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做才有好人缘:8大人际法则提升社交力
5683900000009

第9章 懂得说话的艺术(4)

这位聪明的服务员的话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没有让顾客颜面扫地,可谓恰到好处。其实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情况,无论是工作中谎言,还是家庭中的谎言,都不要急着将其戳穿。因为很多人一时的冲动并不能标明这个人一世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别让对方太尴尬。你的善解人意,对方必然能够感知到,进而也会对你的口下留情深表感激。而这时,你得到的不仅仅是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更重要的是还能得到别人对你的尊敬。

一位女顾客到一家商场,自作主张给丈夫买了一套西装。她把衣服带回家,她丈夫穿了一天之后发觉很不喜欢。于是她干洗过后来退货。当售货员询问是否穿过时,她坚持说“绝对没穿过”。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可是,直截了当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绝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先前已经说“绝对没穿过”,而且精心伪装了穿过的痕迹。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于是,机灵的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您家的某位成员是否把这件衣服误送到干洗店去洗过了。我记得不久前我也有过相同的经历,我把一件新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一起堆放在沙发上,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地塞进洗衣机。我想您可能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因为这件衣服的确有已经被洗过的明显痕迹。不信的话,我们就和其他衣服比一比。”这位顾客比较了一下后便不再说什么了。

面对顾客的无礼要求,售货员并未一味反驳,而是拿出事实来,并将责任转移到其他方面,给顾客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从而顾及了顾客的面子,使得顾客有台阶下。所以,那位顾客也就不再纠缠了。售货员的话给了她足够的回旋余地,她正好顺水推舟,不丢面子地离开。

人们通常会为谎言寻找各种借口,你若是一个精于交际的人,就会明白,面对别人的谎言,直接戳穿并不是最高明的办法,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向对方表达你的意思,显示自己彬彬有礼的同时,也不伤他人的脸面,能有效使对方体面地收起那套鬼把戏,并对你心存感激,这显然要比有一说一、大吵大闹或据理力争更容易达到目的。

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说

在社会交往中,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有时会因为自己对一些说话细节的疏忽,在无意间冒犯了别人,甚至对别人造成一定的伤害。这样往往会让对方很反感,会让自己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在与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说。那么,哪些话不该说呢?

1.不说揭人短处的话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就说明了人们对自己短处的避讳和禁忌。被人揭了短处,就如同被打了脸一样难受。但是,我们在社交场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一些禁忌,不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往往会在无意中犯了对方的忌讳,碰到了对方的痛处。这样,不仅会给对方造成难以言说的痛苦,也会让自己变得不受欢迎,甚至让自己成了别人的敌人。

李可冉卫校毕业前,到当地一家医院实习。实习期间,因为她嘴甜、腿勤,在医院里很得各科护士的喜欢,尤其是护士长赵姐,对她更是像对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关心照顾,有意向医院领导请示,让李可冉毕业后到自己这里来当护士。

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李可冉想着跟一直关心照顾自己的赵姐再套套近乎,让赵姐在医院领导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如果能够到这里来工作,那是最好不过的事儿了。

这天正好午休时间,几个当班护士聚在一起闲聊,李可冉突然冒失地问了赵姐一句:“赵姐,你家孩子几岁了?怎么从来没见你提起过你的孩子呢?”只见赵姐一愣,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她勉强笑了笑说:“哦,我没有孩子。”

李可冉自做聪明地说:“哟,赵姐,那你可要抓紧了,女人年龄太大了生孩子不好。”

没想到话音刚落,赵姐就脸色就变得更难看了:“把精力多放到工作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了,不要管别人那么多闲事儿。”说完转身离开了。

李可冉看着赵姐愤而离去的身影,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直到旁边一位老护士告诉她:“赵姐是个单身女人,根本就没有结婚,怎么能有孩子呢?”大家怕影响她的情绪,在她面前根本连关于孩子的话题都不敢提起。

李可冉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套近乎的愿望却让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不仅伤害了赵姐,最终自己也没能留在这家医院。

李可冉本不是恶意的,并且有讨好赵姐的想法,但是,事与愿违,她不仅伤害了别人,也给自己造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但是,当众暴露自己的短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没有一个人愿意别人揭开自己的短处,有些短处就像自己心里的伤疤一样,碰到就会疼。因此,人们大都对自己的短处有着很深的忌讳。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了解对方的情况,避免在无意中揭了别人的短处,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当然,如果明知对方的短处而无所顾忌地去触碰,那无疑是一种无礼甚至可以说是不道德的事情。

2.不说不合时宜的话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话不一定是错的,但是,说的时间、地点不对,往往也会让听者心里不愉快。

做保险业务员的张凡能说会道,在保险圈里也因为死缠烂打磨下过不少的客户而出名。

这天,他听说邻居家的一位老人正在过七十大寿,于是兴冲冲地买好了礼物前去祝寿,想趁机会把自己的保险推销给老人。

酒席上,张凡找了个机会,把老寿星好好地恭维了一番,然后拿出自己的保险资料,开始给老人介绍。

老人家跟这个邻居并没有太多交往,对方来给自己祝寿也是老人意料之外的事情。现在,张凡拿出了保险资料,老人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只好耐着性子听他讲下去。

张凡见老人听得认真,越讲越起劲,从当前的经济形势谈到了养儿难防老,接下来谈到了老年人易患的多种致命疾病,要老人早做防备,以防不测。开始老人还耐着性子听,后来,老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时,老人的儿子发现了问题,他客气地把张凡拉到一边说:“今天是我父亲的七十大寿,保险的事情改天再说吧。”没想到张凡竟然没有意识到对方的拒绝,而是拿出了他以往死缠烂打的撒手锏,接着给老人的儿子讲。直到老人的儿子口气严厉地对她说:“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不想让老人好好的寿宴被杀风景。你走吧,以后再跟别人讲保险时看看情况再说。”

张凡错就错在不该在老人的寿宴上大讲保险。老人七十大寿,本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跟一位古稀老人大讲老年人的若干种致命疾病,实在是一件很不合时宜的事情。老人的儿子能这样客客气气地把他请走,已经是给足了他面子。

在与人交往时,很多话都要注意,不能随便出口。一定要知道有些话是必须要说的,而有些话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说的。究竟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具体的人来定。在有些地方,针对有些人来说是可以说,甚至是必须说的话;到了另外一个场合,针对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也许就一定不能说了。在实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仔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