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感悟
我们还能够找回失去的童心吗?能的!找回童心,也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古人云:“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岂可失也!”我们若能鄙尘弃俗,息虑忘机,回归本心,便就是找回了童真、童趣与童心。这样,我们就会形神合一,专气致柔,纯洁无邪,通达自守,并且使我们内心与外在均无求而自足!多一点童心,就会多一点单纯;多一点幻想,就会多一点浪漫;多一点潇洒,就会多一点属于你自己的……
不要追求显赫的财富
显赫的财富,的确会让人们觉得脸上有光,感觉每天都是刺激的,让人们可以买想要的任何商品,可以用金钱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显赫的财富真的能够让人快乐吗?拥有了显赫的财富,我们就一定是快乐的吗?人生就一定会幸福吗?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有钱人,每天早上经过一个豆腐坊时,都能听到屋里传出愉快的歌声。这天,他忍不住走进豆腐坊,看到一对小夫妻正在辛勤劳作。富人恻隐之心大发,说:“你们这样辛苦,只能唱歌消烦,我愿意帮助你们,让你们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说完,放下了一笔钱,送给小夫妇。这天夜里,富人躺在床上想,“这小夫妇不用再辛辛苦苦做豆腐了,他们的歌声会更响亮的。”第二天一早,富人又经过豆府坊,却没有听到小夫妻俩的歌声,他想,他们可能激动得一夜没睡好,今天要睡懒觉了。但随后的几天,还是没有歌声,富人好奇怪:就在这时。那做豆腐的男子走了出来,拿着那些钱,见了富人便急忙说道:“先生,我正要去找你,还你的钱。”富人问:“为什么?”年轻的男子说:“在没有这些钱的时候,我们每天做豆腐卖,虽然辛苦,但心里非常踏实。自从拿了这一大笔钱,我和妻子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不做豆腐,那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呢?现在把钱放在屋里,又怕它丢了,做大买卖,我们又没有那个能力,所以,还是还给你吧!”对此,富人非常不理解,但还是收回了钱。第二天,当他再次经过豆腐坊时,听到里边又传出了小夫妇的歌声,他们又像以前那样愉快地生活着。
拥有更多的财富,是今日许多人的奋斗目标,财富的多寡,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才干和价值的尺度。当一个人被列入世界财富榜时,会引起许多人的艳羡。但对于个人来说,过多的财富是没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为了社会在创造财富,并把多余的财富贡献给社会。
不追求显赫的财富,清醒地使用财富,愉快地施于财富,心怀满足地离开财富。这就是着名科学家培根的建议,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这些建议。显赫的财富未必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想法踏实的生活,会让我们轻松、愉悦,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快乐的秘密。
心灵感悟
现在不少人急于发大财,结果不是被骗,就是去搞歪门邪道,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如制假贩假,盗版走私,做毒品生意。他们完全成了金钱的奴隶,财富对他们如同绞索,他们越是贪求,绞索就勒得越紧,正如一个贪官说:每当听到街上警车鸣笛,便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并不是一概排斥财富,我们厌恶和蔑视的是对个人财富的过分贪求,是以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我们努力创造财富,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行善的工具。
名利得失,不过是过眼烟云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自然会心胸宽大,也较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宽大的心胸,不但可以使人由别的角度去看事情,更能使自己过着无人而不自得的日子。有一回,释尊的一位大弟子被一位婆罗门侮辱,但他对于婆罗门的辱骂只是充耳不闻,未予理会。因为他知道,一个会以辱骂别人来凸显自己的人,在个人的修养和品行上都有问题。婆罗门见到他无端被自己辱骂,不但没有生气,且微笑地答辩,真不愧是圣者,终于自知理亏愤愤地离开了。这便是豁达,即佛家所谓的圆融。
豁达一些,也要大度一些。就拿鞋子来说吧,我们买鞋子都知道要多预留一点空间,否则穿久了,会因脚和鞋子摩擦得太厉害,而起水泡,甚至磨破皮,以致痛苦难忍。又如赴约,应提早5分钟或10分钟到场,也一定比剩一分钟赶到的心情轻松多了。谚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对于化解愤怒的方法便是幽默。
有一次,演说前有一位不赞同他的人,递了张纸条给他,上写着“笨蛋”二字,丘吉尔看了之后,并没有生气或不悦的颜色,只是拿着那张纸条幽默地说:“我常常接到许多忘了签名的信,今天我第一次接到没有内容,却有签名的信,难道这是他的签名吗?”随后将纸条展示给在座诸位观看,引得哄堂大笑。
愤怒是不好的情绪,但大多数的凡夫俗子往往控制不住它,只有少数有智慧、有度量的人才能适时疏导这种不好的情绪。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盛怒之后,再反省便会发现:“我当时也可以不必那么愤怒的,其实,事情也不是那么严重,不知道他(受气者)现在的感受如何?”但当遇到那种使人愤怒的情景时,往往会按捺不住怒火。于是,我们必须透过日常生活不断地磨炼自己,使自己也拥有化解、疏导愤怒的智慧和能力。由于我们不是顿悟的圣者,便只有靠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功夫,使自己臻于能忍辱、容人的境界。是的,希望我们都能在生命之河的洗练中,慢慢磨去我们不知足的坏习性,使我们也能迈向圆融的人生。
我们应该效法弥勒佛笑口常开的个性,并学习他用积极开朗的态度去解决一切问题。在这充满争斗的繁华世界之中,唯有以最自然无争的态度,并处处流露服务他人的意念,才能散发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光明面。
西谚有云:“当你笑时,全世界都跟着你笑,当你哭泣时,只有你一人哭泣。”日谚有云:“笑门福来。”如果你想要福气的话,在每天出门时就多练习笑容吧。没有一定的胸怀,我们就会为名利所累,我们就会因为名利的得失的变得患得患失,我们会焦虑,我们会痛苦,当我们试着在一种平静的心境下思考的时候,我们发现,原来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我们需要的很少,只要我们看淡得失,快乐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
心灵感悟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做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柏有舍,有进必有退,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往好的、乐观的方向看,必将会希望无穷;反之,一味地往坏的、悲观的方向看,定觉兴致索然。
不要把忧愁挂在脸上
忧愁,是人在面临不利环境和条件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抑制。它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人精神沮丧,身心疲惫。我们看那些忧心忡忡的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他们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生活成了一种苦刑。恰如高尔基所说:忧愁像磨盘似的,把生活中所有美好的、光明的一切,和生活的幻想所赋予的一切,都碾成枯燥的、单调而刺鼻的烟。
