

你是否会因他人的讥讽而心生愤怒情绪,并因此难以遏制,大发雷霆?其实讥讽就犹如一剂毒药,等到你开始在意它的时候,你已经中毒至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