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担当
5690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为官避事平生耻

古往今来,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担当,关系到个人、家庭、单位、国家,也涉及民族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存在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之中。历史转折之际,世事危难之秋,思想禁锢之地,人性扭曲之时,平凡工作之中,都需要人们勇于担当。担当的内容非常广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大至国家、民族,小到行业、单位,需要把握并解决的问题普遍存在,时代对担当的呼唤绵长而深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和领域,表现出高超非凡的领导才干和领导艺术,凸显了其个性鲜明的领导风格及特点,获得称赞,赢得好评,展现出了独特的可敬可爱、可亲可近的领导风格。在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担当”这个词语经常可见,成了总书记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行为。他反复强调“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他指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早在2010年,作为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就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特别强调了“理想信念”和“敢于担当”这两条,认为这是当前干部队伍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他说:“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他引用古语说:“‘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在这次会议上,他还概括了好干部的标准:“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他多次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为何敢于担当、为谁敢于担当、为什么不敢担当、如何善于担当、怎样为担当者担当等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需要大批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需要那些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党员领导干部。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总的是好的,大多数干部能够做到日常工作敢负责、关键时刻敢担当。同时也要看到,有不少干部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有的怕得罪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如何强化担当精神,已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

现在我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这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未来、艰辛与辉煌的新的历史进军,我们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新环境,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深刻变化,这种变动、变革、变化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们肩负着新的更为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不熟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许多问题的挑战性世所罕见。特别要看到,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伟大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时代呼唤好干部,好干部理应敢于担当。在本部书中,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及哲学、政治学、管理学、行为科学、领导科学等学科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力求深入系统、通俗易懂,以期与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争做新时代尽责有为好干部的人们以及广大读者朋友共勉。

编者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