忧愁的人是无法专注于生活的。忧愁也使人神思恍惚,反应减慢,智力水平下降。整天为不如意的事忧虑伤神,大脑长期处于低潮状态,工作自然不会取得成果。忧愁会带来这么多的副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的困扰。
有时候,忧愁的人常常采取逃避的方法。但事实上问题依然存在,目己只是表面上逃避,内心深处还是放不下,难题成为心头的沉重包袱。对问题看得过重,这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自我封闭。所谓“烦着呢,别理我”,就是这种心态真实的反映。
要想走出忧愁的阴影,亚里士多德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是看清事实;二是分析事实;三是决定行事。卡耐基据此提出了清除忧愁的四个步骤,即要弄清的几个问题:一是担忧的是什么;二是能够怎么办;三是我决定怎么做;四是我什么时候做。
卡耐基说:“要在忧虑毁了你以前,先改掉忧虑的习惯。”卡耐基提出的一个改掉忧愁习惯的建议就是“让自己忙碌”。他说:“忧虑的人一定要让自己沉浸在工作里,否则,只有在绝望中挣扎。”
曾经有个故事:战争中,敌机把家园炸成了废墟,许多人在那里痛哭流涕,悲痛欲绝,而惟有一个男子,一默默地从废墟中捡出一块砖,又一块砖,放到一边,准备重建家园。他的行为影响了众人,大家不再哭泣,也默默地捡起来。
的确,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次退潮,忧愁会成为生命中一时的难以承受之重,要祛除这沉重,达观安然的哲学态度是一剂良方。另一剂良方就是行动,行动可以有效地转移你的注意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烦恼忧愁时,会去拳击馆或足球场拼命运动。行动会使你找回自信和力量,行动也会直接产生实际成果,从而更加鼓舞你,使你取得辉煌的成就。
心灵感悟
我们相信,屹立于退潮之中,又能满怀希望,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泰然处之的哲学态度,以安然的心情度日。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心,忧愁烦恼,作为自然的生理反应在所难免,但切不可沉溺其中。人需要尽快调整心态和情绪,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已遭破坏的生活。当困难已经远去,你再回头看时,你会发现,当初似乎要压垮你的困难,不过是一片乌云而已,你会庆幸自己及时地调整了心态,采取了行动。不然,你可能还在那里唉声叹气,而境况依旧,甚至更糟。
做自己喜欢的事
兵书上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生活中也是一样,只有将自己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中,才能使自己快快乐乐地勇往直前。古语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代人说:“社会是个大染缸”,一句话,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都不能做自己喜欢做,想做的事情。
确实,对我们来说,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确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很多人不得不服从父母的安排,读书、工作、结婚……而那些真正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人,很少很少。
汉德·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位神父。有一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是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莱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他如痴如醉,用他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从而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
黑人的话让神父想起5年前曾主持过的一次临终忏悔。那是位富翁,住在里士本区,他的忏悔竟然和这位黑人流浪汉差不多。他对神父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
白天的经历和对那位富翁的回忆,让泰莱神父陷入沉思。当晚,他给报社去了一封信。信里写道:“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不会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许做到两条就够了:第一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条,想办法从中赚到钱。”
后来,泰莱神父的这两条准则,被许多美国人信奉为生活的信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生活才能愉快;想办法从中赚到钱,才能获得经济保障,维持生活。果真实现了这两条,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可算是成功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人喜欢写作,喜欢舞蹈。正因为有这些爱好的存在,你可以为你的生活添加滋味,同时也可以借着它实现自己的理想。
通常,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废寝忘食也会去干,而且并不感到劳累。这就是喜爱的缘故。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对着电脑一整天,除非特别有兴趣,不然是会令人忍不住尖叫的。
听音乐是一种享受,试着整天在音乐室里待待看,很可怕的;看电影很过瘾,试着一天看十部电影怎么样,不吐才怪。
看书也是如此,如果让你一天认真阅读十万八万字的书稿,不晕过去才怪呢!
可是就有人可以,而且乐此不疲。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此类工作拥有强烈的兴趣。这些人创造了自己的快乐,也给别人带来了愉悦的享受。
人们经常有个误解,即以为要痛苦才能赚钱,辛辛苦苦才叫工作。其实不然,真正赚钱、真正成功的人,不会是为赚钱而痛苦的人,因为他们做的是自己乐意做的事,是兴趣所在,赚不赚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他们只负责让自己快乐。可奇怪的是:钱似乎也喜欢快乐的人,所以他们既快乐又成功!
心灵感悟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他所说的一件事,实际上就是指某一项宏大的事业。一个人本事再大,精力再多,寿命再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三百六十行都尝试到,他所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的。因而,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得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就得选择最适合于自己去做的事。不要什么都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生命,徒留悲伤在心中。